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农村老年人口养老对策研究

2023-12-26吴启祥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养老

吴启祥

(阜阳师范大学,安徽 阜阳 236037)

农业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人口老龄化问题将严重制约到我国乡村振兴、美丽乡村、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并不断成为影响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1]。为此,加速发展农村老龄事业,妥善解决农村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构建乡村老年人服务体系、补齐农村养老短板、推动“适老化标准”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的结合成为解决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养老问题的难点与重点是农村,如何破解农村养老问题,关乎社会经济建设的成效。而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逐步完善、网络覆盖率得到极大提升,乡村数字化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这为我们优化农村养老服务模式、摆脱农村老年人养老困境提供了必要的抓手。

1 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实意义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我国从20世纪末开始步入老龄化阶段,老龄人口规模持续增长,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64亿人,占比从2000年的10%增长到18.7%,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老龄化程度将持续深化[2]。但相对于城镇人口老龄化,农村人口空心化、老龄化的问题,更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老龄人口将进一步增长。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是正确把握人口发展规律,着眼未来,立足当下的重要任务,对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保障社会稳定及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要求。随着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家庭与社会的负担日渐加重,社会保障支出与日俱增,健康服务与养老服务的供需矛盾不断激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解决农村养老难题,健全多层次保障机制,完善服务体系,营造一个敬老、孝老、养老的社会氛围,有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要求。

第二,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突出,导致劳动人口规模逐渐减少。农村青年劳动力的减少,对我国发展乡村、推动乡村经济建设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而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解决农村养老困境,加强人力资本的积累,提高要素生产率,能够对冲老龄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并推动我国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3]。

第三,维护社会安稳与国家安全的关键举措。人口老龄化不仅确保我国社会活力与代际和谐,还能影响到我国人口安全与国际竞争力。而积极解决农村养老困境,破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有利于化解与防范老龄化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和稳定风险,确保我国社会安定、和谐,助推我国乡村各项工作稳定健康发展。

2 农村老年人养老所面临的主要困境

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摆脱农村养老困境是一项重要任务,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按照党中央战略部署,科学应对、综合应对、及早应对,明确战略目标、基本原则、指导思想,提升农村养老的实效性和有效性。但为充分破解、应对、对冲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我们必须明确当前农村养老困境,以问题为导向,提升策略制定的针对性,助推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1 家庭养老功能的持续弱化

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养老,特别在崇老文化的背景下,家庭养老与农业社会的生产形式、生产方式相契合,成为农村人养老的基本模式。一方面,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导致乡村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失,不仅改变了乡村的年龄结构,而且加剧了乡村的老龄化问题,造成乡村出现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与“孤老家庭”。传统养老观念与孝道文化受到冲击,照料、赡养老人的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家庭不断呈现出小型化、核心化的特点。大部分农村家庭组织呈现出“4、2、1”的结构特征,即倒金字塔式结构。 而高龄化、老龄化的趋势又使农村养老压力持续增加。这种压力不仅体现在经济供给方面的困难,而且体现在精神慰藉、陪伴等方面的缺失。

2.2 社会力量参与度相对较低

当前市场对农村养老服务的参与度相对较低。从供给侧的角度出发,我国市场化养老机构或企业数量相对较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从需求侧的角度出发,只有具备一定经济基础的老年群体才有能力、有意愿选择养老院,且需求主体的空间分布比较零散且规模不大,容易影响到养老企业的市场化发展质量。此外,企业养老对乡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加之风险大、利润低、周期长等行业特征,导致市场化乡村养老面临着严峻的阻碍[4]。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只有志愿性的社会组织、社会机构,才能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但从农村养老服务现状和趋势看,社会组织的功能发挥相对有限,并且缺乏宽松的政策环境。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体系带有鲜明的行政导向,不仅缺乏独立性和灵活性,而且缺乏充足的资金保障。

2.3 农村养老保险机制不完善

首先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现实生活相脱节。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难以考虑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不能明确农村地区的差异性,几乎采用一种制度或模式来解决全国各层次、各类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这严重影响到农村老年人养老工作的质量。

其次是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问题。当前我国对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的政策倾斜与财政投入相对不足。由于乡村居民收入总体不高,劳动收入除了日常消费与生产支出外,真正剩余的资金相对有限,难以保障老年人的更高质量生活需求。

3 农村老年人养老的对策

3.1 完善家庭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是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契合当前的基本国情与历史文化,也是乡村居民主要的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模式不仅能够确保老年人的自主性与独立性,而且能提升老年人对生活情景的熟悉感。但为了强化家庭养老功能,应从政策支持与技术补充等角度给予支持[5]。

