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五新”建设 推进果业高质量发展
——关于宝鸡市果业高质量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23-12-21张锐平杨过徐家琴杨波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23年20期
关键词:果业果品果农

|文/张锐平 杨过 徐家琴 杨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以苹果、猕猴桃为主的果业,是宝鸡市重要的农业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2022年,全市果品面积100.2万亩,其中:苹果面积57.5万亩,产量80.1万吨;猕猴桃面积31.9万亩,产量63.9万吨。果品总产值12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近30%。多年来,果业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促进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经调查,当前宝鸡市果业发展态势总体良好、成效显著,但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多问题和不足,制约着果业的更好发展。具体问题和原因如下表:

面对这些问题,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做强乡村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坚持“稳面积、优品种、提质量、增效益”的工作思路,加快“五新”建设,推进果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乡村振兴。

序号突出问题原因分析1 品种不优,品质不高。品种更新换代慢,苹果富士品种一枝独大,占比达80%。果园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少施有机肥,果品品质逐年下降。2人老、树老、品种老,用工高、消耗高、成本高,收益低。果业生产者90%在50岁以上,15~20年树龄果园占70%,机械应用率40%以下,生产主要靠人工,生产投入逐年增长,比较效益降低。3区域公用品牌不亮,知名企业品牌少。宝鸡苹果、猕猴桃品牌宣传推介不够,在外知名度不高。苹果销售方面缺乏领军型知名企业。4少数果农挖果毁园,果园面积减少。受全国水果总量增加、疫情阻滞,及国外进口大增、出口下降等影响,果业效益下滑,部分果农信心受挫。

建立经营新机制

经调查,当前,全市果业生产经营状况如下表:

果园规模经营主体所占比例(%)果园形态合作社20集中连片,规模化500亩以上大企业10多个“小集中”组成“大集中”30亩以下农 户70分散的“绺绺园”30-500亩大户、企业、

由上表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前苹果、猕猴桃等果品生产主要以农户为主,规模小,占比大。这种经营机制,优点在于农民是利益的最大获得者,管理精细,群众生产积极性高。缺点是分散经营难于实现标准化,制约了机械化,影响了效益最大化。与此同时,超大规模果园,前期建园投资大,生产周期长、运营成本高、管理粗放,现大多处于亏损状态。实践证明,果业生产也并非规模越大越好。加速宝鸡市果业现代化,首先要从以下加快建立新的经营机制:

一是小田并大田、小农变大户。认真落实陕西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精神,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为基准,以苹果主产县为单元,在保持县域内耕地与园地总量稳定的前提下,遵照果园占地“进出平衡”的原则,以省工、省力、便于机械作务为方向,因地制宜规划果品生产区域。推进“绺绺园”小田并大田、小农变大户,提升家庭经营水平,建立规模化、标准化果业生产基地,生产优质果品,解决“小而散”的问题。

二是化大为小、适度规模。去年以来,陕果集团陇县分公司、麟游分公司和千阳县一部分村集体,转变经营理念,走“大园区、小业主”路子,先后将6000余亩和近4000亩果园分割转租给其他经营主体,既缓解了公司(集体)经营压力,又盘活了资本和资产,实现了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全市经营亏损的大果园,均可采取转包、出让等方式,化大为小,企业自主经营以500~2000亩为宜,重点在新品种展示和新技术应用方面做好示范。

三是组建联合体,共同创市场。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引领群众作用,在果业生产中切实担负起技术培训、金融贷款、土地流转、项目支持等为民服务职能。支持小农户向家庭农场转变,以家庭农场为成员组建合作社;以大企业为龙头,建立“公司+基地+农户”或“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基地+农户”合作模式 ,推行订单生产、果园托管,构建“双赢”利益联结机制,密切协作,共同推进果业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引入生产新主体

当前,宝鸡市果业生产与其他地区一样,普遍存在果农年龄大、后继乏人现象,加快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快速引导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与此同时,须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着力解决一家一户干不好、干起来不划算的事,促进小农户和现代果业有机衔接,以服务过程的现代化实现果业现代化。

一要培育新型职业果农。一方面支持类似扶风李立刚、凤翔王雨佳、陇县李茂杰、石娟等有文化、热爱果业事业的农林大专院校毕业生、返乡务工人员等投身果业生产;另一方面,协助如凤翔区侯录绪、扶风县巨宝良等有能力、热爱果业的果农,承租农户放弃的果园,实现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经营。另外,支持齐峰、马倍军、曹铭元等新型职业果农在果品销售、加工等方面努力做大做强,创建更多类似“齐峰果业”“王掌柜”等新型果品销售龙头企业。

二要引入工商资本。鼓励工商资本反哺农业,发挥资金优势,投资生产、加工或营销。面对部分果农因年龄大、无能力经营问题,支持工商资本接管果农园区,高标准挖老建新,适度规模生产。针对加工短板、销售型龙头企业少等问题,支持陕果集团县区分公司、海升公司、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等,在果业全链条中管两头,农户管中间,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各环节健康发展。

