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技术手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2024-01-01石爱民

山西教育·教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技术手段高中物理物理

石爱民

步入信息化时代以来,高中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对各种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便是极为重要的标志。物理教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趋势,主动探索合适而高效的信息化教学发展路径及模式,并且在探索与改进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一、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重要性

信息化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创新发展的重要趋势,体现了新时期教学质量提升以及教学效果改善的基本要求。将信息化技术手段融入高中物理教学,能在以下几方面起到良好作用。

1.激活学习兴趣。信息技术本身具有直观性、生动性、互动性较强的特点,将其运用到物理教学中,能吸引学生并激活其学习兴趣,从而以更生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

2.降低教学难度。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借助包括图片、视频、动画、互动游戏等在内的各种形式进行物理教学,能以较为简单、直观且易被学生理解的方式降低教学难度,促使学生获得更佳学习体验,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

3.强化实践性。物理教学强调理实结合,强化实践性一直都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支持下,教师往往能更为轻松地进行实践教学,构建生活化实践情境,演示物理实验,安排实践探索作业等,确保学生能在实践中深化对物理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4.带动学生综合化与个性化发展。借助信息手段优化物理教学,既能依靠丰富的资源以及多样的方式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又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并强化个性引导,让学生在全面提升物理核心素养的同时实现扬长补短、个性化发展,进而提高育人水平。

二、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策略

1.优化教学内容。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教学资源变得极为丰富,这为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丰富与优化带来重要支持。物理教师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积极搜集、整合优质资源,坚持“从教材出发,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原则,利用丰富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改善。一方面,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本身进行丰富与优化,依托互联网资源大量整合适合课堂教学需求的优质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应对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加以创新与优化,基于信息化技术手段的特点以更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内容,从而吸引学生并降低教学难度。实践中,教师需要以提高自身资源搜集与整理能力、学情分析能力、教学课件制作能力为基础,根据教学需要合理构建适合学生的内容体系。

例如,教学《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这一部分知识时,教师便对教学内容实施了合理优化。从内容本身层面看,教师准备了大量能体现加速度差别的案例,包括人从行走到奔跑、汽车加速、火车加速、飞机起飞等,依靠这些案例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加速度差异对速度变化快慢造成的影响;从内容呈现形式层面看,教师借助可对比的互动动画展现案例,先带领学生复习速度的相关知识,再展示准备好的案例,借助动画直观地展示不同运动情境中速度变化的快慢情况。这样既能很好地激活学生的物理兴趣,又能降低学生理解新知识的难度,从而为教学效果改善带来支持。

2.构建翻转课堂。教师对信息化技术手段加以运用,能支持高中物理翻转课堂的有效构建,从而连通课堂内外,充分激活学生主体的能动性,打造以学生自主探索为基础的高质量课堂。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积极打造以学生为核心的翻转课堂,从根本上解决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过于被动、教师主导全过程的情况。翻转课堂的构建一定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物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喜好等因素,合理翻转课外与课堂的教学活动关系,依靠适合学生自主探索的模式推动教学活动开展。

例如,教学《重力与弹力》相关内容时,教师便构建了高质量的翻转课堂。课前,教师向学生分享了提前准备好的微课,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微课视频的方式对重力和弹力的产生、大小、方向等基础知识加以学习,完成相应作业。课堂上,教师将教学重心放在引导学生分享课前学习经验、探讨知识要点之上,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课堂训练的方式掌握重力的产生原因、重力大小与方向、重心、力的示意图、弹力产生条件、弹力的不同形式、胡克定律等知识点。课后,教师再次向学生分享合适的课后复习与提升资料,引导学生借助微课、课后习题以及自行找寻互联网资源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3.合理运用多样技术。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化技术加以利用,是构建高水平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教师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手段,并在实践中联系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充分凸显信息化教学在趣味性、直观性、互动性等方面的优势,让教学过程更受学生喜欢,进而引导学生在快乐体验中实现良好成长与发展。常见的高中物理教学信息化技术手段包括多媒体课件、VR 技术、电子白板、物理互动游戏等,不同技术的特点与优势存在差异,需要根据教学需求对合适的技术手段进行合理运用,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自身需要学习不同信息技术的运用方法及要点,熟练掌握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和优化物理教学的办法,推动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开展。

例如,教学《共点力的平衡》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借助物理互动游戏指导学生参与游戏。课堂上,教师并没有直接带领学生学习共点力的平衡相关知识内容,而是先利用屏幕向学生展示游戏“桥梁构造者”,通过展示游戏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建桥过程中必须考虑桥梁结构与受力情况。在此基础上,教师一边带领学生对新的游戏内容进行探索,一边指导学生对共点力平衡的相关知识加以学习与研究,引导学生通过玩游戏的方式考虑桥梁中共点力的平衡情况,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探索进行有机结合。

4.全面加强教学实践。加强教学实践是新时期高中物理教学必须落实的基础任务,旨在引导学生实现物理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学时,教师可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依靠各种方法强化教学实践,构建高度生动化、趣味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实践探索,促使学生在实践运用中深化对物理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收获丰富体验。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生动直观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利用图片、视频、游戏等创设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物理情境,依靠情境带领学生在生动而直观的体验中实现良好成长;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手段优化实验教学,构建包含演示实验、虚拟互动实验等在内的教学体系,让实验教学变得更加轻松和高效。

5.针对性加强教育培养。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能打造更具针对性的物理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强化引导和教育。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靠信息技术手段搜集与教学相关的各种信息,通过系统对数据进行自动化整合与处理,并借助软件与工具对数据加以分析和利用,通过数据以及教学总结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准确把握。在此基础上,教师针对不同学生提供差异化的教学资源,制定差异化的教学方案,往往能更具针对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与发展。

总之,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能促进物理教学水平切实提升。教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主动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掌握各种常用系统、设备、软件的应用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根据学生实际需求灵活运用合适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全方位构建适合学生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不断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技术手段高中物理物理
只因是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图书编辑出版中技术手段升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处处留心皆物理
试析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创造性技术启示中的技术动因论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