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学业预警管理机制提升路径研究
——以G学院英语教育专业为例

2023-12-26邓梦芸

科技风 2023年33期
关键词:学分学业预警

邓梦芸 朱 娟

南宁师范大学 广西南宁 530000

一、现状分析

当前G校全日制普专生学业预警管理办法主要是依据相关管理办法执行,该管理办法自2016年底公布之日起实行至今。

(一)学业预警分类

考勤预警:是指学生上课缺勤累计达到一定时数,及时给予预警,并告知连续缺勤的后果。

成绩预警:是指学生一学期内出现不及格课程以及不及格课程累计超过一定数量或出现无故缺考,给予预警,并告知将会出现的后果。

毕业预警:是对应届毕业生的修学课程情况进行统计预警,若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未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未取得规定的学分,给予预警。

(二)学业预警等级和预警办法

目前G校的学业预警分为黄色、橙色、红色三个不同等级,学业预警工作一般按学期为单位进行,在每学期的第一周至第四周内由各二级学院根据学生学业情况,对应学业预警管理办法,对被预警学生采取相应的预警措施。

(三)学业预警的工作程序

各二级学院成立以学院主要负责人为组长,教学秘书、辅导员、班主任为成员的学业预警专项工作小组,具体负责落实本学院的学业预警相关工作,学工处、教务处负责整体检查和督促推进。工作程序操作流程如下:确定学业预警学生名单→下达学业预警通知单→警示谈话→通知家长→开展帮扶工作→建立学业预警管理档案。

二、结果分析

本次研究共收回有效问卷247份,通过对收集的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一)全体受访者采集结果

当前英语教育专业的男女比例失衡。从参与调查的学生来看,女生人数约占总人数的95%,而男生人数不到10%。

回收问卷年级分布:2017级32份,2018级77份,2019级79份,2020级48份。从回收数据上来看,2017—2020级均有问卷回收,初步达成预期效果。

当前有超过50%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当前的所得学分,有超过70%的学生不知道自己目前的平均学分绩点,有接近60%的学生不知道每学期学分低于多少分会被预警,但有超过70%的学生可以确定自己当前的成绩可否顺利毕业。

有超过90%的学生认为学业预警会对自己的行为具备足够的约束力,接近90%的被访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对被预警学生的信息名单进行保密。

在受访学生中,有将近66%的学生身边有同学曾出现被学业预警的情况;有70%的学生认为学业预警制度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有积极的正面影响,仅有不到10%的学生认为学业预警制度对自己的没感觉。

在受访学生中有不到3%的学生对本校全日制普专生的毕业学分“非常了解”,21%的学生对本校全日制区专生的毕业学分“比较了解”,41%的学生对毕业学分“一般了解”,30%的学生“一般了解”,不到5%的学生“完全不了解”。

超过40%的学生对本校学业预警制度“一般了解”,14%的学生对本校学业预警制度“比较了解”,仅有不到4%的学生对本校学业预警制度“非常了解”,将近40%的学生对本校学业预警制度“不太了解”,超过3%的学生对本校学业预警制度“完全不了解”。

超过90%的受访学生认为“成绩好对提升自身能力有帮助”,有不到9%的学生认为“不确定成绩好是否对提升自身能力有帮助”。

受访学生中有超过80%的学生“同意(含非常同意)”成绩好对毕业以后的发展有帮助,仅有不到2%的学生“不认为”成绩好对毕业以后的发展有帮助。

超过40%的受访学生认为“比较必要”制定学业预警制度,20%的学生认为“非常必要”制定学业预警制度,将近30%的学生认为“一般必要”制定学业预警制度,仅有不到10%的学生认为“不太必要”“完全没必要”制定学业预警制度。

接近24%的学生认为学业预警“非常具有”警示作用,接近56%的学生认为“比较具有”警示作用,不到1%的学生认为“不太具有”警示作用。超过90%的受访学生认为学业预警帮扶“能”对学业困难的学生具有转化作用,将近78%的学生认为学业预警制度“能”提高自身的学习自主性,将近20%的学生“不确定”学业预警制度是否会提高自身的学习自主性。

