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诗画三维一体化“双基”“三环”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究

2023-12-16朱红艳

考试周刊 2023年40期
关键词:双基音乐作品素养

朱红艳

音诗画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三者的一体化发展,也将指引教师不断深层挖掘音乐文化、诗歌文化、绘画文化、舞蹈文化及现代舞美技术等,为学生呈现全新、高质且壮阔的视听觉体验。因而小学音乐教师就可以以音诗画三维一体化为启航点,基于音乐课程及核心素养,创新并优化“赏”“学”“创”等三项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课程体验,巧妙地运用各项教学手段,给予学生高质的引领示范及启发,打造别样的音乐课堂,让学生获得多重感官的感受与互相融通。这样一来,整个音乐课堂的效率将得到切实的提升,也将助力于学生的深远发展。

一、 相关概念界定及意义阐述

(一)音诗画三维一体化

“音诗画”是融合了音乐、诗歌、绘画的一种全新的艺术样式,它是多种艺术形式相互交融、和谐统一的全新艺术形式。音诗画是从诗歌朗诵发展过来的,人们在诗歌朗诵的基础上增加了配乐、表演画面,发展成有音乐、有画面、有朗诵表演的一种新的文艺形式。有时候甚至会加上舞蹈、表演及现代媒体技术,使得诗歌朗诵更为丰富、活泼、具有观赏性。

音诗画三维一体化将会让音乐表演具有更强的兼容性、生动性与灵活性。它的引入将为音乐课堂教学营造一种良好的艺术氛围,从而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学习及创造能力,同时也能挖掘学生潜在的艺术潜力。教师在教学中也将借助艺术之间的相通性,赋予音乐诗意之美、情境之美、音调之美及画意之美,将抽象、平面的音乐以一种立体、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这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散与活跃,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审美认知及艺术素养的提升。

此外,音诗画三维一体化还将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思维与自主创造的空间。这种教学模式相较于以往单一化的讲授式方式,它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发散,充分发挥学生的联觉能力,让他们更为深入地体会并感知音乐的内涵与意境。在拓展自身音乐知识视域的同时,也能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增强音乐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最终便也将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双基”

文章中的“双基”指的是“基于音乐”“基于素养”。音诗画是音乐、语文与美术课程的结合,文章所论述的学科为音乐,所以音诗画三维一体化的实施将以音乐学科为主导。而“基于素养”则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重要理念。新课标突出素养导向,强调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且核心素养的落实也与后面的“三环”息息相关,二者的融合相得益彰。

基于素养实施的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将能让音乐课堂凸显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及文化理解等要素。教师根据新课标的核心素养要求,将相关的能力及素养纳入音乐课堂,将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素质素养,引领学生的综合发展。同时,它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也能激发并调动学生的各项能力与素养,比如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审美能力等。它将让学生基于音诗画三维一体化的视角,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综合技能素养,完成更高质量的音乐课程学习,这样也能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最终也将保证他们更加适应社会。

(三)“三环”

文章中的“三环”指的是“赏”“学”“创”,即鉴赏音乐、学习音乐、创造音乐,这与新课标中的感受、鉴赏、表现、创造等素养是不谋而合的,它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学生鉴赏音乐、学习音乐、创造音乐等活动,前后是递进关系。学生鉴赏了音乐之后,将获得情与思的综合发展,也将具备学习音乐的能动性。他们在学习了音乐之后,便完全或者部分理解音乐,自然可以进行音乐创造,以自己的理解去进行音乐表现了,这便体现了由扶到放、逐层内化知识的过程。

“三环”教学策略的落实,将助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首先,教师以鉴赏为起点,将大大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将于音诗画三维一体化的氛围中调动视听觉感官,观赏音乐的画面,倾听音乐的情感,将让他们发现并感知音乐的美,着力于审美感知力的发展。其次,教师以学习为中点,是基于学生鉴赏的基础,让学生融合自身的已有知识完成学习。在这一环节,学生将强化自身的思维感知,以多种形式去表现并理解音乐。同时也能基于相关的音乐文化,丰富自己的认知,达到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借此发展艺术表现及文化理解等素养。最后,教师以创造作为落脚点,将能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它将基于学生的音乐理解,通过音诗画结合的方式创意性地表现音乐,展现自己对音乐的创意感受,最终它也能驱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音诗画三维一体化“双基”“三环”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究

(一)“赏”

