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赋能理念下高职院校美育公共拓展课设计探究
——以美育课程“民俗与影像”为例

2023-12-18陈玉麟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民俗立德美育

陈玉麟,谭 旭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素质赋能中心,广东 深圳 518172)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是新时代“五育”并举体系的核心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美育课程作为实施美育的基本手段、“三全育人”中的课程育人模块,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达成职业教育目标、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美育公共拓展课是美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课程体系的补充,构建好新时代的美育公共拓展课,对达成立德树人目标、提升人文与审美素养、锤炼艺术实践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三全育人”新格局下,素质赋能理念遵循党的教育方针,通过“一核心、二结合、三助力、四协同”的系列措施,构建、完善美育公共拓展课,达成课程立德树人目标、加强美育公共拓展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结合、提升美育教师水平、构建美育公共拓展课立体化资源,为培育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赋能。

1 美育公共拓展课的价值意蕴

1.1 素质赋能理念

近年来,国家对素质教育日益重视,党的二十大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发展素质教育。2022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也提出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要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素质赋能理念即是在此政策背景下,面向高职院校学生全生命周期培养,为破解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综合素养欠缺等育人难题,帮助学生补短板、强基础、提素质而由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深信院)素质赋能中心提出的育人理念。在素质赋能理念指导下,坚持以立德树人为赋能核心、以优质课程资源为赋能基础、以培养助力湾区产业发展的大国工匠为赋能目标,通过充分链接校内外资源为全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坚实、全体系的可持续素养保障。在高水平专兼职赋能团队、六大素质赋能课程模块、全面立体的素质赋能课程体系等支持下,为全面深化“三教改革”,面向各界开展赋能资源输出与辐射[1]。

1.2 美育公共拓展课的素质赋能价值

深信院在素质赋能理念下,构建美育育人新架构,开展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美育工作,其中美育公共拓展课作为美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立德树人、提升素养、拓展视野等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素质赋能价值。

美育公共拓展课为立德树人赋能。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提到:“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3]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育工作的指示精神,美育公共拓展课不可或缺。首先,通过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等丰富的审美案例,提高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其次,审美能力作为一种在人类活动中处于“中介地位”的心理机能,有助于维持心理结构的平衡,使学生人格得以健全发展;最后,美育公共拓展课程形象化的教学内容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力,能给人记忆深刻的道德启示与心灵启迪,这是概念性的理论教育所难以达到的,它为我们树立坚定的道德信念、维持健全的人格确立了情感动力。

美育公共拓展课为提升学生审美识见水平赋能。学者曾繁仁总结,一个人的智能包含“知”“能”“识”三方面,而其中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识见是结果[4]。在国家高度重视学校美育的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纷纷致力于构建综合、有序、多层次的美育课程体系。美育公共拓展课向上链接美育必修课,作为美育必修课的补充,其类型丰富、形式多样,包含基本原理类、赏析类课程,也包含技艺类课程,为学生获取知识、锻炼技能提供丰富的课程窗口;向下则辐射校园文化、美育活动等隐形课程,使学生的课内外生活浸润于美育的滋养中。知识的学习、技艺的实践、活动的潜移默化使得美育公共拓展课在“知”“能”“识”三个维度共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素养。

美育公共拓展课为培育契合湾区产业需求的“大国工匠”赋能。美学知识是当代技术技能人才必备知识结构,深圳作为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承担着我国建设先行示范区的责任,在国家战略中具有核心引擎地位,这也对深圳人才培养提出了新需求。一方面,美育公共拓展课能够培育创造力,课程赋予学生的审美活动趋向于新形式、新意蕴的发现与创造,能极大地激发创造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另一方面,课程丰富的美学知识也是当下技术技能人才必备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美学知识与审美技巧,从而使他们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生产活动。

2 高职美育公共拓展课现状及问题

2.1 学生人文素养需加强

人文素养是高职学生应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它能直接或间接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因而夯实的人文素养基础是为立德树人赋能的关键要素,也是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素质基础。但是在“民俗与影像”课程长期的学情分析中发现,深信院学生专业分布集中在理工科,他们更偏向专注于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对人文素质的重视度相对较低,人文素养基础有待加强,从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对道德情感的感应与道德行为的生成,进而阻碍了学生的道德素养的提升。

美育是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相应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知名美学家席勒曾说:“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因为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不能由自然状态中产生。”[5]我国教育学家王国维也曾提到美育“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6]。学生审美知识与审美能力的薄弱反映出其人文素养的基础不佳,而这也终将阻碍美育课程“立德树人”素质目标的达成。

