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24-01-13陈建新许焕波叶金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35期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

陈建新,许焕波,叶金铃

作者单位:510765 广州市东升医院/广州市老年病康复医院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缺血性心脏病,此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堵塞血管而造成的心肌缺血、缺氧等现象,且具有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特点。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此病症包含了形成的脑血栓、腔隙性梗死及脑栓塞等,约占总脑卒中患者数的70%[1-2]。出现脑梗死的原因通常是由于患者的脑部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等而引起的动脉管狭窄,从而使患者出现脑供血不足情况,导致部分的脑组织出现坏死[3-4]。由于冠心病和脑梗死的病理机制较为相似,都属于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这两种病症会经常合并出现。而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巨大改变,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的人数也随之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5-6]。以往临床通常会通过改善循环、稳定斑块及降血脂等方式来实施对症支持治疗,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心肌情况改善不佳。而阿托伐他汀是一种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有着较好选择性的抑制剂,此药主要通过对抑制胆固醇生成及HMG-CoA还原酶的方式,明显降低患者体内血浆脂蛋白及胆固醇水平。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一种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阻滞慢通道的效果极好。本研究观察阿托伐他汀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3月广州市东升医院/广州市老年病康复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84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治疗联合组和常规药物组,每组42例。治疗联合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51~75(60.69±9.29)岁;病程4~18(4.78±3.49)年。常规药物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50~74(60.48±9.63)岁;病程3~17(4.28±3.67)年。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选择标准[7-8]纳入标准:经相关检查诊断为冠心病合并脑梗死者;近期未接受过手术者;对研究相关药物或药物成分无过敏史;患者及家属均详细了解研究内容后,签署相关文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重要器官受损严重者;精神意识障碍患者;3个月内未接受过其他药物治疗者;合并心肌炎、心脏瓣膜反流或心力衰竭等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 常规药物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台湾济生医药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0 ml混合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同时给予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酯片、氟桂利嗪等药物实施对症治疗,1个疗程为4周,持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联合组在常规药物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乐普制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20 mg口服,每天1次;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0 mg晚饭后口服,每天1次,1个疗程为4周,持续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校正的TIMI帧数(CTFC)及不良反应(头痛、头晕与心悸)发生情况。血液流变学: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通过全自动血液流变检测仪检测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全血高切黏度;治疗前后的CTFC值,包括右冠脉、回旋支及前降支。

1.5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发生心绞痛的次数减少>50%,且显著降低了患者的脑梗死面积,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发生心绞痛的次数减少20%~50%,且降低了一定的脑梗死面积,静息心电图有明显改善;无效:患者发生心绞痛的次数、脑梗死面积及静息心电图等方面改善不明显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常规药物组的73.81%(χ2=5.486,P=0.019),见表1。

表1 常规药物组与治疗联合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全血高切黏度较治疗前均下降,且治疗联合组低于常规药物组(P<0.05或P<0.01),见表2。

表2 常规药物组与治疗联合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2.3 血脂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患者TC、LDL-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联合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常规药物组(P<0.05或P<0.01),见表3。

表3 常规药物组与治疗联合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2.4 CTFC值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右冠脉、回旋支及前降支的CTF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患者右冠脉、回旋支及前降支的CTFC值较治疗前均增加,且治疗联合组高于常规药物组(P均<0.01),见表4。

表4 常规药物组与治疗联合组治疗前后CTFC值比较 帧/s)

2.5 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38%,低于常规药物组的16.67%(χ2=4.974,P=0.026),见表5。

表5 常规药物组与治疗联合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 论

老年人群中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和脑梗死,这两种病证均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同时这也是导致老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的一种重要因素[9]。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内科疾病,主要与血脂异常、吸烟、高血糖、高血压及肥胖等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有关,而当患者的心肌血管堵塞,会减少脑部供血,从而引发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性病变,出现脑梗死的症状。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病程较长,且有着多样的临床表现症状,早期发病会出现肢体麻木、头昏等症状,患者急性发病后,严重时会造猝死、偏瘫、失语及心力衰竭等情况,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由于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实际病情越严重,其预后效果不佳,因此,对此类疾病进行早期的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对于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治疗通常给予改善循环、降脂及稳定斑块等药物治疗,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一定改善,但大部分药物的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患者的血脂指标改善不佳[10-11]。阿托伐他汀是具有较强降脂效果的一种药物,此药物在对HMG-CoA还原酶进行抑制的同时,增加患者肝细胞表面LDL受体的结合数量,从而加强分解代谢功能及LDL-C的摄取,也在肝细胞合成TC期间起到有效抑制作用,进而提升体内的HDL-C水平,起到良好的降脂作用[12]。苯磺酸氨氯地平具有明显改善心绞痛、降低心脏负荷的效果,是一种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此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患者体内的血管平滑肌,能选择性抑制利用特异性离子通道进入心肌细胞及平滑肌,对脂类的代谢及合成有着一定的影响效果,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13]。同时,苯磺酸氨氯地平又具有外周动脉扩张剂的作用,舒张血管平滑肌,明显降低患者的外周血管阻力,起到有效降压作用[14]。因此,这两种药物若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的效果更佳。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常规药物组,说明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在此基础上对冠心病并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更能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全血高切黏度较治疗前均下降,且治疗联合组低于常规药物组,由此可说明常规治疗基础上,冠心病并脑梗死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和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更能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2组患者治疗后TC、LDL-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联合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常规药物组;2组患者治疗后右冠脉、回旋支及前降支的CTFC值较治疗前均增加,且治疗联合组高于常规药物组。说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冠心病并脑梗死患者阿托伐他汀和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更能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和提升患者的CTFC值。治疗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常规药物组,说明加用阿托伐他汀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临床上,对于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多给予药物治疗,而常见的药物包括苯磺酸氨氯地平及阿托伐他汀。苯磺酸氨氯地平作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扩张血管,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有着良好的预防效果,抑制机体的脂类合成,从而起到良好的降脂作用。阿托伐他汀则具有防止粥样硬化斑块脱落、保护血管内皮及抗氧化应激的作用,且降脂效果明显[15]。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具有很好的互补作用,可有效保护患者的血管功能,控制血脂变化,从而提升其治疗效果,值得优先选择。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指标,提高患者的CTFC值,从而使治疗效果提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非杓性高血压宜选用左旋氨氯地平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甲苯磺酸拉帕替尼原料药中的7种残留溶剂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瑞舒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造影剂肾病的保护作用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