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心通痹合剂联合西药治疗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血脂、心功能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2023-12-22吴少俊姚小洋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12期
关键词:合剂气虚血瘀

吴少俊,姚小洋,樊 娟,徐 慧

(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0)

冠心病(CHD)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心肌缺氧、缺血所致,典型症状为胸痛、胸闷,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1]。CHD主要发病群体为中老年人,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致使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该病发病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基础之一为血脂水平异常导致的血液黏度增加[3]。西医针对CHD主要采用降脂类、硝酸酯类、抗血小板类药物治疗,但部分患者胸痛会反复发作,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中医学将该病归属于“心痛”、“胸痹”等范畴,以气虚血瘀型多见,病机为气运无力、心气亏虚,日久引起血瘀,治疗上应以益气活血为原则。益心通痹合剂是“益气活血法”的代表药物,为此,本研究探讨在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CHD患者基础上,联合应用益心通痹合剂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96例CHD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50~83岁,平均(68.12±5.10)岁;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Ⅳ级分别为28例、14例和6例;病程1~15 a,平均(7.64±1.17)a。观察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52-85岁,平均(68.04±5.04)岁;NYHA分级:Ⅱ-Ⅳ级分别为27例、12例和9例;病程1-14 a,平均(7.90±1.07)a。2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4](1)左前胸或胸骨后疼痛,可放射至肩背部、左臂等。(2)一般可持续数分钟至10余分钟。(3)常在饱餐后、负荷增加、天气变冷时诱发。(4)发作时心电图出现暂时性ST段移位。

1.2.2 中医诊断标准[5]辨证为气虚血瘀型,证见胸刺痛,胸部憋窒,动则加重,伴气短乏力,汗出心悸,舌苔薄白,脉弦细无力。

1.3 纳入标准 (1)临床资料完整。(2)符合上述诊断标准。(3)50~85岁。(4)依从性好,可遵医嘱用药。(5)患者知情签署同意书。(6)具备正常的沟通能力。

1.4 排除标准 (1)合并严重感染者。(2)造血系统、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3)合并重度心肺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精神疾病患者。(4)近3个月有大型手术或创伤史者。(5)过敏体质者。

1.5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广州南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27142,规格:10 mg/片)治疗,20 mg/次;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013,规格:100 mg/片),100 mg/次;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山东力诺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115,规格:40 mg/片),40 mg/次;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Dr.Reddy’s Laboratories Limited,批准文号H20180074,规格:75 mg/片),75 mg/次,以上均1次/d。观察组加用益心通痹合剂(由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制备,许可证编号:川20100098HZ,规格:100 mL/瓶)治疗,30 mL/次,3次/d。2组均连续治疗4周。

1.6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按照心电图恢复正常、ST段回升≥0.05mV、ST段回升<0.05mV分别纳入显效、有效和无效。(2)血脂水平:采用南京贝登医疗股份有限公司BS-2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检测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3)心功能指标:采用上海寰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Apogee3800型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每搏输出量(SV)。(4)预后情况:治疗后随访6个月,统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衰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5)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血脂水平 观察组治疗后LDL-C、TC、TG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2.3 心功能指标 观察组治疗后LVEDD、LVESD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SV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2.4 预后情况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预后情况比较 n(%)

2.5 不良反应 2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从中医学角度分析,劳倦内伤、年迈体虚、饮食不节、外邪侵袭、情志不畅等因素可导致气血失和,阴阳失衡,伤及脏腑,进而出现气滞、血瘀、痰聚等,痹阻心脉,发为胸痹[6-7]。CHD病位在心,为本虚标实之证,虚责之在气,气为血之帅,气虚则血行无力,无以营养心脉,遂致疼痛,故诱发心痛;实责之瘀血阻脉,脉道不通,血行不畅,瘀血内阻,不通则痛,亦可诱发疼痛[8-9]。由此可见,本病病机为气虚血瘀,治疗上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应施以补气活血化瘀之法。

研究证实,脂质代谢紊乱是CHD发生的危险因素[10]。故调脂、降脂是防治CHD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中,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LDL-C、TC、LVEDD、TG、LVESD水平较对照组低,HDL-C、LVEF、SV水平较对照组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气虚血瘀型CHD患者应用益心通痹合剂联合西药治疗效果较佳,可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心功能及预后。益心通痹合剂是由黄芪、丹参、川芎、壅白组成,其中黄芪具有益气扶正之效;丹参具有理气止痛、活血化瘀之效;川芎具有行气止痛、活血祛瘀之效;壅白具有通阳散结、宽胸理气之效。上述药物合用可发挥益气补虚、活血化瘀之效,契合本病病机和治则,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药理显示,黄芪可直接作用于冠状动脉而增加血流量,保护缺血心肌细胞,并可清除自由基而减少内皮细胞损伤;川芎具有保护血管内皮、调脂、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丹参具有清除体内氧自由基保护心肌细胞、抗血小板聚集、抗炎等作用[11-12]。从药理研究可见,益心通痹合剂可从保护心肌细胞、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等多角度、多靶点对CHD患者进行治疗,提升整体治疗效果。且从安全性角度分析,2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提示本方案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充分彰显中西医治疗优势。

综上所述,气虚血瘀型CHD患者应用益心通痹合剂联合西药治疗可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心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且安全性好,利于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合剂气虚血瘀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话说血瘀证
石硫合剂熬制与保存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HPLC法同时测定退银合剂中6种成分
血瘀体质知多少
气虚了,病多了
HPLC法同时测定二陈合剂中8种成分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