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能素养在课程改革与教学优化中的作用

2024-01-11洛阳师范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人文技能素养

■洛阳师范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 张 欣

技能素养,不单指技能(技术、能力)结构中的素养(人文),还包括个体对技能的态度与认知、个体使用某项技能作用于客观事物后对其结果的价值取向等。

在笔者看来,彰显技术、能力,涵盖人文的技能素养,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深化意义。

现实生活中,一些行业人才身上所具备的技能与素养,并不是完全相匹配的。不匹配的因素,要么是“技高涵养低”,要么是“技低涵养高”,十分影响、耽误人的潜能的开发与发挥。部分技能高超的人缺乏人文素养,而一些人文素养良好的人无生产技能,有技能且人文素养高的就成了“稀缺”资源。人才缺失是一种社会遗憾,也是教育的遗憾。

再来看教育领域内的技能、素养,二者的关系是“才”与“德”兼备、“艺”与“德”双馨,也是“术”与“道”的问题。

我们在教育学生时,为什么要把术和道分开去实施呢?“术”和“道”是融通、整合在一起的培养,但现实教学中这样的策略、方案很少。那么,教育过程中能不能将二者视为一体呢?据笔者了解,这一问题在理论层面已有所解释。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对技能素养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技能偏向于科技方面,更多地强调“术”;素养偏向于人文方面,更多地强调“道”。“术”“道”融合在一起就是科技人文。比如,钱学森、钱三强等著名科学家,都是技能素养方面的大家。

技能素养能同时体现科技、人文的达成度,它不同于技能内部结构的素养,也不同于脱离技能的人文素养,它主张的是技能水平高和人文素养高的指向,且技能外显作用于客观,人文素养内敛作用于主观,二者之间的关系,等同于“先成人后成才,还是先成才后成人”之间的辩证。

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技能学习和人文素养培育是他们接受教育的重点之一。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少不了技能、人文素养的学习与培育,知识、礼仪、生活等方面均在其中。当然,我们还可以将需要学习与培育的内容分为“必须”与“了解”两类。

当我们把技能素养比喻为海面上显露着的冰山时,那么藏于海水中的那部分冰山则应被称为底蕴。技能素养彰显出的言行举止、服饰装扮,其实就是核心素养的真实呈现,这源于核心素养这一抽象的目标体系,靠人的言行举止、服饰装扮体现出来。而人的言行举止、服饰装扮是依靠技能素养支撑的。在技能素养培训方面,如果我们完成了课程与教学中设定的特色目标,也相当于完成了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部分教学目标。

结合以上观点,我们眼中的教学技能素养,可以指教师施教时、学生学习时操作层面的技能和人文修养。它有别于教师的职业、师德师风等方面的高位层面阐释的素养概念,有别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说的三大板块、六大素养、十八个要点。教学技能素养在教师完成《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任务时,要求教师具备教学上的技能素养,学生应具备学习上的技能素养。

教学技能素养,在广义的教学过程中是教师和学生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但是,在广义教学过程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一道理往往会被教学者和学习者忽略。因此,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课程内容,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难度适当的“门槛”,助力教师顺利施教、学生顺利学习。

此外,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对于教学技能素养的要求比较宽松,这影响了教学技能素养向精准、精细的操作层面发展。久而久之,这可能会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有关教学技能素养的探究,是当前课程改革与教学优化的强有力抓手。弄清技能素养在课程改革与教学优化中的作用与意义,有利于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猜你喜欢

人文技能素养
人文
高级技能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