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2023-12-29蔡扬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师生对话语言表达能力小学语文

蔡扬

摘要: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实践训练,围绕不同话题设置创造性表达任务,使教师不仅能够及时把握学生的发展动态,而且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情感及语言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文章立足语言表达视角,讨论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通过师生对话交流促进学生表达能力提升的有效措施,并提出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把握的要点,以及提升教师语言能力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师生对话;小学语文;指向表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即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而教师作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合作者与对话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巧妙借助语言交流的形式启发学生,同时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促使学生能够主动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改变传统单向灌输的语文教学模式,使课堂成为师生思想交互碰撞的开放式学习平台。

1   教师语言对课堂产生的作用

1.1创设语言情境,营造表达环境

语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在不同场景下往往有相对应的语言表达要求,需要学生能够灵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表达。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递正确的语言表达技巧,而且需要通过对话形式为学生创设语言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情境下的语言表达特点。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使其有效运用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而促进学生个人能力水平的全面提高。

1.2巧用幽默元素,激活表达兴趣

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需要拥有良好的情感支撑,以便充分激发思维活性,能够围绕课堂交流话题发散思维,并进行具有个性色彩的语言表达。因此,在师生日常对话交流中,教师需要主动在语言中表达引入大量幽默元素,借助风趣的对话形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使其将内心更多的真实想法分享给教师和同学。这样才能够体现教师语言对课堂的作用,并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1.3巧借层次对话,构建表达支架

表达并非要求学生机械地进行语言输出,而是强调学生对语言要素进行整合,从而对外部环境做出精准反馈。因此,教师在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层层递进的话语引导方式为学生搭建表达支架,使学生能够在准确把握表达要点的同时,按照一定线索对语言进行加工,逐渐掌握相应的表达技巧,提高表达水平。

2   依托语言赋能来促进学生对关键要点的表达

2.1融入情感元素

表达是思维与情感的双向交融,教师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应避免一味从技巧层面对其进行引领,同时需要在情感上给予一定的支持。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表达内心想法,并在表达过程中体现鲜明的个性色彩。因此,在教学开展期间,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主动从教学内容中挖掘丰富的情感元素,并将其与学生需求联系起来,使用恰当的对话形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以便能够促使学生积极表达。

以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慈母情深》一课为例,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讨论关于文章的看法时,需要主动联系学生的现实经历,结合学生内心对“母爱”的直观认知,让其表达对于文中“母亲”的真实看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在现实中与父母的相处经历,讨论都有哪些瞬间使其突然感受到了父母工作或者照顾家庭的不易;随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回顾文章中“母亲”的种种行为,进而做出评价判断。

2.2加强方法传递

语文是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的关键学科,因此,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不应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同时需要加强方法的传授,促使學生通过师生对话掌握丰富的表达技巧,从而有效实现教师语言的赋能价值,使学生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

例如,在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太阳》一课中,课文向学生介绍了说明文的表达技巧,同时围绕主题“太阳”向学生呈现了说明文的叙事主线以及语言特点,强调学生应按照特定方式来完整表现事物特点。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重点讨论课文中的语言描写技巧,引导学生围绕太阳的特点、功能两个方面来思考如何对事物进行准确描述,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掌握说明文的表达方式。

2.3联系现实要素

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与人们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表达的过程中,不应单纯局限于教材范围来为学生展开训练,而是要结合现实中的语言场景,不断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体现语文教学的完整价值。

例如,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时,可以适当脱离教材范围,联系现实生活中的职业、人际、生产以及社会活动等不同场景来为学生创设语言交际任务。例如,在《“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观察原文中哈尔威船长在安抚众人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然后结合现实中各类紧急情况来组织“角色对话”活动。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展开语言实践,提升学生的语言逻辑与表述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生活中通过表达有效解决各种问题,进而顺利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2.4把握沟通时机