根据受访学生进行多项排序结果,超过45%的学生认为学校应在每学期开学初对学生进行学业预警。各选项比例数由高到低依次是:每学期开学初、学期内出现学业困难的任意时间段、学期末、寒暑假期间。

在受访学生中有8%的学生曾受到学业预警,超过90%的学生没有受到过学业预警。受访学生中认为学业预警应该包括以下内容:科目挂科、上课出勤率低、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业学分过低、科目成绩下滑幅度过大、英语等级考试未通过、心理状况不佳等。其中,结果超过50%的选项分别为挂科、出勤率低、学习态度不端正、修读学分过低。

超过50%的受访学生认为高校可以通过“组织讲座介绍专业课学习内容或方法”“组织专业内优秀学生或高年级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定期小组学习”“辅导员或班主任警示谈话”等方法帮助被预警的同学摆脱预警。

接近49%的受访学生认为学校目前的学业预警对预警学生“有一点帮扶作用,但不够全面,帮扶措施的责任人未细致到个人”;28%的学生认为“比较有效,能警示学生且帮其较快解决学业困难”;24%的学生认为“有警告作用,但无实质性帮助”。

(二)曾受到学业预警受访者的采集结果

超过84%的曾被预警学生不认为学业预警与本校的其他管理制度存在冲突或难以协调。在被预警过的受访学生中大部分学生(超过40%)认为本校的学业预警制度实施效果比较理想,接近40%的学生认为实施效果一般理想。

超过95%的被预警学生认为学业预警对自身形成一定压力,其中27%的学生被预警学生认为压力非常大。

超过60%的被预警学生认为被预警之后家长对自身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督促作用,也有接近30%的学生不确定家长的督促作用,10%的学生不认为家长对自己的学习起到督促作用。

有50%的被预警学生是通过辅导员或班主任得知自己被学业预警。接近70%的被预警学生认为学校应该为被预警学生配备专业方面的教师或助教定期辅导。

在被学业预警之后,受访学生反馈的学校帮扶措施结果由高至低的前五项分别为帮助制订学习计划、心理疏导、定期检查学业情况、其他、协助分析学业困难原因。

在被学业预警之后,对受访学生进行帮扶的人员选择比例由高至低的前三项分别为辅导员或班主任、任课教师、专业内优秀的同学,其中班主任和辅导员是主要的帮扶人员。

(三)结论

G校学业预警制度管理机制较完善。首先,成立学业预警工作小组,各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为组长,教学秘书、辅导员、班主任为成员,明确责任分工,具体负责二级学院学业预警工作。其次,学业预警分为黄、橙、红三个等级和考勤、学业、毕业三种不同类型的预警,根据学生不同程度的情况来判定相对应的预警等级和类型。最后,学业预警工作流程完备,包含名单确定、通知预警、警示谈话、通知家长、家长面谈、开展帮扶、建立档案等细节工作,涵盖学校—学生—家长三个层面的具体工作流程。

学业预警相关工作开展得当。第一,被预警学生名单保密工作到位,被预警学生基本是从班主任和辅导员渠道得知自己被预警学业,说明名单保密工作有一定效果,但仍出现从班干部渠道了解到被学业预警名单的情况。第二,开展学业预警时间合理,预警工作在每学期第一周至第四周由各二级学院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业情况,采取相应的预警办法,大部分受访学生也希望学业预警可安排在每学期开学初。第三,帮扶工作中辅导员和班主任帮扶工作效果显著,被学业预警学生在受访中表示,辅导员和班主任是主要的帮扶人员,帮扶内容主要为帮助制订学习计划、心理疏导、定期检查学业情况等。

