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及弹性能力建设对策

2023-12-26苏文杰兰卫光张文晓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22期
关键词:调配公共卫生弹性

苏文杰 兰卫光 张文晓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或迅速蔓延的疾病、传染病、自然灾害、生物灾害、化学灾害等,对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造成重大威胁和严重影响的事件。这类事件具有突发性、广泛性、危害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常常导致大量感染和伤亡,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造成重大冲击[1]。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国际影响将其划分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在我国,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或相关部门宣布的具有重大卫生紧急性的事件也可被视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和公众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风险,而医院作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前线,承担着提供医疗救助与心理支持的重要角色。然而,面对短时间内大规模患者的集中救治需求,医院往往面临着应急管理能力不足的严峻挑战[2-3]。为了有效应对这些事件,降低损失并迅速恢复正常状态,引入应急管理弹性能力的概念变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探讨综合医院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管理现状,并重点分析医院应急管理弹性能力建设的关键要素。通过深入分析和对策提出,旨在提高综合医院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障公众健康与安全。

1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医院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

医院作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力军,承担着关键的紧急医疗救治任务,在保障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风险性、传播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这给医院的应急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1.1 应急管理流程复杂

由于医院组织架构庞大,涉及多个部门和人员,应急管理流程涉及的环节较多、程序烦琐,可能导致响应时间延迟和决策不够迅速,从而影响应急工作的效率。医院应急管理流程涉及多个环节和具体任务,包括事件监测预警、应急响应、资源调配、患者救治和后续恢复。这些环节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和依赖,需要各部门之间的紧密配合和协调[4]。然而,由于管理体制和程序的限制,医院在应急管理流程中往往存在流程烦琐、部门间协调不畅等问题。这导致应急响应时间延迟,决策过程缓慢,影响应急工作的效率和协同性。

1.2 缺乏完善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的核心工作,也是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依据,它包括应急响应、资源调配、患者救治等方面的详细规划和操作步骤。然而,许多医院在应急预案制定和更新方面存在不足[5]。预案中可能存在信息不准确、流程不清晰、协调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加之,医院间的应急预案协同和配合机制尚未形成规范化和制度化,影响跨部门、跨机构的应急合作,这导致在实际应急情况下医院无法迅速、准确地执行预案,应对突发事件时容易出现混乱和不协调的情况。

1.3 应急保障资源不足

医院应急医疗资源不足也是一个严重挑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医院的应急保障资源提出了巨大需求,包括应急物资、应急人员和技术保障等方面。然而,许多医院面临着应急保障资源不足的问题。应急物资可能缺乏统筹调配和管理,无法满足峰值期间的需求。部分医院由于规模和条件的限制,应急管理人员多为兼职或临时调配,缺乏专业化的应急人员配置。这使医院在应急情况下资源调配不足,影响了救治工作的效果和速度。

1.4 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及协调联动机制

医院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协调联动机制。在应急管理中,高效的信息沟通和协调联动机制至关重要。然而,许多医院存在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不完善的问题。首先,在事件初发期,医院信息沟通层级过多、响应较慢,导致医院无法及时预警和有效防范。其次,在事件暴发期,医院与其他部门之间缺乏规范、及时、顺畅的信息传递机制,影响各部门的快速响应和协同应对能力[6]。最后,在事件持久期,医院缺乏与其他医疗机构的有效沟通和协调联动渠道,无法充分调动不同医疗救治主体间的协同应急能力,限制了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持续应对能力。

2 医院应急管理中“弹性”能力的应用

2.1 概念的提出

“弹性”一词最早由Holing 提出,用于描述生态系统吸收变化并从冲击中恢复的能力。在应急管理领域,弹性的概念被引入,用于描述一个系统在面对突发事件或外部影响时,能够适应和应对的能力,并最终恢复到事前的正常运行水平[7-8]。弹性能力在医院应急管理中的含义是指医院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灵活、迅速地调整和适应自身的资源、组织和流程,以满足突发事件带来的挑战和需求。具体来说,医院应急管理弹性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适应性:医院能够迅速调整和适应应急管理流程,根据事件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灵活应对。这涉及快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调配人员和物资、重新规划流程等,以确保医院的应急工作能够及时展开。(2)弹性资源:医院应具备弹性的医疗资源供给机制,包括增加床位、扩大医疗队伍、调配应急物资等,以满足突发事件期间患者的集中救治需求。同时,医院还应与其他医疗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应对。(3)协调联动:医院应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协调联动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及时沟通和协同合作。这包括内部各科室之间的协调,以及与其他医院、政府部门、社区等的紧密合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9]。(4)持续改进:医院应急管理弹性能力还包括持续改进和学习的能力。通过对历次应急事件的回顾和总结,医院能够不断改进应急预案、流程和资源配置,提升应急管理的效能和应对能力。

