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后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2023-12-25杨良梅

时代商家 2023年50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思考

杨良梅

摘要:高校所属企业改制完成后基本实现了体制改革的目标。然而我们还要看到,高校所属企业的数量虽已大幅下降,但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通过各种各类上级巡视检查、督察工作暴露出的各种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本文对高校及所属企业未来发展的理念及体制改革后国有资产的权属划分、收入归属不明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提出关于企业资源整合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对策,明确高校所属企业的发展模式、发展目标,确保高校所属企业走上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为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思考

高校应不断加强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切实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并努力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和效益,从而高效地保障行政机关履行各自岗位职责,进而促进高校各项事业稳定有序发展。因体制改革留存的企业规模锐减,现阶段唯有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进一步详细并深入地了解企业及其所处的行业特征、运营情况、经营周期及其对监管政策全方位的敏感度,才能摸索出对所属企业的正确管理方式、有效并动态地进行调整,更为精准地定位企业经营管理目标,才能实现高校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义务。

一、高校所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概念与重要意义

(一)高校所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概述

高校所属企业是指高校投资成立的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资本参股公司及其各级子公司。高校所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是指高校對所属企业国有资产所有权的行使,管理权限的划分,资产的保值增值,收益的享有、处分等进行的监督;要求明晰企业产权关系,确定相关权利和划清责任界限,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筑建防火墙防范化解高校风险。

(二)高校所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高校所属企业拥有得天独厚的校内环境、高层次人才资源及庞大的师生市场。所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国有资产使用的效益性和安全性。其次,高校所属企业承载着落实高校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使命、承担保障高校教育及科研服务的基本任务。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能够使企业发挥自己的优势、突出企业经营强项、实现可持续发展,平衡产学研关系、为高校筹措教育经费。最后,高校对所属企业寄予厚望,希望企业不断挖掘国有资产的价值,通过校企联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高校所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产权归属关系不明,业务归属不清

企业的土地及经营场所、经营业务大部分依托学校的资源。高校与所属企业产权归属关系不清、产权界定不明,造成业务归属不清,以至于即使企业在经营范围内经营主营业务及租赁业务,省委巡视及上级督导工作中仍然指出收取的经营收入和租赁收入被认定为未按要求纳入规定账户核算设立的“小金库”等问题,责令企业停业整改。类似前期政策把握不准、吃不透等问题,不仅影响了校办企业正常经营业务的开展,也打击了企业开展经营及租赁业务的积极性。实际工作中还有部分经营性资产管理权在二级学院,如运动场所的使用权,收取的租金直接上交到事业财务;部分经营性资产管理权在后勤部门,如依附食堂场所经营的小卖部,收取的租金上交到后勤实体。这样高校内部经营性资产管理分散、收入标准不统一即暴露出高校对经营性资产管理不善。

(二)事企不分,缺乏对管理人员的考核机制

高校所属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为校行政部门相关在编人员,日常管理工作要兼顾企业及校行政双方,以至于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校行政部分的事务缠身、分身乏术,投入到企业的时间、精力及能力有限。事企不分且在编人员的人事关系在学校,薪酬发放由高校负担,这部分工作人员无论对企业付出多还是少,无论干得好还是干得坏,都不会影响其在高校的收入待遇及职务升迁。缺乏对管理人员的奖励及惩罚考核机制,在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状态下部分管理者甚至会出现心理不平衡,乃至铤而走险、违规操作,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日积月累形成了管理人员做事不问效、做坏不问责的管理模式,必将限制企业的良性发展,甚至部分管理者不具备经营企业的专业能力,无法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企业经营决策,影响企业的长久持续发展。