三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陇县、凤县等县区,充分利用国家支持产业发展资金,建立标准化村集体果园,或以项目形式对农户老旧低效果园实施改造。在这一过程中,与农户商定签订有关协议,将集体果园反包给农户或企业,在果园有经济收入后,集体和个人按比例分红。这样既推进了果业高质量发展,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改接优良新品种

好品种是果业实现高质高效的“芯片”。当前,宝鸡市苹果以晚熟富士为主,占比达80%左右,与相邻的延安、平凉等地市同质化严重。但由于气候、海拔等自然条件差异,苹果在甜度、硬度和耐贮性方面与之相比略显不足,销售价格平均每市斤相差1元左右。为此,须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宝鸡市水肥充沛、果品生长物候期长的优势,引进适宜新优品种,调整品种结构,突显宝鸡特色,实现提质增效。

首先,引进适宜新优品种。结合当前老旧低效果园改造,坚持与周边地市差异化发展,苹果压缩富士面积,引进改接适合宝鸡生长,且品质优良的瑞雪、瑞香红、瑞阳、秦脆等新优品种。猕猴桃压缩海沃德、秦美等,改接翠香、阳光金果、农大金猕、金福等。其次,调整优化早中晚熟比例。苹果压缩晚熟面积,适度扩大早中熟面积,发展消费者喜爱的红黄绿不同色系、果形和口感的果品。猕猴桃适度扩大红阳、脐红、黄金果等设施栽培。第三,因地制宜优化品种布局。扶风、岐山等东部区域苹果以发展早中熟红思尼可、蜜脆、秦脆等为主;凤翔、麟游、千阳以中晚熟美味、秦脆、瑞雪、瑞阳、瑞香红为主;陇县、陈仓区西山、凤县秦岭浅山区以发展晚熟富士优系(烟富10号、烟富8号、礼泉短富)、瑞雪、瑞阳、维纳斯黄金等品种为主。要抢抓新优品种红利期,积极引进改接,扩大规模,形成卖方市场,提升果业效益。

推广作务新技术

省力化、轻简化栽培是今后果业发展的方向。5月是苹果,猕猴桃疏花、疏果、授粉、套袋的用工密集期,广大果农深切感受一年比一年用工紧张。为赶上农时节点,不得已呼朋唤友都来帮忙。需要劳力多的果园,业主要开车到县城劳务市场等地找工人。果园用工量大,费用高,推广节本增效技术势在必行。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一是水肥一体化设施。对集中连片规模果园,积极配套水肥一体化设施,改大水漫灌、广施肥料为精准施肥、节水灌溉。坚持实用性,因园施策,选择重力自压式简易灌溉施肥或小型简易动力滴灌施肥系统,节约水肥,降低用工。二是免套袋、化学疏花疏果。一方面,积极推广栽种、改接优质免套袋品种;另一方面,在山区海拔较高区域,对晚熟品种大力推广免套袋技术。较大规模园区,更要在推广应用化学疏花疏果技术方面加快试验示范。三是无支架、强根系、强萌芽、宽行密植栽培。要综合吸纳矮化中间砧、自根砧和“3332”等栽培模式优点,探索形成建园成本低、果农能够接受,又便于机械化耕作,适应宝鸡市土壤、水肥、气候的无支架、强根系、强萌芽、宽行密植栽培技术。另外,大力推进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行动,推广病虫害生物防控、减少农药、酵素发酵、果畜循环,及采后分拣、预冷和初加工技术等。

应用全链条新装备

当前,果业全链条机械化水平总体较低,规模以上果园相对较好,但农户果园还主要依靠人工。农业现代化首先是机械化,推进果业高质量发展,降本增效,解决人力紧缺、人工成本大的实际问题,必须提升果园机械化水平。

一要推广应用生产新机械。积极呼吁尽快将果园机械纳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大力推广应用果园施肥机、耕作机、喷药弥雾机、操作平台等新机械,提高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节省劳力,降低成本。二要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建立水、肥、温湿度及气象监测设备,建立智能化灾害预警和应急机制,安装经济实用的智能化、省力化防霜冻机械、器具,及防雹防鸟网等,全面提高果园防灾抗灾能力,为果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三要加强产后处理设施设备。支持果业企业、合作社积极推广应用果品分选线,既降低大量人工成本,又提高工作效率和分选质量;建立地头预冷库,配备冷链运输车辆,及时将采收果品进库,保证果品良好品质。同时,努力改进销售、加工设施设备,提升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五新”建设,加大“宝鸡果品”品牌宣传,必将开创果业发展新局面,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乡村振兴作出突出贡献!

猜你喜欢

果业果品果农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樱桃红了,果农笑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专家当保姆 果农心里稳
流翔高钙为果农把脉支招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夏令果品入古诗
流翔高钙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农欢迎
发挥近郊优势 增加科技投入 促进红山区果业发展
忻府区果业发展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