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酉水悠悠“河小青”

2023-12-13张雪云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23年11期
关键词:酉水河畔母亲河

□张雪云

“河小青”是谁?

在海量新词层出不穷的今天,它的诞生,绝对让人眼前一亮。

原来,“河小青”是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助力河长制的广大青年的总称,是河流生态保护的参与者、支持者。

“河小青”在哪?

“河小青”遍布各地,每一个人的家乡,都有自己的“河小青”。“河小青”正成为全民治水志愿行动的生动形象。

我的目光,就这样被酉水河畔的一群“河小青”深深吸引。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他们常年风雨无阻,满腔热情,守护着一片山、一片水、一条河,使这一方山水,天更蓝,水更碧,草更绿,地更美。

酉水,是一条奇谲诡变、令人神往的河。

历史上,酉水又称更始河,也有人称白河。《汉书·地理志》载:“酉源山,酉水所出,南至沅陵入沅,行千二百里。”蜿蜒曲折的酉水,历经崇山峻岭,最终在沅陵溪子口汇入沅江。酉水作为沅水重要的支流,滋养大湘西这一方百姓,千百年来不断变迁和浮沉。

酉水的终点,就是脚下的这一片土地,也是一脉沅江流过的两河口,酉沅二水在此完成生命的融合与蜕变。两河口所在的千年古郡沅陵,自古以来文脉厚重。水文化,是古郡重要的文化之一。

水网密布、河溪众多的古郡沅陵,属于过去,也属于将来,更属于现在。流淌的水,上善的水,是大地的血脉,是生命的源泉。水岸人家,用一双双灵巧的手,把贫瘠的山坡,变成大地的诗行,那些水边富于音韵的盘木号子、车水号子,依然不时会响起,热火朝天的日子,依然还留存于老人们的记忆里。

做民间河长,扛生态红旗 李广彦摄

眼前这一河似乎藏着很多秘密的酉水,包括三垴九洞十八滩的沅水,默默无闻地见证着,不息流淌千年万年,流着流着,流出了静水流深,流出了田畴与村庄,也流出了人间的烟火。

“酉水清,酉水亮,好水养鱼养人家”。在乡村教师张显兵的记忆里,过去的酉水,碧波荡漾,水质纯净,鱼虾成群。每到黄昏,轻晃慢漾的一河碧水,越发柔媚,粼粼波光如同散落的碎银,绮霞漫天中,几只闲散的白鸟,翅膀划过照见影子的水面,飞向两岸丛林,三五木船泊在河岸码头,似乎在等待着归来的主人。

张显兵就出生在酉水河畔的一个小山村里。乡居于此的百姓是幸福的,打鱼、狩猎、放排、拉纤,朝夕之间,都是融于山水的烟火日子。那时,水上人家的日子,虽伴着苦难,但也惬意。忙完了田头地边的活儿,牵一只船儿荡漾其中,撒一把网,收获一船喜悦,伴着欢笑声,水上人在河里起起伏伏,来来往往,把一江河水搅得热火朝天。

特别是端午时节,包粽子,熏艾草,扒龙船,扒出一村人的期盼,扒出一条河的沸腾,锣鼓震天,鞭炮噼啪,人们拿出把山门吼破的气势来,以歌声应答,好不热闹。水上人一年中最恣意的日子,莫过于扒龙船,扒出他们对生活的希冀,划出他们积攒一年的热情。

也许正因为有这一江绕山绕岭的水,苗民先祖翻越延绵千年万年的大山,带着自己的族群,栖居在山水边,在这片赖以生存的水上讨生活。世世代代,年年岁岁,繁衍生息。他们渔猎而归,他们山歌互答,他们耕读传家。

时光的车轮,总是没有停息的时刻。长大了的乡村孩子,突然有一天,远离了自己的母亲和河流,乡村的人们不认识了他,他也渐渐忘记了自己的河流,他们更想不到的是,这条清澈了多少年的母亲河,突然有一天,会被白色垃圾、生活污水、农药化肥等污染,生活在河畔的孩子,再也找不回属于他们的童年。

