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心聚力 助推核电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01-08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绿叶 2023年7期
关键词:温度传感器核电

文 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材院)始建于1961年,是我国仪表功能材料行业归口单位,是专门从事仪器仪表功能材料共性基础技术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的综合型研究院所,1999年转制为科技型企业,现隶属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重材院在核安全电气设备设计与制造方面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目前已成为我国核能军工领域测温、液位、棒位、转速等特种传感器的重要研制单位和工程供货单位。2018年9月30日,取得了1E级“铠装热电偶温度传感器”“铠装铂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和“水位探测器”的民用核安全电气设备设计制造许可证。5年来,重材院贯彻国家核安全法律法规,履行核安全责任和义务,统筹安全与发展,不断推动以核安全文化和军工质量文化为核心的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积极承担并有效保证系列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任务的顺利完成,为核电自主可控和科技自立自强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工作经验。

加强产学研用合作,齐心协力突破关键技术

针对制约我国核电重大技术装备发展“瓶颈”的关键温度仪表,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工信部短板专项、国机集团重大专项等项目支持下,与上海核工院、中广核工程公司、中广核研究院等紧密合作,积极开展了关键基础材料、敏感元件、传感器研发及示范应用的“一条龙”协同攻关,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难题,形成了测温元件制备、传感器结构设计、制备工艺、核苛刻环境条件下质量鉴定等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共性技术。2020年,对标示范快堆、“华龙一号”、CAP1400等先进核电技术,针对我国新建、在役核电机组关键温度测量传感器的进口替代需要,开展了核电系统中主回路、主泵、稳压器、蒸发器、旁路、安全壳穹顶、压力容器堆腔底部、水箱、乏池、通风环境等工况位置的测温,产品系列化、标准化研制,形成了29个核级温度传感器系列产品,实现了核岛内核级温度传感器的全覆盖。交付漳州、太平岭核电1、2号机组的快速响应铂电阻温度计响应时间<3.5秒,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2022—2023年,完成秦山主系统宽量程铂电阻温度计(中速响应)的研制和供货,实现了国产化替代。技术成果已在“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示范工程,秦山一号等核电站应用。

强化研发与工程应用结合,实现从技术到科技成果转化的无缝衔接

面对核电军工领域的需求,重材院一直注重研发与工程应用齐头并进,在加强研发推进力度的同时建立中试生产能力、健全核质保体系能力,确保产品研发成功后科技成果转化可无缝衔接。5年来,陆续承担了田湾核电站扩建工程5、6号机组应急柴油发电机组铂电阻温度计,大亚湾新增柴油机项目LOT101N辅助系统仪表1E级热电阻,“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反应堆冷却剂泵1E级温度传感器等民用核安全电气设备设计和制造任务,同时承担了若干个军用核设施设计和制造任务。累计为40多台核设施/机组提供5000多套产品,目前已建成年产10万米信号线缆、5000套以上核级温度传感器的生产能力。

持续强化核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多年来,重材院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把核安全放在首位。积极创建核安全文化,将核安全文化作为质量文化的核心,融入生产、经营、科研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坚持“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严守“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基本原则;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严格遵守核安全法规要求,发挥质量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强化过程控制,健全经验反馈体系,防范安全风险,形成了核安全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切实做到“四个凡事”和“两个零容忍”,牢牢守住质量和核安全底线。

通过关键技术突破、工程应用和质量保证等多方面的努力,重材院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2018年,核级温度传感器产品获批重庆新材料重点产品、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相关项目获得2019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仪器仪表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20年国机质量奖、2021年“华中数控杯”全国机械工业产品质量创新大赛金奖等奖项,并入选国资委2020年《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和国家能源局2021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

栉风沐雨见肝胆,砥砺前行续华章。重材院将一如既往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担当作为,以期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温度传感器核电
气象用温度传感器检定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应用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百年初心精神 点亮核电未来
2020年核电活动安排
温度传感器DS18B20在温度计设计中的应用
一种高性能CMOS温度传感器
中国核电等待重启
XTR105电流变送器在温度传感器中的应用
走进核电全产业链
核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