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压氧治疗职业性噪声聋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3-12-26伍健芝陈丽琨方丹霞胡碧华严茂胜陈思枝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22期
关键词:职业性听阈内耳

伍健芝 陈丽琨 方丹霞 胡碧华 严茂胜 陈思枝

职业性噪声聋在我国属于法定的一类职业病,劳动者长期处于噪声环境或接触噪声导致出现感音性渐进性的听觉损害,疾病早期如果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药物治疗或脱离噪声环境,疾病症状能得到恢复[1]。患者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和听力下降情况之间呈正相关,针对已经出现不可逆听力损伤的患者,临床中暂时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案,在重视防治力度的同时需要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依据疾病特点进行防治方案的制定,以此降低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率。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机体的血氧弥散能力,降低血液黏稠度的同时对红细胞的生成有抑制作用,因此可以修复受损的组织;与此同时其还可以提高血氧弥散距离,改善患者的内耳听器环境[2]。本研究主要分析职业性噪声聋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2022 年12 月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职业健康监护所98 例职业性噪声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 例,女性21 例,男性28 例;年龄44~79 岁,平均(61.85±3.64)岁;30 例轻度,19 例中度。研究组49 例,女性23 例,男性26 例;年龄44~78 岁,平均(62.09±3.15)岁;35 例轻度,14 例中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确诊为职业性噪声聋,且资料完整;患者认知语言功能处于正常状态;患者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其他原因导致的耳聋;所用药物有禁忌;身体重要脏器存在功能障碍;头部存在外伤史。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常规检测患者的听力损伤,明确患者的疾病情况,之后给予口服神经营养药物,如口服维生素B1片(广东南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2695,规格:10 mg×1 片×100 片),3 次/d,1片/ 次;甲钴胺片(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2695,规格:0.5 mg×1 片)口服,3 次/d,1 片/次。实际治疗中需要通过酒精消毒患者的耳廓以及外耳道。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高压氧治疗,仪器选用的是CY2600 型高压氧舱(宏远氧业有限公司),设置压力在0.2 mPa,控制稳压在70 min、升压和减压在15 min;稳压中给予面罩吸氧,每半小时休息10 min,1 次/d。两组均治疗4 周后观察效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纯音500、2 000、4 000 Hz 听阈指标变化情况。

比较两组主观症状发生率,指标包含听力下降、耳鸣和失眠。

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依据健康调查量表36(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hort form 36,SF-36)自制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的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其共包含8 个维度,即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生理功能(physiological function,PF)、情感职能(role-emotional,RE)、生理职能(role-physical,RP)、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SF)、躯体疼痛(body pain,BP)、活力(vitality,VT)、总体健康(overall health,CH),每小项均为百分制,分数和生活质量之间呈正相关[3-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纯音听阈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500、2 000、4 000 Hz 听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500、2 000、4 000 Hz 听阈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纯音听阈指标变化情况比较(dB,)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纯音听阈指标变化情况比较(dB,)

2.2 两组主观症状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主观症状总发生率为6.12%,低于对照组的42.86%(P<0.05)。见表2。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研究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3 研究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3.1 高压氧治疗的介绍

职业性噪声聋是目前常见的职业病之一,诊断标准是在噪声环境中连续工作时间≥3 年,纯音测听证实患者为神经性以及感音性耳聋。耳蜗是职业性噪声聋患者的主要损伤部位,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和耳鸣,因大部分患者不注意,导致症状进行性加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针对此类患者临床中暂时没有特效的治愈方法。相关研究指出,疾病的发病和患者接触的噪声性质、所处环境长短、个人身体状态以及噪声强度存在相关性[5]。

高压氧治疗是在高于1 个大气压且气压稳定的治疗环境中让患者吸入纯氧,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手段。高压氧治疗可增加血氧在体内的弥散能力,增大弥散距离,进而提高缺血、缺氧组织、细胞的氧分压,纠正组织缺氧以加速机体的修复。相关学者指出,将高压氧治疗应用于听力损伤患者中,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内耳听器缺氧情况,还可以推动内耳血氧含量的提高,进而为内耳听器功能的快速恢复奠定基础[6]。在提高氧分压以及血氧含量的同时可以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利于血液循环的改善以及生存质量的提高。目前高压氧治疗是较为有效的治疗职业性噪声聋的方法,也是较为重要的推动患者听力恢复、降低耳蜗损伤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治疗的同时,需要积极进行预防,避免继续从事噪声工种;日常中注重锻炼,提高自身的抵抗力。

