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脑肠轴”探讨腹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作用机制

2023-12-14李旭垚朱亚新张文静文雅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10期
关键词:腹针经络功能障碍

李旭垚,朱亚新,张文静,文雅

1 山西中医药大学 山西太原 030024

2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山西太原 030013

脑卒中是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目前我国脑卒中的发病人数位于世界首位,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1]。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中最常见的后遗症。运动功能丧失,将会改变患者生活的各个方面,加重家庭和社会压力,严重损伤身心健康。

脑肠轴是目前研究的重点,脑部的发育与疾病均与脑肠轴关系密切。肠脑间通过肠道菌群、神经、内分泌、免疫等通路进行双向调节[2]。来自大脑的信号可以影响肠道功能,反之,肠道信号也可以影响大脑功能。中医中虽没有脑肠轴这一概念,但古代医家早已认识到在脏腑功能,经脉联系上脑与脑肠不可分割,是一个整体,在《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中就有关于脑肠关系的记载。《素问》:“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不得卧也”“胃不和则卧不安”,均说明胃经受邪会导致失眠;《伤寒论》:“阳明病多汗,津液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论述了胃肠疾病会影响神志。中医学中所认为的肠不局限大、小肠,还包括脾、胃、肝、肾等其他脏腑。

薄氏腹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神阙经络调控系统为核心,结合腹部全息理论,通过刺激腹部,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对全身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从而改善脑部功能,对中风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有确切的作用。脑肠轴理论的出现为腹针治疗脑卒中提供了理论支持,现代研究发现,腹针疗法可以调节脑肠轴,清除自由基,调节代谢,改善循环,促进受损脑组织神经功能修复,从而达到治疗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目的[3]。本文基于“脑肠轴”探讨腹针与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关系,从而为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发病机制

运动功能是由大脑皮层产生信号,在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等控制下,作用于人体运动系统产生的。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主要原因是上运动神经元受损、运动系统不受大脑神经中枢控制,主要表现为痉挛性张力亢进、肌肉无力和运动协调受损等。脑卒中早期,由于低级中枢失去高级中枢的支配,出现弛缓性瘫痪,而后期出现痉挛性瘫痪。现代研究表明,肌张力的大小取决于α 运动神经元和γ 运动神经元的共同作用,α 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外肌,收缩时产生力量,γ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不产生力量,提高肌梭敏感度,增加肌张力[4]。脑卒中后肌肉质量减少、纤维长度减少、倾斜角更小,此外肌腱被拉伸,变得更加柔顺[5],随着神经分子生物学研究不断的深入研究,对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也有了更深的认识,研究发现人体中枢和外周系统中广泛分布着SP,SP 也被称为“P”物质,是速激肽家族成员,由前速激肽原(PPT)A 和B 基因产生,α-PPT mRNA 在大脑含量丰富,β-和γ-PPT mRNA 在外周含量丰富[6],目前研究表明SP与运动障碍、神经及精神障碍有关,对肌张力的调控有重要作用[7]。

腹针调控脑肠轴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作用机制

1 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可以影响脑卒中的发展与预后。肠道菌群和大脑以双向方式进行交流,肠道菌群可通过激活迷走传入神经,向上传递给大脑或分泌小分子物质,穿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大脑。肠道菌群可以干预血脂、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等脑卒中发病因素,可以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参与神经、内分泌、免疫通路,影响大脑活动,干预脑卒中的发生发展[8]。脑卒中后,大脑和肠道微生物群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复杂的相互作用,其中肠道菌群是导致生态失调的应激介导途径的目标,也是对脑卒中结果有深远影响的效应器,肠道微生物变化是急性脑损伤的结果,是卒中后免疫改变的一个关键影响因素,对卒中预后有显著影响,不同的肠道菌群发挥不同作用,有些会恶化卒中结局,有些会保护神经,实验研究发现恢复肠道菌群的健康有利于卒中患者的恢复,帮助其恢复正常的运动功能[9]。腹针可以改善肠道菌群,促进患者的恢复。

2 神经通路

肠神经系统,也被称为肠脑,存在相当多的神经类型,包含大量神经元,肠神经系统网络大约由2 ~6亿个神经元组成[10],肠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迷走神经进行联系,二者在胚胎形成期由组织凝聚体发展而来,肠脑间相互交流、互相作用。肠神经系统可独立于脑和脊髓外调节消化功能等。脑卒后上位运动神经元出现障碍,皮质脊髓束受损,影响对侧肢体,躯干核心肌群受双侧锥体束支配,腹针可刺激核心肌群向上刺激大脑。腹针可作用于神经通路和内分泌通路,抑制迷走神经,调节Ca2+水平,并通过肠神经、自主神经等上行传导刺激神经中枢,加强神经冲动,使神经元兴奋,从而促进神经功能重塑,修复受损脑组织,促进大脑功能重组,兴奋向四肢传导,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11-12]。腹针治疗越早介入越好,通过腹针可以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活跃大脑皮层[13],改善平衡能力、肌力、肌张力[14]。且通过肌电图观察腹针可以改善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15]。

