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策略探究

2023-12-16

考试周刊 2023年40期
关键词:歌唱素养情感

姜 硕

一、 引言

在音乐教学中,歌唱作为直观感性的表达方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如何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探索适合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策略,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将核心素养引入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沟通能力以及跨学科的综合素质。对音乐歌唱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进行研究,深入挖掘歌唱教学背后蕴含的核心素养价值,为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改进提供有益的借鉴,推动学生在音乐艺术中获得更丰富、更深入的核心素养培养。

二、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不仅是声音的组合,更是情感、思想和文化的表达,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通过音乐教育,尤其是歌唱教学,学生可以欣赏到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从古典到流行,从民族到国际,感受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和意义,从音乐中体会到对美的感受,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和欣赏能力,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拓宽其审美视野。在歌唱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欣赏各种音乐风格和曲目,培养对音乐美的欣赏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音乐的表现手法、情感表达和意义,通过分析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有利于学生感知到不同音乐风格所蕴含的美学特点,提出对音乐艺术的独特见解。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情感情绪的表达

音乐是情感宣泄和表达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歌唱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音乐演唱,将内心的情感通过声音传达出来,舒缓压力,培养积极向上的情绪,提升情感情绪管理能力,从而培养情感细腻性和情感表达的自信心。通过感受音乐情感,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音乐作品所传递的情感。每首歌曲都蕴含特定的情感和情绪,在歌唱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从中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分析音乐元素和情感色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与情感之间的关联,培养对音乐情感的敏感性。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技巧

合唱与合作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沟通交流技巧的关键。在合唱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同伴协调配合,共同演绎一首歌曲。这要求学生在演唱的同时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音乐的协调。通过共同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倾听、协商和互助,从而提升学生在集体中的沟通交流能力。在音乐创作和演唱过程中,学生可以展现自己的创造力,通过音乐的编排和表演展示独特的想法和风格。歌唱不仅是重复模仿的过程,更是学生发挥个人特色和创意的机会,学生在音乐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 小学音乐歌唱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专业教学方法

首先,小学音乐教师对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歌唱表达缺乏清晰的教学方法,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音乐知识的传授,忽略引导学生表达情感、进行声音的调节和情感的传递,导致学生在歌唱时缺乏情感的表达,影响其沟通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单一性。有些教师倾向于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如机械的声音训练和简单的音阶练习,忽略了更具创意和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单调而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学生在歌唱表达方面的发展。最后,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个性化,每个学生的音乐天赋和表现能力都是不同的,但教师将所有学生都放在同一标准下进行教学,缺乏对个体差异的充分理解和关注,使得学生遭遇挫折而感到失落,影响学生在音乐歌唱教学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情感表达不足

过于注重音乐技巧的训练,使得学生在歌唱过程中忽视情感的表达,只是追求声音的准确和技巧的完美。这种偏重技巧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歌唱无法真正触动听众的情感,也无法在学生内心引发共鸣。情感是音乐的灵魂,是音乐作品传达情感和意境的核心。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教师忽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学生很难真正理解歌曲的内涵,更难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歌唱中去。学生声音洪亮,但却缺乏情感的表达,使得歌唱变得平淡无味,不仅影响了歌唱的艺术性,也阻碍了学生在情感表达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缺乏跨学科融合

在传统教学中,音乐教学被单独割离,与其他学科独立开来,导致学生难以将音乐与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机结合,无法体验到跨学科学习的丰富性和深度。这种单一学科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削弱了核心素养在跨学科发展方面的潜力。如音乐与语言、文学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通过歌唱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中的情感和意境,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又如音乐与数学也有着内在的联系,通过歌曲的节奏和音符,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数学思维。由于缺乏跨学科融合,学生难以发现这些联系,无法将音乐知识应用到其他领域中去。

四、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策略

(一)完善课程设计,提升学生审美感知

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方面,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制订明确的音乐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可以包括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同时,也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定相应的阶段性目标,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水平。在课程内容与资源选择方面,应该注重多样性和综合性。音乐教学内容可以涵盖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引入与其他学科相关的内容,实现跨学科融合。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如经典儿歌、优美民谣等,通过歌唱教学让学生在歌曲中感受文化和情感。在教学组织与形式设计方面,应该注重活动性和互动性。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游戏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演绎,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歌唱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此外,教学组织也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特点,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歌曲,设置有趣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歌唱技巧和音乐知识。以经典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为例:首先,在目标设定方面。教师可以明确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音乐欣赏能力、歌唱技巧等。针对《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校园民谣,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怀,培养其对美的感知能力。其次,在课程内容与资源选择方面。教师可以选择与《外婆的澎湖湾》相关的背景材料,介绍歌曲的作者、创作背景和校园民谣这一音乐风格等,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历史与演变。同时,可以通过播放不同版本的演唱视频或音频,让学生对歌曲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教学组织与形式设计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歌词、讨论歌曲情感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请学生分组演唱不同段落,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演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其他艺术形式,让学生通过音乐律动、吉他伴奏等方式,将自己对《外婆的澎湖湾》的理解与情感进行表达。

