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主体协同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研究

2023-12-18菏泽卫生学校夏凤霞杨晓霞王宏宇杨丽珍

成才 2023年17期
关键词:协同主体院校

■ 菏泽卫生学校 夏凤霞 杨晓霞 王宏宇 杨丽珍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国家愈发重视增强高职院校的市场竞争力以及人才竞争力。《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协同育人是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构建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推进建设技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因此,多元主体协同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能力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且各相关从业者也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学校多元主体协同培养模式尚存在合作形式单一、跟进不深入等问题,需要社会各界予以重视,从职业素养、开拓创新能力、知识底蕴等方面着手,深入探讨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

1 多元主体协同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必要性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从政府、企业、学校等多层面出发,有计划、有目的地协同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期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此外,多元培养主体也能为高职学生提供大量的社会、经济、人脉资源,从而使其快速踏入社会,提高专业技能和社会交往能力。

1.1 有利于提高院校专业建设水平

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其中专业建设是推动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载体。新时期,高职院校若想有效提升社会竞争力,满足专业设置要求,就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向社会各界分享教学资源并及时对接产业链。可以说,校政企联动合作能充分体现专业课程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克服以往教学过程中“过于书本化”、与生产活动相脱节的弊端,把学生培育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2 有利于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

当下,我国不断提出各项职业教育政策,以加大对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而多元培养主体则能有效推动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提升高职教育的发展质量。一方面,它能实现办学模式、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走产学研联合发展道路;另一方面,面临空前发展机遇,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多元主体协同培养的途径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

1.3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企业和社会发展需要一批兼具技能本领和理论知识的职业型人才与高级技工,而多元培养主体能帮助高职学生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高技能应用能力,多途径增强其综合素养。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实践,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成为熟练掌握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通过加强实践环节的可持续探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将课程理论与实践快速结合,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1.4 有利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如今,高职教育需要的是“双师型”教师,既可以传授理论知识,也可以指导学生实践。因此,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利用校企合作、校政合作的平台提高自身能力。一方面,多元培养主体能帮助教师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向以及国家政策方针,从而对高职学生的培养也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深入企业、工厂等,逐步了解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技能本领和管理能力,从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

1.5 有利于体现教学的灵活性与科学性

众所周知,教育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个人爱好和职业追求。多元主体协同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在招生就业、办学质量层面发挥出最大优势。首先,这种模式可以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其潜能与优势,为学生提供符合个人发展前景的学习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其次,多元主体协同培养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为想要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营造较为真实的社会环境与氛围。

2 多元主体协同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现状分析

尽管多元主体协同培养高职学生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依旧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合作意识不强、合作形式单一、创新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亟需社会各界予以重视。

2.1 多元主体合作意识不强

多元主体合作是学校与社会各界共同承担的责任,该模式能实现各方主体的利益均衡,为高职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为企业提供专业技能人才,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合作意识不强或配合程度不够的问题。首先,多元主体合作缺乏针对性与强制性的官方文件,各方很难与学校深度合作,协助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其次,企业多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愿因为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耽误工作进度,影响公司正常运转,更不愿因为学生的实习成本和学习成本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最后,一些高职院校本身未能将多元主体合作置于重中之重,其合作程序多流于形式。

2.2 创新动力不足

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而言,其思维相对固定,存在“重理论,轻技能”的陈旧观念。实践表明,部分高职院校在多元主体协同培养学生的方案制订上较为草率,仍沿用传统的“学校输出人,企业输出地,政府辅助协作”的合作模式,很少予以创新、变革和发展。但显然,这种培养模式已脱离网络科技、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造成学生学不到技能、高职院校竞争力降低、企业利益大打折扣以及政府职能发挥不充分的后果。

2.3 合作形式单一,合作程度不深

当前,多元合作的形式主要有产业学院办学、技术合作模式、个人工作室、“产学研”模式、顶岗实习等,其形式相对单一,且多数合作教育仅试点于部分专业和学生,未能实现全方位覆盖,更不能有效发挥社会各方主体的育人作用。此外,即便高职院校有心采用多元培养学生的模式,也受思维固化、缺乏财政支持以及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影响,难以建立多方合作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对多方主体协同育人的健康开展产生不利影响。

