APP下载

美育引领乡村振兴的意蕴、困境及路径

2024-01-21韩晓梅

关键词:乡土美育建设

李 敏,韩晓梅

(西华师范大学 a马克思主义学院;b美术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由谋篇布局进入具体施工的关键时期,在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中,改造优化乡村“肌理肤质”是刚需,延续发展乡村“文化意蕴”是必需,文化振兴是其力量的“凝聚枢”、发展的“风向标”,而让文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美育实践助推乡村发展,是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道德养分,需要通过以美养德,塑造品格;以美育智,激发创造;以美铸魂,涵养心性,进而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扬帆助航。

一、美育引领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指出:“美育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做好美育工作,要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1]美育思潮由来已久,从古代孔孟的“礼乐诗书教化”,西方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再到近代梁启超的“新民”美育思想、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直至现代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主张,美育的根本目是人格的养成、灵魂的塑造、全面的发展,其实质是一种人格教育、感性教育、创造力教育,通过美学启蒙和艺术熏陶的连接手段促使个体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中为文化自信培土筑基。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而美育作为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从美育价值之维来理解美好生活的价值意蕴,如何从美育引领之路来探讨乡村振兴的现实进路是为提供新思路。美育引领乡村振兴,是以良好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帮助乡村群众主体对客体对象进行正确感知、理性判断、科学评价,培养其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其具有美的理想、美的理念、美的素养,以审美的态度审视自身、对待自然、看待社会,从而树立发展信心,生发创造激情,振奋群众士气,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一)美育培根铸魂

美育,坚持明德引领风尚,引领乡村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唱响立德树人的“主旋律”,奏响协同育人的“交响乐”。美育引领乡村文化,运用艺术教育的手段开展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宣传教育,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融入美育改造全过程,改造优化其表达形式,重新阐发其价值意蕴,激发对乡村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唤醒对民族乡土文化的归属感。美育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借助艺术传播的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地区落地生根,凝聚共识,引领风尚,传承优良传统,引导乡村风气,凝聚乡民人心,将其转化为老百姓的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有力推动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有效促进乡村百姓审美意识的养成、思想观念的转变。

(二)美育启智润心

乡村振兴,既要让老百姓“富口袋”,关注老百姓口袋中的经济收益,也要让老百姓“富脑袋”,关注作为乡村建设主体的农民的文化心理状态。美育建设乡村文化,推动“艺术下乡”,开启乡村社会的现代化整合,为乡村百姓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用艺术的浸染,文化的滋养,丰富乡村百姓的精神文化世界,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内生动力,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是实现乡村善治的一种润物无声的高效手段。美育提升乡村文化的时代审美价值,乡村文化具有浓郁的“当地感”,是地域文化的差异呈现,具有强烈的“历史感”,是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重新解读乡村文化的时代内涵,不断提升当地农民的审美情感;美育引领乡村文化发展,从历史变迁中凝练乡村文化的精神内核,从当下实践切入接上时代潮流的发展理念,在乡村文化的土壤中根治新时代的文化耦合路径,提升农民的审美价值。

(三)美育赓续文脉

乡村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之变迁依旧熠熠生辉,孕育守护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命脉,涵养呵护着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2]美育引领乡村振兴是根植于农耕文化的沃土之中,将中国农民的价值观念、情感结构和伦理道德延续发展,在推陈出新中赓续绵延传统文化。美育引领乡村文化创新发展,在保护传承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乡村地域风貌、人文风情对乡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丰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培育乡土民族文化自信,将乡土传统文化转化为美育资源,凝练地域民族文化特色,使根植于中国农村广袤土地上的乡土文化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让老百姓在乡土传统文化的氛围、情节和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发挥传统文化对美育的培根、铸魂和强基作用。

(四)美育催生效益

美育建设乡村,根据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求,立足于乡村文化的视角,探索具有乡村属性、乡村风格的中国乡村经济发展路径,催生乡村经济效益,助推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美育能激发乡村经济的创造潜力,丰富乡村经济的特色产业,坚持多领域融合发展、多方面联动助推,在现代技术的融合发展,传统工艺的提升改进中,用美育的指导,艺术的塑性,在乡村建设中挖掘打造乡村特色文化资源,赋能文化的产业形态,融入艺术的创造灵感,以乡村文化旅游为突破口,拓展民间工艺体验、乡土艺术展演、地域文化教育培训等多种经济发展产业链,策划举办特色化的本土美育活动,盘活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资源,以“多彩艺术”激活乡村经济内生力,帮助农户增收,促进产业增效,以“美丽经济”助力乡村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积蓄力量。

