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定教 以生为本
——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2023-12-18甘南藏族自治州中等职业学校陈显栋

成才 2023年17期
关键词:戏剧师生教学内容

■ 甘南藏族自治州中等职业学校 陈显栋

中职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课程以语文基础知识为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运用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念信念以及价值观念,促使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育界对中职语文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学生为中心,改革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但目前,中职语文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课堂缺乏互动等。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创新和改革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成为目前需要重点关注的话题。

1 以学生为中心改革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往往力求全面、透彻,没有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的空间,使他们处于一种比较被动的学习状态。而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起到指导的作用,并不会对学生进行“满堂灌”,而是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探索空间。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并对重难点有一定的了解,从而降低学生课外学习的难度。此外,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授课后,学生都是自己独立研究,缺少相互沟通的机会。学生独自学习的过程较为枯燥,遇到问题时往往难以解决,这就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而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课堂上,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指导与交流,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2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面临的困境

2.1 教学内容陈旧,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当前,中职语文的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大部分教师习惯按照课本内容展开教学,往往不会补充课外内容。他们认为语文课堂时间紧张,教材是最重要的资源,如果额外补充课外内容,学生不仅难以掌握课内必学知识点,也无法理解课外内容。在此情况下,教师讲解的内容仅为课本知识,学生无法在语文课堂上了解到更多的课外知识,这会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较狭窄,当遇到与课本内容不一致的题目时,学生往往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进而丧失语文学习兴趣,认为语文知识枯燥乏味,对语文学习产生畏难心理。

2.2 以教师为主,教学模式单一

就当前教育现状而言,部分教师习惯运用“填鸭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教师为主,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语文知识点,甚至不少学生的语文知识体系框架混乱,遇到需记忆背诵的内容时,往往需要花费较长时间,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会对语文课程产生一种错误认知,逐渐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课堂参与度较低,久而久之也会对语文学习信心造成不利影响。

2.3 课堂沉闷,缺乏互动性

当前,中职语文课堂较为沉闷,师生缺乏互动。不少学生难以融入课堂,主动性不高,语文成绩始终无法得到提升。在缺乏互动性的课堂中,学生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真实学习观点,遇到问题时也无法及时地向教师提问,各方面学习能力弱,思维能力不强。学生多为机械化学习,仅按照教师划分的重点来学习课程内容,没有进行深入思考,遇到问题时就等待教师直接解答,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认知水平得不到提高。

3 以学生为中心改革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3.1 引入国学经典文化,拓展语文教学内容

在日常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阅读国学经典书籍,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学经典文化,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从而拓展语文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征,选用适合学生的读物,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教师还可以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将自己阅读的国学经典文章和读后感进行分享,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语文思维得以发散。此外,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语文学习效果的目标。

比如,在学习《离骚》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教师可以将《楚辞》的发展史作为本课的阅读主题。从认识《楚辞》的起源入手,分析《楚辞》的文本特征,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调动学生的探究精神。此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诗经》里的文章,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相关材料,并把材料带到课堂上进行专题阅读。在阅读时,教师应引领学生分享与《诗经》相关的材料与资源,以此拓宽国学书籍的阅读范围,充实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

3.2 实施结构化任务群,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以中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为例,本单元以戏剧为主题,包括《雷雨》《茶馆》《威尼斯商人》以及《窦娥冤》四篇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的方式,感受戏剧文字和人物形象的独特魅力,实施结构化任务群,帮助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2.1 走进戏剧世界,激发阅读兴趣

戏剧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学生对戏剧这类文本充满好奇。基于学生对戏剧的兴趣,在正式进入单元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开展“戏剧故事我初探”活动。教师先让学生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等著名戏剧,通过阅读走进戏剧世界。大量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初步领略到戏剧中作者的丰富想象,当学生为之陶醉时,通过“戏剧人物邀请函”的真实任务,驱动学生再次阅读这些戏剧,进入戏剧世界。

3.2.2 话说戏剧人物,完成深度学习

在大量阅读积累的基础上,结合教材中的四篇学习文本,教师可以安排三个子任务,即“戏剧故事我梳理”“戏剧形象我感知”“戏剧故事我来讲”。在“戏剧故事我梳理”任务中,通过快速阅读教材中的四篇文本,梳理出四个戏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初步感知戏剧故事的主要内容;在“戏剧形象我感知”任务中,通过精读四篇文本,感知戏剧故事,进而感受戏剧人物鲜明的形象;在“戏剧故事我来讲”任务中,学生运用文本中学习到的方法,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讲述故事,感受中外戏剧。通过三个层层递进的任务,由阅读过渡到表达,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进而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3.2.3 创编戏剧故事,实现审美创造

本单元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所以在“创编戏剧故事”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围绕三个活动“戏剧人物我交流”“戏剧故事我构思”“戏剧故事我创编”,根据前期“邀请函”中的人物,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的戏剧人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构思并创编与戏剧人物之间的故事,从而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提高到新层面。

3.3 融合信息技术,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有效解决师生互动少、课堂氛围沉闷等问题,教师可融合信息技术开展授课教学,将趣味视频、图片等内容融入教学,在视频等内容的调动下,不少学生开始主动参与学习。同时,运用信息技术交互性、便捷性等相关优势,教师也可结合具体课程内容将一些微课、课外资料等推送给学生,通过该种方式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知识库,了解更多课文背景内容。教师应结合课程实际情况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不能盲用、滥用,否则无法起到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合理运用信息化辅助手段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例如,在教学《都江堰》时,教师为学生详细讲解其中的重点字词,在帮助梳理整篇文章内容后,可以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见过都江堰吗,知道都江堰在哪里吗?”如果班上有学生知道,教师可以邀请其分享都江堰的历史概况、地理环境以及主要作用等,如果学生表示自己并不了解,教师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展示都江堰的相关视频、图片,再配合课文诵读音频,让他们对课文内容有大致了解,帮助他们了解和学习课文内容。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课后可以将相关的课件资料以及视频上传到智慧教学平台,便于学生后期学习与复习。

4 结语

综上所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中职语文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引入一些国学经典,通过开展国学经典专题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语文教学内容,并实施结构化任务群,帮助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运用信息技术交互性、便捷性等相关优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戏剧师生教学内容
有趣的戏剧课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戏剧类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麻辣师生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