(三)所属企业管理及核算分散

部分高校所属企业目前是按校办企业进行管理,各校办企业在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的经营范围内单打独斗、各自为政,分别开展各自的主营业务、形同散沙。例如高校宾馆提供餐饮、住宿、负责校内接待业务,按餐饮业进行成本核算;校内印刷厂提供高校内部教材、资料等印刷服务,按制造业进行成本核算;高校服务公司管理各校区大门进出、提供门禁管理服务,按不动产租赁进行停车收费核算;旅行社承接组团、包团旅游业务,按照旅游服务进行核算;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科技孵化、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日常经营过程中多与政府沟通,并申请政府扶持资金,逐步向打造成国家科技园而奋斗。各企业的内控标准不统一,执行的物资、服务招标采购制度及流程不统一,造成实际工作中执行力大打折扣,给人留下管理混乱的印象。

(四)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低,业财不能实现有效融合

高校及所属企业的资产管理部门共用一个,即为校国有资产管理处,资产验收入库时经常行政部门与企业混淆,将企业出资购置的资产入库到校行政部门。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固定资产信息管理都是依靠财务软件中的“固定资产”模块进行,并未形成专用的“固定资产信息共享”体系。在审批程序上,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跟踪审批进程,在每个环节都不能忽视,避免由于审批人员的疏忽而导致审批停滞,审批表格缺少顺序编号,起不到有效的控制,最终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在管理方面,固定资产标识仍以纸质标签纸为主,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给后期盘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财务核算上,财务依托业务部门提供的纸质表单做出相应的账务处理,主要为事后核算,而对固定资产流转环节缺乏事中控制,易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不高,核算信息失真的现象。

(五)校办企业经济效果不明显,对高校的经济效益贡献不够大

高校的收入来源有限,目前仅靠财政拨款和学生缴费收入,在高校教学成本逐年上升的形势下,高校在积极争取财政拨款的同时,收入也迫切需要开源,因此对校办企业寄予厚望。高校的主业是搞教育,虽然不擅长经营管理企业,但是依然尝试用国有资本投资创办各类型的企业,希望所属企业能够利用学校先天的资源、充分发挥在行业内的经营特点,并进一步加大校企联合,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形成高校及所属企业双赢的局面。但是高校成立校办企业经济效果不明显,对高校的经济效益贡献不够大,各企业能够自负盈亏、适当地安置学校部分人员去处、为科研成果转化能够提供平台是目前高校所属企业的经营状况。所属企业并未拓展主营业务至校外,实际大部分业务范围也就仅限于校内有限的资源,仅仅作为校内服务单位,并未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狭窄的市场造成了企业毫无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三、解决高校所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明晰国有资产产权、厘清业务归属

加强企业国有资本基础管理,明确校属企业办公用房屋的土地、房产产权,明确经营性资产管理部门,新旧管理部门进行管理权属移交,厘清高校与校属企业的产权归属关系、厘清企业与学校收入业务归属。产权属性明晰后,可以请专业的资产评估公司将企业所用学校资产进行评估,然后企业与高校按照评估资产价格签订经营性资产有偿使用协议,企业按照经营范围正常收取租赁费,然后按照与学校的协议上交资产有偿使用费,学校再根据相关的会计制度及财政要求进行业务处理。这样高校收取的经营性资产使用费严格按照财政要求进行核算,所属企业作为独立经营合同主体对外提供服务或招租收取的经营收入及租赁收入依法进行成本核算,收支结余形成企业的经营利润。国有资产产权明晰让高校所属企业依法实现为承担有限责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的市场主体,同时也为高校避免相应的管理风险。

(二)事企分开,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提高人员专业水平

校属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管理者。选定管理层时,坚持事企分开的原则,行使生产经营管理职能的高校行政人员划归企业进行考核管理。企业不应局限在高校内挑选人才,可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职业经理人,主持企业的全面日常管理工作,以解校行政人员难以分身之困境。企业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首先制定企业运营指标、年度发展计划等目标,然后将企业的目标成果同责任统一起来、并将责任落实到人,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最后根据设定的目标考核体系对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目标完成时启动奖励机制,让经营管理者均能够有机会依法享有企业的运营及发展成果;目标未达标或工作效率低下,则要启动问责机制,奖罚分明,促使管理者不断总结完善精细化管理。管理人员应加强自主学习意识,多参加社会培训、及时更新企业管理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带领企业实现经营管理和发展目标,并进一步壮大。