3 免疫通路

脑卒中后会引起免疫反应,大量的免疫细胞被激活,肠道免疫系统作为人体最大的免疫系统,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卒中的预后有密切的影响。卒中后γδT 细胞激活可能会迁移到损伤部位和分泌促炎细胞因子来吸引损伤部位的髓样细胞增加脑损伤,CD4+、CD25+、Foxp3+调节T 细胞(Tregs),分泌IL-10 抑制炎症反应,起保护作用[16]。其中肠道菌群对免疫通路起着重要的影响,有实验研究发现缺乏分段丝状细菌的小鼠,Treg 细胞扩增受限,具有更大的脑梗塞[17]。免疫功能失调会诱发炎症反应,腹针可通过神经—免疫网路,调控炎症反应,发挥抗炎作用,研究发现,腹针可以调节Treg 细胞、IL-10 含量,改善肠道菌群,进行有效抗炎干预,改善预后,从而改善肢体运动障碍[18-19]。此外,研究发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缺血体积的增加与血清中IL-6 和TNF-α 水平的升高有关[20],而腹针可以降低卒中患者血清IL-1β、TNF-α、IL-6 水平[21]。

4 内分泌通路

胃肠道不仅是人体最大的免疫系统,也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系统,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通过调控内分泌细胞分泌多种激素,根据其分泌激素的种类不同,可将肠道内分泌细胞分为十多种,肠道内分泌细胞分泌神经递质,其中90% 以上的神经递质均合成于肠道,是人体神经递质合成的主要场所,这些神经递质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此外,肠内分泌细胞分泌的SP、脑肠肽等神经肽也参与脑肠沟通[22]。腹针可以调节内分泌通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帮助肢体恢复其运动功能,实现治疗目标。

腹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中医基础

1 腹针原理

腹针疗法以经络学理论为基础,但有别于传统经络系统,传统经络系统是一种具有宏观反应规律的一种反馈系统,针刺经络腧穴时,将刺激通过神经通路最终传入大脑,大脑接受刺激后分泌神经递质,通过神经系统、体液系统以及电生理系统总和等一系列环节最终到达靶器官,产生治疗效应。腹针由于其特殊的位置,其治疗作用,可能与直接刺激腹部“肠脑”有关。这大大缩短了中间途径,使其作用发挥到最快最大,不仅与传统针灸一样具有立竿见影的疗效,而且可缩短疗程。

腹针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形成的一个微针系统,有着全息分布的特点,腹部的全息影像似一只神龟,浓缩着整体的图像,同时根据腹部八廓辨证取穴。腹部是诊疗疾病的重要部位,腹部包括许多重要的脏器,又是大量经脉经过的部位,古方派大师吉益东洞在《医断》中说:“腹者有生之本,百病根于此”。薄氏腹针认为,在胚胎阶段,营养物质与氧气通过脐带输送给胎儿,由脐部像周身输布气血,因其特殊的功能,使得脐与脏腑组织器官都有密切的联系,这是先天形成的最早的调控系统,也是经络系统的母系统;胎儿出生后这套系统仍然存在,除了先天形成的以脐为中心的循环系统,薄氏腹针还认为虽然胎儿出生,获取营养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但其通路不会消失,会与周围组织形成新的联系,但被人们所忽略,这是腹针的物质基础[23]。腹部解剖结构为腹针的治疗提供了多层次的空间,腹壁浅层通常称为外周系统,起调控全身作用,腹壁深层通常称为内脏系统,起调节内脏作用[24],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深度对外周系统产生不同的刺激,深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从而达到相应的治疗目的。

2 治疗原则

腹针以“治病求本”作为治疗原则,在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以调理相关脏腑入手,兼顾经脉的调节,针刺腹部穴位不仅可以激活人体先天形成的系统即神阙调控系统,而且可以激活后天形成系统即经络系统,针刺腹部可调节气血,激发经气,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保证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25]。中风的病机总属气血逆乱,阴阳失调,经络不通,出现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经脉与脏腑在体内相连属,经络不通会使相应脏腑之气衰,脏腑气衰,则无力鼓动经脉的运行,近年来,临床应用腹针治疗中风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作用显著,对病程较长者仍有良好的作用[26]。

