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与防治要点研究

2023-12-29陈飞虎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10期
关键词:病料狂犬病萎缩性

陈飞虎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呼吸道疾病是比较常见且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类疾病,这类疾病对猪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影响。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以及伪狂犬病,是猪感染率较高的几种呼吸道疾病,不同疾病的致病原因和发病症状有所区别,需要通过相应的诊断技术加以判断,以便针对病情,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降低死亡率。

一、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

1、致病原因

生猪养殖期间,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为放线菌,该病菌以猪的呼吸道作为生存场所,归属于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的范畴,放线菌虽然具有荚膜的形态,但在其菌体内,却并没有芽孢组织。通过显微镜观察放线菌,可从菌体上看到清晰的纤毛,37℃的环境最适宜该病菌生长,它对环境的耐受能力比较差,尤其对消毒液较为敏感,大多数消毒液都可以有效杀灭放线菌。当温度达到3℃以下时,放线菌最多能够存活7d,干燥环境中,放线菌会失活。所以保持生猪饲养环境的干燥、清洁,能够对该病菌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抗生素类药物,如头孢、青霉素等,都可以杀灭该病菌。

2、主要症状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受猪只机体免疫、养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易发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

(1)最急性型

病猪体温升高至42℃,心跳加快,精神萎靡,采食量骤降;病猪出现严重呕吐腹泻症状,伴有呼吸道急促、咳嗽,姿势呈犬坐状;最急性型传染性胸膜肺炎疫病的死亡率高达90%以上,一般病猪从出现症状到死亡时间不超过36h。病猪死亡之前体温急剧下降,在口鼻处流出泡沫状分泌物,分泌物中掺杂血丝。

(2)急性型

病猪采食量减少,体温升高,体重减轻,抑制生长发育;病猪呼吸困难,伴有咳嗽,体温在39-41℃,心跳速度减弱;进入到病程后期,病猪卧地不起,精神萎靡,皮肤呈红色,鼻部流血;患有急性型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猪如果机体免疫力较低,且得不到及时治疗,则会在4d 内死亡。部分免疫力较高的猪只可能会发展成为慢性型传染性胸膜肺炎。

(3)慢性型

病猪体温升高,精神状态不良,采食量下降,部分猪只呼吸困难,出现咳嗽症状,生产性能降低。根据以往的临床病症诊断发现,由最急性型和急性型病例发展而来的慢性型病例,其病猪的体温时而正常、时而增高,食欲时而好、时而坏。当环境温度下降时或者在病猪受到应急刺激后,会出现严重的咳嗽症状。

3、诊断技术

(1)染色镜检

对出现临床症状的病猪采集支气管、肺部、扁桃体、鼻腔部位的病料进行革兰氏染色,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是否存在革兰氏阴性杆菌,将其作为诊断依据。

(2)分离培养

取病料后采用抗生素进行分离培养,初次分离加入11%NAD,分离出皮肤组织葡萄球菌,分离后取病料放入保温箱内24h,当病料周边产生大量菌落、呈溶血状时诊断为此病。

(3)血清学诊断

在早期诊断中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分析病理特征,在后期诊断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特异性吸附处理结果,诊断是否患有此病。

(4)PCR 检测

将外膜脂蛋白、转铁结合蛋白等基因作为扩增对象,根据特异性引物扩增病料组织核酸的检测结果进行疫病诊断,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诊断为患有此病。

4、防治措施

(1)饲养管理

①在猪养殖过程中要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出现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盲目增加养殖密度的情况,降低发生传染性胸膜肺炎带来的经济损失。②养猪场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定期消毒猪舍,尤其要加强母猪猪舍的彻底消毒。③在转移猪前称量猪只体重,尽量将体格类似的猪只放在一起饲养。在饲料中添加足量的微量元素、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提高猪只机体抵抗力。

(2)接种疫苗

①在仔猪35 日龄时注射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苗,65 日龄时再次免疫,增强猪只抵抗力。②后备母猪在配种前15d 接种免疫1 次,妊娠母猪在产前15d 接种免疫1 次,再在产后40d 接种免疫1 次。③如果养猪场所在地区已经发生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则要每间隔6 个月接种免疫1 次,在免疫前后3d 内不得使用消炎类药物或激素类药物,以免影响抗体形成。

(3)疾病治疗

①对处于病程初期的猪只采用土霉素制剂治疗方案,在猪饲料中添加土霉素制剂,用量为0.6g/kg,均匀拌和饲料,并加入0.01%乳酸诺氟沙星粉剂,对病猪连续投喂3d,明显改善病猪呼吸道症状。②对症状严重的病猪注射恩诺沙星注射液,剂量为0.2mL/kg,每日肌注1 次,连续肌注3 日。③采用协同治疗方案辅助抗菌类药物治疗,在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中加入10mL 维生素B、10mL 维生素C、10mg 三磷酸腺苷二钠、10mg 肌酐,对病猪静脉注射,每日注射1 次,连续注射3d。

