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外兼修,“近零碳”的背后……

2024-01-18张乐妤

现代苏州 2023年24期
关键词:博世苏州工业园区普惠

记者 张乐妤

高质量发展,绿色为底。一直以来,苏州工业园区坚定不移地走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高度重视实现低碳转型与绿色发展。

国家层面提出“3060”双碳目标后,随之涌现了碳达峰、碳中和、近零碳、碳普惠、碳交易等相关概念,苏州工业园区也持续不断地围绕“碳”字做文章。

接近而立之年,园区凭借在绿色发展领域的突出成效,已摘得多项绿色发展“国字号”荣誉:先后获批创建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首批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园区、首批国家绿色园区、国家级能源互联网示范园区,获评江苏首批唯一“双碳”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建成全国首个市场化碳普惠交易体系……

双向赋能,助力区域打造零碳示范样本

近日,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公布,包含25个城市和10个园区,苏州工业园区入选。作为首批试点,苏州工业园区在“双碳”的机制和平台的探索处于领先地位。

2022年底,全国首个市场化碳普惠交易体系在苏州工业园区正式启用。作为一套区域级的市场化自愿减排交易体系,碳普惠交易体系以分布式光伏为切入点,围绕碳减排量的认证、交易与使用,为碳减排量供需双方架起桥梁,支持企业从绿色发展中萃取“金色效益”。

苏州中鑫新能源有限公司成为碳普惠交易体系的首批供方用户,通过碳普惠平台,中鑫新能源完成碳减排量核证超过10000吨,并在碳普惠体系启动上线的首日完成了首单交易,成为推动园区碳达峰的先行者。

与之进行交易的,是博格华纳驱动系统(苏州)有限公司,为了达成博格华纳集团总部提出的碳中和战略目标,向中鑫新能源购买了6000吨碳减排量。

作为园区首家以新能源业务为主营的国有控股企业,2016年成立的中鑫新能源定位为“综合智慧能源服务商”,通过提供分布式能源、节能技改、绿电交易以及碳资产管理等方面服务,量身定制企业版的综合智慧能源体系,从而为城市、区域实现“零碳”打下核心基础。

“加入碳普惠交易体系后,我们的光伏项目除了‘卖电’,还能通过自愿减排交易‘卖碳’,实现了电收益和碳收益的叠加,预计每年可以增加近60万元收入。我们也更有动力在更多公共建筑领域投资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为‘双碳’目标落地贡献力量。”中鑫新能源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近年来,中鑫新能源在苏州以及全国其他重点省、市都进行了战略布局,打造了多个具有行业及地区示范意义的项目。其中,在苏州投资建设的分布式光伏项目达50兆瓦,预计明年还将有约100兆瓦的增长。目前,企业在园区建有园区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项目、园区行政中心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园区独墅湖世尊酒店节能改造项目、园区路灯节能改造项目。

作为园区绿色节能领域重点项目之一,去年,中鑫新能源对娄江快速路、独墅湖大道高架等路段的路灯进行节能改造,将持续投运15年以上的传统高能耗高压钠灯更换成更加节能的LED灯。这波路灯改造,坚持“节电”和“增亮”两手抓,改造总投资4000万元,改造灯具近1.8万盏,改造后预计每年可节约用电850万度,节省电费支出约560万元,平均节电率60%左右,减少碳排放8432吨,生态环境效益显著提升。

在碳普惠交易体系之外,园区还打造了“碳脑”双碳智慧管理平台,进入园区一网通办小程序,即可看到这一平台。这是碳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为园区搭建的“双碳”智慧管理平台,平台可实现碳摸底排查、碳排放核算、碳减排分析、碳资产管理、碳排放交易、碳达峰路径规划、能源管理等应用功能,引领园区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示范。

近零碳工厂,以点带面延伸绿色之路

近零碳工厂,可以理解为碳中和工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工厂产生的碳排放,通过其他手段被完全抵消。2022年,苏州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了“近零碳”工厂创建活动,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方式,在工业领域推广普及“近零”排放。

首批公布的5家“近零碳”工厂中就有2家来自苏州工业园区,今年10月公布的第二批“近零碳”工厂中,园区再次占据两个席位,其中有一家就是前面提到的碳普惠平台首单交易买方博格华纳驱动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作为首批“近零碳”工厂,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的入选并不意外,早在2022年初,博世苏州就荣获了“国家级绿色工厂”认定,在更早的2020年,博世苏州就在范围1和范围2实现了碳中和。

据了解,博世苏州推动实现碳中和主要是通过“四管齐下”的方式,即提高能效、扩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购买绿色电力、对不可避免的二氧化碳排放投资优质碳汇项目抵消这4种主要途径。其中,提升能源效率是博世中国最优先和力推的一项措施,也是博世在碳中和推进过程中投入最多的领域。

比如,在厂房设施端,博世苏州配备了智能楼宇控制系统,用于链接厂房中所有的用能设备,实时自动采集能耗数据。能耗统计数据显示,博世苏州空调用能约占整个工厂用能的12%,于是博世苏州主动升级空调机组,将传统工业三相风机替换成一级能效的直流无刷风机,升级后平均每台机组每年可节约10.9万度电。

博世苏州还有一栋网红停车楼,外形别致的7层停车楼,在配置了智能停车系统的同时,顶部覆盖了大面积光伏电板。除光伏发电停车场外,博世苏州厂区和分公司厂区内还自建有多处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每年可以自发电约250万度,相当于减少碳排放超1500吨。

