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班主任应对高三学生学业焦虑的策略

2024-01-17陈华胜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3年12期
关键词:高三学生班主任

陈华胜

摘 要:影响高三学生学业焦虑的主要因素是学生、父母和班主任。班主任可综合运用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共同设置合理学业期望、营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创设条件加大体育锻炼、学习相关心理疏导知识与技巧等策略来缓解高三学生学业焦虑。

关键词:班主任;高三学生;学业焦虑

焦虑是个体在受到威胁或处于不可控的处境时产生的不安、忧虑、紧张、担心等情绪体验,其往往伴随着一定的身体症状。学业焦虑是学生在进行学业活动或追求学业成就时体验到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高三直接面对高考,而高考是关系个人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因素,因而学生、家长和学校对其极为看重。可是,弥漫于高三学习生活的单调枯燥和紧张激烈,又常使得高三学生困陷于学业期许与现实“内卷”的撕扯,从而产生较普遍的学业焦虑。既往研究表明,中国高中生的学业焦虑随年级升高而增强,至高三达到最强。而据张莉、孟软何、李飞等人的一项调查,高中生焦虑情绪检出率高达42%。由于高中生的焦虑情绪主要是学业焦虑,我们可以依此推断:高三学生的学业焦虑是普遍性的。这些普遍性的学业焦虑,将会对高三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体验和学业成绩产生负性作用。由此,探索应对高三学生学业焦虑的策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影响高三学生学业焦虑的主要因素

班主任构建、管理和引领着整个班集体,其应对高三学生学业焦虑的策略,必然对班集体及学生个体产生直接、重要的影响。并且,由于班主任对外联通家长,对内承接学校,对班直面学生,故而在应对学生学业焦虑上,其往往起着“过滤器”“减压阀”“总枢纽”的关键作用。如此看来,应对高三学生学业焦虑,班主任责无旁贷。

要为应对高三学生的学业焦虑谋良策,班主任必先明审其主要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认为,高中生学业焦虑主要源自四个方面,即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笔者常年担任高三班主任,依实践经验认为,高三学生基本远离校外社会,故而社会因素对学生学业焦虑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家庭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通常是父母,所以家庭因素可以更确切地称为“父母因素”;至于学校因素作用于学生,主要是通过营建班级的班主任来施加的,故而与其说是学校因素,不如说是“班主任因素”;因此,学生学业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应该在三个方面:个人、父母及班主任。

(一)个人因素

个体自我认知扭曲,是产生学业焦虑的重要因素。由认知焦虑理论可知,个体自我由“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合成,“理想自我”是个体所期许、想象的完美自我,“现实自我”则是现实世界中的真实自我;一旦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差距巨大,便会产生焦慮情绪——且差距愈大,焦虑便愈强。高三学生对自我学业的认知,普遍是“理想自我”远大于“现实自我”,对学业目标的要求远高于自身学业能力。笔者长期任县重点中学高三级尖子班班主任,每年应学校要求,都要在教室后墙张贴学生高考目标。笔者统计发现,这些学生高考目标的实现率,往往不到10%——尽管高考目标不一定等同于“理想自我”,但这种现实与目标的巨大差距,仍然能说明多数学生没能客观、正确认知自己的学业能力。

此外,个体承压、解压能力弱,也是产生学业焦虑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县中模式”“小镇刷题家”的应试教育生态里,高三学生的承压、解压能力堪忧。正因无力承压、无法解压,高三学生面对源源不断、汹涌而至的学业压力,很难不产生、累积学业焦虑。以笔者多年实践经验,增强学生承压、解压能力,是高三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之一。

(二)父母因素

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学业焦虑影响最大。父母在长期的家庭互动过程中,通过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把自己的教育期望传递给子女,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董妍、朱琳、贾燕飞的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期望能直接预测子女的学业负性情绪,而学业情绪中的负性情绪主要表现为焦虑。父母之于子女学业,往往爱之愈切,就盼之愈高,从而超过子女的实际学业能力,给子女造成很大的学业焦虑。据杜晓婷、李新影的研究,高中生父母对其子女的教育期望偏高,而过高的教育期望会增加学生的学业焦虑,进而造成学业成绩下降。王丽的研究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并非多多益善,过度或不足,都将对子女的学业成绩产生不利影响。