二、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断与防治

1、致病原因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以下病菌引起:Bb(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Pm(多杀性巴氏杆菌)。其中Bb 是该病的主要致病原因,该病菌归属于革兰氏阴性菌的范畴,菌体上有鞭毛,可以自行运动,具有荚膜,本体对外界的抵抗力比较弱,养殖场使用的消毒剂,可以将该病菌杀死。通常情况下,由Bb 引起的猪萎缩性鼻炎并不严重,对于致病菌造成的猪鼻骨缺陷问题,通过再生的方法能够修复。而Bb 与Pm 混合引起的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比较严重,Pm 虽然不能像Bb 一样运动,但它却会产生出非常强烈的毒素,这些毒素会引起猪的鼻梁骨、鼻甲骨以及鼻粘膜等部位损伤,即便通过药物治愈,损伤的部位也无法恢复正常。该病在任何季节都会发生,春季和秋季为高发季节,猪圈的条件、养殖密度、饲料、饲养管理等方面,均可成为该病的诱因。

2、主要症状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被归为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范畴,刚染病时,基本上没有典型的症状,患病初期出现打喷嚏、流泪、咳嗽等症状,伴有呼吸困难,鼻腔组织发生病变。病猪体温下降,采食量明显减少,体重不增反降。病猪因鼻腔内部不适经常来回拱地,在猪栏上摩擦鼻子,摇晃肢体,用前肢搔挠鼻子,表现出焦躁不安。随着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病情的加重,部分病猪的鼻甲骨萎缩,从鼻腔内流出浆液性液体,严重时流出脓性液体,且鼻孔明显增大,呼吸声和打鼾声增大。如果病猪经常用力打喷嚏,还会加重鼻粘膜损坏,引发结膜炎,加剧呼吸困难。发病持续60d 左右,病猪面部变形,生长发育处于停滞状态,个别抵抗力较差的病猪出现死亡。

3、诊断技术

(1)病料采集

①清理病猪鼻腔部位的污染物,用酒精棉彻底消毒,再用灭菌生理盐水清洗鼻腔,清洗2-3 次,清洗出病料。②在病猪鼻腔内深入灭菌棉棒,棉棒长度为30cm,取出病料后放入到生理盐水溶液中。

(2)染色镜检

将病料进行革兰氏染色,染色后镜检是否存在革兰氏阴性小杆菌。菌体为成对排列或散布运动,两极染色明显,菌体无芽孢。当发现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后,即可诊断为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3)分离培养

无菌实验环境下,在麦康凯琼脂与马血液琼脂培养基内接种病料,放置到37℃的保温箱内培养48h。当发现培养基中间隆起,长出1-2mm 茶色或红色菌落时,诊断为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4)血清凝集试验

取病猪新鲜血液制成血清,稀释血清,将其放入到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乳胶抗原液体中,通过血清凝集试验观察血清变化。当大部分血清为阳性时诊断为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5)生化试验

对病料进行尿素酶氧化酶试验,当病菌无法被蔗糖、葡萄糖分解时诊断为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或者,对病料进行V-P 试验,当试验结果为阴性,且用枸橼酸盐处理过病料无法分解靛基质时,诊断为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4、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①养猪场要采用自繁自养模式,做好猪群检疫工作,及时淘汰发生过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病猪。对出现疑似病症的猪只或者与病猪密切的猪只,要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对猪只是否患病做出准确诊断。当疑似患病母猪产仔之后,对母猪和仔猪隔离饲养30-60d,挑选出健康仔猪进行群猪饲养。②养猪场外购种猪时,不得从发生过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病的养猪场购买种猪。外购种猪后严格执行检疫程序,将外购种猪隔离饲养30-60d,确定无传染性疾病后再投入到猪舍正常饲养。③养猪场要加强饲料管理,不得饲喂变质发霉饲料,保持饲料营养均衡。定期清洁猪舍,控制猪舍的饲养密度,气温较高时适当通风,气温较低时做好保暖措施,减少猪只应激反应。④免疫预防。在母猪产前4-6 周注射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类毒素疫苗,注射2-4mL,间隔14d 后再次注射1 次。7 日龄仔猪首次接种免疫,注射用量为1mL,仔猪断奶前3d 注射第2 次。

(2)治疗方法

在病猪治疗中,可以采用大环内酯类、四环素、氨基糖苷类或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养猪场内发现数量较多的病猪,则要采用群体治疗方案,在猪饲料中掺入药物,连续投喂数日,起到治疗作用。在仔猪发生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之后,可以在母猪饲料中添加药物,通过母乳饲喂使仔猪机体形成被动免疫。或者对出现呼吸困难、黏膜肿胀的仔猪注射青霉素与麻黄素,将两种药剂混合后注入仔猪鼻腔内,且将链霉素溶解到生理盐水中,用于冲洗仔猪鼻腔。

