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汉服结构设计方法比较与数字化实现

2024-01-08刘咏梅汪雨杭冯蕊琪张向辉

关键词:上衣汉服样板

刘咏梅 汪雨杭 冯蕊琪 张向辉

东华大学a.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b.现代服装设计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51

在多年以来的传统文化复兴浪潮下,汉服在社会上的影响不断扩大。经过岁月的沉淀与洗礼,汉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符号与文化输出的载体。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汉服市场规模达125.4亿元,并有望在2025年达到191.1亿元[1]。汉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越来越多的儿童愿意将汉服用作日常服装和节日庆典的礼服穿着,汉服也能有效培养青少年和儿童的文化自信与审美素养。当前,现代汉服体系研究的重点大多集中在针对成人汉服的历史、艺术、结构等综合研究,缺乏适应儿童的现代儿童汉服的形制与结构研究[2]。此外,市场零售的儿童汉服也普遍存在着形制混乱、款式同质化严重、结构设计粗糙、品质参差不齐等不良现象[3],儿童汉服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空白。研究儿童汉服的结构设计方法与数字化实现可以为儿童汉服的推广和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儿童汉服结构可以用以下三种主流方法设计:第一种是样板缩小法,由于针对成人的汉服结构设计已经相对成熟,很多儿童汉服的纸样都是通过等比例缩小成人汉服纸样得到的。第二种是公式法,目前已经有研究在对汉服纸样进行分析后总结出汉服细部尺寸的回归关系式[4],利用人体的净尺寸即可构建样板,又称为回归式法。第三种是原型法,原型法是当代服装结构设计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5],基于童装原型通过合适的加放量来完成儿童汉服的结构设计。依据历史儿童汉服形象,首先总结分析儿童汉服的形制款式,再选择合适的样本进行基于三种不同方法的结构设计,再用数字化虚拟试衣进行检验、应用和评价。进行方法优缺点的对比,将儿童汉服的结构设计具体化,探索儿童汉服结构设计的规范路径,为儿童传统服饰设计提供参考,有助于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一、形制与款式分析

目前对于儿童汉服的研究大多为以历史时间线为主线梳理的历代儿童服饰特征描述[6]或是针对儿童汉服的艺术设计[7],缺少对儿童汉服形制与款式的体系化阐述与总结。采用典籍研究法对古代儿童形象进行收集,查阅实体书、电子书、古画以及包括婴戏图图录、大类古代服饰图录等图录收集古代儿童形象。在图像提取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命名和分类,对形制、款式、季节、应用场合、性别等信息进行整理,并按朝代先后排序,共获得有效图像样本102个。儿童汉服样本的时代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隋唐、宋、明时期的样本数量最多,更具有代表性,可作数字化实现的参考。

表1 不同时期儿童汉服样本分布情况

(一) 形制分析

成人传统汉服形制通常分为上衣下裳制和上下连属制两大类[8],在概念上较为宽泛。对于儿童汉服,形制的划分可以更细致。根据搜集整理的儿童汉服形象图片,借鉴汉服形制体系,可将儿童汉服的形制划分为“衣裤制”、“衣裳制”、“通裁制” 、“深衣制”和“围裹式”五类。五类形制及其对应的古代图像如表2所示。

表2 儿童汉服形制分类例图

衣裤制指上身穿衣、下身穿裤的着装,是儿童最常见的日常穿着形式,主要包括背心、半臂搭配合裆或开裆长裤等。衣裳制指上身穿衣、下身穿裳的着装形式,主要搭配方式为上襦、短衫搭配筒裙、褶裙或马面裙等。通裁制是指上下相连、无横向断缝的长款服装形式,这类服装主要包括交领长袍、圆领袍等,内里穿裤装作为打底。深衣制是指分别裁剪上衣下裳,再缝合为一体的服装形式[9]。这类服装在先秦时期普遍穿着,后世对深衣制的效仿衍生改良出了襕衫、朱子深衣和明式深衣等服装。儿童汉服的深衣制以后世改良形式为主,并具有较高的礼仪性质。围裹式是指一片式衣片包裹身体而形成的服装形式,对于儿童,围裹式服装的主要作用在于防止幼童着凉和保护幼童的身体部位,主要包括肚兜、腹围和屁帘等。

(二) 款式分析

儿童汉服的典型款式可分为六类:上衣、半臂、背心、肚兜、裤装和裙装。对应款式图样如表3所示。

表3 儿童汉服款式分类例图

为精简表达,所有长袖上装都被归入“上衣”款式,“上衣”包括襦、袄、衫、袍、褙子、深衣等多种细分款式,其领型、袖型、长短等因素各有差异,如领型有直领、斜领、交领、圆领等不同款式。丰富的变化使上衣成为儿童汉服中最为复杂、种类最为繁多的款式,构成了儿童汉服的主体部分。半臂是短袖上衣,也称“半袖”,袖长一般在肘部及以上,多单穿,也可作为外罩御寒,在儿童画像上经常出现。背心是无袖上衣,通过前片系带闭合穿着,吊带背心套头穿着,多用作衬衣。肚兜则更为简便,只用于遮盖胸腹部,是中国儿童服装的典型代表,尽显婴幼儿可爱之态。民间流行在肚兜上刺绣吉祥图案,以表护子佑子的美好祝愿。肚兜的主要形状有梯形系扎式、菱形系扎式和抹胸式。

