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写法 赏析语言

2024-01-07黄秋香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3年46期
关键词:三角梅花木葵花

黄秋香

阅读综述

一、分析写法

1.关注文章中的关键词,它们通常是作者表达情感和传达主题的核心词汇。通过理解这些关键词的含义和作用,可以捕捉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2.分析作品的篇章结构,了解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语段之间可能存在递进、转折、呼应等关系,通过理解这些关系,可以把握作者的整体思路,了解情节的发展过程。

3.关注作品中的细节描写,特别是作者对景物、人物及情感的描绘。细节描写能够传达作者的情感和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二、赏析语言

1.注意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的运用能够增强表达效果和情感色彩,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2.抒情散文常常使用隐喻和象征的手法来传达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情感和思想。我们要善于发现隐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并理解它们所代表的意义,从而进一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内涵。

3.抒情散文注重语言的美感,以流畅的句子和优美的韵律吸引读者。我们要关注作品的音韵和节奏,欣赏其中的韵律之美,从而更加深入地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典例呈现

三角梅

◎刘成章

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实实,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但对于自己亲手种下的,还曾怀有那样美好憧憬的三角梅,心中仍存那么一丝丝的期盼。

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这棵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面前皱眉,叹息,甚至责备。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然而,事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就在我们说出这话后的不长时间,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可怜兮兮的枝叶间居然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接着又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可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拼命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它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非常生动地展现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这时候与其他花木相比,它毫无逊色之处。它像沉默了好几年的毛毛虫,蓄满力量,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蜕变了。

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一段红色的花枝,仔细一看,才发现竟然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它静静地趴靠在墙边,正好长了一人高。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

(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4月15日,有删改)

●借鉴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赏析。画线句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对三角梅进行了生动传神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文章第9段,作者发出了“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慨叹,请简要分析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与方法。答题时要抓住关键词,如:“生命、蕴藏、奥秘、潜能”等,以便更好地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与文章的主旨。文中,三角梅的生长过程告诉我们:生命的成长有自身的规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静静地等待,只有坚持下去、不断地积蓄、不断地拼搏,才能够绽放出生命的光茫。这段话作为文章的结尾,总结了全文,使作者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专项训练

葵花地

◎廖静仁

我始终记得乡下老家的那一片葵花地。

那时候,祖母的身子骨已经不再硬朗,她的一头青发也被岁月的风雨洗刷成了根根银丝。祖母一天中总要去葵花地里跑几个来回,侍弄她的宝贝葵花苗。其时,我还是一个混沌未开的蒙童,常常是屁颠屁颠地尾随着祖母,不是帮忙,而是添乱。祖母是从不生气的,那一张布满沟壑的脸庞上,总是流淌着笑意。“你看,你看,又把葵花苗给踩翻了。”她这么说着,一双爬满青筋的手便很是小心地将葵花苗扶正。

我祖母出生在富貴人家,幼年时念过私塾,很在行的却是裁剪缝制的手艺活儿。她年轻时飞针走线绣出的花卉禽类,形同活物,让人看着看着,稍一走神,那花儿仿佛就从锦缎上开了出来,鸟儿仿佛就扑扇着翅膀飞了起来……然而,祖母的人生却无锦上添花那么美好。家里的变故,让她那双纤纤素手不得不开始干起陌生的农活。

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农活便是祖母费尽心力侍弄的那一片葵花地。

葵花地就在老家门前的一片开阔地中间。每年开春,祖母都会小心翼翼地从火塘挂钩上的竹篮里取出备好的葵花种子,一颗一颗放进盛满清水的木盆里浸泡,又一颗一颗地插入铺着白色柴灰的土钵中等待它们萌芽。然后,她便佝偻着身子一锄一锄去翻垦被冬日的雪雨浸淫得紧实的葵花地。直到把那块葵花地整理得松松软软,平平展展,她才一边反手捶着背脊,一边溢着满脸的笑容,望一望当顶的太阳,舒一口长气。祖母却说:“真正累人的并不是这些农活哩!”

两三场春雨过后,种在土钵里的葵花子终于长出了嫩芽,祖母便在一个雨后天晴的早上,用竹签将葵花苗一棵一棵地掀出来,再一棵一棵地栽进肥黑的葵花地,继而撒下一层薄薄的火土灰。这以后的每一天,祖母总要去葵花地跑几个来回,为葵花苗锄草、松土、浇水和施肥。祖母做这一切时,总是小心翼翼的,就如同月子里母亲奶婴儿般不厌其烦。

几番风雨,几番日月,葵花苗渐渐长成了人那么高,展开了金色的葵瓣,结出了牙状的籽粒。其时,佝偻着身子的老祖母同年幼的我,置身于如海的葵花丛中,阳光羞涩地从绿叶及金色的花瓣间筛落下来,祖母脸上的沟沟壑壑也闪烁着金色的喜悦。

有一回,祖母指着阳光下耀眼的葵花说:“这葵花多么可爱啊!它们总是追随着太阳旋动自己的身子,哪怕在阴天或雨天,也会凭着记忆寻觅太阳的方向,仰头望去。”祖母的这番话质朴而又意味深长。葵花的生命,是激情的,是奔放的,是火一般热烈的;而如同葵花的人生,是积极的、向上的,即使遭遇凄风苦雨,也永远不会迷失生活的方向。

我也渐渐地明白,祖母一直精心侍弄着葵花地,其实是在精心地侍弄着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侍弄着人生长旅中支撑着她前行的意志与毅力。举目再望葵花地时,我忽然发现那一张张金色的花盘,就像是一张张天真无邪的脸庞,在这开阔而热烈的秋季,正昂然拥抱着太阳的光焰。我仿佛觉得,我也变成了阳光下的一棵向日葵。

我怎么能够轻易忘却乡下老家的那一片葵花地呢!

(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2月10日,有删改)

●训练

1.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

2.作者在第9段中說,“我仿佛觉得,我也变成了阳光下的一棵向日葵”。请结合全文,分析这句话的涵义。

答:

猜你喜欢

三角梅花木葵花
美丽的三角梅
葵花王冠
葵花之门
葵花 外一首
三角梅
葵花点穴手
家乡的三角梅
花木笺
三角梅
唠叨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