二、美育引领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

(一)城市多彩文化同化乡村美育建设

在城市日新月异、多彩纷呈文化的影响下,受现代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的蔓延,乡村社会秩序及家庭伦理关系的变迁,乡村审美习惯和审美范式开始盲目追捧城市文化,乡村文化建设日益趋同于城市文化。在乡村建设中抛弃了传统底蕴、地域差异、民族特色,对乡村原有的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逐渐淡化、弱化。乡村权威逐渐被消解,乡风民俗日渐被遗忘,本土风貌日渐被贬低,老百姓开始对城市文化推崇备至,趋之若鹜,乡村的传统价值体系逐渐走向解体。在同现代城市文化的激烈角逐中,很多地区的乡村文化建设缺少传统文化的基石,忽略美育价值的引领,逐渐显现出失意之态:传统节日记忆的流逝,端午的艾香气味日渐稀薄,重阳的采菊登高早已被遗忘,传统节日的古典韵味已然消逝,精神内涵逐渐流失;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式微,传统技术、传统工艺、是乡村历史文化的厚重积淀,但中青年群体离开村庄外出务工或逐步融入城镇之后,长期浸染于现代都市文化,倾心于现代工艺的纷繁复杂、玲珑精致,丢弃了传承传统工艺的情怀,缺乏对乡土文化的浓厚感情和传承使命;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逐渐被削弱,农村很多青壮年群体外出务工,受到都市文化的熏陶、互联网文化的浸染,逐渐倾心于商业性、快餐式的城市文化,醉心于消费性、碎片化的传媒文化,逐步接受并内化城市文化,排斥并脱离乡土文化。

(二)乡村美育建设转化创新不足

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美育建设传承转化和创新发展后天发育不良。美育文化建设严重滞后于乡村经济建设的步伐,一方面,在建设过程中一味贬低传统文化,背离地域特色,脱离民族特性,一味地追求新鲜感与创新性,“脱胎换骨”式的转化创新,发生不伦不类的异化现象;另一方面,在推进精神原乡的美育建设中盲目跟风,一概采用城市化建设标准,重蹈“千村一面”的覆辙,一样的仿古小镇,一样的洋房别墅。同时,在推进农村精神文化建设中,缺少农民主体性视角,缺乏关注主体真实需求的转化创新,以“他者视角的想象”推行强硬的“艺术介入”。在打造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工程时一味追求完成上级划定的指标和任务,只关注量化指标,弱化农民的实际精神文化需求,在乡村文化服务中盲目追求覆盖率和“亮点工程”,导致供需脱节,使得农民只能成为“干瘪的旁观者”,而不是“沉浸式的参与者”。公共文化服务直接等同于“送文化”“建阵地”,这种简单粗暴的图书下乡、电影下乡活动便成为了“一厢情愿”“心血来潮”的文化输送,忽视了农村的内生性传统,对农民群体文化需求的深度和多样性关注不足,没有深入了解农民的精神需求,没有让农民成为乡村文化书写的主体,没能组织指导农民参与或创造乡村文化建设活动,乡村美育真正主体的价值意图就被忽略了,自身诉求就被淡化了。

(三)乡村美育建设的物质文化载体欠缺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美育建设乡村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但是目前,农村的文化设施配备不齐,文化设施的建设缺少考虑地域差异的因地制宜,缺少考虑主体特征的入乡随俗。文化活动样式相对匮乏,乡村美育文化活动内容缺乏本土素材和本土特色,难以引起农民群体的情感共鸣与思想认同,农民的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够,体验感不强。文化活动的主体需求契合度不够,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其文化需求具有通俗性的特点,然后城市化、标准化、精英化的文化发展脱离了农村老百姓的生活,接受度较低,文化服务主体带来的“风花雪月”的文化供给与农村老百姓“下里巴人”的文化需求之间出现较大的错位,导致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实际使用情况极不理想,使得农村书屋沦为杂物间、文化礼堂成为麻将馆,无法契合乡村主体的实践需求最终无法形成完整的乡村美育生态建设链。农村网络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 缺乏技术软件的支撑,建设标准参差不齐,网络文化建设成果未能惠及广大农民群众。农村文化人才匮乏,农民群众的活动策划能力及演出水平较低;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单纯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资金救济,形式单一,供给力度小。

