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分析

2024-01-01王勇

山西教育·教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文稿小猫创客

王勇

STEAM 是重实践的超学科教育概念,STEAM教育理念有别于传统单科教学、“知识本位”的教学方式,指的是涵盖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领域知识的综合教学理念。STEAM 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能启迪学生的抽象思维、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对其日后的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有深远影响。信息技术教师应立足学生实际、打破学科界限,以STEAM 教育理念为指导,开展高质量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创新发展。

一、研究有趣现象,启迪抽象思维

在素质教育持续推进的新时期,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STEAM 教育理念为指导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能充分启迪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具体教学环节,教师应当从有趣的信息技术现象入手,带领学生通过研究现象、分析运用多领域知识解决问题的可行性,由此启迪学生的抽象思维,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

例如,在讲解苏科版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材“下载和播放音视频文件”一课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商家宣传音乐,引导学生思考音乐的播放途径以及信息传播载体,利用有趣的生活现象引出新课,使学生对音乐文件的播放产生兴趣。然后,教师利用“Windows Media Player”等播放器播放学生喜欢的音频文件,鼓励学生利用软件搜索自己喜欢的音乐,尝试播放和聆听。教师以大型商场室外宣传电子屏为例,融入科学、技术、工程、艺术知识,让学生多角度入手研究有趣的视频动画,思考搜索、下载、播放视频的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以及播放音乐方法的学习经历,尝试浏览网页、搜索信息、下载文件。最后,教师让学生分析本地播放器与在线音视频软件播放器的区别,结合具体的音响播放器、室外电子屏幕等,研究有趣的信息技术现象,使学生能根据需要合理选择软件、硬件播放音视频文件,启迪学生的抽象思维,让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发展。

二、解读生活问题,强化应用意识

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如今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信息技术相关。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为切入点,运用STEAM 教育理念开展问题研究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握信息技术与生活密切关联,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

例如,在讲解苏科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材“幻灯片中插入图片”一课时,首先,教师呈现食堂的菜品图片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分析问题:“如何展现每一道精品菜图片?”通过解读生活问题引入新课,学生产生了学习幻灯片相关知识的兴趣。然后,教师按照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自选图形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插入剪贴画

1.打开“美食推荐”演示文稿

2.插入一张“标题和文本”的幻灯片,插入菜名文本

【任务二】:插入图片

1.插入一张新幻灯片输入菜名“宫爆鸡丁”

2.在幻灯片中配图片文件“美食推荐1”

【任务三】:插图自选图形

1.在“美食推荐”演示文稿中插入“椭圆形”自选图

2.完成“实践园”中的内容,并美化演示文稿

以上三个任务能让学生了解食堂中菜品图片的展示方法,在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学会根据要求制作对应的演示文稿,了解生活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教师鼓励学生之间交流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围绕剪贴画、图片文件、自选图形的插入方法展开探讨,在STEAM 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信息技术课堂中,学会根据制作和演示文稿的具体情况,提升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操作训练,提升实践能力

基于STEAM 教育理念指导的信息技术操作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以致用意识。教师应在教学中融入不同领域的知识,加强信息技术操作训练,指导学生运用多领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积累丰富的操作经验,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讲解苏科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材“主题活动3 创作演示文稿”一课时,教师首先展示优秀“WPS 演示”作品,围绕演示文稿的制作,讲解操作步骤,立足信息技术在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领域的应用,让学生充分感知信息技术在多媒体制作方面的强大优势。然后,教师列举“荒漠造林”科学研究、电路板硬件维修、移动式建筑、三维立体动画、数学家的一生等范例,立足STEAM教育理念要求,为学生的主题活动提供参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教师将不同范例以“学习资源包”的形式发送给学生,要求学生明确主题,围绕资源包中提供的素材进行自主设计,尝试建构知识框架,通过交流展示,及时了解自己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在操作训练中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1)制作演示文稿的一般步骤是什么?(2)演示文稿的哪个制作环节最重要?(3)怎样搜集素材?(4)如何利用叠加对象,以增强演示文稿切换效果?

教师鼓励学生发挥群体的力量,在操作训练中共同解决问题。教师也要通过精讲点拨,针对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避免学生出现畏难情绪,从而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制作的作品初样进行评价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目标达成情况,以便为下一步训练方案设计提供参考,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取长补短,强化学生创作演示文稿的认知,及时巩固学习效果,掌握创作演示文稿的技能。

四、开展创客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创客活动是以STEAM 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实践创造学习为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活动。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创客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当将信息技术与多领域知识相结合,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探究,依托创客活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学习需求,实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目标。

例如,在讲解苏科版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用声音控制小猫动作”一课时,首先,教师播放电影《音乐之声》的主题曲,出示对应的动画,引导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思考动画原理,引出新课,激发学生运用音量大小控制动画轨迹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然后,教师策划“小猫听音乐”创客活动,要求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认识音量值、读脚本是通过麦克风将声音传递给计算机中Scratch 控件,利用音量值来控制动画(编写脚本)

2.运用与创作:让小猫根据音量大小做不同的事(小猫步行、小猫奔跑、小猫翻跟头)

3.探究与实践:在侦测控件中探究控制小猫的其他方法

以上三个步骤能引导学生运用Scratch软件控制小猫动画动作,使用“如果……”和音量值范围作为条件,决定小猫的动作。在创客活动中,教师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明确指引,要求学生按步骤进行操作,同时以STEAM 教育理念为指导,要求学生用数学表达式表示音量值的范围,用声音控制小猫动画,进而理解分支语句的含义。最后,教师分组展示学生的创客活动成果,要求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探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推动信息技术学习经验的共享,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STEAM 教育理念,有助于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目标,可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让学生具备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操作训练,开展深受学生欢迎的创客活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猜你喜欢

文稿小猫创客
文稿规范
文稿规范
本刊文稿中参考文献的要求
小猫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
文稿打字的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