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史”教育“三维一体”内容结构的整体性构建研究

2024-01-11洪书源

关键词:四史规律中国共产党

洪书源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以史育人,持续推进“四史”教育是当前各领域实现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持续抓好“四史”的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推进“四史”教育就是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推进“四史”教育是各领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实现“四史”教育,首先要理清楚“教什么”的问题。当前,在“四史”教育实践中,教育内容设计存在着一些误区。一是沉溺历史,仅仅将“四史”教育视为历史教育。二是忽视联系,仅仅将“四史”教育内容独自阐释。三是缺少重点,“四史”教育内容冗杂重复。为提升“四史”教育成效,应该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进行整体性设计。“四史”教育要重新在内容上进行整合,从而有效回应“‘四史’教育教什么?”的基础性问题。

一、“四史”教育内容整体性构建的原则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四史”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要从育人特性出发对“四史”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找准定位,这是“四史”内容整合的前提,即明确“四史”教育的价值定位不是仅仅为了讲述历史,而是要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以价值导向原则保证政治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回应问题,这是“四史”内容整合的关键,即“四史”教育要在内容设置上回应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以问题导向原则保证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找准方向,这是“四史”内容整合的保障。从“四史”育人目标来看不仅提高对“四史”的历史认知,又要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更要将“四史”中的精神力量转换为行动力量,以目标导向原则保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一)价值导向:政治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四史”教育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发展史为依托。但是,在性质上绝不仅仅是历史教育,在内容构建中不能只停留于对历史的陈述性描述,而应透过现象看本质,更应注重价值教育。那么,从本质上来看,“四史”教育应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是以历史学为基础的特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2],在教育内容设计上必须坚持政治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三个方面,“四史”教育要为党和国家培养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有爱国情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各级各类学校将推进“四史”教育作为思政教育的重点工作。党政机关将推进“四史”教育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加强思想建设的重点。因此,“四史”教育的内容要以史为依托,在讲好历史的同时,更需要注重价值引导,从而在价值导向上实现思想性和政治性的统一。

(二)问题导向: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

党的二十大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1]。人类社会是在矛盾的运动中发展起来的,不同阶段面临着不同的矛盾问题。学习“四史”就是站在历史与现实的衔接口,既要面向历史,更要立足现实发展,这就需要坚持问题导向。

一方面,在回顾历史中总结不同时期解决矛盾问题的经验和历史发展规律,从历史问题中思考历史发展规律,从历史发展脉络中汲取历史智慧。因此,内容设计需要按照历史逻辑脉络,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实事求是地呈现不同时期的历史特征,这是“四史”教育的主体内容。另一方面,在立足现实中解决现实发展所面临的复杂问题,从现实问题中思考时代发展要求,从时代发展趋势中探求破解之道。以史明鉴,历史发展中必然蕴含着启示现实的智慧,“四史”教育不仅揭示历史的事实,更要从历史中提炼出鼓舞今人的方法和精神力量,这就是“四史”教育的现实意义。

所以,“四史”教育的内容不仅呈现历史史实,突出历史性,更应注重现实关切,突出现实性。

(三)目标导向: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目标导向就是以“教育对象在‘四史’教育中能收获什么”为出发点去设计教学内容。从“四史”教育目标来看,其本质是依托“四史”资源而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不仅是进行历史教育,更是突出理论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八个相统一”,其中要求“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3]。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既要讲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要教育引导受众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行动,投身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之中。

从整体上看,“四史”教育所揭示的是科学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理论层面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在实践层面突出不同阶段的历史要求和历史使命,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中使教育对象能深化理论认知,自觉实践行动。因此,“四史”教育内容设计要以育人目标为导向,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培养历史思维、理论思维和情感认同。

二、“四史”教育“三维一体”内容结构体系

“‘四史’课程建设离不开系统的、内涵式的发展理念的指导。”[4]所以,需要从整体上对“四史”教育进行设计。从知识结构来看,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各成一体,但在内容上又有交集。为此,需要从“四史”各部分的个性出发寻求共性,遵循政治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重新梳理“四史”间的关系,建成“四史”教育“三维一体”内容结构体系(图1)。这一结构由三个维度构成,X维度以历史逻辑为主线串联起“知识体系”,Y维度以理论逻辑为主线串联起“理论体系”,Z维度以价值逻辑为主线串联起“价值体系”。

图1 “四史”教育“三维一体”内容结构体系

从整体上看,知识体系是“四史”教育内容的基础,尊重历史、回归历史、缅怀历史,从而领悟历史发展规律。理论体系是“四史”教育内容的支柱,“四史”内容体系结构中贯穿始终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价值体系是“四史”教育内容的灵魂,积淀“四史”发展的精神力量。这三方面相统一于“四史”教育的内容结构体系中,知识体系依托理论体系和价值体系实现理论升华和情感共鸣。理论体系和价值体系需要知识体系为依据展现理论的逻辑性,表达精神的感染力,从而实现“四史”教育的历史认同、理论认同和价值认同。