三、美育引领乡村振兴的路径指向

(一)把准价值导向,增强对美育文化的价值认同

乡村美育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引领,通过艺术教育的浸染振兴乡村精神文化建设,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抓手,增强美育“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价值引领作用;找准美育文化建设的站位,贯彻以乡村百姓为中心的乡村文化建设理念,努力契合乡村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平民化”的形式,“接地气”的方式,提高个体的审美素质,增强乡村百姓对美育建设乡村文化的认同度。

一是乡村美育建设要坚持“建设发展为了乡村百姓”的思想理念。美育引领乡村的建设与发展是乡村社会民众审美需要与创造需求的现实投射,因此,艺术的浸润,美育的引领,要充分尊重乡村百姓的意愿,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采用群众的生活话语、地域方言、俗语白话,利用农民熟悉的本土素材,抓住老百姓朴实的心理,增进思想认同,引起情感共鸣。聚焦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短板,发挥美育引领向善向美的社会风尚,借助思想传播的多样平台,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帮助乡村百姓发现美、认识美、留住美、传递美,可以运用艺术墙绘推进移风易俗行动,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涵养文明乡风民俗;发挥美育综合育人的教化功能,传唱红色革命歌曲,借助音乐艺术的感染力,进行红色爱党爱国的洗礼,戏剧排练重温建党百年奋斗历程,浸润红色文化,感悟初心使命,要让对美好家园的建设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村民生产生活实践的自觉选择和主动行为。

二是乡村美育建设要坚持“建设发展依靠乡村百姓”的价值思想。美育引领农村现代化建设,是从乡村发展的现实困境出发,需要充分发挥乡村居民在美育乡村建设中的主体能动性,增强乡村百姓参与乡村建设的主人翁意识,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性,体现乡村人民的参与感,提升乡村百姓的成就感,展现乡村建设者的发展意识和审美意识。在农村农民教育中开展政策宣讲深入人心,思想理念深得民心,多种形式深入乡村宣传解读惠农政策、富农举措,多样方式引导村民自觉摈弃乡村文化中的愚昧思想、落后观念,用通俗的表达把党的方针政策讲透彻讲明白,把党的惠民政策讲到老百姓的心坎上,用质朴的语言为他们答疑解惑,借助身边人、身边事,口语化、通俗化的表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是乡村美育建设要坚持“美育建设发展成果由村民共享”的价值理念。因地制宜建设发展乡村美育,要实现美育惠民,要体现乡村人民的获得感,要调动社会各方积极进行文化创造,让老百姓共享更多文化成果。通过开展乡村文化活动满足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培养乡村文艺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推动新时代美育乡村文化建设蓬勃发展,激活村民的创新创造力,发展村民的审美独创独特性,用土生土长的乡土元素为乡村振兴提高理论借鉴、理念支持。深入挖掘乡土文化的深厚底蕴,借助音乐教育、美术教育、戏剧教育、舞蹈教育等多种方式传递崇尚法治,积极向上的文明乡风;传承勤俭持家,守诺践信的良好家风;形成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的淳朴民风,涵育乡村文明新风尚,振兴乡村精神文化建设。

(二)着力转化创新,厚植美育乡村文化自信

乡村文化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所有的资源禀赋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因其发展的历史渊源、储存的文化底蕴的迥异而各具特色,因其发展定位、建设思路的差异而各有所长。在乡村美育建设中,我们要立足乡村的地域风貌优势做到因地制宜,结合村落的历史文化底蕴做到继承创新,根据新农村的特色化现代化发展要求做到精准施策,注重转化创新与实际效用的双向提升。

