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原理的风险管理模式在精神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3-12-26李惠颖黄艳李奕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22期
关键词:精神科风险管理护士

李惠颖 黄艳 李奕欢

临床研究指出,精神科疾病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受自身疾病精神症状影响,存在较高院内意外事件发生风险,临床发生率达20.17%;且意外事件的发生除可威胁患者自身安全外,部分存在伤人倾向者可威胁院内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及家属安全,应积极加强相关安全风险管理,降低患者安全意外风险[1-2]。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原理(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作为最早应用于食品、运输、销售行业中的安全管理理念,可在对上述行业生产、工作环节中各类安全事件的风险评估、风险管理,以积规避相关风险,维护生产安全;而近年来随着此类理念跨学科应用研究的深入,其在临床医学中同样体验出确切应用价值,或可用于精神科患者临床安全管理,优化患者院内、院外安全管理质量[3]。结合上述背景,特纳入2021 年1 月—2022 年12 月龙岩市第三医院的200 例精神科患者开展对比研究,探讨基于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原理的风险管理模式在精神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安全管理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龙岩市第三医院基于HACCP 下风险管理模式期间(2022 年1—12 月)100 例精神科住院治疗患者为试验组,行常规风险管理模式期间(2021 年1—12 月)100例精神科住院治疗患者为对照组,开展对比研究。试验组男性52 例,女性48 例;平均年龄(47.35±7.25)岁;确诊双相情感障碍17 例、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25 例、精神分裂症27 例、伴精神疾病症状躁狂12 例、精神发育迟缓11 例、童年和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8 例;平均病程(7.25±2.38)年。对照组男性51 例,女性49 例;平均年龄(47.52±7.16)岁;确诊双相情感障碍16 例、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25 例、精神分裂症29 例、伴精神疾病症状躁狂13 例、精神发育迟缓10 例、童年和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7 例;平均病程(7.25±2.38)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期间护理人员未有变动,均为女性,共23 名,年龄19~37 岁,平均(24.23±0.83)岁。

1.2 纳入、排除与退出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患者临床诊断符合ICD-10 中疾病诊断标准,均需住院治疗[4]。(2)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后,确认患者纳入本研究。

1.2.2 排除标准

(1)不符合ICD-10 中精神疾病诊断标准者。(2)未于龙岩市第三医院住院治疗者。(3)临床配合度极差者。

1.2.3 退出标准

(1)研究期间中途转院、离院者。(2)研究期间中途脱退者。(3)住院期间病情变化者。

1.3 方法

试验组采用基于HACCP 下风险管理模式。(1)风险因素分析:在对既往精神科患者临床风险管理实施情况开展基于HACCP 下风险因素分析后可知,患者病症特殊性、科室工作环境复杂性及护士专科技能素养参差性是影响实际风险管理质量的主要风险因素类型,依据上述因素制订相关风险管理措施。(2)管理培训:需在风险管理实施前,由科室组织护士对临床管理中使用的出走、噎食、压疮、坠床/跌倒、自杀及暴力风险评分量表的应用评估方法及专科管理技能开展培训,确保临床护士均能自主完成各项量表评估工作,并落实预防风险的管理措施。(3)风险评估:管理实施前由责任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对其精神科原发疾病、精神/行为障碍表现,评估临床危险等级。针对低危险等级者,需由责任护士完成量表评估,中度危险等级者需由责任组长评估后确定风险等级,高度、极高度危险等级者需由护士长评估后确定风险等级。出走、噎食、压疮、坠床/跌倒、自杀及暴力风险按风险评估的不同风险等级在要求时限内复评,直至患者风险等级下降至低风险。并在患者住院周期内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确定评估周期内管理实施内容。(4)管理实施:管理期间,对于低度危险患者,需由责任护士在管理期间主动沟通,予以患者相应疏导及行为干预,帮助其明确院内治疗期间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及事件发生后的责任担责情况;中度危险患者,需在上述管理同时,要求患者仅可在一级病房范围内活动,严禁独自行动,并管理用药行为;高度、极高度危险患者,需在高强度动态风险评估同时,加强患者病房管理及风险等级标识,严禁患者离开当班护士视线范围,加强安全管理,必要时要求家属协助管理患者临床安全。