“沟通”是发挥教师语言功能的关键途径,为了确保能够有效指引学生表达,教师不仅要注重在沟通中给予学生提示与引导,而且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握恰当的沟通时机。这样才能够发挥语言的价值。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学前沟通,确定主题。教师通过课前与学生沟通的方式,可以明确课堂表达主题,并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把握其当前发展层次,从而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例如,在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祖父的园子》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回忆童年,回想在儿时有哪些场景、事物及经历最能够代表自己的童年生活,从而让学生把握对于童年的真实情感,并确定接下来课堂教学的主要表达方向。

学中沟通,引导方向。小学生的思维相对发散,虽然不乏表现出很多有创意的想法,但同时面临着注意力不够集中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表达时,一方面需要重点关注学生面临的学习障碍,确保能够在恰当时机对其进行引导;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节奏的把控,避免学生的学习思路发生偏移。例如,在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结构按照“诞生原因——发明过程——实际影响”三个层面,引导学生对原文内容进行概括描述,并梳理文章中的重难点内容,对学生予以恰当的引导,从而确保能够帮助学生完整复述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推动教学的顺利开展。

学后沟通,拓展延伸。在学生掌握了教材知识后,教师需要引导其彻底脱离书本,围绕更多事物主题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因此,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布置任务的形式拓展教学范围,使学生能够通过表达解决更多问题。以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小狗学叫》一课为例,教师可以结合文章结尾处的留白部分,要求学生思考故事的下一步剧情发展,并引导学生采用相互讲述的方式补全课文结尾。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开放式的语言表达平台,而且有助于摆脱文本框架的束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提升語言表达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

3.1提高话题设计质量

合适的话题是吸引学生参与课堂的关键,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而且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讨论方向,从而完整发挥教师语言赋能的作用。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话题的设计质量,通过对文本内涵进行深入挖掘来把握其中与乡土文化、社会文化、传统文化相关的事物主题,进而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课堂教学。

例如,在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牧场之国》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了教材内容之后,可以课文作为跳板,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荷兰的相关资料,使其了解除了自然地理优势以外,荷兰当地还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国家生态环境治理;随后,要求学生带着搜集到的资料回归到课堂中,并与其他学生一同展开有关“保护家园”的话题讨论活动。这样不仅能够进一步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且能够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机会,使学生的表达水平有效提高。

3.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的语言表达不仅是传递知识的关键,而且是营造课堂氛围的重要工具。而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拉近师生距离,促使学生卸下心理负担主动表达内心想法,从而有效构建指向表达的课堂学习模式。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语言特点,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特征营造适宜的课堂交流氛围,以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话,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

3.3优化课堂交流形式

在创设对话主题与氛围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对师生课堂交流形式进行优化,围绕表达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使学生不仅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而且可以获得多样化的交流沟通渠道,从而确保学生的语言水平能够快速提高。

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为例,教师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课前创设“历史窗口”环节,要求学生分别讲述自身所了解的“圆明园”事件经过,并讨论该事件对民族与国家造成了哪些方面的影响;随后,在课堂中可以为学生打造“辩论会”“真相调查员”等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分别围绕“圆明园”事件带给人们的启发和警示展开讨论,不仅要提出合理的观点,而且需要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采用“课后感想”的形式,将自身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表达出来,并进一步与教师交流,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文章聚焦语言表达视角,针对小学语文课堂中促使学生自主表达的有效措施展开了探究。强调教师需要正确认知语言为学生带来的引导作用,并把握课堂教学要点,不断提高自身语言水平,以确保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梅,朱玉忠.巧搭学习支架 提升言语表达能力: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实践与思考[J].阅读,2021(ZD):8-11.

[2]陈翠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课堂表达能力的策略分析[J].新智慧,(13):85-86.

[3]梁斌.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策略分析[J].读写算,2020(20):115.

猜你喜欢

师生对话语言表达能力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对话的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对话的探究
小学数学高效对话课堂的构建与实施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探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