一是在乡村美育建设中坚持“本来底色”,培育建设乡村文化“自我供给”系统。美育建设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将农村传统的文化遗产、文物古迹所蕴藏的美学韵味阐发,从乡村文化的基础和特色出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守护优秀的乡土文化,特别是地域特色文化,在特色发展中做到村落文化的本原性与主体传承性的两者兼备,保持乡村美育的自有底色。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传承文化习俗,继承传统工艺,激发乡村百姓的文化认知,实施乡村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维系民间艺术文化,开发传统工艺产品,将木匠、石匠、刺绣、酿造等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推动民俗文化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提高文化建设与社会服务的当代适应性,做到宜居宜业,重塑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社会。

二是在乡村美育建设中坚持“与时俱进”,让新鲜血液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在美育引领乡村建设中赋予乡土文化新时代的新内涵,新媒体的新表达,借以时尚潮流的表现形式,现代科技的传播方式,推进乡土文化的现代化转译,将沉睡的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以清新而富有现代感的方式吸引关注,重回视野,彰显其传统美学的价值意蕴,推进乡土文化的自觉自醒。在美育引领乡村发展中,将乡土文化的层积历史与都市文化的当代发展融合交织,不断吐故纳新,将乡村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现代科技实现现代化转型,走进大众生活,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互动提升,将乡土文化的厚重历史气息与乡村现代化的实践探索相应和,催生驱动发展的“合力”,形成历史延续的“创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协同发展。

三是在乡村美育建设中坚持“兼收并蓄”,推进现代文明理念交流互鉴。在乡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既要深入挖掘乡土文化的历史资源,保留住传统文化的根,又要不断吸收当代文化的有益滋养,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融入新时代的新元素。运用现代技术和当代理念对乡村文化进行美育建设创新,要发挥年轻人的朝气活力,要把握现代化的思想理念,要运用科技化的信息技术,让乡土文化活起来,让传统资源动起来,让乡村风貌亮起来。可以借鉴城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学习典型乡村文化建设的优秀案例,吸收相邻地域、相近特色的乡村优势文化,打破乡村和城市的二元对立,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使乡村文化的本土性与城市文化的现代性相适应。

(三)聚焦艺术设计,激发乡村改造的创新潜能

乡村的独特之处,是可以在与自然的交融中、与传统的对话中,汲取美育灵感,展现民族特色,诠释地域文化,打造乡村美育场域。生态宜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在乡村振兴中立足“在地”与“本土”,聚焦于艺术设计,深化产教融合、艺工融合,通过设计发掘文化底蕴和产业优势,激活乡村资源要素,充分发挥设计在传统与时尚之间、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桥梁纽带和对接平台作用,以设计创新激发乡村振兴改革动力,促进乡村美育与营造高质量乡村宜居环境相协调。

一是美育引领,聚焦艺术设计,加强乡村文化产业策划服务。站在时代前沿,引领创造之先,进行具有地域独特性、需求针对性的文艺策划服务,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与农业发展的有效衔接,推动资源整合,潜力提升,形成嫁接链条,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立足具体环境,依托当地资源,融入地域显著特征,结合农村人情风貌进行艺术统筹规划,运用天人合一的自然审美理念进行改造设计,从对村民生产生活、村落产业形态的整体考量出发,在传承乡土文化的过程中推动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的融会贯通,打造传统村落,保持乡村特色,催生民俗体验、乡村写生为消费热点,打造农村旅游优质品牌,探索研究推动乡土工艺品与乡土民间艺术焕发新生机,培育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类型。

二是艺术塑造,实施特色化建设,加强乡村地域特色品牌文化的打造。在与自然的交融与对话中,在对乡村的改造与建设中,要善于挖掘自然环境中的美学资源,灵活运用生态治理中的美学理念,有效融合乡村文旅的多元发展,用美育启迪智慧、培养审美,实施地域特色化建设,将传统审美元素、民族文化符号、地域文化特征融入乡村改造中,唤醒沉睡的乡村文化资源,盘活地方资源规划,激活农村发展基因,实现乡土艺术的增值效应。注重品牌打造,建设特色乡村,将艺术塑造、文化创意与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融合传统与时尚、特色与质量,与农业改造、乡村建设、制造业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相融合,发挥艺术设计的消费引领作用,实现艺术设计与乡土文化的有机结合,提升乡村产业附加值。