裤装最早是作为御寒衣物穿于下裳之下的,合裆裤称为“裈”,开裆裤称为“袴”。儿童穿着的裤可分为合裆长裤、开裆长裤、短裤和背带裤。而裙装是由一片或多片衣片拼接后,通过围裹系带进行固定的下装,分围裳、齐胸褶裙、齐腰褶裙、马面裙四种形式。

二、典型款式规格设计

首先,选定合适的汉服款式进行研究。款式应满足大众化、美观且有一定结构设计复杂程度的条件。综合考虑服装的代表性和复杂程度,选定圆领大襟上衣、交领大襟上衣和直领对襟上衣三款上衣来进行结构设计对比实验。上衣的变化较为灵活,三种不同的领子可较为直观地表现结构设计方法的效果。

在Vstitcher软件中调用Alvanon 中国系列女童中间体人台,人台基础尺寸信息如表4所示。除此以外,使用3D测量工具测量所需非默认的体型数据,如臂展为119.5 cm等。将人台正面截图,在人台关键部位设置辅助线,直接在人台截图上绘制款式图,以助下一步的研究。

表4 130cm标准儿童人台信息及部分尺寸

以标准儿童人台的尺寸为标准,以穿着的合理性为基础,基于专家指导根据款式图设计了三款汉服规格,汉服的部分关键规格尺寸如表5所示。

表5 三款汉服上衣的规格设计

三、结构设计对比实验

基于所选款式进行儿童汉服的结构设计对比,采用样板缩小法、公式法和原型法这三种常用的结构设计方法分别对三款儿童汉服进行结构设计,比较其样板合理性。

(一) 样板缩小法

样板缩小法是指将古代流传下来的与已有研究的成人汉服纸样或纸样数据,按照成年人与儿童的身体数据如胸围、身高等之比等比缩小,得到儿童汉服纸样。

PatternCAD可以实现样板的自动缩小,在该软件中导入三款汉服上衣的成人样板,分别输入标准儿童与成人体型数据,其中,成人的体型数据基于标准体型160/84A。以样板前中心线和袖中线为基准,缩小成人汉服上衣,得到三款儿童汉服的样板。

三款儿童汉服部分关键部位的样板数据与规格设计数据的差值如表6所示。

表6 样板缩小法绘制的儿童汉服上衣样板数据与规格设计数据的差值

从表6数据可看出,样板缩小法得到的三款汉服样板数据与规格设计数据的差别均较大。对于圆领大襟上衣,其与规格设计最大的差异主要集中在袖子、下摆以及门襟区域,差异原因主要是成人圆领大襟的衣身廓形和袖型都与儿童的有显著不同,体现为成人款廓形为大A型,儿童款为小A型,成人款为琵琶袖,儿童款为窄袖等,袖肥与胸宽、袖宽之间存在松量不均衡现象,浮余量较多。对于交领大襟上衣,衣长、里襟高等差异较大,袖子较窄从而可能因堆叠造成不美观。直领对襟上衣在衣长、通袖长及下摆宽上也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可以发现,样板缩小法不太适用于儿童汉服的原因在于,部分汉服品类的成人款与儿童款结构并不相同,且在儿童长大成人的过程中身体各个部位并不会以相同比例变高变厚,体型的显著差异造成了直接缩小样板的局限性。

(二) 公式法

公式法中的公式是指参考已有研究提出的汉服回归关系式[4]。将规格设计数据如衣长、腰宽、袖长等代入公式,得到三款儿童汉服的各细部尺寸,从而绘制纸样,不同款式的回归关系式有所不同。部分关键部位的样板数据与规格设计数据的差值如表7所示。

表7 公式法绘制的儿童汉服上衣样板数据与规格设计数据的差值

通过表7数据可知,圆领大襟上衣的数据差异较大,主要体现在门襟和里襟上,而交领大襟上衣和直领对襟上衣的大部分差值较小,但如门襟高、袖肥也有一定差异,袖肥过小可能造成穿着不适及褶皱增多。如要调整结构,则需对回归公式的系数与常数项进行调整,效率较低,调整后对穿着效果的改善也较为有限。已有研究的汉服回归关系式是基于成人汉服的尺寸数据建立的,其应用在儿童汉服上时,无法全面地适应儿童体型特征或表达儿童汉服的细部结构,但与样板缩小法相比,结构合理性更强一些。

(三) 原型法

以东华童装原型[10]为基础,以规格设计数值为参考设计放量,进行儿童汉服纸样的构建。先将儿童体型数据中的净胸围(64.5 cm)、净臀围(67.25 cm)与身高(130 cm)代入童装原型生成标准人台的个体原型。接着进行胸围变化设计,控制胸围松量至少在8cm;将衣长下放至规格设计值,绘制下摆起翘;自前中心线与下摆中点向左取门襟下口宽的值,自下而上绘制门襟,向右取里襟向上绘制里襟;自原型后领点竖直向下量取领宽绘制领缘弧线和领口线,以圆领大襟上衣为例,结构设计图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原型法的圆领大襟上衣结构图