笔者认为,表面上看,是父母的高教育期望造成了高三学生的学业焦虑;但从更深层看,是父母自身先对子女学业成绩、未来发展深深焦虑,然后才对子女的高教育产生期待。也就是说,先有焦虑的父母,然后有高教育期待,最后导致高三学生学业焦虑。问题的根源多在于父母,而不在于子女。

(三)班主任因素

生活环境影响和塑造人。高三学生的生活环境,除家庭环境外,由大到小、由远到近可以分为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班级环境——高三学生多数时间生活在班级里。而班级是影响学生心理和行为发展的重要微观组织,在学生学业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构建、管理和引领班级集体的班主任,既代表学校“现管”着班级,又如父母般“关照”着班级,其所采取的激励风格和营造的班级氛围,对学生学业焦虑的影响很大。据叶桂青、陈顺森的研究,班主任的激励风格对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考试焦虑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预测力,班主任越是倾向于自主支持的激励风格,就越能使学生感受到良好的班级氛围,进而对学业采取更积极的应对方式,最终降低考试焦虑和学业焦虑;若班主任越是倾向于控制的激励风格,其效果就会相反。可见,班主任的“治班风格”对高三学生的学业焦虑有较大的影响。

并且,班主任既要执行学校的教务指令,完成学校分配的高考任务,还要在治班工作中努力实现自己的教育、教学的理念和理想。这样,班主任就会将学校对自己的压力、自我的压力,传递、转化给学生。在传递和转化压力的过程中,由于班主任性格、技术和方式等因素,有可能会“放大”压力,从而引发、增加高三学生的学业焦虑。笔者常年观察高三班主任工作,发现一种现象,即工作越负责、到班率越勤的班主任,其班级的学业焦虑、学业成绩往往并非最优,有时候反而是一般或较差。笔者认为,这些班主任虽然工作勤劳,但可能同时也给学生传递了过多的压力。其爱班、治班之心愈切,就愈有意无意地“加压”给学生,其治班风格就愈倾向于控制型激励风格,最终导致学生学业焦虑的增加和学业表现的不理想。所以班主任要审视自身的性格、技术和方式,警惕自己是否善意地成为学生学业焦虑的“加压泵”,而要成为帮助学生排压解忧的“过滤器”“减压阀”。

二、应对高三学生学业焦虑的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及实践经验,笔者认为,班主任可以在以下方面着手,应对高三学生学业焦虑。

(一)发挥班主任在家、班(主任)、生中的“总枢纽”作用,统筹协调三方共同应对学生学业焦虑

以往的应对实践,很少将三方统合为一体,其效果不甚理想。班主任沟通家长,营建班级,直面学生,是三方最适宜的统筹协调者,能将三方资源统合起来。比如合理设置学业期望,若仅由学生或家长单方面进行,是不行的,需家、班、生三方统一协作。又如排解学生焦虑的方法技巧,若仅由班主任单方掌握运用,效果便难彰显,需三方都能掌握运用。再如增强学生体育锻炼,需有三方沟通协调、统一认识,由班主任动员组织、家长保障物质和学生热情参与,效果才会更好。所以,班主任应该充分发挥自身“总枢纽”的作用,统筹协调好三方资源及行动,科学、有效地应对学生学业焦虑。

(二)统筹协调家、班、生三方设置合理的学业期望

学业期望设置合理与否,对高三学生的学业焦虑有直接、重大的影响。过高的学业期待,会加重学生的学业焦虑,进而负向影响学业成绩。现实中,家、班、生三方的学业期望,往往既不合理,也缺乏沟通和统一。根据经验,父母和学生的学业期望,一般会超过学生学业能力;班主任的学业期望,则更接近学生的学业能力。因此,班主任可以沟通三方,共同设置合理的学业期望,以降低学生的学业焦虑。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家庭和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最主要环境。这些学习生活环境,应该能“过滤”“减压”学业焦虑,予学生温馨、怡悦、乐观和鼓舞,使学生在充实和奋发中学习与生活。在家庭,父母不再唠叨学习和成绩,而是尊重子女意愿,与子女和谐、平等相处,让子女感受家的美好与关爱。在班级,班主任以自主支持的激励风格治班,提高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降低学生学业焦虑;同时,与家校沟通,通过学校、家委会等为班级提供保障,开展丰富的课内外活动,如第二课堂、徒步拉练等,使学生身心丰润、健康。笔者通过实践发现,建设“学生自治型”班级,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能较有效地缓和学生的学业焦虑。