三是艺术改造,保护传统村落,找回美丽乡愁记忆。我们要把艺术实践融入传统村落的改造,着重加强村落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保护性利用,凸显青山绿水,印刻美丽乡愁。结合地域环境特点、民族文化特性进行乡村规划,充分考虑区域、群体和个体的差异性进行建筑设计,打造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和适宜乡村百姓居住的乡土景观村落,可以借助高校艺术实践基地的建立完善,发挥高校在乡村规划、建筑改造、遗产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学术优势,充分挖掘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内涵,从乡村空间形态的保护更新,到聚落文化生态的辨析梳理,与时俱进地推动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完成传统乡村美育元素的现代转化,实现传统村落的改造从缺乏个性的整齐划一走向保留特色的“参差多态”。

(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整合乡村美育的资源要素

在美育建设乡村中,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民心凝聚作用,发挥党组织协调各方的领导效应,增加文化供给,整合资源要素,丰富文化生活,注重“输血”与“造血”的深度结合,实施乡村人才振兴战略,构建上下同步、多方联通、全员参与的美育引领乡村振兴的协同机制,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一是在美育建设乡村中,基层党组织要凝心聚力,建强美育文化工作者队伍。基层党组织要提高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着力打造一支有知识懂文艺、扎根农村服务农民、深入基层深入百姓、专兼职相结合的农村文化工作者队伍,造就乡村本土文化人才,构建乡村美育共同体,不断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活力;要着力强化美育工作者的能力素质提升,注重培养乡村文化能人,加强文艺培训指导,推广“师带徒”等行之有效的辅导方式,用老百姓热衷的方式培育扎根于农村沃土、反哺于乡村建设的文化能人,变“送文化”为“种文化”,提升本土人才致力乡村文化振兴的艺术素养。

二是在美育建设乡村中,基层党组织要多措并举,吸收汇聚社会力量。在美育引领打造乡村文化中,基层党组织要广聚英才,整合多方力量,聚集社会民间的智慧,鼓励和引导文化人才回归乡村,动员和组织民间力量和社会企业参与到乡村美育的构建中来,协调各方在乡村美育实践中的融会贯通。推动建立乡创美育人才基地,要重用贤才,打造民间艺术,创新先贤文化,支持赞助民间艺人开展文化活动;要本土育才,探索建立村企合作共建模式,鼓励当地企业参与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鼓励当地名人返乡反哺参与文化志愿活动,推动形成文化艺术共建、文化生活共享的大联欢。

三是在美育建设乡村中,基层党组织要重视农民文明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育提升,形成良性自我发展机制。关注乡村振兴主体的能力发挥,只有不断提升农民的文明素质和专业技能,不断创新美育观念,才能用发现美的眼光大力发展乡村产业资源;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引导群众自我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提升,深入挖掘乡村的美学资源,将创造美的理念融入生产者、生产方式、生产产品全过程各环节,才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可持续发展。美育引领乡村建设,通过东西部协作机制、对口帮扶等举措,派送艺术院校支教老师驻扎乡村,提升乡村手工艺人的审美情趣,强化美育实践能力;加强乡村青少年艺术教育,以课堂上教材上展现乡村美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对美的认知力和鉴赏力;帮助乡村民众摈弃陋习、革风易俗,提升乡村的艺术教育水平,培养乡建人才,营造美育良好氛围。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水平的乡村民众进行美育引导的分类施策,才能激发乡土文化的活力,实现乡村人才美育和乡村建设发展的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全方位、多层次地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总之,美育引领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我国乡村文化治理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手段,立足乡村历史、乡土文化,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挖掘美育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源动力,推进乡村美育实践,以美学设计打造特色村落,将美育文旅项目转化为乡村经济产出,实现城乡的互促发展、农文旅的结合并进,凸显乡村美育的美学价值,激活乡土文化的内生活力,全面提升乡村振兴的效力。美育引领乡村振兴,唤起村民内心对美的追求,焕发乡村内在美的生机,深入挖掘农耕文明的价值理念,着力留存乡村文化之根;着力提升农民乡村美育建设的主体性意识,以“文化农民”凝聚乡村情感;再建乡村田园生活方式,重塑绿水青山的美好乡村,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统一。以美育促发展增内涵,陶冶情操、温润心灵、培养兴趣、启迪智慧、更新观念,引导村民在美的浸润中激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引领乡村建设成为人才留恋、产业兴旺、生活幸福的理想去处,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将乡土村落打造成中国最靓丽的名片。

猜你喜欢

乡土美育建设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