基于原型法设计的结构尺寸是基于规格设计控制放量的结果,部分关键部位的样板数据与规格设计数据的差值如表8所示。

表8 原型法绘制的儿童汉服上衣样板数据与规格设计数据的差值

由表8数据可见,基于原型法构建的汉服纸样数据与规格设计数据差异较小。由于童装原型是基于儿童体型特征建立的,且放量是有意控制的结果,因此结构设计的尺寸与规格设计数据有着较高的契合度。但原型法较为依赖规格设计的准确度与结构设计者的经验,过程也较其他两种方法更为复杂,绘制样板的速度较慢。

(四) 结果对比分析

除差值对比外,对于三种方式设计的三个款式共九个纸样,还分别在标准儿童人台上进行了虚拟试衣并将轮廓叠加比对。平面叠加对比图如表9所示,其中橙色线条是用样板缩小法绘制的样板,蓝色线条是用公式法绘制的样板,而绿色线条是用原型法绘制的样板。通过观察可以看到,用三种方法绘制的样板在不同部位上都表现出了差异,相比橙色和蓝色线条,绿色线条更加适应儿童体型,均衡、不起翘,衣长、袖长、袖肥和袖底松量都在平衡状态,且较为光滑平顺,这意味着该样板穿着时褶皱更少,穿着效果更利落。

表9 三款汉服虚拟试衣效果叠图

综合对比各个样板的数据差异和虚拟试衣效果,可以总结出三种方法的优缺点和特殊性,如表10所示。样板缩小法虽然数据获取较为容易,步骤简单,但结构最容易发生错误,容易不适合儿童体型特征;公式法虽然数据可调整,但由于成人汉服与儿童汉服的区别,公式的参考性较低;原型法较为灵活、适用范围广,且结构设计尺寸最为合理,能够实现较好的穿着效果,但比较依赖前期的规格设计且需要设计者的经验。

表10 三种结构设计方法的优缺点对比

四、基于原型法的儿童汉服数字化实现

为进一步验证原型法在儿童汉服应用上的普遍性,用原型法进行更多儿童汉服款式的结构设计,并虚拟试衣、评价穿着效果。

进行数字化实现所采用的软件是Vstitcher,其可以实现真实感较高的服装和面料仿真效果,但无法同时实现自定义发型、导入贴图等功能。因此在Vstitcher已有功能的基础上,辅以CLO Standalone、3ds Max、Illustrator和PatternCAD等制图、建模软件和技术途径,实现更细致的儿童汉服虚拟高仿真效果。

首先进行儿童汉服的款式设计,规划其着装层次,绘制款式图,并对这些款式进行色彩搭配设计及面料选择。款式包括方领对襟短比甲、交领大襟琵琶袖短袄、马面裙、圆领大襟短袍、褶裙、直领马甲、直领大襟中衣、吊带背心、分片裙。基于儿童标准人台体型数据别分别进行规格设计,并用原型法构建样板。例如,圆领大襟短袍的部分规格设计尺寸如表11所示。

表11 圆领大襟短袍的部分规格设计尺寸

再借助Vstitcher和其他建模软件进行面辅料和印花等细节的虚拟仿真,并将所有样板依照搭配组合进行缝合和虚拟试穿,试穿效果如表12所示。

表12 三套儿童汉服的数字化实现

最后采用满分5分制的主观评价标尺的问卷形式,向10名具有制版经验的专家征求对虚拟试衣效果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虚拟真实性、整体穿着效果和结构合理度等,最终的平均分值如表13所示。可以看出,数字化结构实现的效果较好,儿童汉服套装的结构较合理也较为美观,通过原型法实现了儿童汉服良好的结构设计,通过虚拟试衣与建模软件实现了美观性较强的数字化实现。

表13 儿童汉服数字化实现效果评价

五、结论

通过对秦朝至明朝的儿童图像样本的搜集和整理,总结出儿童汉服着装的形制和款式,将儿童汉服划分为衣裤制、衣裳制、通裁制、深衣制以及围裹式共五类基本形制,并总结归纳出上衣、半臂、背心、肚兜、裤装、裙装共六大类儿童汉服典型款式。从三种结构设计方法的比较入手,进行了儿童汉服的款式设计、结构设计以及虚拟仿真。以三种儿童汉服典型上衣款式为例,对比了三种结构设计方法的适用性、样板合理度与穿着效果,并总结了基于原型法构建儿童汉服的途径与方法,为儿童汉服的设计提供了方法借鉴。对儿童汉服进行数字化虚拟仿真,并就虚拟试衣效果的真实性、美观性、均衡程度进行评价。使儿童汉服的设计具体化,拓宽了儿童汉服的设计途径,可为儿童汉服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上衣汉服样板
罗马尼亚人的上衣
汉服新“江湖”
打造辣椒种植“样板田”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人大样板”
上台说汉服
作品(十六)
样板:不成熟的台州
小上衣+阔腿裤一穿就时髦
紧身上衣阔腿裤
汉服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