(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艺术表现能力(这部分内容围绕在唱歌中提高艺术表现能力而不是文化理解能力)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优化和创新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引入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第一,游戏化教学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教师可以设计各种音乐游戏,如歌曲填词游戏、旋律串烧游戏等,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歌唱技巧和音乐知识。通过游戏,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激发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第二,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音频设备等工具,播放不同版本的歌曲演唱,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通过了解歌曲所代表的文化特点,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表现出歌曲的情感变化,提升艺术表现能力。第三,项目化教学策略可以将歌唱教学与实际项目相结合,提升学生整体的艺术表现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合唱团,让学生合作学习、排练和演出,培养团队协作和表现能力,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创作,让学生在歌唱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意。通过项目化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还可以培养其创造力和自信心。例如,在学习《山谷静悄悄》这首歌曲时,首先,教师可以简要介绍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情感,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其次,教师分析歌曲的主旋律与和声,引导学生一起唱主旋律,让学生熟悉歌曲的基本旋律。然后,教师可以简要介绍二声部的概念,即在歌曲中加入另外一个旋律线,形成和声效果。通过山谷回声游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主旋律,另一组唱二声部,模拟山谷回声的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注意控制声音的强弱和时间差,以创造出回声效果。在完成山谷回声游戏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这种音乐效果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感受其中的音乐内涵,在山谷回声中,主旋律和回声之间产生了怎样的互动关系,是否能够让人联想到特定的情景或文化背景。通过这个游戏,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发挥艺术表现能力,让学生在歌唱中真正感受音乐的情感,展现个性和创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推动核心素养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的应用。

(三)模拟歌唱情景,巧用创意实践(这部分重在创意实践。在一年级同学欣赏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时,为主旋律创编歌词加强记忆。“小闹钟它真调皮,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小闹钟它真可爱,铃铃铃铃铃铃铃。”人声模仿音响,例在学习歌曲《田野在召唤》的二声部时,将二声部的歌词“啦!啦!啦!啦!……”改编为“嘣!嘣!嘣!嘣!……”用人声模仿大提琴拨弦的音色)

模拟歌唱情景可以通过实践创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创编歌词的过程,根据歌曲的主题、情感等特点,引导学生创作与之相关的歌词,让其体验到音乐与文字的融合,参与到歌曲的创作中来,同时增强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例如,在一年级同学欣赏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时,可以巧妙地为主旋律创编歌词,增强学生的记忆和对音乐的感知。可以将歌词编为:“小闹钟它真调皮,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小闹钟它真可爱,铃铃铃铃铃铃铃。”通过歌词的创编,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旋律,还能够在欢快的歌唱中更深刻地感受到音乐的趣味和活力。教师还可以通过人声模拟音响的创意实践,营造出更加逼真的歌唱情景,提升学生的课堂兴趣。在学习歌曲《田野在召唤》的二声部时,教师可以运用人声模仿音响的方法,将歌词进行改编,用人声模仿大提琴拨弦的音色。例如,可以将原本的“啦!啦!啦!啦!”改编为“嘣!嘣!嘣!嘣!”,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提琴的音色和音响效果,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兴趣,使歌曲更具层次感和魅力,不仅能够创新课堂实践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音效的敏感性和创造性。

(四)丰富教学内涵,促进文化理解(这一部分重在文化理解)

跨学科融合可以将音乐歌唱教学与其他学科内容相融合,丰富教学内涵,促进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和体验。教师可以将音乐歌唱教学与其他学科的内容进行整合,如语言、文学、艺术等。通过结合其他学科课程,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词的含义,探讨歌曲所传达的情感或主题,从而加深学生对音乐情感表达的理解。教师要设计跨学科项目,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任务,从而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应用。学生通过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风格,比如《故乡》一课中,围绕“故乡”主题,对比校园民谣《乡间的小路》、流行歌曲《小村之恋》、美国民歌《牧场上的家》等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对音乐创作的影响,从而加深对音乐与文化之间关系的理解。同时探讨这些音乐与当地文化、历史的关系,可以提高学生对跨文化音乐的比较和分析能力,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也能够提升其审美素养和文化修养。通过丰富教学内涵,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从而在音乐歌唱教学中获得更丰富的艺术体验和人文体验。

(五)完善评价体系,合理评估学生艺术表现

教师可以通过科学运用三级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音乐表现能力。在音乐教育的Ⅰ级评价中,学生的歌唱表现不仅是简单的准确演唱,更要求能够在歌唱过程中展现自信和情感。这个层次的评价注重学生的内外表现,教师通过细致观察学生的表情、姿态以及声音的变化等方面,判断学生是否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融入歌唱中。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是在技术层面上进行演唱,更是在情感层面上与歌曲产生共鸣,从而使音乐更具感染力,也为他们未来的音乐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音乐教育的Ⅱ级评价中,学生需要达到准确演唱歌曲的要求。在这个层次,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掌握歌曲的音准、节奏、发音等基本要素,确保其在演唱时的演唱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学生需要在技术层面上具有相对稳定的掌握能力,能够准确吐字发音,保持良好的音准和节奏感,从而使演唱过程更加流畅和协调。在音乐教育的Ⅲ级评价中,学生需要基本准确地演唱歌曲,这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唱出歌曲的主旋律和基本的音高,同时保持稳定的节奏感。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表现,确保其能够达到基本的演唱水平。这个阶段的评价注重的是学生的基本演唱技能,包括对音高的把握、节奏的稳定性以及对歌曲整体结构的理解。在学唱《小纸船的梦》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身体姿态以及声音的变化,评估学生是否能够在演唱中充分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艺术感知,达到Ⅰ级评价的水平。在Ⅱ级评价的标准下,教师要关注学生能否正确唱出歌曲的主旋律和音高,以及保持稳定的节奏感。除了准确演唱,学生在歌唱过程中是否能够展现基本的声音控制和音乐技巧,以及是否能够与同学们协调合作,创造出更加美妙的音乐效果,是评价学生达到Ⅲ级评价的标准。

五、 结论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策略探究展现了教育的多元性和丰富性。通过深入探讨音乐教学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跨学科融合等方面的策略,不仅能够丰富小学音乐教学的内涵,也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新的途径。要实现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策略目标,需要教育者们共同努力,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也需要学校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支持,为音乐教学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歌唱素养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