博世苏州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类似这样的节能改造项目,博世苏州年均开展20余个,例如优化灯光调节、优化通风和排气系统运行机制、设备关机管理、优化冷却液出水温度设置、空压机余热回收用于生活热水加热、优化调整实验室真空水平、优化热水器管理、汽车测试场汽油节约等等。”据统计,近3年来,博世苏州投入近千万元,完成约117个节能环保改造项目,节能总量约1341.6万度电,减少约8100吨碳排放。

除此之外,博世苏州在工厂内搭建了能源管理平台,利用所收集的生产和设备数据,及时关闭不必要的设备,降低设备待机的时间,同时通过优化管理降低能耗。博世苏州从能源浪费消除、设备设施能源效率提高、能源新技术应用及能源数据化管理平台等方面助力工厂绿色生产,降低能源消耗及碳排放。

近日,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和自动驾驶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据介绍,基地将全方位配备先进的节能环保设施,包括智能中央冷却系统、屋顶光伏系统、高能效空调系统、余热再生干燥系统及热回收系统、雨水回用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楼宇管理系统,打出一套绿色环保“组合拳”。

作为德国工业4.0的发起者之一,博世集团在全球坐拥4家灯塔工厂,其中博世苏州就是其中一家。博世苏州不仅自身积极打造灯塔工厂,也发挥示范效应,为其他工厂提供工业4.0创新解决方案,包括灯塔工厂建设和申报辅导,助力企业打造自己的“灯塔工厂”。

循环利用,从源头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一流的基础设施是园区绿色宜居宜业的鲜明标签,园区对“双碳”机制的探索还体现在基础设施的循环利用方面。在苏州工业园区的东南界,吴淞江畔,苏州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循环产业园在蓝天下熠熠生辉。

近日,在阿联酋迪拜举行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有四家园区制造企业亮相,苏州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循环产业园作为苏州市绿色低碳发展实践优秀案例亮相江苏主题展。

走进循环产业园,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厂、餐厨垃圾处理厂、热电厂、燃气门站等环境治理设施各司其职,地理上的临近,也为设施之间协同建设、构成循环系统创造了空间条件。早在园区开发建设以来,就超前规划、集中建设了循环产业园,并由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有限公司具体实施。

以华衍环境产业发展(苏州)有限公司负责的餐厨垃圾处理厂为例,这里主要负责专业处理园区餐厨垃圾、绿化弃枝、垃圾渗滤液、过期食品等有机废弃物,将园区生产生活的副产品及废物等回收利用,从源头削减资源消耗和碳排放。目前园区日处理餐厨及厨余垃圾约500吨,2023年1至11月共产出730万立方米清洁天然气。

与之临近的苏州工业园区中法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园区污泥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项目,自2011年5月正式投运以来,实现了园区市政污泥日产日清,累计安全环保处置污泥约149万吨,产生生物质燃料31万吨,按热值计算,节约1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9万吨。该项目在建设规划、工艺节能、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成效明显,近日获评生态环境部首批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

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同样大放异彩的还有月亮湾能源中心,在大会期间发布的《中国城市碳中和发展报告2023》中,月亮湾能源中心作为典型案例参与书写“双碳”路上的苏州故事篇章。

月亮湾能源中心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走出轨交2号线月亮湾站台,抬头就能看见这栋四四方方的红色建筑,这里被称为园区的“大型非电城市中央空调”,通过密布的地下管道,为区内20多栋建筑输送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月亮湾能源中心以苏州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循环产业园内东吴热电厂的余热蒸汽为动力,通过热电联产供应蒸汽方式实现集中供热;而与传统的用电制冷方式不同,中心以蒸汽为能源通过溴化锂制冷技术以及磁悬浮制冷技术为周边120万平方米建筑提供便捷高效的集中供冷服务,实现“热、电、冷”三联供和一次能源的梯级综合利用。

简单来说,东吴热电厂的余热蒸汽通过管网输送到月亮湾能源中心,中心输送至客户端实现供热,再以蒸汽为动力驱动溴化锂制冷机组实现制冷。据统计,平均每年月亮湾能源中心节约1.65万千瓦电力容量和400万元的运行维护费用,累计减碳量超8万吨。更值得一提的是,月亮湾能源中心在建设初期就实现了能源中心、大型公交首末站和社会停车场 “三站合一”,有效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土地节约率达47.6%。

在苏州工业园区东北角,京沪高速旁,有一处危废综合处置设施,与循环产业园遥遥相望。这里就是中新苏伊士环保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负责的危废综合处置设施,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园区危废处置能力,解决了园区企业危废处置难的实际问题。

走进厂区,很难让人将其与“危废”联系在一起。蓝天白云下,处置设施整洁有序,看不到“危废”踪迹,闻不到一点异味。中新苏伊士可以处置的危险废弃物有23大类,每年可处置危险废物3万吨。

不仅如此,公司还建立能源回收管理系统变废为宝,将生产中产生的蒸汽通过管网输送给园区周边企业,每年回收7万吨蒸汽,减排约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节约天然气约476万方,实现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在基本满足园区的危废配套处置需要的同时,中新苏伊士还积极服务周边区域。

苏州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循环产业园、月亮湾能源中心、中新苏伊士……绿色项目的布局不断为园区绿色发展走在前汇聚强劲动能。蓝天碧水间,一座绿色低碳的未来之城正在“拔节生长”……

猜你喜欢

博世苏州工业园区普惠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召开!
自贸区4.0来了,苏州工业园区准备好了吗?
博世再攀新高
博世用“新”谋未来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
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
深化本土化战略亚太仍是博世的主要增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