2.2 医院应急管理“弹性”能力的构成要素

包括内部、时间和外部3 个主要维度,具体可从抵抗力、恢复力及创新力进行分析。首先,抵抗力是指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抵御冲击和变化的能力。这包括医院内部的资源配置和管理,如应急物资的储备与供应链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准备,以及设施的合理规划和设计,以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冲击。其次,恢复力是指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恢复到事前运行水平的能力。这包括医院内部的应急响应机制和协调管理,如紧急队伍的调配与协作、资源的迅速恢复与再配置,以及恢复正常医疗服务的能力。最后,创新力指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能够主动采取创新措施和方法来提高应急管理的效能和效果[10-11]。这包括引入新技术与信息系统,加强数据分析与预测能力,以及与其他机构和社区合作,推动应急管理的创新发展。见表1。

表1 医院应急管理“弹性”能力构成要素

2.3 理论框架

根据表1 医院应急管理“弹性”能力的构成要素,从以下几点对医院应急管理弹性能力进行建设,通过强化这些要素,医院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保障公众健康与安全。具体见图1。

图1 医院应急管理“弹性”能力的构成要素

3 综合医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运用应急管理弹性能力的对策

3.1 加强综合医院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鲁棒性

(1)建立鲁棒的应急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应急管理部门或机构,负责协调和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应急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责任分工和流程,确保应急工作的高效运行。建立定期评估和改进机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提升应急管理体系。(2)加强资源储备和保障:建立稳定的物资储备体系,包括医疗物资、药品、防护用品等,以满足突发事件期间的需求。建立合理的资源调配机制,确保应急资源能够及时、有效地调配到需要的地方。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物资的及时供应和质量可靠。(3)强化人员培训和准备:建立完善的培训计划,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应变能力。组织定期的应急演练和模拟演习,锻炼医务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和配合能力。建立紧急人员调配机制,确保有足够数量和合适技能的人员能够迅速响应并投入工作。(4)强化信息管理和沟通: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整合、传递和分析,确保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建立跨部门、跨机构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机制,提高信息沟通和协调联动的效率和准确性[12-13]。加强公众沟通和宣传工作,及时发布准确的信息,消除谣言和恐慌,增强公众的信任和合作意识。

3.2 构建高效区域应急协同网络

(1)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在区域范围内,建立跨部门、跨机构的联防联控机制,包括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应急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等的协同合作。制定明确的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确保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调配和协同行动。(2)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搭建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包括信息采集、整合、传递和共享的系统,以确保各相关单位能够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推动各单位接入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互通,提高信息沟通和协调联动的效率。(3)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定期组织区域范围内的应急演练和培训,包括模拟突发事件的处置、指挥协调、资源调配等环节。强化应急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14]。(4)建立紧急联络机制:建立区域范围内的紧急联络机制,包括紧急通信渠道、紧急会商机制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联络和召开会商。确定紧急联络人员和联系方式,并进行定期的联系测试和演练,确保联络渠道畅通有效。(5)加强跨区域合作和资源共享:推动不同区域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建立跨区域的资源共享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调动和配置各方资源。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和调配系统,以满足区域范围内突发事件期间的物资需求。见图2。

图2 区域应急协同网络

3.3 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的创新能力

(1)建立创新机制:在医院内部建立专门的创新机构或团队,负责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的创新工作。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医院内部的创新研究和项目开展。(2)加强科研与学术交流:鼓励医院内部的医研机构、科室和医务人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创新。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以及高校等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知识共享和技术转化。(3)创新技术应用:推动医院引进和应用新技术,如远程医疗、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提升医院的应急管理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推广使用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和器械,提高医院的诊疗效率和准确性。(4)加强人员培养与管理: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医务人员,鼓励他们在实践中探索新的解决方案和方法。建立激励机制,对于提出创新建议、参与创新项目的医务人员给予奖励和荣誉,激发其创新热情和积极性[15]。(5)开展创新项目与实践:组织医院内部的创新项目和实践,鼓励医务人员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方案。支持医院内部的创新创业活动,为医务人员提供创业平台和资源支持。

综上所述,综合医院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应急管理流程复杂、缺乏完善的应急预案、应急保障资源不足、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及协调联动机制等。针对这些挑战,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来提升医院的应急管理能力,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以不断提升医院的应急管理能力和响应能力,为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调配公共卫生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养猪饲料巧调配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大气调配师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调配工人
张馨予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