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研究动态及其启示

2024-01-11田虎伟尚怡潇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领导制度建设

■田虎伟 尚怡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根本保证。教育工作是一项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工作。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学界对“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高度关注,并针对这一命题从不同视角展开深入研究。

本文特对这些最新研究动态加以梳理,以期对我省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加快教育强省建设的研究及其实践提供启示。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研究动态

通过对国内报刊理论文章、学术期刊、学术著作等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我们发现该领域业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关于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现实意义的研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重大命题。2018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党组织要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今年5 月2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有学者立足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重要经验三方面对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的原因进行分析与研究,指出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仅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也有学者提出,理解和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需牢牢把握全面性、系统性与整体性的核心内涵,马克思主义为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指明了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思维方法指导下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二)关于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存在问题的研究

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步入新时代,面临新形势,遇到新挑战,也对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提出了新要求。关于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从制度建设层面分析,有研究成果指出,当前教育系统机关党的制度建设方面与党中央的要求相对照,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制度制定缺乏统筹规划、制度体系依然不健全不完善、制度制定与工作实际结合不紧密、党组织执行党建制度还存在薄弱环节四个方面。从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层面分析,有学者基于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研究,指出当前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着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不高、体制机制建设尚不完善等问题。也有学者认为,部分基层党组织当前仍存在作用“弱化”和地位“边缘化”、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弱化”和党员先锋模范意识“淡化”等问题。

(三)关于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策略研究

一些学者指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就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重要先手棋。就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党的全面领导要理念先行,用制度去保障。有学者认为,“气”与“理”作为治理理念具有的系统集成综合属性,主体之于“物理—事理—人理”作为领导方式具有的系统集成行为表现,必须推进党对大学治理理念及领导方式的系统集成改革。机关党的建设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从深化思想认识、夯实加强制度建设的思想基础,加强统筹谋划、提高机关党的制度建设质量,强化学习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制度执行力,加强督查考核,压实党建制度执行责任等四个方面予以加强。一些学者指出加强党的建设是实现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组织保障。在教育制度、教育地位、教育立场、教育方向、教育方法等的坚守中改革创新才能不断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教育系统要做到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将党的建设全面推进,不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在关键领域上,牢牢把握和树立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不断完善教育系统领导体系制度,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重点和根本依靠;针对薄弱环节,及时完善新时代立德树人监测与评价机制,切实加强党对民办教育的全面领导,切实解决技术革新带来的新问题。

综上所述,国内学界关于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的研究高度重视,成果愈发丰富,观点日益成熟。学界对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关注度进一步得到强化,围绕党的重要会议精神和党的重大理论创新的研究进一步深化,突出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思想基础、理论依据、实践意义与价值意蕴。对存在问题的研究多从制度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层面等进行分析论述。对改进策略的研究,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治理理念及领导方式的系统集成改革,强化组织体系建设、制度保障等。

二、已有研究对我省加快教育强省建设的启示

当前我省正处于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纲要编制工作的启动阶段,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根本保证。到2035 年实现教育强省战略目标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全社会共同的政治责任,要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教育强省建设全过程各领域,也理应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上述研究对我省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加快教育强省建设的主要启示有以下几点。

(一)持续强化研究阐释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的重大意义

加强理论研究与战略宣传贯彻,深入阐释、宣传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的核心内涵、思想基础与理论依据、现实意义,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全面理解和把握新时代教育系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凝聚全省上下建设教育强省的磅礴力量和强大合力。一是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时代之变特征日趋显著,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与新挑战。而河南地处中原,人口基数大,经济欠发达,在区域竞争中面临着更多更大的挑战。二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与保障水平的新挑战。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当前我省面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急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较弱,高等教育学科设置不完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力度需加大等问题。这对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有机结合、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提出新挑战。三是党建保证与教育强省相辅相成的新要求。建设教育强省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这就需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做到党管教育、党管人才、党管改革发展。

(二)健全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组织体系,完善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体制机制

当前是教育发展中国式道路创新的“窗口期”、矛盾冲突激化的“集中期”、教育由大到强的“转段期”这“三期”交汇叠加的关键阶段,孕育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建设教育强国,绝不是单纯为了建设而建设,而是要跳出教育事业发展看教育、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看教育、放眼全世界范围看教育,科学审视其背后深层次作用发挥。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我国创造性地提出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在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的“三个优先”战略。然而我省部分市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运行机制不顺畅,甚至一些市县未能单列领导小组秘书组及其办事机构。由于缺少专门机构与人员研究、谋划教育发展的“三个优先”保障机制,一些市县教育领导小组在谋划、布局、组织协调相关决策时缺乏行之有效的决策方案选择,导致“三个优先”难以落地落实。为此,建议我省尽快出台各级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事机构的编制设置、人员配置、业务经费等规范性文件,健全教育“三个优先”发展战略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三)健全党对教育工作的制度体系建设,为教育强省建设提供制度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教育系统机关党建制度、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和党员队伍建设制度还存在不够健全和薄弱环节。因此,一方面应加强全省教育系统机关党的制度体系建设,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强化学习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制度执行力,加强督查考核,压实党建制度执行责任,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工作效率。教育系统机关内全员应深刻认识制度建设重要性,增强自身制度思维和制度意识,提升制度执行能力,促使其在制度建设上多下功夫,把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落到实处、落到细处,做到敢抓、严抓、常抓。另一方面要健全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特别是切实加强党对民办教育的全面领导,健全民办教育党组织制度体系,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基层党组织与党员对难点、堵点问题敢担责、敢破解的勇气,彰显担当精神和进取意识,努力践行服务宗旨,不断回应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美好期盼。

猜你喜欢

领导制度建设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2016重要领导变更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不能比领导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