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教材“日积月累”教学探析

2024-01-10杨亚丽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日积月累白帝城渔歌子

杨亚丽

“日积月累”是统编教材“语文园地”中的一个固定板块,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努力挖掘“日积月累”的内涵,选择多样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从中获得精神滋养与智慧启迪。

“日积月累”中安排学习的文本,有的是古诗词,有的是一组词语或句子,看上去很简单,内涵却很丰富。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一读而过,学生容易对“日积月累”学习失去兴趣。在“日积月累”教学中,教师需要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安排的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学生在学习之前或许已经能够背诵了,读读背背这首诗自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讲述李白创作这首诗的故事:唐朝发生安史之乱,李白本来在庐山隐居避乱,那时候信息比较闭塞,李白不知永王起兵是想争当皇帝这一内情,竟然站错了队,加入了永王的幕府,永王被镇压后,李白必然受到牵连,被判罚长期流放在一个叫夜郎的偏僻地方。他在去往夜郎的途中,行到巫山的时候获得了赦免;于是他就乘船从白帝城出发回到江陵,并在途中写下了《早发白帝城》,抒发自己获得赦免后的特别欢快的心情。除了故事引导,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读读背背时想一想:诗中哪些词句最能表达李白欢快的心情,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这样学习《早发白帝城》,學生就会在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语文园地”在统编教材中属于助学系统的一部分,处在每个单元的最后,具有总结单元学习的意味。在“日积月累”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单元课文内容进行,降低“日积月累”的学习难度。

如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张志和的词《渔歌子》,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有“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安排学习的课文中有《古诗词三首》,分别是王维的《山居秋暝》、张继的《枫桥夜泊》和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在学习《渔歌子》时,学生需要联系在《古诗词三首》中学习的方法,一是注意诗中描写的季节性的景色特点,二是注意诗中描写的静态景色与动态景色。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从《渔歌子》中读出作者描绘的春天之景“桃花流水”“斜风细雨”,与课文描写的秋冬之景“霜满天”“风一更,雪一更”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一个角度诠释了“四时之景”在诗人笔下的变化之妙,与诗人抒发的情感密切相关;同时,学生还从《渔歌子》中理解作者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上的艺术处理,即化动为静,如“西塞山前白鹭飞”,“白鹭飞”看上去是动态描写,实际上与山对比,就是一种点缀,使整个诗句像一幅画一样,令人神往。这样的学习就使“日积月累”与单元学习融为一体了。

在“日积月累”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要求学生读一读,背一背,学生就会产生畏难情绪或厌倦情绪。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学生才会熟读成诵。

首先可以在唱中记背。这种背诵方法是吸取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栏目的做法,将一些古诗词配上优美的旋律唱出来。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日积月累”安排学习的是乐府诗《长歌行》,教师可以播放歌手王源在《经典咏流传》中演唱的歌,让学生在学唱歌曲中记住歌词内容,也就完成了读读背背的任务。其次是以表演帮助记背。如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日积月累”安排学习的是朱熹的《春日》,诗人描述了明媚的春光,表达的是对圣人之道的追求,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关注诗句对春景的描写,可以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合作将诗歌改成一个小故事进行演出,也就是每个学生都要化身为诗人,在春日的水滨,一边赏景一边吟诵。在自主表演中,学生互相评价,看看动作、神态与所面对的春日景色是否匹配。

“日积月累”中安排学习的内容无论是古诗词还是名言警句,多数都与文言文有关,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课文中,古诗词、文言文都有注释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日积月累”中没有注释。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课文中提供注释的方法,尝试对“日积月累”中的难以理解的词句进行批注。

如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日积月累”安排学习的是名言警句,具体内容有:出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老子》的“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出自《论语》的“不怨天,不尤人”,还有出自《孟子》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很明显,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文言文句式,教师让学生机械地记忆背诵,负担较重,学生可以对每个句子中难理解的字词,通过查阅工具书或资料,找出相应的解释并在书上的空白处作好批注。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例,需要注释的字词有:[天]这里指自然的。[行]运动、运行。[健]刚强劲健。[自强不息]自我追求进步,刚毅坚韧,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学生把这些词语的意思连起来,就容易把握整个句子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学生才会记得牢固。

小学生受年龄和经历的影响,理解“日积月累”中的一些古诗词、名言警句时,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情,积极寻找传统文化的经典表达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体会其内涵。

如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日积月累”安排学习的是关于秋天的谚语,而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民间”和“言简意赅”是学生理解时的难点所在。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如“二八月,乱穿衣”,可以让学生想想二月和八月,一个是从冬天向春天的转换,一个是从夏天向秋天的转换,气温变化大,在穿衣时就出现了“乱”的情形:有时候,你昨天穿的是很厚的衣服,今天穿的就薄得多;有时候,你昨天穿单衣,今天就得穿厚一些的衣服了;也有在同一天,年轻人穿很单薄的衣服,上了年纪的人却穿着厚厚的衣服。教师需要提醒学生的是,在这样的节气中,同学们需要及时增减衣服,具体地说就是下课不能疯玩浑身是汗把衣服脱下扔在一边,上课坐在教室里忘记及时穿上,就容易感冒。

总之,教学统编教材中的“日积月累”,教师需要充分把握编者意图,根据学情积极探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借助“日积月累”,积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表达。

猜你喜欢

日积月累白帝城渔歌子
渔歌子
——宋朝的乡村闲谈
早发白帝城
游白帝城有感
白帝城下,收藏一片彩云
行走在积累与运用之间
乐巧妙三招解日积月累教学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