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种养活动引导儿童进行科学探究

2024-01-05薛静宜

小学科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能力好奇心幼小衔接

薛静宜

〔摘    要〕  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儿童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尤为关键。此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幼小衔接的视域下依托种养活动引导儿童进行科学探究。结果表明,通过设计合适的种养活动,可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在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幼小衔接;科学探究能力;种养活动;好奇心;观察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02    094-096

幼小衔接,作为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对儿童心理、生理进行适应性培养外,儿童的学科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其中科学探究能力尤为突出。科学探究能力是儿童对科学知识的初步认知,通过对身边环境的好奇、观察和实验来培养。结合种养活动,这种培养更能接地气,更加直观和实际。本文即基于这一背景,探索如何通过种养活动在幼小衔接视域下培养儿童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幼小衔接的特点与重要性

幼小衔接阶段,作为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关键过渡期,具有其显著的特点与不可忽视的重要性。这一阶段不仅涉及儿童的学习方式、生活习惯的转变,还与他们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未来的学业发展紧密相关。

在幼儿园,儿童主要通过游戏、活动和实践来学习和成长。他们在这里获得的是一种探索、创造和与伙伴交往的自由度。而当他们步入小学,学习方式发生显著变化。课堂结构变得更加固定,学习内容也更趋于系统化,学习方法更加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这意味着儿童需要从一个相对自由、探索性的学习环境逐渐适应到一个结构化、系统性的学习环境。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帮助儿童平稳过渡,使他们在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时,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不仅关乎儿童的学业成绩,更与他们的心理健康、自信心和社交能力息息相关。一个平滑的过渡期可以帮助儿童减少焦虑和不安,增强他们面对新挑战的勇气和信心。此外,幼小衔接还关乎家长和教育者的配合与努力。为了使儿童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家长与教育者需要进行深入沟通,制定合理的教育策略,确保儿童在这一阶段得到充分的支持和鼓励。例如,教育者可以在小学的前期,结合幼儿园的学习方式,为儿童设计一些富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方式。

二、儿童科学探究能力的内涵与结构

儿童科学探究能力,作为儿童认知、思维与实践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他们对于周围世界的好奇心、观察力、实验意识和分析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体现在对科学事实的掌握上,更多的是一种对待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科学探究能力的内涵,深厚而丰富。在儿童身上,这种能力主要体现为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以及为满足这种好奇心而采取的观察、实验和思考。好奇心驱使儿童对周围的世界产生兴趣,而观察、实验和思考则是他们试图理解这个世界的手段。这一过程中,儿童不仅学会了观察事物、描述事物、归纳事物,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设计实验以及如何根据数据得出结论。

在这一能力的结构上,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关键环节:提问、实践和反思。提问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它来自儿童对世界的好奇心。实践则是儿童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而进行的观察、实验和研究,这一过程需要儿童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而反思,则是儿童对于自己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思考,它帮助儿童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的科学探究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得到培养和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应为儿童提供一个充满好奇和探究的环境,鼓励他们提问、实践和反思。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的科学探究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和锻炼。

为此,我们必须重视儿童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认识到这种能力对儿童未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只有当儿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态度,他们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真正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人。

三、种养活动:与儿童科学探究能力的契合点

种养活动,作为一种贴近自然的实践活动,为儿童提供了一个观察、操作和思考的绝佳平台。在这样的活动中,儿童不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生命的成长和变化,还能够亲自参与其中,体验种植和养殖的乐趣。而这一过程,与儿童的科学探究能力有着天然的契合点。

种养活动过程中,儿童可以对所种植的植物或所养殖的动物进行长期、系统的观察。例如,在种植活动中,儿童可以观察到种子的萌发、幼苗的生长、植物的开花结果等各个阶段的变化;在养殖活动中,儿童可以观察到小动物的出生、成长、繁殖等生命过程。这一观察过程,使儿童对生命的奥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

四、创设种养环境:激发儿童的好奇心

种养环境对于儿童来说是一个丰富的实践领域,它为孩子展示了生命成长的奇妙过程,同时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实地观察和亲身参与的机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的好奇心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从而进一步推动他们的探究与学习。

在种养环境中,生命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细微变化都可能引起儿童的关注。当孩子见到第一颗种子破土而出时,他们会惊讶地发现生命的力量。当他们见到植物日复一日地生长、花朵绽放、果实成熟时,他们会为大自然的奇迹而感到震撼。这种对未知的追求和探索,正是好奇心的最佳体现。此外,种养环境中的各种未知因素也为儿童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机会。他们可能会思考:为什么某些植物需要更多的阳光?为什么这些小魚更喜欢暖水而不是冷水?每一个观察和思考都成了孩子的实践课题,促使他们进行尝试,探寻答案。这种自我驱动的学习方式,不仅更加深入,也更具持久性。

种养环境的创设也具有社交意义。在照料植物或小动物的过程中,孩子需要合作,分享任务,讨论问题,并共同庆祝每一个小小的成功。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社交技巧和情绪管理能力。然而,创设种养环境并不是简单地提供一块土地和一些种子。为了使这个环境真正发挥效用,教育者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兴趣和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组织。这可能涉及选择合适的植物或动物、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甚至是创设特定的学习场景和活动。只有这样,种养环境才能真正地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学习。

