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推大肠经结合腹部按摩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

2023-12-26陈玲炫朱海华林梅香黄丽华黄献钟张智海赵能江黄冬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22期
关键词:大肠经大肠功能性

陈玲炫 朱海华 林梅香 黄丽华 黄献钟 张智海 赵能江 黄冬梅

功能性便秘主要以排便困难、排便次数比平常减少或排便不尽感,伴随腹胀、腹痛为主要症状,是消化系统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之一,具有症状顽固、反复发作的特点[1]。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功能性便秘在全球均有发生,其中欧美发达地区的发病率为7.5%~10.0%,在中国的总体患病率约为8.2%,且逐年增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身心健康影响极大[2-4]。功能性便秘主要与脾、肺、肝、肾、胃等脏腑功能失调相关,在传统中医学中属于“便秘”范畴,其病机是大肠传导失常[5]。目前,药物治疗常见的是口服泻药或胃肠促动力药、开塞露塞肛,甘油灌肠剂灌肠等,是功能性便秘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虽然见效较快,但也容易导致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且不宜久服[6]。中医治疗功能性便秘以中药内服及中医外治为主。其中中医外治法在治疗功能性便秘方面具有安全可靠、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等优势和特点。因此,本研究拟将指推手阳明大肠经结合腹部按摩应用于功能性便秘的患者中,以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为功能性便秘的患者提供一种新的、科学的治疗方法,解除患者痛苦,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通过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2022]科研伦审字(032)号),选择2021 年7 月—2023 年5 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门诊及中医适宜技术门诊收治的80 例功能性便秘的患者。按照患者的入组顺序进行1~80 编号,再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 例与对照组40 例。研究过程中未发生病例脱落。纳入标准:(1)符合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的患者,即患者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临床表现以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为主[2]。(2)年龄18~75 岁。(3)试验开始前,至少1 周没有服用过乳果糖等任何相关胃肠促动力药或硫酸镁、番泻叶等相关泻剂,且未参与其他的研究。(4)患者本人同意,知晓知情同意书相关内容并签署。排除标准:(1)便秘继发于心脑血管、癌症等其他相关疾病者。(2)患者意识不清,语言表达异常,逻辑思维障碍,无法表达主观的异常反应者或精神病者。(3)明显的消化道器质性病变者。(4)凝血功能障碍者。(5)合并相关系统损害者,如心、肝、肾、造血等系统。(6)孕妇以及哺乳期的妇女。剔除和脱落标准:(1)不服从本试验安排,依从性差,自行服用胃肠促动力药或泻剂而影响本实验结果者。(2)自行退出或因出院、病情变化等原因不能继续参与实验者。(3)研究过程中失访者。

1.2 方法

常规处理:给予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同样的健康宣教。(1)合理膳食:建议患者的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以及易消化食品,多喝白开水,不嗜食辛辣刺激的食物。(2)每日多点笑容,少点烦恼,保持心情舒畅,并亲近大自然,每天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3)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过度用力排便,每日固定时间排便。

对照组进行腹部按摩治疗。具体操作方法:(1)操作护士站在患者的右边,与患者沟通后,嘱咐患者放松心情,取平卧位,双腿自然屈曲,腹部放松,暴露腹部皮肤,过程中注意保暖。(2)在患者腹部皮肤涂抹适量按摩油。(3)护士先用左手掌心紧贴患者腹部,再将右手掌心叠放于左手背上,然后用大鱼际和掌根着力,力度适中,以脐为中心,沿着大肠的走向自左向右顺时针按摩腹部。(4)在按摩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随时询问患者的感受,力度适中,动作缓和,以患者腹部下陷约1 cm 为宜。(5)每次治疗时间为20 min,每天2 次(10 点、16 点),7 d 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2 个疗程。

试验组进行腹部按摩结合指推大肠经治疗。具体操作方法:(1)腹部按摩治疗后,操作护士协助患者肩关节外展,并嘱患者上肢自然伸直。(2)充分暴露患者前臂皮肤,在其手阳明大肠经的曲池穴至商阳穴段皮肤涂抹适量按摩油。(3)用拇指桡侧面自曲池穴推向商阳穴,推拿频率为35~40 推/min,推拿时注意用力均匀、适中,以患者局部感觉酸、胀、麻且能耐受为宜。(4)每次治疗时间为20 min(两侧大肠经各推拿10 min),每天2 次(10 点、16 点),7 d 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2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大便性状:根据Bristol 大便性状分型量表将其分为7 型:1 型为分离的硬团(3 分);2 型为团块状(2 分);3 型为干裂的香肠状(1 分);4 型为柔软的香肠状(0 分);5 型为软的团块(0 分);6 型为泥浆状(0 分);7 型为水样便(0 分)[7]。大便性状不同,分值不同,分值范围:0~3 分,分值越高则说明症状越严重。(2)排便困难程度评分:排便通畅,无困难(0 分);用力才能排便(1 分);非常用力才能排便(2 分);需要采用按摩肛周、用手抠等辅助手段才能够排便(3 分)[8]。评分0~3 分,评分越高则说明排便越困难。(3)便秘症状积分:包括排便困难、粪便性状、排便时间、排便频率、排便不尽以及腹胀等6 项内容。每项内容均按0~3 分分为4 级,其得分相加之和即为便秘症状积分,积分越高说明症状越重[9]。便秘症状积分差值的计算方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便秘症状积分值减少计算方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4)疗效评价: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0]制订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评定标准。痊愈:排便情况恢复正常;显效:便秘症状积分减少≥2/3,排便通畅,粪便质接近正常;有效:便秘症状积分减少≥1/3 但<2/3,粪便性质干结情况较前改善;无效:便秘症状积分减少<1/3,或便秘及其他症状均无改善。

