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动人行道安全风险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以自动人行道踏板缺失为例

2024-01-02陈东兵

技术与市场 2023年12期
关键词:下机人行道踏板

陈东兵

深圳市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研究院, 广东 深圳 518100

0 引言

自动人行道在公共场所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但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其中,自动人行道踏板缺失造成的人员伤害事故尤为引人关注。为了保障公众安全,提高自动人行道的安全性能,对自动人行道踏板缺失造成人员伤害事故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一起自动人行道踏板缺失造成人员伤害事件为例,通过对事故现场的勘验和制造单位踏板安装工艺要求的分析,探讨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和预防措施。

1 事故概况

1.1 设备基本情况

发生人员伤害事件的电梯为某商场使用的自动人行道,由苏州迅达电梯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RSE12-100,额定速度为0.45 m/s,名义宽度为1 000 mm,输送能力为8 100 P/h ,倾斜角为12°,提升高度为4.10 m,使用区域长度为19.40 m,于1999年投入使用。

1.2 事件经过

笔者查看现场监控视频,事发前自动人行道正常向下运行。从监控视频可看出在事故当天10:02:51,缺失踏板空缺在上梳齿板处出现,当时自动人行道上有顾客发现该踏板缺失,但未采取任何措施就离开了。10:04:20,伤者从上入口进入自动人行道,踏板缺口在其落脚处后方,伤者回头与后面人说话时左脚移动不慎踩入踏板缺口,脚部在自动人行道内碰到踏板下陷开关后,自动人行道停止运行,伤者被解救后送医院救治。

2 现场勘验及事件原因

2.1 现场勘验

1)维保记录表明:2016年3月30日—4月2日,维保单位更换过涉事自动人行道的牵引链条。

2)事发后缺失踏板距梳齿板踏板相交线距离为3.22 m。

3)自动人行道上部的踏板有下陷开关动作。

4)下机仓积水约20 cm,自动人行道下机仓抽干水后,在下机仓发现缺失踏板及脱落附件。

5)缺失踏板右侧(沿运行方向区分左右侧,下同)撕裂(见图1),左侧螺栓松动,踏板与踏板支架间间隙约6 mm(见图2),且左侧有明显撞击痕迹(见图3)。

图1 缺失踏板右侧撕裂

图2 左侧螺栓松动

图3 缺失踏板左侧有撞击痕迹

6)下机仓踏板返回分支导轨端部有明显撞击痕迹及擦痕和金属碎片(见图4)。

2.2 模拟试验

1)现场模拟螺栓松动脱落试验:选择一块与缺失踏板固定方式相同的踏板(内链板外侧固定),通过手动盘车使该踏板移动至返回分支导轨端部时,将其左侧固定螺栓逐渐拧松,直至踏板支架从内链板上刚刚脱落,此时测量出踏板与踏板支架间的松动间隙为5 mm。

2)现场碰撞模拟试验:通过手动盘车至返回分支导轨端部,脱落的踏板左侧与返回分支导轨端部发生碰撞。缺失踏板运行状态及碰撞、受扭撕裂状况见图5。

图5 缺失踏板运行状态及碰撞、受扭撕裂示意图

迅达原厂提供的标准件长25 mm,螺杆上有蓝色涂层,配有平垫。对迅达公司提供的踏板固定螺栓与现场缺失踏板左右两侧固定端螺栓进行比较后发现:现场固定螺栓规格不一,踏板左侧固定螺栓长30 mm,未配平垫;踏板右侧固定螺栓25 mm,配有平垫;螺栓陈旧,判断为重复使用(见图6)。

图6 踏板固定螺栓

查阅迅达公司的工艺文件,自动人行道踏板的安全装要求为:侧向将踏板支架嵌入凹座中,嵌入踏板;以已经安装的踏板为基准,再次检查踏板的位置,确保对齐将要安装的踏板,使其齿线与已经安装的踏板齿线相匹配,踏板的安装区域的一侧附有1个箭头。安装踏板时,所有的箭头必须在同一侧;插入踏板架安装螺栓M6×20,并用力矩扳手紧固,紧固力矩为12 Nm,踏板安装螺栓是自锁螺栓,具有特殊滴胶涂层。出于安全考虑,这些安装螺栓只能使用一次。而根据市场监督管理局询问笔录及现场检查,维保单位没有按照制造单位技术工艺要求采用新螺栓固定踏板,且未采取螺栓防松措施。