五、观察与记录:培养儿童的细致观察能力

观察与记录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忽略但却极其宝贵的技能。对于儿童而言,这不仅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认知外部世界的途径,更是一个培养其细致观察能力、认知能力和反思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当儿童进行观察时,他们不仅仅是单纯地“看”。他们是在用心去“看”,去感受,去体验。这样的观察使儿童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质、特性与功能,使他们能够从中发现规律,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境。而当这些观察结果被记录下来,儿童则有了一个重温、反思和进一步探讨的机会。

种养活动为儿童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观察与记录的实践场所。在这里,孩子可以亲眼看见生命从萌芽到成长的全过程,观察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例如,孩子可以记录下种子发芽的时间,植物生长的速度,或是动物的日常行为习惯。这种记录不仅锻炼了儿童的观察力和记录技巧,更使他们对生命和自然产生了更为深厚的敬畏和尊重。另外,观察与记录也培养了儿童的耐心和毅力。真实的自然界并不总是如我们所愿,有时需要长时间地等待才能观察到某一特定现象。而在这样的等待中,儿童学会了持续关注,学会了如何静心、如何耐心地进行观察。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意志,也培养了他们细致入微的观察习惯。

要让儿童充分体验观察与记录的乐趣和价值,教育者应提供一系列的指导与支持。例如,可以为儿童提供观察工具,如放大镜、望远镜等,帮助他们更为清晰地观察事物的细节;可以为他们提供记录材料,如日记本、绘画本等,鼓励他们用文字或图画的方式记录下观察成果。

六、实践中的思考:如何引导儿童进行科学探究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科学探究不仅是对知识的追求,更是对未知世界好奇心的驱使。然而,真正的探究不是简单地接收和记忆知识,而是一个动态的、积极参与的过程。那么,在实践中,如何引导儿童进行科学探究,使他们能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成为许多教育者和家长共同思考的问题。

进行科学探究的关键在于为儿童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能够自由地提出问题、寻找答案,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这需要教育者放手,允许儿童进行自主探究,即使有时他们可能会走弯路。但正是这些“弯路”让儿童了解到,学习并不总是一帆风顺,而是需要不断地尝试和努力。与此同时,教育者应该鼓励儿童提问。一个好的问题往往比答案更有价值,因为它能够激发儿童的好奇心,驱使他们去寻找答案。而在这一过程中,儿童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教育者不应只是简单地回答儿童的问题,而应该引导他们如何寻找答案,如何分析和整合信息,如何进行批判性思考。

但是,单纯地引导并不足够。教育者还需要为儿童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真正的知识并不是从书本上获得的,而是通过实践、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的。这就需要教育者创设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让儿童能够亲手操作,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例如,可以组织儿童进行实验,观察自然现象,甚至进行田野调查。

最后,教育者应该重视儿童的反思。每次探究结束后,都应该留出时间让儿童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思考自己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不仅能够帮助儿童巩固所学的知识,更能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七、从种养到科学:为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做准备

在儿童的早期学习经历中,种养活动经常是他们与自然界接触的第一桥梁。这些活动,无论是种植小小的绿植,还是饲养宠物,都为儿童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索和了解自然的机会。当儿童在这些互动中观察、思考和实践时,他们正在为未来的科学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

种养活动中,儿童可以直接观察生命的成长、变化和生态循环。当一个孩子看到自己种下的种子逐渐发芽、长大,或是见证小宠物的成长,他们不仅体验到了生命的奇迹,更在无形中吸收了关于生命过程、生态平衡和资源循环的初步知识。这种知识,远比单纯的课本知识更为深刻和生动。更重要的是,种养活动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场景,让儿童可以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实验。这是科学方法的核心:观察、提出假设、测试和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学会了如何观察细节,如何提出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探究能力,也为他们在小学阶段的正式科学教育奠定了基础。此外,种养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责任感和耐心。生命的成长需要时间,需要儿童每天的细心照料。这种长期的投入和等待,让儿童学会了对生命的敬重,如何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以及如何面对不确定性和失败。

而当儿童进入小学,开始接触更为系统的科学教育时,他们会发现,之前的种养经验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实际例子和背景知识。这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吸收新的科学概念,也更容易将这些概念与现实生活相聯系。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早期接触和参与的种养活动尤为关键。这些初级但又真实的经验不仅丰富了儿童的童年,也为他们的思维方式、观察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埋下了种子。通过与自然的直接互动,儿童得以认识生命的循环、变化和相互依赖,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观察、思考、质疑和实验。当这些孩子步入学校,开始正式的科学学习时,他们所积累的这些经验和知识无疑会成为他们探究科学世界的有力工具。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儿童在幼小衔接阶段参与更多的种养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学习,为未来的科学教育和探究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学会幼儿园发展与促进专业委员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种养活动视域下幼儿生命认知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YEYKT2022-080】

参考文献

[1]张晓明.从实际出发:儿童科学探究活动的意义与方法[J].幼儿教育研究,2017(8):34-40.

[2]刘冰.种养活动在幼小衔接科学教育中的应用与价值[J].基础教育论坛,2019(3):56-62.

[3]韩瑞.科学探究在小学早期教育中的重要性及策略选择[J].中国小学教育,2020(5):45-51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能力好奇心幼小衔接
结合新课标要求对高考物理实验题命题特点的分析和研究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重视“幼小衔接”幼儿教育更出彩
谈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初中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浅谈如何做设计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