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云县中心城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研究

2023-12-18侯秀秀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3年34期
关键词:左云县廊道基础设施

侯秀秀

山西坤盛圆土地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0

在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生态要素产生一定影响,进而会导致人地矛盾的发生;通过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缓解人地矛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1]。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对提高城市的生态服务功能,实现城市空间的集约利用,保护城市建设用地具有重要意义。左云县是山西大同市辖区内的重点县,近年来左云县锚定“双碳战略”,致力于打造绿色低碳新样本,开展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工作。左云县开展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将有助于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加快生态修复和生态保育,减少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同时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基于此,对左云县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过程中的方法和策略进行分析,将有助于左云县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的实施和文明城市的创建。

1 绿色基础设施的构成、特征和功能

1.1 基本构成

绿色基础设施的构成要素可以从属性的角度进行分类,主要包括:自然、半自然和社会性绿色基础设施三个方面。其中,自然绿色基础设施包括:水体、草地、林地、湿地等自然保护区;半自然绿色基础设施包括了牧场、农场、森林等生产生存区;社会性绿色基础设施包括了湿地公园、城市绿化道,城市防护林等城市绿地区[2]。

绿色基础设施的构成还可以从结构上进行分析,首先,其形态可以是点线面或不规则形状;其次,其框架主要由核心、廊道和场地构成。其中,核心是指绿色基础设施的核心面域,比如说自然保护区、城市生产用地,城市绿地和具有循环开发和高生态效益的循环用地。廊道是指绿色基础设施网络中的线性绿色空间,可以将城市的各种绿色空间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主要包括生态保护性廊道和风景旅游廊道两类。场地是绿色基础设施中面积相对较小和整体连接度较低的区域,虽然规模相对较小,但是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 基本特征和功能

绿色基础设施具有内容属性的多样性,包括多种植被类型,不同绿色廊道。绿色基础设施具有空间尺度的协调性,可以起到空间尺度上的协调整合作用。绿色基础设施具有网络系统的连通性,可以实现生态信息的传递和能量的转移,或者进行自然生态资源要素的空间连接和整合。绿色基础设施具有功能服务的复合性,包括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绿色基础设施具有生态效益的稳定性,其产生的生态效益呈现出稳定和可持续的特点。

绿色基础设施的主要功能包括:生物生态功能,非生物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文化功能。生物生态功能可以为动植物提供生态宜居的场所,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实现区域生态要素的修复和保育。非生物生态功能可以减少由于暴雨导致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灾害,同时,对于城市的风热环境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对城市水土流失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社会经济文化功能可以为居民提供环境良好的湿地公园,满足居民对生态环境的要求。

2 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原则和构建步骤

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要遵循协调性,系统性,连通性,及时性四个原则。协调性是指,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要将城乡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加强不同区域之间的连接性,形成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系统性是指,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要考虑到不同尺度和不同领域之间要素的稳定性,将不同绿色基础设施的功能在空间上进行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连通性是指,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要将不同的生态资源进行连接,同时将政府主管部门和组织、个人进行连接,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布局。及时性原则是指,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依据城市的实际环境和特点进行修正,通过制定完善的规划战略,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

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包括:明确构建目标,数据搜集整理,连接设施要素,设定网络层次,寻找反馈支持五个步骤。明确构建目标,需要针对不同层级规模的绿色基础设施制定匹配的构建目标,聚焦不同的绿色基础设施功能要点,规划需要并入的自然资源要素。数据搜集整理,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收集区域范围内的景观数据,通过制定评价标准进行数据的筛选和整理,从而对现有的自然资源要素进行分类分级。连接设施要素,要确定核心保护区,并围绕核心保护区将不同层级的自然资源要素进行连接,完成布局和规划。设定网络层次,需要对绿色基础设施的要素进行层次分级,确定生态保护目标的优先等级以及相应的规划措施,形成具体的规划策略。寻找反馈支撑,需要在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过程中,广泛收集相关部门、组织和个人的意见反馈,不断完善绿色设施规划方案[3]。

3 左云县中心城区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方法

3.1 规划工作的框架思路

左云县中心城区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框架思路,提升城市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品质。笔者综合考虑生态敏感性,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三个方面的评价要素,提出了包括底线管控原则,资源本底评价和土地开发依据三个方面的基础评价体系。在要素识别过程中,通过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识别生态要素并进行层次等级划分,提出相应的分类管控方案。在分析修正过程中,通过生态绩效分析对生态服务的功能进行评价和修正分析,具体的框架思路和方法应用如下图1所示。

图1 绿色基础设施体系的构建思路

图2 弹性化多层级绿色空间

3.2 规划工作的构建目标

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目标的提出,要综合考虑到左云县中心城区城市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网络化完整绿色空间,弹性化多层级绿色空间,效率化综合性绿色空间,标识化特色绿色空间四个综合性构建目标[4]。