1. 以音诗画三维一体化引发想象,提升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力

艺术是相通的,音乐与诗歌、绘画是分不开的。教师可以以音诗画三维一体化引发学生多元化的想象。让他们根据诗词提供的线索,拓展联想内容,产生内心视觉,在内心看到一幅深含画意的画面。随后将其与歌词、旋律进行有限与无限的重叠,借此产生诗情画意的效果,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

以人音版小学音乐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但愿人长久》时,首先就要让学生聆听古诗《但愿人长久》的配乐诗朗诵。在让学生聆听这一诗歌朗诵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出示富有中国古典气息的月夜图,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之前,先感受到一种如诗如画的优美意境。随后教师再让学生仔细聆听这一乐曲,让他们从中感悟音乐的情感意境,从而努力揣摩这一首音乐的内涵。以悠扬婉转的旋律去探寻一幅富有古典气息的对月思人图,给人一种诗的韵味和美的享受。教师在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之后,学生将能够感到亲切且愉悦。他们将能够用自己最大的激情参与到音乐的鉴赏中,将静态的音乐学习活动变为动态的音乐鉴赏行为,更好地感知并理解音乐。这样便能够加深学生对这一音乐作品的理解与联想,也达成了有效鉴赏教学的目的。

2. 以音诗画三维一体化深层感悟,直接诠释作品的音乐内容

小学音乐教师应该以音诗画三维一体化来引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深层感悟。让他们通过艺术的直观感受与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进入一种独特的审美情境中,直接诠释作品的音乐内容,强化自身的认知。而这样也能够辅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音乐作品,甚至能够与作者达成情感上的共鸣。

比如,教师在让学生鉴赏《但愿人长久》时,在让学生观看了诗朗诵的视频之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进入音乐的鉴赏环节。整首音乐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词的上阕,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二句旋律舒缓优美,在低重音区低吟,节奏舒缓平稳,反映了词人对月问天的惆怅之感。第三、四句重复了第一、二句,进一步增强这种情感。第二部分是词的下阕,也是四个乐句。第一、二句节奏转以紧密,旋律急转上行,表达了词人以超然豁达的心态去面对不得意的现实。第三、四句则是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展现了词人回到现实之中,寄托了自身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整首词的配乐有一种悠扬婉转、起承转合之感,且它诗作的意境贯穿全曲。教师在引领学生鉴赏时,便可以让学生就诗词所展现出来的一种意境进行深度赏析,真正地诠释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音乐内容,激发自身的联想与想象,最终提升他们的鉴赏力与感知力,而后也将更为深层地诠释并表达音乐内容。

3. 以音诗画三维一体化强化体验,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意蕴

教师可以以音诗画三维一体化来强化学生的音乐鉴赏体验,促使他们深层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意蕴,让学生从教师给出的画面中获得深层体验,并深入其境,让思想情感受到熏陶与感染,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内涵的理解与诠释。由此他们也能在音乐欣赏中展开自由、充分、丰富且美妙的联想,让音乐鉴赏活动成为创造性思维运动的过程。

以人音版小学音乐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日出》时,为了引发学生深一层的鉴赏思维,挖掘其内在含蕴,教师便可以借助欣赏印象画家莫奈的名作《日出·印象》来辅助学生领悟这一音乐作品独特的美,分析其音乐风格特征,让他们在丰富画面的诠释下进一步赏析音乐,提升自身的感悟力。《日出》表现的是山谷中日出的风景画,涵盖的内容有晨曦、鸟鸣、绚丽的山谷及喷薄欲出的太阳,一派生机勃勃。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鉴赏中辅助画作,体会印象派音乐与绘画表现手法的共同之处。同时在画作的视觉感官作用下,通过听觉刺激,领悟大鼓柔和的滚奏表现的是破晓时冉冉升起的太阳,尖锐的短笛仿佛是鸟鸣声,给予学生无限的联想,体会这一音乐作品朦胧精致、微妙模糊、飘忽妩媚的艺术特点,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学”

1. 以诗画盘活教学

小学音乐教师在引领学生展开音乐学习的时候,应该通过诗歌与绘画等相关艺术资源的整合,实现音诗画三维一体化发展,借此突破传统单一化课程教学模式的桎梏,创造特别的音乐教学效果,盘活整个音乐课程教学,充分发挥诗画的牵引拉动作用。

以人音版小学音乐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花非花》时,学生在歌唱的时候需要有三个注意的点:

第一点,开头要轻声演唱;第二点,“花”“非”“雾”发音要准确清晰;第三点,要结合意境,婉转、舒缓地演唱。

歌曲的结尾部分要将减慢与延长渐弱做到恰到好处,这是教学的难点。因此,教师就有必要指引学生先仔细地诵读这一古诗词,体会这首古诗词中展现出来的富有朦胧美的独特意境。让学生在这首诗所营造的完美意境中展开学习,获得新的感悟与认知。他们在积极主动地歌唱中也能够通过教师的语言讲解、技巧、仪态和肢体示范等动作掌握歌唱的技巧。能够正确地处理好高音部分控制气息的方式方法,进而体会这一首歌曲的含义,准确地表达作品。学生在歌唱中也能够体会其意境的美妙,盘活了整个课程教学。

2. 以诗画完善过程

教师通过音诗画三维一体化的发展,应该体现出一种内在的和谐之感,要根据音乐中诗歌的特质、绘画的特质,创造性地运用诗画来完善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出诗画的教育教学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创美素质,更好地建构人文性的音乐课堂,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

比如,学生在熟悉了《花非花》这一音乐的曲调之后,教师就可以继续引领学生倾听王菲的《但愿人长久》、曹颖的《虞美人》及邓丽君的《虞美人》,让学生仔细地倾听这些歌曲,尝试通过歌曲之间互相嫁接混搭的方式来展现自身创造性学习的过程。这些诗词篇幅比较短,含义也比较丰富,便于吟唱。那么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基于自身学习的基础,进行创造性的变化。通过诗画混搭的方式,展现自身独特的音乐学习能力,完善自身的学习过程,这也能够为学生后续的音乐创编能力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上,教师通过这种整合式的教学,能够将原本分开的歌唱、欣赏、器乐演奏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整体音乐教学的功效,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切实的提升,激励他们获得较为深远的音乐感悟和体会。

(三)“创”

1. 情景交融,凸显特色

音乐、诗歌、绘画的融合能够营造一种独特的情境。教师在让学生鉴赏并学习了音乐内容的基础上,应该指引学生展开创编活动,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音乐、诗歌与绘画相互交融的方式展现出来,凸显自身独特的音乐理解。随后教师还要辅助引导学生融合多项元素,充分凸显出音乐的特点与特色,展现自己独特的创编力,实现学生的深层发展。

以人音版小学音乐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游子吟》时,这一诗歌表达的情感十分细腻、真挚,语言质朴、简洁,主要展现的是慈母期盼游子早早归来,又得防备他迟迟归来。所以临行前密密缝,免得破损。这一细致入微的场景如果仅仅只是依靠歌唱的方式是难以体现的。对此,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基于自身的理解,尝试通过音诗画的方式创编出来。在这一环节,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加以展现。比如,学生准备将整首诗词通过表演的方式加以展现,而在表演的时候,学生也融合了一些诗歌中特有的元素。比如,《游子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郊,学生在表演的时候搜索了唐朝普通家庭男士穿着的服装。他们在表演的时候,展现了唐代男子穿着的汉服。同时,基于具体的句子,表现了相应的画面。比如在表演“密密缝”时,学生展现了中国特有的刺绣文化,充分凸显了独特的传统文化底蕴,使得整个音乐的创编凸显了特色,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

2. 创新内容,传承超越

教师在指导学生创编音乐的时候,还应该鼓励学生基于社会发展的情况,创新内容,传承并超越,体现自己对音乐作品独特的认知。由此,教师就要结合具体的音乐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大胆创造,展现自己独特的音乐创编能力。

以人音版小学音乐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完《芬芳茉莉》这一单元的内容之后,学生了解了《茉莉花》不同版本的唱法,比如江苏版、东北版、河北版等。那么教师在让学生创编“茉莉花”时,便可以鼓励学生打破传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展现不同版本的茉莉花。

三、 结论

综上所述,音诗画三维一体化是学科融合的一次尝试,也是一种新颖的教学形式,它充分展现了大学科观念,而这也是新时代背景下亟待创新与尝试的教学模式。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凭借这一视角,基于音乐与核心素养,实践“三环”教学策略,让音诗画三维一体化在音乐课堂中更好地凸显,让学生体会音乐课堂的魅力与色彩,使得他们对音乐的感悟与激情在如此绚烂的音诗画课堂中升华,获得情与思的共融相生。

猜你喜欢

双基音乐作品素养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略谈地方本科院校对钢琴基础课“双基”教学改革的分析与探讨
学好高中化学之四建议
基于条带模式GEOSAR-TOPS模式UAVSAR的双基成像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