对照组采用常规风险管理模式。患者院内治疗期间引导完成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院内健康宣教及风险管理,于患者出院前开展行为引导及家属安全管理教育,综合维护患者院内、院外安全管理质量。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当日、出院当日出走、噎食、压力性损伤、坠床/跌倒、自杀及暴力风险评分。出走总分12 分、噎食总分24 分、坠床/跌倒总分30 分、自杀总分25 分及暴力风险总分43 分,分数越高代表风险越高;压力性损伤总分25 分,分数越低代表损伤可能性越高[5]。比较患者干预后6、12 个月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自杀自伤、冲动伤人、跌倒、擅自离院及其他不良行为。比较不同管理模式下护士专科临床能力考核成绩差异,包括临床思维能力、病情观察评估能力、专业知识点掌握、表达沟通能力、应变处理能力、人文关怀与素养成绩,每项评分0~20 分,分数越高代表相关能力越强[6]。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入院当日、出院当日出走、噎食、压力性损伤、坠床/跌倒、自杀及暴力风险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当日医院出走、噎食、压力性损伤、坠床/跌倒、自杀及暴力风险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当日,试验组医院出走、噎食、坠床/跌倒、自杀、暴力风险评分、压力性损伤风险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入院当日、出院当日出走、噎食、压力性损伤、坠床/跌倒、自杀及暴力风险评分比较(分,)

表1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入院当日、出院当日出走、噎食、压力性损伤、坠床/跌倒、自杀及暴力风险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后6、12 个月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干预后6、12 个月自杀自伤、冲动伤人、跌倒、擅自离院及其他不良行为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试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后6、12 个月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2.3 不同管理模式下护士专科临床能力考核成绩比较

HACCP 下风险管理期间护士临床思维能力、病情观察评估能力、专业知识点掌握、表达沟通能力、应变处理能力、人文关怀与素养成绩均高于常规风险管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管理模式下护士专科临床能力考核成绩比较(分,)

表3 不同管理模式下护士专科临床能力考核成绩比较(分,)

3 讨论

精神科疾病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精神科疾病的发病率和影响范围越来越大,给个体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和挑战。因此,发展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模式对于提高精神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食品行业中,HACCP 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管理。HACCP 是一种早期预防为主的风险管理模式,通过对食品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控制,减少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的风险。将HACCP 原理应用到精神科疾病的风险管理中,有助于提高精神科疾病的早期干预和治疗效果,减少精神科疾病对个体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精神科疾病患者临床症状以明显意识、行为功能障碍表现为主,且伴有不同程度幻视、幻听表现,在病程期间可由相关精神疾病症状的急性发病,引发异常行为表现,严重者可对周边人群社会安全产生严重威胁,故在精神科疾病患者院内管理中,需要在积极管理患者自身临床安全同时,保护科室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应完善相关管理措施[7-8]。首先,精神科可以通过分析患者的个体特点和病史,确定哪些因素会对治疗过程产生关键影响。如对于患有自杀倾向的患者,精神科可以将监护措施作为一个关键控制点,并通过严密的监测和干预措施防止患者的自杀行为。其次,精神科还可以通过控制药物使用的关键控制点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精神科治疗常常使用药物来调节患者的心理症状,但药物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通过明确药物的使用适应证、剂量和使用频率等关键控制点,并加强对患者药物的监测和评估,可以有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此外,精神科还可以通过关键控制点的方式对治疗环境进行管理。如对于孤独症儿童的治疗,精神科可以将环境的安全性作为一个关键控制点,确保治疗环境符合安全标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患儿发生意外伤害。在对此次临床研究结果回溯后可知,基于HACCP下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中,可在经分析、明确科室风险管理质量影响因素类型及诱发机制后,针对性制订各类临床管理措施[9-10]。管理实施前,针对护士专科管理技能开展专科培训,可在优化护士临床技能同时,为科室患者临床有效管理实施提供基础[11-12];管理实施前,对患者临床危险等级开展个体化评估,可在依据不同安全风险等级患者开展动态临床评估后,合理调整患者临床危险等级,合理利用科室人力资源[13];实施中,针对不同危险等级患者实施针对性管理,可在引导患者积极治疗、心理疏导及症状干预后,维持病情稳定,并可在不同安全管理措施开展后保障患者院内治疗安全,降低院内不良事件风险,管理效果确切[14]。

综上所述,基于HACCP 下风险管理模式在精神科患者临床管理中的应用可积极降低院内各类风险事件发生率,控制近、远期不良行为风险,优化护士专科能力。

猜你喜欢

精神科风险管理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