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抚州现代农业企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2024-01-18黄涵悦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持续发展

黄涵悦

【摘  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企业发展方式,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农业企业发展迈向农业现代化企业的必经阶段。抚州市作为江西省农业发展的重点地级市,自然条件优越,为落实乡村振兴和促进产业振兴的工作重点,应加快振兴农村产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论文通过综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抚州市现代农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现代农业企业带来的良性变化和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抚州市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优化措施,使抚州市现代农业企业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下去。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农业企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10-0164-03

1 引言

作为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地级市,近年来,抚州市粮食总产稳定在50亿斤以上,是国家区域性商品粮生产基地,临川、东乡、金溪、南城、崇仁、乐安6个县(区)列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每年输出商品粮20多亿斤,人均粮食商品率居全省第一,这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抚州市前期在一些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还普遍存在农业市场信息不对称、产业发展结构不合理、农产品缺乏科学管理手段等矛盾问题,阻碍了抚州市农业企业的发展进程。

2021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抚州市政府提出了相关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继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农业增收为核心,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发展农产品精品加工,提升农业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转化应用水平,鼓励应用“互联网+现代农业”生产营销模式,着力培养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业新业态新产业,促进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链条更加完整,利益联结更加稳定,新业态新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竞争力明显提升,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效果明显,产业带贫作用持续增强,现代农产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将增强。

2 抚州市现代农业企业发展现状

2.1 农业产量概况

抚州市一直以来生态环境优越,有着良好的农产品种植条件,全市目前主要农产品有粮食、茶叶、各类水果、甘蔗、棉花等。根据抚州市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已达到383.25亿元,近3年年均增长2.8%。其中,粮食总产值达到261万吨,种植面积较上一年增长5.8%;蔬菜播种总面积104.56万亩,总产量155.94万吨,较上一年增长1.1%;棉花种植总面积2.61万亩,总产量0.25万吨,较上一年下降4%;经济油料作物种植总面积36.47万亩,总产量5.53万吨,较上一年下降1.2%。2020年肉类总产量达30.14万吨,其中,猪肉产量15.26万吨,禽肉产量13.95万吨,牛羊肉产量0.93万吨。

近年来,抚州市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2020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94.03萬千瓦,较上一年增长4.1%。实际机耕面积、当年机械播种面积、机械收获面积分别较上一年增长5.6%、13.3%、7.7%。

2.2 现代农业企业发展现状

抚州市借助良好的发展现代农业资源条件,各县区在政府的支持下积极挖掘与发展本地特色农业产业。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好环境下,本市农业企业发展势头较好,部分现代农业企业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已初见成效,如南丰蜜桔、金溪蜜梨、广昌白莲、资溪白茶等。目前,抚州市共有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20个,其中,绿色农产品82个、有机农产品20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31个。2020年南丰蜜桔、崇仁麻鸡荣登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百强名单。

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现代农业企业的良性变化

3.1 现代农业企业规模与辐射力明显提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出台后,抚州市认真落实了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提高了农业企业的发展积极性。农产品生产效益提高,小型个体农业户企业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得到激发,“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应运而生,扩大经营规模,使得抚州市农、林、牧、渔业得到全面的发展,村镇在外务工人员纷纷返乡加入现代农业企业中来。与2017年相比,2021年抚州市农业龙头企业无论从数量、规模、固定资产,还是营业收入等方面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2020年在抚州市委、市政府统筹规划下,抚州市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打造了“赣抚农品”区域公用品牌,以“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产品品牌”的母子品牌战略为主线,积极构建标准认证、金融支持、信息科技、质量溯源、信用保证、营销传播及科技创新等体系,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完善现代农业企业的产业链,扩大品牌辐射力。2021年在江西省农产品“十大区域公用品牌”评价结果中抚州市南丰蜜桔、广昌白莲、崇仁麻鸡三大特色农产品牌入选。江西省农产品企业“50强企业品牌”抚州市共十家现代农业企业入选(见表1)。

3.2 第一产业结构得以优化

随着现代农业企业的快速发展,抚州市农业结构在调整中得以优化。2020年全市农林牧业结构为64.71∶8.56∶26.73,与2017年的70.85∶7.46∶21.68相比,种植业比重下调了6.14个百分点,林业、牧业分别上升了1.1和5.05个百分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对肉类产品需求不断扩大,显著刺激了牧业的发展,农业结构得以优化。

3.3 高产优质、高效、现代农业发展态势强劲

为有效促进抚州农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抚州市率先在全省实现县区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全覆盖,全市园区设施农业建设面积达1万亩。目前,全市已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其中有国家级1个、省级7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有临川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有南丰县、广昌县、崇仁县、南城县、黎川县、东乡县、金溪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3.4 农业企业现代化程度提升

随着特色农业品牌的推广,农业品牌企业吸引了许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从事农业企业生产和管理工作,同时吸纳科技人员从事农业产品及农副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真正实现农业企业现代化。

4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4.1 省级龙头规模企业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虽然抚州市农业企业的规模有所扩大,但较省级龙头企业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江西煌上煌集团食品有限公司、江西阳光乳业集团有限公司,这两家江西省农产品龙头企业,无论从规模、盈利能力,还是全国知名度都远远高于本市的农产品企业。

