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核心任务设计

2024-01-08东莞市道滘镇南城小学罗映荷

师道(教研) 2023年12期
关键词:周长长方形语言表达

文/东莞市道滘镇南城小学 罗映荷

小学数学课堂作为培养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重要场域,有着提升创新能力的潜力。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预习探究任务、课堂学习任务、课后实践任务等三方面来提升学生的学生数学素养。

一、基于数学眼光培养:设计预习探究任务

数学眼光是指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所运用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直观想象和数学抽象素养的提升,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预习阶段主动发现问题,并尝试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在“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预习探究任务设计中,教师就可以设计以下任务:

任务一:观察周围的各种长方形物体(如书、手机、砖头等),描述它们的特点,并尝试用数学语言表达。

任务二:提供几组长方形的长和宽数据,要求学生尝试通过这些数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表格1 学生计算书、手机、砖头的周长及面积

任务三:邀请学生在课前与同伴交流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自己的解题思路。

通过以上预习探究任务的设计,教师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发现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实际问题、尝试自主寻找规律以及与他人进行数学交流。这一系列任务的设置将有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基于数学思维拓展:设计课堂学习任务

为了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需要在课堂学习环节设计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优化和提高数学思考能力。

例如,在“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任务:

任务一:概念引导与讨论

让学生回顾预习阶段观察到的长方形实物,引导学生讨论长方形的特点。教师解释长方形的定义、性质、长、宽等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计算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方法。

任务二:分组合作探究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分配不同形状的纸片,让学生在纸片上画出长方形,然后测量长、宽,计算周长和面积。最后进行结果汇报。此任务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长方形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测量、计算和合作能力。

任务三: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设计一个实际问题,例如:“小华的房间是一个长方形,长5米,宽3 米。他想在房间四周贴上壁纸和铺设地毯。请问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壁纸和地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课堂学习任务的设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场景中锻炼和拓展数学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合作、探究和挑战自己,逐步形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数学语言表达:设计课后实践任务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需要在课后实践环节设计一系列任务,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入到生活实践中,从而提升他们的数学表达和应用能力。

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后就可以设计以下实践性任务:

任务一:家庭实践

在家中寻找各种长方形物品,测量长、宽,计算其周长和面积,并用数学语言进行记录。此任务旨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培养观察、测量和计算能力,锻炼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任务二:创意拼图

用长方形纸片拼出各种图形,在拼图过程中注意长方形的拼接方式,并记录所使用的纸片的数量、长、宽、周长和面积。此任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空间想象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任务三:数学故事创作

创作关于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数学故事,在故事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故事中的问题。此任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课后实践任务的设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实践中,有效提升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不同场景中应用数学知识,形成清晰、准确的数学表达习惯。

猜你喜欢

周长长方形语言表达
我爱长方形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分类数 不出错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巧替换 妙解答
巧算周长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长方形的困惑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