3 作用通路

3.1 通过脏腑调节 腹针与内脏距离最近,起效快,可以直接调理脏腑,刺激腹部“肠脑”,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中医学认为五脏六腑均与脑有关。《灵枢·五癃津液别》“五谷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可见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滋养脑髓,脾生血,胃络于心,脾胃和,则心气充沛,血脉充盈,心主血脉,使血液布散,“脾主四肢”,主身之肌肉,脾胃运化正常,则气血充沛,肌肉壮实有力,四肢运动功能正常进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脾胃运化、津液布散,间接使脑部得养,若肝气郁结、失于疏泄,横犯脾胃,影响脾胃正常运行,使脑部失于滋养,从而导致肢体无力。张景岳在《类经·卷七》曰: “精藏于肾,肾通于脑……故精成而后脑髓生”,明确提出了脑与肾的关系,即“肾通于脑”,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肾藏精,精生髓,髓注于骨,则骨坚硬不脆,故肾与脑可共主人体的运动功能。

3.2 通过经络调节 脑肠在经络理论角度也有着密切的生理联系,脑在人体上部,肠在人体下部,脑与肠在经络循行上存在广泛联系,大肠经、小肠经、胃经在循行上既经过头面也经过腹部。腹部经脉分布最多,十二经脉均与腹部有关,任脉走行于腹部正中,与足三阴经交汇于少腹,与督脉相表里;督脉,起于少腹;冲脉起于气结,带脉绕腰一周,根据经脉循行路线,心、肝、脾、胃、肾经与脐有直接联系,因经脉之间相互络属、相互沟通,与其他经脉也有着间接的关联。同时腹部分布着多经经别、经筋、络脉,其中腹部分布的经别有手三阳经、手太阴经、足阳明、足太阳经别,分布的经筋有手少阴、足阳明、足太阴经筋。分布的络脉有足太阴络脉、任脉。此外,胃为水谷之海,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均分布于腹部,也为腹针调动气血提供物质基础。头为“诸阳之会”,经络通畅,气血充沛,脑络得到濡养,才会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腹针可通调全身经络,濡养脑神,调节四肢,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3.3 通过全息效应 总结腹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特点,腹针调理脏腑的基础方为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四穴合称为引气归元,蕴含以后天养先天之意,中脘、下脘位于胃脘部,可促进气机升降,中焦运化,气海可调理全身气机,补肾固精,关元培肾固本,四穴共同作用,使全身气机调达,气血充盈,脑髓充盈,运动障碍肢体得到气血滋养,则会逐步恢复其正常功能。腹部左右滑肉门、外陵组成腹四关,根据其与神阙所处的相对位置关系,滑肉门在脐上、外陵在脐下,分别对应治疗上下肢疾患,四穴使气血、经气输布到四肢末端,从而治疗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从腹部神龟图来看,神龟图浓缩着人体整体的图像,头部伏于中脘,尾部终于关元,上肢经过滑肉门、上风湿点、风湿外点,下肢经过外陵穴、风湿下点穴。腹全息图前肢代表人的上肢,上风湿点对应肘关节,风湿外点对应腕关节,故治疗时浅刺同侧的滑肉门、上风湿点、风湿外点间的穴位;神龟后肢代表人的下肢,下风湿点对应膝关节,下风湿下点对应踝关节,故治疗时浅刺外陵、下风湿点、下风湿下点间的穴位,根据此特点,通过对腹部相应位置进行调节从而调节人体相应部位,从而改善运动不利肢体的功能恢复。

结 语

脑肠轴学说是当今学术界研究热点,肠脑间有着复杂的通路与很强的双向交互能力,其中任何通路完整性的破坏都可能影响两大系统的功能,它能干预脑卒中的发生以及后遗症,它的发现为腹针治疗脑卒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提供了理论支持,腹针通过刺激腹部肠脑,进而对脑肠轴进行调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与大脑功能重组,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中医学通过脏腑、经络以及腹部全息等多角度多层次揭示了腹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基本治疗原理,为腹针治疗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提供参考,以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预后。但其治疗理论基础仍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与脑肠轴相关的三大通路与肠道菌群机制,同时也需要大量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腹针治疗的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腹针经络功能障碍
水针结合腹针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验案
腹针结合浮针治疗颈源性耳鸣病案1则
薄氏腹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经验
腹针配合神阙灸治疗慢性盆腔炎验案1则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经络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