4.2 产业链条还不够完整

目前抚州市各县区种植业品种繁多,“有面积、有产量”,但果蔬类的农产品储存时间短,一旦产量大于当季的市场需求,还可能蒙受损失。农副产品的加工链还比较薄弱,主要还是以农产品初加工为主,缺乏已形成农副产品供应链生产的龙头企业带领,缺乏精深加工企业,产业链条较短,使得产品的外销附加值较低。

4.3 农业生产方式较为单一

随着惠农政策的出台,“公司+农户”这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方式受到公司与农户的青睐,成为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但这种散户经营的“小农模式”,分散化的种植与生产使得企业难以快速地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现代化。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影响收成,多数农民仍以传统粗放的生产方式进行农业生产,仍然存在“靠天吃饭”的现实。

4.4 畜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突出

畜牧农产品企业是目前全市数量占比较大的农业企业,此类企业大多数设有多个养殖场,养殖场的粪污处理问题与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日益突出。目前这些企业的环保设施还不配套,大量的养殖场的粪污未经过任何处理或只是经过简单的处理,随处流放在场区周围,造成周边环境严重污染。

4.5 发展现代种植业、现代畜牧业和现代渔业的前期资金缺口都很大

目前,现代农业基础设施要建设,道路不通要修路,农田干旱要引水,农产品要加工,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政府扶持的项目和第二、三产业转型于一产的项目拥有资金优势已先行先试,但普通农户因为缺少资金很难快速发展现代农业生产。

5 促进现代农业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5.1 政府统筹扶持,鼓励工厂化现代经营模式

现代化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兴起与发展离不开本地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将整个地区的资源优势进行整合,通过政府扶持,各部门和社会资本联合起来,选取一家最有特色和潜力的区域农产品企业进行试点,引荐专业管理团队,对生产种植区域进行统一规划,对生产农户进行统一技术指导与考核。政府推广完善上下游产业链,逐步将传统分散化经营模式转向工厂化现代经营模式,最终将“名、特、新、优”农产品推向绿字号、国字号。

5.2 加强个体农户与现代农业企业的有机衔接

大部分的个体农户文化水平不高,要想完全融入现代农业企业需要加强对他们的农业现代化技术与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同时政府也可加大对个人农户的优惠力度以吸引更多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的青壮年加入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队伍中来。加大普及互联网技术、尝试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及多样化的农产品销售途径,培育能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型农民。

5.3 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政府部门应加强建立标杆农产品企业、农业生产合作社与个体农户直接的利益管理网络。标杆农业企业可以在生产技术、供应链管理、品牌建设等方面提供指导和引荐,农业生产合作社可以帮助提供农业种植新技术、普及宣传新农业政策、提供农业信息服务,个体农户可以借助标杆企业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从而提高现代农业企业的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水平。3个主体的有机结合可以促进相互之间的优劣互补,完善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围绕资溪白茶、广昌白莲、南丰蜜橘等十大省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地理标志特色农产品,树立品牌形象,实现农业企业现代化及市场多元化。

5.4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和农事指导,加强科学养殖知识的宣传引导

要继续抓好农业科技服务和农事指导,抓好全市农作物的防汛抗旱救灾指导工作,加大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指导力度,抓好病虫害的防治和农事指导工作,确保农业生产有序开展。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广泛宣传畜禽科学养殖方法和技术,做好科技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养殖户控制污染,生产出品质更高、更健康的畜禽产品,以增强公众对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信任感,促进畜禽市场有序发展。

5.5 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农业资金投入不足问题

一是筹措专项财政资金支持畜牧业发展,整合扶贫支农资金向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倾斜;二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外资促进畜牧养殖、畜产品加工、销售物流等产业链的发展;三是积极争项目、争资金,特别是要重点争取一批投资大、带动强的畜牧业大项目;四是建立健全畜牧业信贷体系,强化金融行业对农业的支持,要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贷款贴息,增加贷款额度。

6 结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抚州市现代农业企业发展速度整体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要使得本市现代农业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快推进影响长期发展的涉农政策调整,如土地政策、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等,从而引导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二是深化涉农部门特别是基层涉农单位的工作业务改革,打造服务型职能部门,服务于现代农业生产和发展;三是对现代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引导和管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从而促进现代农业企业高效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国江,李亚男.抚州市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0(10):28-31.

【2】王昌海.“十四五”规划背景下优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以京津冀地区为例[J].社会科学辑刊,2022(04):106-115.

【3】王勇.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J].山西农经,2022(05):33-35.

【4】苏传胜.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以安庆市为例[J].中国商论,2022(18):37-39.

【5】李全新,周颖,张怀志,等.以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以抚州市农业区域结构调整规划为例[J].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20(07):53-56.

【6】徐兴兵.供给侧改革下的農产品区域品牌构建研究[J].当代经济,2019(12):103-105.

【7】洪思洁,肖广江,甘阳英.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广东省农业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8(22):273-275.

猜你喜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持续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海尔的影响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十三五”规划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