(一)知识体系:串联重要历史事件

“四史”之间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相互间有叠加的历史重合部分,但是每个部分又各有侧重。具体来说,社会主义发展史侧重于呈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史着重于呈现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逐步成为百年大党的历史进程,既回答“百年大党如何通过党的建设不断自我强化”这一问题,又强调“百年大党通过领导中国人民如何改变中国社会”的问题;新中国史着重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发展的角度出发,突出回答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初步探索和深化发展;改革开放史着重从改革发展的角度出发,呈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改革开放如何推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历史进程。因此,重新整合“四史”内容,以历史逻辑为主线,构建“四史”教育的知识体系。

从历史视角来看,以宏观到微观的视角,“四史”知识体系呈现了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寻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从历史趋势来看,社会主义发展500多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历史进程由远及近,都指向并落脚于当下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继续发展。从历史跨度来看,“四史”存在时间的相互叠加和衔接。一方面,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三个历史里程碑事件为标志,依次将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串联起来,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的历史起点,更是串联“四史”知识体系的重要连结点,具有承前启后的衔接作用,由此将“四史”教育内容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脉络划分为四个阶段。另一方面,要以“四史”不同阶段的重要历史事件充实知识体系。抓住历史发展的重点,选择的历史事件要具有象征性意义,既要能突出“四史”不同阶段的特点,又能满足整体的价值导向,以案例的形式呈现。

以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为主线贯穿“四史”教育内容结构的知识体系。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以时空多维度为序呈现出历史前进的内在逻辑,这一逻辑便是贯穿“四史”中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从整体来看,“四史”教育的知识体系贯穿着的规律包括: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和发展规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权建设规律、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史发展规律。“四史”知识体系各有侧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则是贯穿“四史”各体系的主线。这四大规律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

总之,以时间先后为序,以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为主线串联,整体性构建“四史”教育内容结构的知识体系维度。

(二)理论体系: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两个问题在多个场合被提出。当下推进“四史”教育就是对这两个问题作出生动回应。“四史”生动呈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戮力前行的历史,生动呈现了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这被历史实践证明了的事实背后,有着一条深刻的理论逻辑,那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给出了答案,“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5]。党的二十大报告更进一步指出“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

因此,在构建“四史”教育内容结构中除了遵循历史逻辑构建知识体系,更需要构建理论体系,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1]从理论层面来看,从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所揭露的历史主线背后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发展历程。一方面,实践需要理论作为指导;另一方面,理论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1848年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社会主义就由空想向科学转变。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诞生,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形态转变为实践形态,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意义。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渐成为了主流。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成立,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总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贯穿于“四史”教育内容结构中,构成理论体系。通过“四史”教育,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尤其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如何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如何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悟透“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也由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两个关键性问题。

(三)价值体系:遵循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规律

在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精神生产。这一理论揭示了人类精神生产和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从生产主体来看,“精神生产的主体是现实的历史的人,而非抽象的绝对理念的自我演化”[6]。从精神生产动力来看,物质生产的决定性意义就在于对整个社会、政治和精神生活的制约作用。从精神生产的独特性来看,精神生产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物质生产力提升具有反作用。

在“四史”发展进程中,遵循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规律,无论是最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还是尝试着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巴黎公社社员,或是夺取十月革命胜利的俄国人民,以及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浴血奋战、戮力前行的中国人民等都是现实的历史的人。他们的思想意识受到历史生产条件的制约,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直接反映。但与此同时,他们在实践中创造了属于特定时代的精神价值,推动着人类社会形态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因此,“四史”教育内容结构必然要以价值为导向揭示价值体系。

这一价值体系的源头是马克思精神,习近平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中指出马克思对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7]。在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中,通过了解马克思的事迹,从历史中感受马克思精神。“发扬马克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需要秉承的内在品格。”[8]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这一精神内核,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力量,由此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因此,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5]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源于建党精神并在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不断充实与发展。从马克思精神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一以贯之,始终不变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品格,包括实事求是精神、开拓创新精神、自我革命精神、勇于斗争精神和与时俱进精神等,构成“四史”教育的价值体系。价值体系具有实践性、批判性和发展性。

总之,“四史”教育内容注重价值导向,就要将价值体系纳入教育内容之中,将精神力量转化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行动。

三、“四史”教育内容整体性构建的实现路径

“四史”教育不仅要将知识内化于心,更要实现外化于行,构建整体性的“三维一体”内容结构体系则是关键。从实现路径来看,应以史论结合呈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主线,以专题式问题链突出内容结构体系的重点,以史、理、情相统一突出构建内容结构体系的现实力量。