3.2 高压氧治疗有利于职业性噪声聋患者临床疗效的提高

目前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对劳动者健康造成危害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临床研究的重点就是如何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职业性噪声聋是一种后天获得性的感音神经性聋,目前主要有3 种学说解释分析噪声导致听力损伤的机制。其一为代谢学说:三磷酸腺苷对于耳蜗毛细胞来说较为重要,而噪声的持续刺激会增加需求量,导致局部相对缺血情况的出现,进而促使细胞出现凋亡、坏死;与此同时噪声会降低耳蜗淋巴液的氧分压,进而对毛细胞的细胞膜形成损伤,导致较多酶以及蛋白质的浓度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疾病发生。其二为机械损伤机制:长期处于高强度噪声环境中,会导致毛细胞出现机械性损伤,而此类损伤又会导致代谢性以及血管性病变加重。其三为血管损伤机制:在噪声环境中长期工作,会降低血液灌注量和血流速度,导致血管内皮的通透性以及肿胀情况明显增加,而血液循环障碍会降低耳蜗的血流情况,导致内耳供血不足情况,进而导致内外淋巴液的氧张力明显降低;血管改变会对耳蜗中的代谢情况造成不利影响,增加疾病的发生率[7]。相关研究指出,高压氧是目前唯一的一种可以增加内耳氧供的方法,在促进听力恢复方面具有积极作用[8]。动物实验证实,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应用药物以及高压氧治疗具有理想的效果[9]。虢远宁等[10]通过研究证实,针对职业性噪声聋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听力受损程度以及临床症状,还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且可行性、安全性较高。也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高压氧在改善眩晕、耳鸣以及听力下降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和其他治疗方法比较,高压氧治疗的远期、近期效果均更佳[11]。本结果显示,研究组500、2 000、4 000 Hz 听阈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高压氧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纯音听阈指标。分析原因在于高压氧的应用可以促使氧含量以及血氧张力成倍提高,同时可以改善血氧的扩散距离和扩散量;另外将其应用于职业性噪声聋的治疗中,不仅可以促进干细胞的增殖和染色体端粒体的再生,还可以增加内耳血供,改善局部缺氧状态的同时消除水肿,降低渗出,加速毛细血管的再生,改善微循环障碍的同时加速自由基的清除速率,避免耳蜗受伤。

3.3 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职业性噪声聋患者的生活质量

噪声强度、工作时间和听力受损程度之间呈正比,当下人们认为针对职业性噪声聋需要加强防治力度,重视宣传教育的同时依据疾病特点制订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此降低发生职业性噪声聋的概率[12]。近几年,较多学者均开始对职业性噪声聋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而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高压氧治疗以及药物治疗,营养神经、提高代谢能力以及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今较为常用,虽然此种方法也可以获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和人们的预期不符,不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13]。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促使较多新型的治疗方式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基于此,高压氧治疗方式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主要作用机制就是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组织的修复、再生;与此同时其还可以改善内耳听器的缺氧程度,为其功能的快速恢复奠定基础。相关研究指出,职业性噪声聋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半个月后,85%的患者均存在听力明显改善的情况[14]。职业性噪声聋患者同时会存在血压升高、头晕、食欲减退以及反应迟钝等情况,进而对其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所以实际中需要提高重视度,及时就医接受治疗,以此避免病情恶化。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主观症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针对职业性噪声聋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其主观症状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原因在于高压氧治疗的应用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氧分压情况,同时可以增加血氧弥散距离,有利于内耳听器功能的恢复,因此有利于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13]。CHEN 等[15]通过研究证实,将高压氧治疗应用于职业性噪声聋患者中,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本研究结果相似。由此可见,针对职业性噪声聋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分析原因在于高压氧治疗具有以下作用机制:其一可以改善肝肾血管的供养,加速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其二可以增加血浆溶解氧含量,有利于血氧分压的提高,改善机体缺氧状态;其三降低机体中的氧自由基水平,减少机体氧化损伤;其四增加组织中氧气的弥散距离,改善缺血组织缺氧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职业性噪声聋患者在给予科学有效的治疗的同时需要注重预防,实际中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预防:首先合理科学安排休息时间,以此为劳动者的听觉功能恢复奠定基础;其次应通过采购和使用噪声低的设备以及各种降低噪声的手段的应用最大程度减少噪声;再次应保证职业健康检查制度的有效落实;最后针对劳动者需要提高防护力度,可以通过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工人的防护意识,还可以通过高质量的劳保用品的购买为工人健康保驾护航,实际中如果工人的工作环境噪声分贝>80,就需要进行耳塞的佩戴,并依据其工作时间以及噪声程度合理科学的对工作时间进行制订。

综上所述,职业性噪声聋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主观症状发生率以及听力损伤程度,同时可以改善其纯音听阈指标,提高临床疗效,为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职业性听阈内耳
听力下降也要查血脂
恐龙内耳的秘密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职业性中暑的预防
ABR、40Hz-AERP和ASSR与主观纯音听阈测定的相关性研究
职业性传染病的预防
短声听性脑干反应结合单频刺激听性稳态反应在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力评估中的应用*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的预防
基于Otsu法的内耳MRI图像三维快速分割的研究
内耳局部给药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