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周期理论视阈下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2024-01-20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王泽华冯明丛

河南农业 2023年36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专业知识生命周期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王泽华 冯明丛

在教育改革的逐渐推进下,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口号也是越来越响亮,与此同时,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职业院校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环节中的重要一环,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职业院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未来发展情况,但是,在现有的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缺乏相应的理论模型构建。在此影响下,职业院校教师的发展就缺少了一定的约束力,同时也不能接受到系统合理的培训,培训的效果达不到理想状态。通过对生命周期理论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从中探索出一条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发展道路,希望能够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统筹发展给予一些有益的启发,为处于不同阶段的教师群体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教师生命周期内涵

人类生命周期一直都是许多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在各个领域都有人对其进行研究和划分,标注出不同阶段的生命历程。美国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将人类的生命周期分为八个阶段,分别是胚胎期、幼儿期、孩童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以及老年期。他分别对每个阶段中人类的行为习惯、对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做出分析。从生命周期的角度进行分析,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处于不断推进的状态中。

富勒等人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是关注生存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二是关注情境阶段。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的时候,便把关注点放在提高学生的成绩上,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三是关注学生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学材料和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吴秋凤则是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的理论与经济学中提出的投入和产出的概念,分析了在教师成长的不同阶段对教师培育的投入与成果的产出理论,将人分为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其中,青年期投入多,产出少,中年期产出最为丰硕,而老年期则因为自身体质的原因,产出量会相应减少。[1]

二、生命周期视角下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一)助教阶段

助教阶段的职业院校教师多数由青年教师担任,初入社会的他们富有朝气、有极强的事业进取心,对待工作积极热情,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能够很好的调整自己的心态进行解决,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在助教初期,学校不会给他们分配过多的任务量,因为他们缺少专业的技能训练,同时实践能力不足,在进入教师行业时仅仅短暂的接触到一些浅显的教育学、心理学、基本技能学习,而这些尚不能支撑他们开展教学任务。与此同时,由于每位年轻教师在受教育阶段接受的教育学理论教育不同,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任务的开展。除此之外,因为他们进入教师行业时间较短,因此,对于学术研究的方向往往难以把握,而对于问题的出现,他们通常会选择向拥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进行求助。这也是近年来众多职业院校开展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原因所在。而拥有导师身份的专业教师大多都已是知名教授,自身教学任务繁忙,能够对新进教师进行指教的时间极少,因此,青年教师在工作初期往往会选择教学辅助岗位或行政岗位的工作。

(二)讲师阶段

此阶段的职业院校教师大多处于青年晚期,正向中年期过渡。他们往往承担了较多的专业教学任务,在教学技术上逐步成熟。在专业能力方面,他们正在积极地发展自身的专业特色,随着研究经验的累积,逐渐探索出一条较为清晰的学术方向。在政治方面,他们比以前更了解职业院校的政策法规,努力寻求被认可和升迁的机会。由于目前职业教育正在进行的职称制度、工资制度、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这部分教师承受的压力更大,工作负担更重。调查结果表明,有30.2%的青年教师认为教学任务繁重,有25.3%的教师认为科研任务繁重,有50.2%的教师认为职称晋升难,有24.5%的教师认为申请课题难。[2]与此同时,他们也要面对婚姻及家庭生活带来的压力,跟以前相比,需要处理更多的角色冲突,需要在家庭和事业上作出抉择,对个人的心理素质及社会角色转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副教授阶段

处在这个阶段的职业院校教师大多处于中年期,因为经历长期的实践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也经常能够超出预想,成效较为显著。对本专业知识能很好地掌握,能力和专业技能都处于非常优秀的时期。同时,对于自身的学术道路往往都有了清晰的概念,发展方向明确,社会地位也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在自身学术地位得到认同时,他们逐渐将关注点放在如何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度上。处于此阶段的职业院校教师对自身的事业发展往往能够获得满足感,同时也会有一部分教师关注自身获得的社会地位。而随着老年期逐渐逼近,他们同样也会对即将到来的退休生活开始担心。

(四)教授阶段

处在这个阶段的职业院校教师大多数处于老年期,不仅拥有海量的知识积累,同时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所在专业知之甚多,同时对其他领域也均有涉及,实践经验更为丰富。更为难得的是,这一时期的教师在某一领域中也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伯利纳所描述的专家型教师便是讲的他们。这个时期的教师,往往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开始把目光和精力从职业院校校内转移到职业院校校外,不再只是仅仅满足于职业院校校内教学研究,由于社会地位的提升,他们开始受邀在校外举办讲座、学术报告等社会活动。这个时期的他们往往能够满足自身已经取得的事业方面的成就,因此,对教学上所花费的时间开始逐渐减少,同时,因为年龄的原因,与年轻同事之间会产生一定代沟;在经济条件方面,收入来源稳定,达到职业生涯中的巅峰阶段。