三、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治

1、致病原因

猪伪狂犬病是生猪呼吸道疾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仔猪感染极易死亡。该病由伪狂犬病毒引起,这是一种疱疹病毒,其粒子呈圆形,直径在160mm 左右,由囊膜、衣壳、核心等部分组成。伪狂犬病毒易感的宿主非常多,猪是其中唯一能潜伏携带该病毒的动物。在潮湿的环境中,伪狂犬病毒可以稳定且长期存在,对常规的消毒药剂比较敏感,通过养殖环境全面消毒,能够将该病毒有效杀灭,从而降低该病的发生几率。

2、主要症状

30 日龄以下的仔猪染病后会出现呕吐、腹泻,并伴有高烧,体温达到41℃左右;1 月龄以上的猪染病后,会出现轻微发热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抵抗力强的猪会不治而愈;成年猪以隐性感染为主,伴随出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症状。

3、诊断技术

(1)动物试验诊断法

该方法是在无菌的条件下,从病死猪的扁桃体、肝、肾等采集组织,剪碎研磨后,加入生理盐水制成悬液。随后向悬液中分别添加青霉素和链霉素,剂量为100IU/mL,放入冰箱内在4℃下冷藏12h,取出后用3000r/min 的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时间以5min 为宜,取上清液2mL,注射到健康的实验兔体内。实验兔在注射48h 后,开始出现症状,体温达到41℃,腹泻、四肢麻痹,无法行走,最终抽搐死亡。上述症状为伪狂犬病毒的典型症状,根据实验兔的表现可以判断病死猪感染的是伪狂犬病毒。

(2)试剂盒诊断

目前,对于猪伪狂犬病的诊断,试剂盒的应用较为广泛,这种诊断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等特点。诊断过程如下:在无菌的条件下,从病猪耳部的静脉采集血样,共计20 份。将样本放置在室温中5h,随后使用3000r/min 的离心机,对样本进行离心处理,时间控制在10min,再以无菌滴管从离心后的血样中取上清液,滴入灭菌的试管内,置于2-8℃的环境中保存,用于抗体检测试剂盒诊断,试剂盒的说明书上对诊断方法有着详细的说明,按照说明操作即可。将采集到的血清、阳性及阴性血清和稀释液,各滴1 滴到载玻片上,加1 滴乳胶抗原后混合均匀,随后摇动1-2min,观察乳胶的凝集状态,该环节要在3-5min 内完成,时间不宜过长,根据凝集判定结果。

4、防治措施

(1)做好检疫工作

猪伪狂犬病的发生与引种有着密切关联,为减少引种,可以采用自繁殖模式,避免生猪流动,从而达到控制该病流行与蔓延的效果。当养殖场必须引种时,一定要避开疫区,并尽可能从一个猪场引种,防止多个猪场引种导致病毒种类增多,增大伪狂犬病蔓延的可能性。引种的过程中,必须做好检疫工作,为防止单一检测方法结果不准确,可用两种以上的方法相结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保证引种无疫病。只要检测结果为阳性,则不得引种。当引种的猪进入养殖场后,要先采取隔离的方法饲养,时间以30d 为宜,经确认未感染伪狂犬病后,便可放入猪群中正常饲养。

(2)疫苗接种

实践表明,疫苗接种能够降低猪伪狂犬病的发生几率,但并不是接种过疫苗的猪便不会感染该病,所以并不能将接种疫苗代替其他的防治措施。通过注射的方式接种的疫苗有基因缺失苗、弱毒苗以及灭活苗等,上述疫苗在猪伪狂犬病的预防中效果较好,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从安全性的角度上看,推荐使用基因缺失苗。

(3)净化措施

通过净化措施,培育健康的种猪群,预防猪伪狂犬病的发生。阴性猪群应当每半年开展一次血清学检测,以此来了解它们的抗体及免疫水平,并针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处治,避免问题扩大,诱发猪伪狂犬病;阳性猪群生产的仔猪,要及时接种,并在断奶后隔离饲养,达到16 周龄后,开展血清学检测,结果为阴性,应继续隔离30d 后再检测,两次结果均为阴性,确定为健康猪,可以归入猪群养殖。如果第一次的血清学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应直接淘汰。

(4)用药治疗

对于病猪,可以通过注射血清的方法治疗。染病的仔猪,在病发后12h 内,空腹注射抗病血清,由此能够达到治愈的效果。病猪的体重如果只有20kg,则可用30mL 的抗血清治疗,这样能够使病猪的死亡率显著降低。

综上所述,呼吸道疾病作为猪的常见病,对猪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此要了解各类呼吸道疾病的致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技术,对病猪进行诊断,确认病因,以便对症用药,达到治疗效果,避免猪只死亡。

猜你喜欢

病料狂犬病萎缩性
基层兽医采集送检病羊、病料的要点
中医治疗胃阴亏虚型萎缩性胃炎的独特优势
打败狂犬病
基层兽医猪病料常用采集操作技术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基层兽医实验室样品采集、工作中必须注意的问题与建议
一例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藏犬狂犬病的防治体会
基层兽医病料采集的要点分析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