首先是政策支持。相关主管部门应积极构建家庭养老扶持政策,指引农村居民履行照料老年人的责任和义务。一方面,政府部门要从法律层面上明确家庭成员的责任与义务。进一步健全赡养制度,维护老年群体的合法权益。通过政府补助、减免税收等形式指引老年人和家庭长远共同生活、共同居住。另一方面要注重家庭政策的实施与制定。政府部门应结合农村养老特点,构建完善的优惠政策,譬如,对承担赡养义务的家庭成员给予照料津贴、照料假等福利。

其次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升家庭养老的品质。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逐渐成为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与思想理念的载体,因此,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上,新媒体技术能够有效运用到农村养老模式中,缓解我国所面临的养老压力。农村养老不仅要构建一个无障碍的人居环境,而且要持续推进智能化设备的研究与推广,从生活环境、心理、生理及行为等角度丰富老年人需求。譬如,建构包括“远程诊疗”与“智能问诊”的智能家庭系统,构建涵盖“手机报警”与“监控预警”的安保系统,构建拥有“社交功能”与“娱乐功能”的生活保障系统等。此外,在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运营平台应持续优化操作界面,简化操作流程,丰富板块类别,加强信息发掘、抓取、捕捉等技术的运用,形成适应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需求的推荐机制。让老年人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了解社会、世界、国家,从养生、医疗、保健、文化、交际等层面丰富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从而更好地强化家庭养老效能,摆脱农村家庭养老所面临的困境。同时,为深化技术服务与家庭成员帮扶之间的联系,应通过设置远程监控、即时交流、健康预警等功能,让家庭成员能够第一时间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安全状况,从而联系相关机构,解决各种问题。譬如,当智能监控系统发现老年人出现跌倒、撞伤等状况后,能够及时将预警信息发布给家庭成员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3.2 完善社会养老模式

首先是推动养老服务的市场化改革。当前我国养老市场存在智慧养老、养老地产、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四种商业模式。但由于人才、技术、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市场化养老普及率不高,不能确保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与齐备。为此,应积极创新市场化模式,通过“公建民营”“民营公助”等方式,推动市场化养老模式的创新。一是公建民营模式。公建民营可以将“养老院分散的老年人群”集中起来,统一安排到服务优质、设施完善、环境良好的场域进行集中供养。这种养老模式能够帮助经济困难人员解决养老问题,避免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也能激发社会资本活力,提高养老床位与产品的供给质量[6]。二是民营公助模式,能够开拓养老市场,打造集康养、旅养、医养为一体的“供养格局”,满足不同层次老人的养老诉求。但在信息时代,无论是哪种市场化改革,都需要构建一套智能化养老模式,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这种智能化养老模式需要构建一个涵盖安全服务管理、健康服务管理、生活服务管理、快乐服务管理等内容的智能服务中心,确保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品质和质量。

其次是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企业”的创新性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企业能够为辖区内的老年人提供餐饮、住宿、医疗养老等专业服务。为充分发挥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功能与作用,需要降低需求侧的经济支出。一方面可以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支持,扩大服务范围,让经济困难群体享受服务。另一方面需要改革、创新服务模式。譬如,通过新媒体设备、医疗照护、精神文化等服务或者制定智能化养老服务模式,为乡村老年人群提供安全、医疗、健康、生活等方面的保障,从而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提升农村养老的质量、效率,缩减城乡的养老差距。

3.3 完善与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完善、改进、升华的必要抓手,是农村养老模式创新的驱动力。伴随农村家庭养老功能与作用的持续弱化,农村空巢老人与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日渐突出。

首先,因地制宜,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对收入较好的农村老年人,要引领其参与养老保险,通过优质服务与基金增值,提升农民参保的意愿。缴费方式应多样化、灵活化,以年度、半年、分级水平进行。在收费方式上,政府部门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号或APP等,涵盖社保查询、缴纳等功能的社保平台[7]。确保老年人能够看得懂、易操作,要降低申请准入与审批流程,让老年人能够在家实现“社保缴纳”。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政府部门应,充分激发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如通过新媒体平台宣传投保底数、回报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提升养老保险缴纳的成效。但在各类制度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制定多层次、多维度的工作方案与行动路线,提高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性、有效性。

其次是发挥政府的财政支持功能。财政补贴是社保工作的重点与关键,有利于破解养老基金缺乏或不足的问题。在实践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加大政策倾斜与资金投入力度,确保让农村老年人获得更多的实惠。

此外,在基金运用与管理层面,政府应强化管理手段,统一配置计算机系统、新媒体技术、智能化设备,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在基金管理中的效用,解决基金管理的问题。相关部门还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标准”“监督机制”“评估体系”,或者通过新媒体平台将政策要求、文件精神即时传递给基层相关部门,从而优化养老保险制度,提升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水平,帮助我国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升社会服务保障水平。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为此,我们应整合、发掘、发挥新媒体在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中的作用,通过强化家庭养老功能、吸引社会力量、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等形式,打造层次鲜明、多方参与、技术引领的农村养老体系,提升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推动我国农村社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养老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