G校学业预警制度实施效果较理想。超过50%的被预警学生在受访中表示G校的学业预警制度实施效果“理想”(含“非常理想”“比较理想”);受访学生中有超过90%的学生未收到过学业预警,并且十分清楚当前自身的学习情况是否可以顺利毕业。由此可以说明,学生整体学习状况优良,学业预警制度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另外,在学业预警制度实施过程中,家长对被预警学生也起到来良好的督促作用,但是仍出现学生对自己的学分、绩点以及毕业学分要求不了解的情况。

学业预警制度促进专业学风建设。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业预警制度会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具有足够的约束力,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有积极的正面影响,能提高自身学习的自主性,有一定的警示作用,特别是对学业困难的学生具有很大的帮助,具有转化作用。因此,学业预警制度的制定是必要的,极大地推动了本专业的学风建设。从被学业预警学生的角度来看,收到学业预警能给被预警学生形成一定的压力,促使被预警学生专注于学习,努力完成学业,提升自身学习成绩水平。

存在问题:大部分学生对于学业预警制度的了解停留在“一般了解”的层面,对于学业预警制度的具体细节、具体条件了解程度不高。

三、提升路径

(一)优化学业预警管理机制,促使管理制度科学化

第一,进一步细化学业预警指标。通过多方面的指标要素来衡量学生是否需要预警以及被预警的等级,除了常规的成绩指标、考勤指标外,还可以考虑纳入外语等级指标、心理指标、家庭环境因素、客观因素等指标,通过构建多元学业预警指标体系。

第二,加强学业预警过程中的过程管理。以各二级学院为单位做好帮扶过程中帮扶工作的记录台账,记录内容可包含帮扶时间、帮扶方式、帮扶地点、完整谈话记录、帮扶人及被帮扶人签字确认等要素。

第三,强化预警过后的反馈和追踪工作。在对被预警学生进行面谈、教育等预警之后,帮扶人要持续跟进被预警学生的日常学习、考勤、考试、心理等情况,及时将情况反馈给班主任、辅导员、家长。

(二)充分联动“家—校—生”三方,形成多方共同合力

首先,加强家校联系。帮扶人要及时联系家长,主动反馈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及困难,与家长保持常态化沟通和交流,形成多方督促被帮扶学生的合力,促进被帮扶学生的转化。其次,主动与被预警学生面谈教育。通过面谈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难点和痛点,引导学生专注学习,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指导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三)保障学生学业完成,促进专业学风建设

在保持现有学业预警制度实施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学业预警制度的宣传,特别是加强学业预警制度指标项目、预警措施、毕业学分、学分绩点等重点细节信息的宣讲,强化学业预警制度的积极影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专业的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制定多样化帮扶措施,细致落实帮扶责任

可从学校层面增加多渠道、多途径的帮扶措施,帮助被预警学生重拾学习信心,走出学习困境,保质保量按要求完成学业。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受访学生希望学校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帮扶,学校或二级学院层面:组织专业学习讲座、专业内优秀学生学习方法分享会、班级成绩学习小组等;帮扶人层面:帮助制订学习计划、心理疏导、定期检查学业情况、协助分析学业困难原因、专人学业辅导等。

另外,将帮扶责任细致落实到帮扶责任人上,出台相应的帮扶人保障和激励措施,最大程度减少帮扶人工作懈怠感和倦怠感,积极推动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五)提升帮扶人队伍专业素养,探索帮扶人员新模式

目前,发挥学业预警帮扶作用的人员主要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大部分的帮扶工作主要由辅导员和班主任进行面谈教育,极少数能从学科专业的角度对被预警学生进行学业指导。有超过70%的被预警学生在受访中表示“很希望学校能配备专业方面的教师定期辅导”,因此可以通过“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的搭配模式对被预警学生进行帮扶,针对不同的帮扶对象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从心理、生活、专业、学习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帮助和指导,提升帮扶效率和效果。

猜你喜欢

学分学业预警
艰苦的学业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学分美食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