2.3 事件原因

结合以上勘察情况,分析此次造成人员伤害的原因如下。

1)直接原因。自动人行道向下运行,其中一踏板左侧(沿自动人行道运行方向)固定踏板与链条的螺栓逐渐松动。该踏板在经过下机仓回转分支拐弯处时,踏板左侧在反转过程中受重力作用发生向下位移;随着设备不断运转,螺栓的松动使固定该侧踏板的支架发生位移脱出,致使踏板左侧固定端从牵引链条上脱离,且逐渐靠近下机仓返回分支导轨端部,并与之摩擦,最终发生碰撞卡阻,踏板右侧在链条牵引作用下导致其端部固定薄弱处撕裂,踏板从牵引链条上整体脱落[1]。人行道缺失该踏板继续运行,伤者在搭乘该设备时,左脚不慎踩入踏板缺口导致该事件发生。

2)间接原因。维保单位于2016年3月30日—4月2日对涉事设备更换牵引链条,并对所有踏板进行拆装操作。在对踏板重新安装固定过程中,没有按照制造单位技术工艺要求采用新螺栓固定踏板,且未采取螺栓防松措施,造成自动人行道在运行过程中踏板脱落。涉事电梯在GB 16899—201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实施之前已投入使用,无该标准要求的梯级(踏板)缺失保护功能,当自动人行道踏板脱落后,仍然能继续正常运行使用,不能自动停止运行。此外,公众也对自动人行道的安全问题缺乏认识和警惕性,事发前有顾客发现该自动人行道踏板缺失,未及时告知商场工作人员。

3 整改及预防措施

通过对本事件的勘验分析可以发现,在该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使用管理等环节出现了缺失,从而导致该伤人事件的发生,建议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加强设备维护保养。自动人行道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保证其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因此,维保单位应该严格按照制造单位的技术工艺要求,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和修复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2]。在维护和保养过程中,要注意检查踏板等部件的固定情况,确保其牢固可靠。

2)维护人员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质量,维保单位应该加强对维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技能水平和责任心,确保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质量和效果。在维护和保养过程中,维护人员要严格遵守制造单位的安装工艺要求,确保踏板等部件可靠固定[3]。

3)安装踏板监测装置。在自动人行道上安装踏板监测装置,实时监测踏板的运行情况和固定状况,发现异常及时报警并停止扶梯运行,避免踏板缺失事故的再次发生。

4)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公众安全意识教育是预防自动人行道踏板缺失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相关部门和单位应该加强对公众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其对自动人行道安全问题的认识和警惕性,引导乘客文明乘坐自动人行道,避免不安全行为的发生[4]。同时,要加强对自动人行道使用安全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通过本次事件的分析发现,踏板的脱落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使用单位责任人员是有机会在设备巡查中发现事故隐患的。使用单位应引以为戒,高度重视特种设备日常管理,加强设备巡查,对设备隐患早发现早处理。

6)完善法规标准和管理制度。应制定更加严格的法规标准和管理制度,加强对自动人行道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建设。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引导企业和个人自觉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同时,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自动人行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4 结束语

经过对该自动人行道踏板缺失造成人员伤害事件的分析、整改以及防范措施的实施,笔者梳理发现该设备在维护和保养、公众使用安全意识、法规标准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也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伤害。应该加强对自动人行道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完善法规标准和管理制度,最大限度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保障公众安全和权益。同时,加强自动人行道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电梯服务。

猜你喜欢

下机人行道踏板
单踏板不可取
血液透析患者非计划性下机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分析
跟踪导练(一)
浅谈延音踏板在钢琴演奏中的用法
浅谈汽车制动踏板的型面设计
预制装配式透水人行道板的力学性能分析
行道树对人行道的破坏
“回家”
浅谈钢琴踏板的运用
城市道路人行道建设应“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