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4-01-01黄宇宸

山西教育·教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教师应信息技术目标

黄宇宸

立足课程标准的教学背景,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师应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为学生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提升学生的知识积累,强化学生的学习技能,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素养得以发展。同时,教师应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重心,细化教学模块,推动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使学生逐渐明白信息技术的意义,如此,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制作能力以及设计能力,也有利于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一、设计教学目标,培养核心素养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若想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师应明确教育目标,并以此为出发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计划,使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获得多元化的发展。此外,因为学生兴趣爱好、生活经历不同,信息技术水平也会存在客观差距,教师应重视这一差距,积极创设三维教学目标,不能只考虑知识的教学,还应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基于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提高教学的实践性,真正落实课程标准要求。

例如,教学“动画设计制作”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三维教学目标。目标一,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动画的基本概念以及类型,初步认识课堂;目标二,教师应带领学生了解动画制作的操作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积累动画设计相关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目标三,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制作动画,完成动画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此三维目标的设置与落实过程中,教学活动逐渐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也使学生逐渐明白学习动画的意义,并根据教师的要求能够自主设计动画,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促其养成良好的学科素养。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三维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教学的拓展与延伸,使学生逐渐明白信息技术的意义。如此,根据教师的要求自主完成相关任务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并不断发展学生的能力。

二、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学都是以学生的个体为单位的,一旦学生碰到计算机问题时只能等待教师的帮助,而学生的人数较多,教师很难面面俱到,无法针对所有学生进行单一指导。对此,可以借助小组合作的模式,让学生在彼此的帮助与配合下探究教学任务,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技术水平等进行综合考量,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并设计教学目标,保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例如,教学“设计主题网站”这一内容时,学生个人难以建立完善的网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或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为学生分配教学小组,让学生自主设计网站、制定方案,以小组PK 的形式进行。这种形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并在集体荣誉感的推动下切实提高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各小组首先可以针对班级网站的形式模块等进行规划,然后分工协作,一部分学生负责相关代码的编写,另一部分学生则可以负责美工设计、文案编辑等,通过小组讨论以及语言标记等形式构建动态网站,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各个小组也可以根据班级特点设计不同的网站页面,如古典中国风、清新校园风或是近期比较火热的嘻哈音乐风等,这样可以使校园网站更具创意,也可以使学生在彼此的交流合作中发挥所长,提升学生的参与感。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教师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开展教学,使学生在交流配合的过程中发挥所长。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小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在网站设计中的不足,并及时纠正,以切实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

三、加强教学指导,培养信息意识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发展,并根据社会科技的不断变化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规划校本课程,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素养,帮助学生树立信息意识。教师可以在课前对内容进行简要概括,并对其实践应用价值进行简单的说明,使学生可以初步认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通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学习是为了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是人生发展的必备技能。

例如,教学“处理与统计数据”这一内容时,部分学生对数据的处理以及相关表格制作较为生疏,在学习上也会存在畏难心理。为此,教师应正确疏导,为学生列举出表格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课程表作为教学案例,通过excel 软件制作课程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思考。此外,教师还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教学指导,引导学生实际操作,从建立表格到输入数据,再到公式的应用和样式的调整,逐步培养学生的表格制作能力。除此之外,也可以让学生以教师制作的课程表作为蓝本进行自主发挥,制作自己喜欢的课程表,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将实践与理论知识有效链接,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心理状况,加强教学指导,使学生的学习能更加顺利、更加高效,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也可以制定分层学习的目标,使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学习策略以及学习目标。

四、丰富评价模式,提升教学价值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正确认识教学评价的有效价值以及积极作用,从而转变教学方法,打破以往单一的评价模式,合理引入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方式,发挥其应用性的教学效益,增强教育链接。首先,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更强调结果,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情况,而在如今素质教育的理念之下,教师应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增长而非成绩的提高,坚定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升学习效果。

例如,教学“设计制作演示文稿”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一个ppt,内容包括“介绍我的家乡”或“介绍我的班级”等,学生可以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完成教师的任务。在学生完成项目之后,教师针对学生的项目成果进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首先,教师将学生的制作成果公布在班级的共享平台或者是校园网络平台上,从而切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给予学生更多的平台和机会展示自己。然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内容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说一说在探究过程中自己有哪些收获,又存在哪些不足。其次,开展生生互评,引导学生在活泼和谐的氛围中探讨彼此的优势以及缺点,从而逐渐调整,弥补学习上的不足,完善学生的知识架构。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多元化评价模式,以自我评价引发学生对自身发展的思考,以生生互评认识他人优点和自己缺点,以教师评价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总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为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教师应创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式,以助力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教师应对当前阶段的课程教学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进一步优化、探究,并弥补这些短板,进而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猜你喜欢

教师应信息技术目标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