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德育一体化建设研究

2024-01-17吴俭开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3年12期
关键词:德育活动集团化办学

吴俭开

摘 要:20世纪末以来,全国各地围绕集团化办学开展了形式多样、样态多元的有价值的探索,这是新时代教育管理改革的创新。加强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德育一体化建设,整合集团各成员校的德育课程资源、提升成员校的集团认同感、完善集团的德育评价体系,有利于提升集团化办学成效。但是,当前的集团化办学还处于探索阶段,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德育一体化建设还不完善,一些教育集团各成员校德育教育理念各异,德育课程资源没有共享,德育活动开展缺乏联动,制约着集团办学德育成效。因此,加强德育一体化建设,促进德育理念的融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德育资源共享、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促进交流互动,是提升集团化办学效果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德育一体化建设;德育活动

公平与质量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两大主题。集团化办学是为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而开展的办学体制改革,对于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德育一体化建设,是提升集團化办学成效,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的有效抓手。

一、团体化办学内涵

团体化办学是国家倡导的教育体制机制变革的一种形式,是在一个核心机构或一所优质品牌学校的牵头组织下,根据共同的办学理念,制定办学章程,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在学校发展规划、管理模式、课程建设、教师培养、品牌打造等方面实现资源同享、互通、合作、共生,进而实现共同体内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影响,办好家门口的优质学校,不断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能够惠及更多的群体。

二、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德育一体化建设的意义

集团化办学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部署,是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为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学位的切实举措。通过优质学校的带动,推动德育一体化建设,促进集团深度融合,办家门口的优质学校,能有效提升集团化办学效能。

(一)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德育一体化建设提高了成员校的集团认同感

集团成员校因为各种原因,学校文化甚至德育理念、德育模式可能不尽相同。引导集团内学生对文化的认同,种下理想信念的可贵种子,可从德育教育的一体化开始,形成共同的德育教育理念,例如,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的地域文化等进行文化共融、文化共建。通过文化认同,促进师生对集团的认同,让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成长过程中,种下理想信念的可贵种子,让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的人生,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德育一体化建设有助于德育资源更加丰富

集团各学校课程资源因为地域隔阂,没有做到共建共享,德育课程的建设较为随意,课程内容零散,德育资源比较单一。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加强德育教育一体化建设,各成员校可以核心校为中心,推动德育课程设置的统一,同时充分利用集团化管理优势,加强教师的相互交流和分享,整合各校教师和各种德育教育资源,在集团各成员学校内实现高效共享,促进学校的德育教育资源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三)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德育一体化建设促进德育评价体系的完善

根据集团的文化理念,打破传统边界,设置和共享各种德育课程,构建多元化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有利于提升德育教育效果,提升集团化办学效能。多种教育资源汇集到了一起,各种评价内容、评价对象被纳入德育评价体系中,形成有效的合力,有助于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有助于多元化、多维度的德育模式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德育一体化建设的策略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事实上,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都必然蕴含着德育,可见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当前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德育一体化建设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以文化渗透和德育理念的融合促进德育一体化建设

理念引领、文化润泽,促进德育理念的融合,是实现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德育一体化建设的有效途径。集团核心校依据文化和地域特点,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形成集团的文化理念,引领各成员校结合本校实际,构建起集团的理念文化,探索一条文化引领、内涵提升的发展之路,让师生在集团浓郁的文化气息中成长,有目的、有计划地得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锻炼和熏陶,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二)以教师队伍优化共享为德育一体化建设提供保障

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资源。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教师队伍优化共享,是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德育一体化建设的有效策略。因此,加强集团内各学校教师的交流学习,定时开展各成员校的培训和研修活动,例如各种德育论坛、班主任培训、青蓝工程总结等,促进优秀教师带动教师整体的专业发展。对优秀的德育开发方案进行观摩学习的同时,加强优秀德育教师团队在其他成员校德育课程建设过程中的指导帮助,最大限度地发挥集团化办学在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德育教育能力提升过程中的优势。

(三)以德育课程资源共享促进德育一体化建设

课程资源是提高教育效果的重要支撑。德育课程很多,包括国情国策教育、法律知识、心理健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道德等。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德育课程资源共享,促进各成员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能有效提升德育一体化建设成效。

德育课程具有系统性,德育课程从开发到完善需要经过课堂实践逐步形成,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因此,开发出来的优质德育课程如果仅仅在本校实施利用,会造成资源的浪费。集团化办学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发挥集团各个成员校的资源优势,加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有规划实施德育课程开发,实现集团内部德育课程资源共享。

集团内部可以将各个学校的相关德育活动课程进行分类汇总,筛选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根据德育课程的实施情况,对课程目标、课程形式进行改善和优化,不断提升德育课程效果。集团核心校要组织各成员校在开发德育课程过程中增强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意识,统筹规划建设课程资源系统,建立各成员校之间资源互补、共建共享机制,促进德育一体化建设。

(四)以多种形式的交流互动强化德育一体化效果

在集团化背景下,德育课程资源的交流共享不仅限于在网络上提供优质课程资源,为集团内部各学校的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支持,更为重要的方面在于通过集团各校之间的联动,拓宽学生德育课程活动的范围,从本校到集团各校进行交流互动。

德育是一门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在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中,要将其与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地展现出德育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因此,通过形式多样的德育课程交流活动,不断加强集团各校的凝聚力,增进学校之间的相互了解,并进一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如开展校际间的参观访问活动,搭建活动平台并组织本校学生参与到校内校外的活动当中,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拓宽学生的视野;在集团内举办大型德育活动,学生通过参与活动锻炼了自身的能力,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本校特色德育课程的自豪感,也加深了对集团各校多样化的德育课程的认识和了解。

集团化背景下德育一体化建设,还需要制定德育管理规章,构建精细化、高效化的德育管理架构,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做好常规德育管理的同时,要创新节日和学段活动设计。要增强大德育观意识,突出德育工作特点,培养德育为先的思维,实现立德树人目标任务。推动集团内的成员学校在德育管理、德育教育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紧密共享,促进德育一体建设,构建共赢的学校发展共同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张天华,孙傲.立德树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理与机制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1).

[3]黄月细,聂英华.“立德树人”的内涵辨析与新时代要义[J].深圳社会科学,2020(02).

[4]吴永桥,彭鹏.普通高等学校对其独立学院适度管理探析与实践[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25).

猜你喜欢

德育活动集团化办学
基于生命成长的德育活动实践研究
少先队德育活动的开展与有效性提升思考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影响因素与发展对策
公办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的制度化分析
依托职教集团实现中高职衔接贯通模式
铁岭市高职院校物流专业集团化办学的对策研究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跃升的校企合作症结及其破解
中学德育中的人文关怀思考
爱国从小事做起
论教育投资服务在职教集团化办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