2.4 缺乏固定的实习基地

作为应用型院校,高职院校需要一定规模、固定地点的实习基地作为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场所。然而,多数高职院校由于忽视实习场所的建设,地区资源分布不均衡,盲目扩招以及校、企、政联系松散,很难为本校学生提供高水平、高质量且地点固定的实习基地。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每年的毕业生在不断增加,各大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亦逐年提高,若没有优良、稳定的实习基地,很容易造成学生与社会脱节的后果。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实习基地建设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影响着高职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

2.5 多元化综合素质教育团队尚未形成

高职院校综合素质教育团队往往存在“人手紧缺、职能分散、效率不高”的问题,亟需加强队伍建设。首先,从师资队伍来看,高职院校教师多以理论授课为主,缺乏对学生身心素质、能力素质、人文素质以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其次,从社会角度来看,企业等主体主要以利益为主,不能兼顾学生的主体差异与性格差异,其培养目标多停留在适应岗位、提高社会交往能力上,缺乏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 多元主体协同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解决措施

3.1 企业积极参与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全过程

将企业引入高职院校,既能在校内实行“理论学习”和“实操培养”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解决学校实习基地空间不足、设备不健全的问题,也能达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提高双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因此,企业应当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积极参与到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全过程之中。第一,校企双方要改变合作办学的模式,明确不同岗位所需人才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理论知识、技术技能以及管理与组织能力;第二,企业要定期在学校开展培训课程,让学生能有效把握市场人才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第三,企业要帮助学校明确办学思路、教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方向,尽可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2 政府发挥其保障职能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多元主体协同培养学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截至2022年上半年,全国高职院校数量已达1522所,其数量庞大、学生众多,亟需政府发挥协调、保障职能。而为了解决当前校、企、政合作不够深入、体制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建议政府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推进:第一,政府应健全与高职院校的教育中介组织,在提高办学质量的同时兼顾校、企多方社会主体的利益;第二,政府应帮助高职院校把握教育目标和方向,根据现代产业发展战略、政策方针为学生制定符合其自身发展的培养模式;第三,政府为保障各方在合作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应出台相应法规为其架构交流桥梁。

3.3 摆脱思想困境,提高创新能力

当前高职院校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对此,笔者认为学校应从三方面摆脱思想困境,提高创新能力。第一,高职院校应增强校企合作、校政合作的有效性,改变以往“学校输出人,企业输出地,政府辅助协作”的传统培养模式,以企业需求为依据,使其真正参与到高职院校教育与培养的机制之中;第二,学校要改善、创新管理制度和课程模式,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独具特色的活动课程和实践课程;第三,高职院校要以学生为主体,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不可局限于专业素质,更要关注其思想道德与人际交往能力。

3.4 行业组织充当合作主体之间沟通的桥梁

在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方面,行业组织的参与和影响力体现得十分明显。换言之,如果行业在高职院校的融入度较高,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就业兴趣,提高企业对高职学生的认可程度。因此,笔者认为行业组织应从三方面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充当合作主体之间沟通的桥梁。首先,行业组织可充当校企双方的“传话筒”,向学校传达企业的合作要求和用人要求;其次,行业组织可加强职业院校与政府之间的联系,有效传达政府制订的法律法规,亦能将学校的发展需求充分表述出来,从而真正发挥其“连接纽带”的职能;最后,行业组织应重视自身在多元主体协作育人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多主体合作模式的转型升级。

3.5 解决高职院校实习基地不稳定的问题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实训基地是其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为解决实习基地空间不足、不稳定和“双师型”教师缺乏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思考探究: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借助本地企业、政府空地开设职教实习中心,用新技术、新设备为学生提供最新的、专业化的支持,提高其动手操作的能力;另一方面,高职教师也应充分参与到企业实习基地培训、社会组织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夯实自身技能,摒弃陈旧课程知识,多途径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4 结语

现如今,为解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社会多元主体应协同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育模式、实训课程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完善。笔者结合学生个性化特征和发展需求,研究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可行性、重要意义、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以期从理论层面提出有效策略,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协同主体院校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协同进化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