网络化完整的绿色空间就是要实现生态系统的网络化,左云县中心城区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首先要梳理区域内现有的生态资源,对于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孤立的生境斑块进行识别,在控制建设成本的基础上,构建生物迁徙的廊道生境斑块进行连接,确保绿色基础设施的空间完整性和连通性。弹性化多层级绿色空间,就是对现有绿色空间进行分级,确定优先等级,左云县中心城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要制定出适合实际情况的评价标准,通过定性和定量方法评价自然资源的等级。效率化综合性绿色空间,就是要统筹规划不同功能的生态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利用价值,左云县中心城区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要综合考虑到生态旅游,文化,历史资源的功能,基于长远的目标进行统筹规划,发挥好不同生态资源的潜能。标识化的特色绿色空间,就是要挖掘特色自然资源,构建绿色基础设施进行保护利用,左云县要利用好区域的水资源和植物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人文景观标识。

3.3 规划工作的空间基底分析

左云县中心城区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要基于现有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进行空间基底的分析。首先,获取高精度的遥感卫星图像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形成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图;同时确定好空间评价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比如利用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作为空间评价体系,综合考量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生态保护,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因子。由于主要进行中心城区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因此要对生态重要性评价的指标因子进行合适的选取,左云县综合考虑区域内的生态资源,选择了土地利用类型、文化遗迹、交通、重要基础设施、植被覆盖指数、自然保护区、水系、坡度、坡向九个因子,并对不同单因子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最后综合不同因子的重要性进行叠加,获得生态重要性评价的结果。

3.4 基础设施的要素识别

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还需要进行要素的识别,包括大型自然植被斑块,生态廊道和小型自然植被斑块的识别。首先要对绿色基础设施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比如说可以利用MSPA方法对中心城区的绿色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并将其分为核心区、孤岛、廊道、穿孔、边缘和支路等空间格局要素。其次,要对绿色基础设施之间的连通性进行分析,评价不同基绿色基础设施之间的连接性。最后,要对绿色基础设施的要素进行识别和分级,包括核心区域的分级,廊道功能的分级,孤岛功能的分级,每一个要素均分为三级。

3.5 生态绩效的评价修正

生态绩效评价是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生态绩效评价,可以合理的规划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资源分布的区域,减少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生态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要进行最小成本路径的计算,主要按照斑块识别和源地选择,建立景观阻力消费面,路径计算三个步骤进行;其中,源地选择主要选择左云县中心城区的山水湖林等自然要素,以及较大区面积的公园绿地作为生态源地。景观阻力消费面主要选择MSPA分类的主要类型,以及坡度和土地利用类型作为阻力层。生态廊道路径的形成,需要对左云县绿色基础设施的核心要素进行分析,通过最小成本路径法,形成彼此连接的自然路径。第二个方面要进行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价和修正,主要包括水文调节和城市微气候调节两个方面;其中,水文调节主要针对左云县周边的水循环支持和水源涵养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对区域内的水系分布、地表径流和汇水区进行分析。城市微气候调节,主要针对左云县中心城区的热岛分布,空气流动,阻力面和冷岛布局进行分析。第三个方面是社会服务功能的评价和修正,具体可以从中心城区绿色基础设施分布的合理性,发挥社会效益的潜力,两个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价修正。

4 左云县中心城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策略

左云县中心城区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需要采取一定的规划策略,从而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可以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和自然资源的现状,从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网络布局,要素组合和实施管理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

在网络布局策略方面,首先要对土地开发的差异化进行管控,具体来讲,要进行总体的优化包括对旧城区河流生态湿地的修复,以及新城区空置地的转化,要针对重点片区进行有效的开发,包括重点区域,重点边缘,区域生态园地和水系等。其次,要对绿色空间的结构进行生成,主要针对重点提升廊道保护,提升廊道和新设廊道进行生成,增强绿色基础设施的空间连接性。再次,要设置好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布局的原则。比如说在进行全连接,半连接和非联通网络布局时要遵循,核心建设、廊道建设、场地建设、绿色基础设施主要要素组成的基本原则。最后要进行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生成。

在要素组合策略方面,首先确保绿色基础设施五要素的构成,包括:核心要素,廊道要素,场地要素,跳点和孤岛要素。在结构模式上,考虑到嫁接、贯穿、延伸、叠加,借景、对景等不同的模式。在结构和开放空间的组合上,可以使用对景、插嵌、交叠、包含、结合等五种组合策略。在实施管理策略上,首先,要将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纳入到总体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根据左云县现有的绿地资源,调整绿地规划的范围及绿地的类型,并进行科学的评估。其次,要充分利用好绿色基础设施来进行城市建设过程中农业、生态、城镇空间的管理。最后,要建立起绿色基础设施实施管理的协调体系,并建立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理念,政策,完善相应的保障制度。

综上所述,左云县致力于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县,加快落实双碳目标,通过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能够更好的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发挥好绿色基础设施的生态功能和生态效益。在进行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过程中,规划人员需要把握好绿色基础设施的构成、特征和功能,遵循科学的规划方法,采取一定的规划策略,确保预测基础设施规划的有效性,发挥好绿色基础设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左云县廊道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左云县金融扶贫“贷”动致富路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郑建国书法作品欣赏
山西左云县杂交谷子生产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