(四)创设条件,加大体育锻炼

减少学业焦虑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是进行体育锻炼。许多研究都证明,适当强度的体育锻炼,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能提高学习效率、降低学业焦虑。陈嚣萱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调节与改善高中生情绪,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次及以上,时间为30至90分钟的高中生焦虑较轻。现实中,学校安排给高三学生的体育锻炼次数少且内容单调,不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体育锻炼。作为班主任,应该灵活自主地增加班级体育锻炼的次数和形式,而不必限于学校的固定安排。据笔者实践经验,高三班主任应尽量保证学生每天都有一节课的自由体育锻炼,并且最好是在下午最后一节进行。班主任应与学校、家委统筹,为班级提供丰富的体育用品。由于女生心理细腻、敏感,相比男生更易于产生学业焦虑,但她们的体育锻炼意愿比男生低,所以班主任应特别强调女生参加体育锻炼,并组织开展一些适合女生参加的体育锻炼项目,切实提高她们的体育锻炼参与度。

(五)学习相关心理疏导知识与技巧

学业焦虑是一个综合、复杂的心理过程,唯有运用科学的心理疏导知识与技巧,才能有效地应对它。尽管家、班、生不必像心理医生、心理教师那样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及技术,但也应该学习一些心理疏导常识和方法。就班主任来说,如何准确发现、正确疏导学业焦虑的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心理疏导常识及方法,如正面情绪疏导、焦点解决法等。就父母来说,他们亟需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李芬青的研究就认为,学校应该对家长进行心理疏导知识及技巧的培训。就学生来说,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疏导知识和技巧,能提高他们自主应对学业焦虑的能力。比如邓卓沛、张瑞、施长君等人的研究表明,高中生采用自我抽离视角应对焦虑时,能有效降低焦虑情绪强度;采用自我沉浸视角应对焦虑时,效果相反。学生若能学习、掌握这类心理疏导知识和技巧,其自主应对学业焦虑的能力将得到增强。

总之,应对高三学生学业焦虑,班主任应该主要从学生、家长和班主任三个层面着手,综合运用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共同设置合理学业期望,营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创设条件加大体育锻炼,学习相关心理疏导知识与技巧等策略。

参考文献:

[1]任荣霞.中学生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18).

[2]杜晓婷,李新影.父母教育期望对高中生学业焦虑和学业成绩的纵向影响[J].教育生物学杂志,2023(04).

[3]夏壘.高中生焦虑水平对社会支持的影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山西青年,2021(03).

[4]张莉,孟软何,李飞,李芬芬.山西某市中学生焦虑及抑郁情绪现况调查[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2(05).

[5]马月,刘莉,王欣欣,王美芳.焦虑的代际传递:父母拒绝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01).

[6]董妍,朱琳,贾燕飞.家庭微系统与学业情绪的关系:父母的作用[A].中国心理学会.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C].2015.

[7]王丽.中小学焦虑状况与父母期望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04).

[8]叶桂青,陈顺森.班主任激励风格对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与考试焦虑关系的影响[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

[9]陈晓萱.高中生焦虑抑郁情绪与体育锻炼时间的相关研究[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09).

[10]李芬青.高中生焦虑情绪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实践[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11).

[11]邓卓沛,张瑞,施长君,张书帏.自我反省视角对不同特质焦虑水平高中生焦虑情绪的影响[J].教育观察,2021(31).

猜你喜欢

高三学生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
直视骄阳
班主任
如何培养高三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相关能力
提高山区高三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解题能力的策略
对高三学生心理亚健康分析及对策探索
高三机电专业课有效复习的策略探讨
高三学生应该怎样面对及准备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