2.2 美育课程与专业结合度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除了扎实的知识技能基础,与专业相匹配的审美能力也是大国工匠需要拥有的重要素质,它能激发专业人才的创新思维,促使专业人才创造满足审美需求的产品。因而在专业课程之外,构建与专业相融合的美育课程,对满足学生提升与专业知识相匹配的审美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却存在美育公选课程忽视学生专业的倾向,以深信院为例,美育公共拓展课选课学生专业背景差异大、需求多样,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美育课程具有差异化的专业兴趣与深入学习需求,然而当前大部分美育课程以艺术赏析与理论为主,项目化艺术实践类美育公共拓展课与专业匹配程度较低,面向各类专业学生却采用同样的课程内容、教学资源、评价标准,存在教学针对性较弱的问题。这也使得教学的有效性没有得到尽可能地发挥,亟需面向各专业不同学生需求设计的课程内容、教学资源、评价标准,开发课程实践项目,让美育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

2.3 美育课程与专业艺术课程易混淆

近年来,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等相关政策文件指导下,高职院校以艺术课程为主体的美育课程正以“开足开齐”为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如火如荼地展开。为了建设完善美育课程体系,充足开设美育课程,深信院逐渐形成一支以专职艺术教师为主体、各学院专任教师为补充的公共课程教师队伍。美育教师人数众多、来源各异,教师的美育教育理论水平参差不齐,因而在借助艺术教育进行美育教学时,教师容易陷入混淆美育与专业艺术教育的误区。

作为审美的教育,美育离不开艺术教育,但美育并不能等同于专业艺术教育。前者面向全体学生,它以美育为主要目标导向,借助一定的艺术知识与技能教学,达成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目的;而后者则是以培养艺术专门人才为目标,课程需要设置大量的艺术史论知识与反复的基础训练,并不适宜面向所有学生开设[7]。

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将二者混淆,对高职美育公共拓展课程而言,易造成艺术史论内容占比过重、过多强调特定技艺习得的问题,从而也使对应的课程资源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需求;易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将专业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原样挪用于美育通识课程,使缺乏艺术专业基础的学生在枯燥的技能训练或是理论学习中丧失学习兴趣。

3 美育课程设计的素质赋能实现路径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与深信院素质赋能理念指导下,为了更好地融入“厚通识、提素质、活模块、强赋能”的素质赋能课程体系,“民俗与影像”提出“一核心、二结合、三助力、四协同”的课程设计思路,即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将美育与专业相结合,三全育人助力课程建设,协同校内外机构立体化构建课程资源。

3.1 一核心:坚持立德树人的赋能目标

立德树人是素质赋能的核心,也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它为破解高职学生综合素养欠缺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为培育素质好、技术好,创新实践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的特区工匠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课程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之一,美育课程作为素质赋能课程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设计时,必须坚守立德树人这一赋能核心,将“德”之理论、“德”之精神、“德”之实践在课程中传达给学生,以实现立德树人。

坚持立德树人对建设、优化美育课程有着重要意义。所立之“德”,不仅指道德品质、道德能力,还包括理想信念、人生价值追求和法律素养等,它是一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的集中反映[8],它来源于文化传统、社会实践、人文艺术、教育理念等各个方面。将上述内容有机融入于课程中,能有效培育学生的审美观念与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激发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最终达成课程目标。

“民俗与影像”是一门跨界结合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与影视艺术为学生赋能的美育公共拓展课程。在素质赋能理念指导下,“民俗与影像”重视课程思政引领,从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中深挖中国文化内核,加深课程的人文深度,使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培育文化自信;跨界融合传统文化与影视创作技术,开拓学生知识视野;教学项目融合民俗活动与民俗影视创作实践,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学生的知识、识见、情感在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中逐渐提升。

3.2 二结合:推动美育与专业有机结合

针对理工类高职院校美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结合度较低的问题,响应《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等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充分考量人才培养方案,在素质赋能理念下,推动美育课程与专业的有机结合。

其一,提高艺术实践占比,筛选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艺术实践融入课程,培育学生审美素养、人文素养、工匠精神等各专业通用的素质素养。譬如,“民俗与影像”关于工匠民俗的课程模块中,适当压缩工匠民俗定义、特点、传承历史等理论内容,将雕版印刷实践项目融入课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经过备料、制板、刷印、套色等环节,印刷出福娃年画、岁时节令、湾区地标等图案,在实践中了解传统文化、获得审美感受、品悟工匠精神。

其二,开发项目化课程模块,为不同专业的学生精准定制差异化实践内容。例如,“民俗与影像”课程中的物质生活民俗课程模块的居住建筑民俗摄影实践中,针对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专业学生,提出尽量以宽画幅记录建筑全貌的额外要求,使其能通过观察建筑全貌感知“空间化的社会生活”概念、了解建筑表达的人文内涵,以便日后运用于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学习中;而面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则提出以特写拍摄建筑装饰细节的额外要求,使学生在拍摄古建筑的彩绘、砖雕、陶塑等装饰细节中感知中国传统色彩、纹样、造型的运用,以便日后用于数字创意设计中。