(三)成立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整合校办企业

要想改变校办企业分散经营管理的现状,建议组建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成立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是高校国有资本监管的纽带,明确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以及其他权责事项。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授权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所有校属企业,将企业资源进行整合,发挥最大效用。资产管理公司将承担有限责任的公司类型的企业直接作为子公司管理,“事业单位营业”、“集体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办理行业许可证变更,对能注销或变更的企业进行注销及变更,这类企业的主营业务并入资产管理公司,统一开展经营、管理,进行财务核算。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母公司设计母子公司的机构设置、治理结构、经营管理模式及人事管理制度;制定公司利润的分配方案、绩效考核方案及评价体系等;完善各子公司的预决算流程、工程及物资的招投标、采购流程,使各公司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流程进行企业运营管理。

(四)搭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促进业财融合

高校及所属企业固定资产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资产的管理工作专业性又较强,要实现固定资产科学使用和规范及高效管理,必须搭建与形势及规模相适应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通过信息化平台,业务部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能实现固定资产的信息共享,固定资产的申购、审批、验收入库、使用信息变得公开透明,且均处在合理的监督之下。日常管理中改变传统的纸质标签,给每一项资产建立电子身份信息——专属二维码,以后资产的每一次流转均记录在其电子信息档案中,电子数据的全面存储及便捷调取有利减少因人为因素造成的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的差错并为资产日后的盘点、出售、清理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财务核算时,直接调用平台内实时固定资产清单、自动生成折旧数据明细表,进行账务处理,使核算及管理同步反映流转及留存资产信息,有效地实现业财融合,从而提高校内及各企业的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管理及核算水平,稳固国有资产管理效果。

(五)健全考核体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高校对所属企业要以管资本为主,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高校对所属企业资产管理的要求不到位、认识不到位、以及执行用力过度,致使企业失去了应有的经营活力。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要建立健全薪酬管理及激励制度,设定对各子公司及管理人员的考核指标、考核体系,将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纳入考核指标,制定公司超额利润管理及分配办法,让员工收入与企业效益挂钩,提高工作士气及人员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不断挖掘资源、开发新产品、拓展校外市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能够良性发展。高校所属企业引进并执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制定经营规范管理流程,设计好高校行政与所属企业的重大决策参与、审批审签权限,建立激励及惩罚机制,经营过程中不断提质增效。提高所属企业的国有资本收益及效益,推进教育、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提高国有资本在企业内的运营效率,最终促使高校聚焦教育科研主业,实现内涵式发展、完成高校建设目标。

四、结束语

现阶段高校所属企业基本实现了体制改革的目标,然而实际工作中逐渐暴露出高校及校办企业国有资产产权归属、业务归属划分不清,管理及核算分散,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不足,固定资产管理未有效地实现业财融合,同时校办企业对高校经济贡献不大等诸多问题。高校所属企业应当完善管理体制、明晰国有资产产权归属、整合企业资源、增强资产的活力,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并积极地探索并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不断开拓市场,建立长久有效的奖惩机制激励员工,以实现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利用信息化技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发展壮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创造更大的上升空间。从而让校办企业真正地服务高校、服务地方、聚焦科研科技成果转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也为高校发展成应用型大学打下夯实的后方保障基础。

參考文献:

[1]孙俊芳,纪高飞,王源.新形势下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创新发展模式探析[J].国有资产管理,2023 (04):54-57.

[2]陈秋云,张科.高校所属企业绩效评价思路及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23,34 (01):50-54.

[3]李韦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 (19):36-37+41.

[4]李继红.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后国有资产管理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 (10):10-12.

[5]刘敏.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新探[J].会计之友,2011 (19):112-113.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思考
县级政府依法行政的问题研究
论新型农村医疗体制改革的完善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