三、生命周期理论研究中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缺陷

经调查发现,在所调查的职业院校中并没有对教师的师资情况进行合理的分层分类,对于各个阶层的教师管理形式过于相似。其中,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例如,在开展教学任务之前,学校要求教师对所教授的课程进行备课,这一举措对于助教和讲师来说是必要的,因为备课能够帮助教师梳理基础知识脉络。而这一举措对于教授来讲,则约束了他们在教学时的发挥。在进行评教时,学校并没有将助教、讲师、教授进行明确的划分,这样必定会使助教和讲师在评教过程中处于劣势。总而言之,对教师群体分层不够明确,缺乏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四、生命周期理论下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新途径

对雷蒙德弗农教授、霍费斯勒教授、克里斯坦森教授提出的关于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理论进行研究,经过对职称和生命周期理论以及专业的特殊性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将职业院校各专业教师的职业发展过程具体划分为6个阶段来进行研究。[3]

(一)职业生涯前期

新晋职业院校教师大多数以应届毕业生为主,他们往往具备相当水平的专业知识,但是在教学理论与具体实践方面经验较为欠缺,在开展教学任务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生不能理解、教师又不知从何下手去教的现象。由此得出结论,职业院校应更加关注新晋教师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对新晋教师应该进行实践技能考察。在新晋教师尚未入职前,高校也应为即将成为教师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供学生锻炼,让学生为进入社会积累经验,也让他们更熟悉教师这个职业,以便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学会灵活变通。同时,引导鼓励新晋教师利用空闲时间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学习,做到自行查缺补漏。

(二)职业生涯初期

处在这个阶段的职业院校教师多半处于转型期,即从学生向教师的转型,而这一时期也会产生诸多压力,这些压力通常来自各个方面,例如,领导带来的压力、优秀同事带来的压力、来自自身的压力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这些教师缓解压力、尽快度过过渡期。

1、进行新人入职培训。由于多数教师从未接触过教学,职业院校新入职教师在刚刚进入本行业时,多半不能很好地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因此,职前培训是必不可少的,这种入职培训的时间通常为两周,在培训期间,应引导新教师将自身理与教学实践技能结合,同时开展新老教师交流会,鼓励老教师为新教师传授教学经验,还可以开展观摩专家说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新教师在入职前能够有效的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

2、为职业院校教师提供职业发展的指导和支持。作为刚进入职业院校的教师,往往会遇到很多压力,新工作环境需时间适应,新教学任务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与新同事之间的相处需要磨合,各方问题会聚在一起,会给新入职的老师带来巨大的压力。作为校方,需要做的就是及时关注新老师的思想动态,采取措施使新教师快速熟悉新环境、融入同事群体、熟悉工作流程等。校方还可以积极开展集体教研活动,聘请有经验的老教师为新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导,以期提升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发展动力。校方也可以设立青年教师杰出奖,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新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此激励和支持新教师的发展。

(三)职业生涯适应成长期

职业院校新教师在校开展三年的教学实践之后,可以申请晋升讲师,申请通过后将成为职业院校教学体系中的主力军。针对这一阶段教师的具体情况,学校可以采取资源整合的方式对新一批讲师进行管理,统一进行教学专业知识的培训进修和学习,以此来促进讲师队伍的成长和壮大。同时,为了增加教师的使命感和教育能力,可以将这个时期的讲师外派至校外企业,让教师通过对学生就业情况、企业用工需求等进行实地走访、考察,了解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动向,为后期教师开展教学任务提供有效数据,帮助教师突破现有教学的局限性,为后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职业生涯快速成长期

职业院校教师在经过讲师阶段的锻炼后,教学经验逐渐丰富,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也越来越熟练,教学效果也越来越好。至此,教师的职业生涯也发展到了快速成长期,即副教授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教师,往往具有较强大的科研能力,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往往十分透彻。因此,学校应该减少这一阶段教师的教学任务,让他们能够更加专心地开展科研工作,同时,也可以鼓励这一阶段的教师发扬“传、帮、带”精神,促进新一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五)职业生涯成熟稳定期

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也就是成熟稳定期大约是在教授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教师在自己所处的领域内已经拥有了较高的学术地位,这个时期的教师不仅专业知识扎实、知识积累雄厚、理论实践依据多,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也会更加丰富。这一时期的教师不仅在本校内拥有较高的威望,走出校门也是行业的领头羊,为回馈社会,这些教师可以参加一些专家讲座、学术研讨类等会议,经常分享和传授自己的专业知识,让更多青年教师从中受益。学校应针对教授的特殊地位,还应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专业平台,供其分享教学经验、提供专业咨询、开展培训服务等。

(六)职业生涯后期

在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生涯的后期,教师基本上也已经步入老年期,这时的教师基本上会面临两种选择,即退休或者返聘。处在这个阶段的教师虽然年龄已经步入老龄化,但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仍处于顶尖水平,如果教师的身体素质过硬、身体条件允许,可以考虑接受学校的返聘,或参与学校组织的相关知识的讲座,为学院内的年轻教师分享、传授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

五、建议

职业院校教师在职业生涯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一些问题或者难题,在这种情况下,职业院校应该针对不同阶段教师所遇到的情况,适时组织展开不同的帮教活动,以培养和带动教师的发展和成长。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专业知识生命周期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管理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走近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