3.3 三助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助力课程建设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对当下高职院校育人资源的整合,也是对高职院校长远的育人格局的重新架构。美育课程作为课程育人的一部分,也要积极融入本校三全育人的布局中,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助力下做好课程建设。

研教助力,提升美育教师业务水平。要解决美育教师来源广泛、美育理论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可依托美育专任教师组成的教研团队。优质的美育教研团队在教学与教研中能够根据本校情况与实际学情引领理论更新、选择合适路径、探索美育方法、革新美育教学模式,并将上述教研成果通过教研会议、教学培训等方式与外聘、兼职美育教师交流,提升美育教师团队整体的业务水平。

平台助力,素质赋能中心助力开发美育课程体系,审美教育贯穿学生学习成长全过程。将每一门美育课程纳入“美育赋能基础课、美育赋能拓展课、美育赋能实践课”体系中,在素质赋能中心的组织下,前后衔接、层次递进。美育公共拓展课程作为美育赋能拓展课,被纳入平台美育课程资源池后,上能衔接美育基础课、下能开启美育赋能实践课程,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了全流程的审美教育辅助。

场域助力,课程积极融入学校美育体系建设,美育融入学生成长全空间。借助美育课程育人培育学生人文素质与审美素养,利用美育课程学生艺术实践成果组织美育展演活动,配合艺术社团、校园美育活动等构建校园美育文化场域,全方位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3.4 四协同:立体化搭建美育课程资源

美育课程的实施离不开课程资源的支撑,优质的课程资源是美育的载体,也是素质赋能的重要基础。在素质赋能理念指导下,“民俗与影像”课程构建线上线下相协同、学校企业相协同、社会资源相协同、校园建设相协同的“四位一体”立体化美育课程资源,为湾区培育大国工匠赋能目标的达成助力。

线上线下相协同。在线下课程基础上,“民俗与影像”在雨课堂建设了一套完整的在线课程资源,借助线上学习平台操作简单、互动性强、时间灵活的优势,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线上,课前完成微课自学与检测、课中实现资源分享与实时反馈、课后进行知识拓展与实践迁移。微课、习题、讨论、实践操作指南等线上资源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课堂参与兴趣,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监督与评价,提升教学效率。

学校资源相协同。链接校内各项资源,能为美育课程的展开提供必要的场地、资金、教学资源等支持,有效避免高职院校美育课程资源形式单一、实践困难的问题。“民俗与影像”课程与国家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诗经文化)协作,为课程提供实践场所与教学资源,譬如其成熟的非遗手工实践项目为学生带来趣味十足的实践体验;在素质赋能中心联通下,与其他课程协同开设展演活动,不同学科拥有的艺术之美、科技之美、语言之美、劳动之美等在协作中有机融入课程,实现跨学科美育资源的整合;课程资源辐射学校艺术社团、竞赛;联合学校宣传部、团委、图书馆等部门举办活动,让更多师生参与其中,扩大优质美育资源的覆盖面。

合作企业相协同。在高职院校积极进行校企合作大趋势下,“民俗与影像”课程也依托素质赋能中心积极与企业展开合作,融入行业资源。一方面,在课程开发、教材建设中主动寻求企业合作,邀请智慧树、来画等业内知名企业以其行业经验为课程提出建设意见、提供实践操作平台、共享影像资源库;另一方面,邀请来画的影像设计师担任企业导师,点评学生创作的民俗科普动画,提出更为满足市场需求的改进意见。借助校企合作优化课程内容、增添优质课程资源,更好地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与创作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社会资源相协同。在素质赋能中心协同下,参与组织社区艺术活动,为社区孩童分享经典民俗故事,丰富学生的艺术实践形式,增强师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共享公益性社会资源,将深圳市博物馆、甘坑客家博物馆、深圳市图书馆等场馆的数字文物、AR模型、数字文献等作为课程资源补充。经过筛选引入课程的社会资源是对课程资源的有力补充,广博多元的社会资源带来差异化视角,帮助学生形成辩证思维、宽阔眼界。

4 结语

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素质赋能理念遵循党的教育方针,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赋能。美育公共拓展课作为美育课程体系中课程育人的重要部分,在素质赋能理念指导下,形成了“一核心”美育理念、“二结合”美育方向、“三助力”美育策略、“四协同”美育资源的美育课程建设优化的思路,并以美育公共拓展课程“民俗与影像”为例,探索素质赋能实践范式,铸造素质赋能课程品牌,为高职院校美育素质赋能课程提供借鉴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民俗立德美育
冬季民俗节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民俗中的“牛”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民俗节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