(一)史论结合:揭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四史”教育以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为主线串联起党史、新中国发展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四史”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历史事件发展中的规律。为此,应在史论结合中揭示“四史”中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包括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和发展规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权建设规律、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规律。

史论结合就是要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辩证方法。一方面,史实是逻辑的起点,论从史出。尊重历史、客观还原历史、生动呈现历史,这是“四史”教育的前提。另一方面,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和观点来梳理“四史”发展脉络,多角度、多层次凝练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从而揭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史论结合既要从微观入手,关注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又要通过宏观视角,以辩证唯物主义梳理历史发展阶段中的关键转折点,从而实现对历史思维和理论思维的培养。

史论结合揭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实现了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统一。“四史”发展规律揭示了最本质、最必然的联系。学“四史”不仅要对规律进行深刻认识,更要立足当今社会发展实际,以史为鉴,寻找解决新时代之困的密码。与此同时,面向未来,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遵循规律寻找推进社会发展之路。

总之,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四史”教育内容体系中内隐的最本质的主线,也是教育过程中应深刻揭示的关键内容。所以,要通过史论结合的方法,逐步培养理论思维和历史思维,才能对“四史”形成规律性认识。

(二)突出重点:形成专题式问题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问题意识的要求,“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1],对当前解决这些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都可以在“四史”中寻找答案。不同历史阶段都面临着不同的社会主要矛盾,通过形成专题式问题链突出“四史”发展中各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

实施专题式问题链的方法能够突出“四史”教育中的重难点,关键是基于教学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一方面从宏观背景角度,针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进行设问。如在了解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时,可沿发展脉络,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新中国成立时解决了什么问题?”“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成什么?”“新民主主义社会如何通过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等问题,由此呈现出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针对社会主义矛盾所进行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从而呈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历史逻辑。另一方面是从微观标志性事件角度出发,针对发展过程和历史意义设问。如讲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里程碑式历史事件时,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设问突出会议的前期准备、议程内容和历史意义,呈现有哪些重要人物参与、采取了哪些重要的举措、提出哪些重要的理论观点。

总之,设置专题式问题链一方面要突出“专”的特色,即在问题设置上要突出核心主题;另一方面要突出“链”的关系,即注重问题设置的层次性和逻辑性,环环相扣,由浅入深,注重启发和引导。通过专题式问题链串联起“四史”中的人、事、理,由此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直面现实:史、理、情相统一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强调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5],从对过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未来如何继续成功的方法。因此,构建“四史”教育的内容体系要以史为鉴、直面现实、开创未来。

直面现实,首先要了解“四史”教育的特殊性。一是教育对象具有多元化和层次化的特殊性。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对“四史”作出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宣传教育的安排部署。因此,“四史”教育面向全社会而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受众对象中又以“青年学生”为教育重点,不同学段学生的“四史”认知基础和理解度都不同,呈现出层次性的特点。二是“四史”教育的内容不同于一般的历史教育,承担着特殊的育人功能,既要从知识层面培养历史思维,又要从理论层面培养理论思维,更要从价值观层面培养其爱党爱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从教育形式的特殊性来看,“四史”教育要化“单一被动式输出”为“多元主动式互动”,教育形式上仅仅注重课程建设并不能真正实现育人成效,需要突出“多元主动互动”式的教育形式。上述三方面共同体现“四史”教育所承担的特殊性意义和功能,需要从这一实际出发在史、理、情三个层面进行整体性设计。

具体来说,一方面是面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从“四史”中汲取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经验,汲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理论方法,汲取继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精神之基。另一方面是面向教育对象的现实,即包括教育对象的知识基础、理论基础和情感基础。教育内容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分学段设置,以阶梯式递进,在史、理、情方面各有侧重。如在小学阶段进行“四史”教育应该侧重于情感教育,突出价值体系;在中学阶段进行“四史”教育侧重于历史教育,突出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在大学阶段侧重于理论教育,突出理论体系的深刻性。由此,随着学龄的增长,最终通过“四史”教育实现史、理、情相统一,打通不同学段“四史”教育内容,避免出现重复冗杂等问题。“四史”教育的内容体系构建一定要面向现实,面向时代发展,更要面向教育对象个人成长,由此推进个体成长融入民族、国家和时代发展的大潮之中,将实现个人人生价值与实现社会价值相结合。

总之,“四史”教育内容体系的整体性构建要做到去粗取精、化繁为简、去伪存真,对“四史”教育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要把握主线、突出重点、直面现实,让“四史”教育真正解答时代和社会发展提出的重大问题。

猜你喜欢

四史规律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