1.4 质量控制

(1)由取得中医专科护士证书的护士进行相关操作。(2)确保研究对象的依从性。(3)操作者和数据收集者为不同人员。(4)所有数据及统计学方法均由专业人员进行复审,确保统计结果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大便性状、排便困难程度、便秘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2 周后,两组患者大便性状分型、排便困难程度评分以及便秘症状积分等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大便性状分型、排便困难程度和便秘症状积分比较()

表2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大便性状分型、排便困难程度和便秘症状积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P <0.001。对照组大便性状分型、排便困难程度评分、便秘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t =7.905,P <0.001;t =6.850,P <0.001;t =11.911,P <0.001。试验组大便性状分型、排便困难程度评分、便秘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t =10.463,P <0.001;t =12.933,P <0.001;t =19.877,P <0.001。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2 周后,试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3.1 功能性便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黄帝内经》记载:功能性便秘属传统中医学的“便秘”“大便难”“脾约”“后不利”等范畴[11]。《素问·灵兰秘典论》[12]有言:“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指食物通过口腔咀嚼后进入人体,经过胃的受盛消化、脾之运化后,逐渐运行入小肠,再通过小肠的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将产生的糟粕传导至大肠,最终依赖大肠的传导,变成粪便,以粪便的形式通过肛门排出体外。从中可见,大肠的“传导”“变化”作用并不是本身能单独完成的。故传统医学认为,功能性便秘虽然病位主要在大肠,为大肠功能异常所致;但内外诸多因素皆会影响大肠的转化传输功能[6]。总结历代医家关于功能性便秘的研究和记载,其影响因素大体可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大类。外在因素以机体感受燥、热、湿等外邪为主,内在因素则包括饮食不当、劳倦过度、年老体虚、情志失调或药石中毒等,这些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气血津液紊乱,从而引起大肠传导失司,最终发生功能性便秘。

3.2 指推大肠经结合腹部按摩对功能性便秘的影响

指推大肠经属中医护理技术中的一种,是在手阳明大肠经进行指推按摩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根据传统中医学的相关经络脏腑理论,对体表腧穴的刺激,能带动经络调节,进而影响经络相关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病理改变等[13]。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手阳明大肠经的曲池穴至商阳穴段进行涂抹按摩指推,可有效治疗手阳明经所属脏腑、经络、腧穴等相关疾病,而且操作简便,易于应用。根据《灵枢·经脉》中的记载:“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臂上廉,……上肩,……下膈,属大肠。”可知,手阳明大肠经的方向大体可概括为从手走头。指推大肠经时,逆着大肠经循行的方向推拿,选择从曲池穴推向商阳穴,即为“迎”为“泻”,符合中医针灸学中的“迎随补泻”理论。逆其经气,以泻大肠邪热,通大肠腑气,使大肠糟粕顺利排出,从而有效缓解功能性便秘的症状[10]。而腹部按摩作为日常且简便易行的中医物理疗法,指在腹部沿着大肠的走向进行顺时针的推拿按摩,其符合人体肠胃蠕动学的原理,并且在按摩腹部时还可以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和淋巴系统的功能,从而加强食物的消化吸收,进一步改善大肠的蠕动功能,从而促进排便,预防和消除功能性便秘[14]。此外,根据中医理论,腹部分布着众多经络以及穴位,通过腹部按摩,能够有效刺激相应腧穴、经络及脏腑的反射传导作用,起到疏肝理气、调理脾胃,调整肠道传导之气机,进而改善患者的功能性便秘症状。

3.3 推广指推大肠经结合腹部按摩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生活压力也逐渐增大,饮食习惯也不断改变,加上年轻人对健康不够重视,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使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逐年增高[4]。功能性便秘不但对人们生活质量、心理健康造成影响,还易导致患者继发内外痔、肛裂、肛瘘等肛肠疾病,甚至诱发和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急危重症。目前,西医治疗功能性便秘主要是以服用乳果糖等相关的胃肠促动力药或硫酸镁、番泻叶等相关泻剂,虽然见效较快,但也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并且长时间的服用还可使自主排便反射减弱,反而加重便秘[15]。传统中医学以整体观、阴阳五行、治未病以及辨证施护为指导,在治疗功能性便秘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尤其是日益复兴的中医护理技术,指推大肠经结合腹部按摩治疗能有效地避免口服药存在的副作用大、不可长期服用等弊端,二者联合使用的协同作用效果明显,可作为治疗功能性便秘有效的治疗手段或辅助手段。此文中所应用的中医护理技术为拓展临床治疗功能性便秘提供了借鉴内容。

综上所述,指推手阳明大肠经结合腹部按摩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症状。该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简洁,为非侵入性操作,具有绿色、安全、副作用小、方便且价格低廉等优势和特点,患者易于接受。但是,本研究为短期实验,缺少长期实验观察,后期将进一步完善相关研究。

猜你喜欢

大肠经大肠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漫画中医之十二经络的值班表———(4)卯时:5:00—7:00大肠经当令
大肠镜检阴性慢性腹泻与末端回肠病变的关系分析与探讨
敲打出秀美颈部
大肠经畅通,人变美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皮肤病从肺与大肠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