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立德树人理念的高校教学改革探索

2024-01-19黄益娜张国强

中国食品 2024年2期
关键词:营养学立德营养

黄益娜 张国强

新时代背景下,先进的教育理念能够提高人才培养成效。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食品营养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与国民膳食健康和身体素质息息相关。本文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核心,讨论了在食品营养学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分析了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为食品营养学教学改革及其他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依据。

一、食品营养学课程开展思政建设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强调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核心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0年5月,教育部明确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让学生掌握事物发展规律,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传统的专业课教学主要围绕着教材、教师和教室进行,在课堂上多采用灌输式的方式单向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导致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质是在尊重人与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高校摒弃以往说教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重“教书”、轻“育人”的理念,使高校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和挖掘育人功能。此外,课程思政也是实现食品营养学课程目标的另一途径。食品营养学研究复杂,涉及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的交叉关系,融合了化学、医学、生命科学与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多学科内容,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实用性等特点。通过将在食品营养学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这对于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食品营养学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课程思政重要性的认识,改革实践性不足。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传授知识时忽略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未将立德树人理念真正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究其原因,可能是教师的教学思想过于陈旧,难以主动转变思想,也可能是教师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混淆,以为思政课是马克思学院里的一门大学生公共基础课,没有必要在专业课程里引入思政元素。此外,教师自身的思政素养和师德师风也会影响到课程思政的开展效果。如果教師的思政素养、党性修养欠缺的话,会导致他们无法将一些较好的思政元素、人文情怀案例转化到课堂上。例如,近年来高校师德师风问题被频频曝光,严重影响了校风和社会风气,并且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职业素养等,阻碍了立德树人思想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2.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较低,缺乏自信。食品营养学是以营养学为基础的理论课程,研究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在大健康背景下,加强对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创新研究,有助于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然而,目前大多数本科生对食品专业的认可度较低,认为食品专业就业前景不好、门槛低、薪资待遇低,转专业的不在少数。此外,在大健康背景下,部分学生对食品和健康之间的关系认识尚浅,以为人体健康是医学专业的范畴,降低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再加之食品营养学融合了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等学科,知识庞杂,导致部分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缺乏自信,阻碍了他们对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及其所蕴涵的丰富的健康食育思想的理解。

三、基于立德树人思想的

食品营养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该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合理地将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进行融合,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1.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目前,食品营养学课程使用的教材内容陈旧,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这就需要优化课程内容。例如,在“营养与疾病”部分,可以适当引入当前的研究热点——肠道微生物,并把食品成分、肠道微生物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作为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拓展知识,把肠道菌群如何参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等知识传授给学生。通过这种形式,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又可以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食品营养学课程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实践内容除了常规的食品中营养成分的检测外,应结合实际案例增加其他的实践内容。例如,可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寻找一位身边的儿童、孕妇或者老人,调查其身体状况及饮食状况,并为其提供合理的膳食建议;也可以根据膳食指南评价自己或者家人的饮食是否合理;还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社区营养调查和宣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入社区,对社区居民进行营养状况调查、发放营养宣传材料,用所学的知识服务社会,践行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2.融入中华传统饮食文化。食品营养学主要研究食物营养成分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内容包括营养学基础知识、食品营养与健康、人群营养和保健食品等。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优良的饮食文化和健康理念,如“蔬菜是个宝,餐餐不可少”“吃全杂粮不生病”等谚语流传已久,这与食品营养学的内容不谋而合。因此,将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引入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但可以增添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比如,“五谷杂粮身体壮,青菜萝卜保健康”“人参一斤,比不上糙米一升”等谚语说明了碳水化合物对人体的作用,强调了粗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对预防肥胖和高血压等具有良好功效;“甜言夺志,甜食坏齿”“糖吃多了生痰,盐吃多了发吼”等谚语,则表明摄入过多的精制糖、盐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伤害(比如高血压、高血糖等)。此外,在介绍“不同类食品的营养”时,可引入关于节俭的谚语,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都体现出了古人节俭、不浪费的优良品德。

3.创新教学方法。新时代下,教师作为一位引导者,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对分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BOPPPS、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或者对话式、4F引导讨论法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开展“不同人群营养”的教学时,可以采用对分课堂和引导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讲解不同人群的发育特点,引导学生对周边不同人群的营养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然后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评价不同人群的膳食优缺点并制订合理的食谱,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运作科普公众号,发布一些营养健康知识,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獲取到正确的养生信息。再如,在讲解“碳水化合物”时,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入袁隆平院士发明杂交水稻的案例,向学生介绍袁隆平院士的奉献精神和拓荒者精神,进而引导学生树立专业自信,激发他们的为国奉献精神。

4.实施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是新时代高校的办学新模式,是智慧学习工场的重要手段。依托“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建学校、企业、医院等实践基地,不仅能够改善传统教育只注重理论教学的缺点,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创业和团队合作等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医院营养科学习,让他们给不同营养素缺乏人群编制食谱;让学生去食品企业实习,真切体验产品的生产模式以及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参与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总之,实施产教融合,可以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统一,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升自我,也能为企业未来培养优质的储备型人才,最终促进食品行业的发展。

综上,食品营养学是研究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应该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馈于理论。因此,教师应在食品营养学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陶冶学生的思想政治情操,为培养出科学严谨、专业知识过硬的品学兼优的学生奠定良好基础。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新农科背景下国家一流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基于‘乡村振兴’与‘工程认证’交叉融合的角度”(2021sx009)。

作者简介:黄益娜(1991-),女,汉族,福建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

*通信作者:张国强(1982-),男,汉族,河北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食品微生物发酵与代谢工程。

猜你喜欢

营养学立德营养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
探讨互动教学法在护理专业营养学教学的效果
“严以修身”先立德
玉米皮膳食纤维酸奶的工艺优化及营养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