渔船,上岸的上岸,搁浅的搁浅。贫瘠的土地,困顿的乡人,远走的远走,搬迁的搬迁。还有更年轻一些的人,选择了暂时的逃离,或是永久的离开,他们多选择在他乡拼搏出一个锦绣的前程。家乡渐渐成了乡愁,成了回不去的家乡。

年轻的张显兵也想着要离开家乡,在外边干出一番事业。不过,他在外面世界走过一程后,还是选择回到家乡。回来的他,在酉水河畔的棋坪学校做了一名乡村语文教师。

黑黑的他,结实魁梧,话不多,沉默、憨厚、朴实。这些年的岁月洗礼,依然挡不住他一颗青春、积极向上的心。

乡村教师的日子,简单而充实,领着一群乡村的孩子,守望一朵朵花开的日子。但这对于张显兵来说,似乎还不够,他一边教学,一边行走在家乡的酉溪水岸。他看到了挂在河岸树枝上的一束束杂物,散落在河滩草丛里的一片片泡沫,漂浮在水面上的一个个瓶子,堆积在河边的一滩滩淤泥,一个个砂石水坑……

于是,课余时间,他伸出了那双还沾着粉笔末的手……

就此,他成了一名守护母亲河的志愿者。

就此,酉水河畔有了第一个“河小青”,尽管他已经不小。

我第一次听说“河小青”,还以为这是一个人的名字。

据说,它由浙江、福建等地率先发起,他们在河流保护中,设立了“青少年护水岗”,护水岗的成员,就称为“河小青”。

很快,“河小青”遍布各地,每一个人的家乡,都有自己的“河小青”。“河小青”已成为全民治水志愿行动的生动形象。

张显兵就是最早响应志愿行动的人员之一,而且,他在自己巡河、护河、守河的同时,也将全民治水志愿者行动向他的学生推广,应者云集。就此,酉水河畔有了一群“河小青”。

他带着这群可爱的“河小青”,无论风雨,守护一江碧水,这一做就是6 年,而且还乐此不疲。

如今,当人们漫步酉水河边,时常会看见身穿红马甲或是浅绿背心的他和他的学生,手持夹钳,在酉水河边巡河拾荒,这样一群年轻的志愿者们,将河滩上的包装袋、塑料瓶、废弃生活用品等垃圾都一一“收入囊中”。

孩子们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深入草丛、河滩、河道沿岸,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把每个角落里的丢弃物、生活垃圾等清理干净。利用课余大约一两节课的时间,就使江河滩头焕然一新。

水岸有村庄,有田园,有学校,有老师和一群孩子欢快的笑声。当河道涨水过后,春水漫过,淤堵、搁浅的垃圾,被一一清理;当水位下降时,也会有一些白色垃圾散落在裸露的河滩,同样,被一一清理。

留守儿童唐斌,是棋坪学校的一名学生。假期里,晒得黝黑的他,除了在家里帮着爷爷奶奶做农活,一有闲暇就和小伙伴来到河边打发时间。这条河,是养育了他和他一家的母亲河,也是他童年和少年时代的乐园。为了保护母亲河的清洁和生态,唐斌在张显兵老师的带领下,用课余时间做起了环保志愿者,参加“争当河小青保护母亲河”活动,参与巡河、净滩等活动。同时,他的读书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成绩有进步了,不仅坚定了理想信念,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自己的家乡,还懂得了感恩。

宋秋菊也是留守儿童,但她并不自卑,乖巧懂事,她从小的理想是将来当一名老师,像她的老师一样关爱更多的乡村孩子,做更多的公益事业,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宋秋菊通过参与“河小青”活动,更加热爱大自然,懂得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学会了感恩身边人,并乐于帮助别人。她的学习成绩还非常优秀,考到县城一中读书,后来考上了怀化学院,离自己的梦想不远了。

显然,还有更多的酉水“河小青”的故事,他们和她们,无一不是在张显兵老师的影响下,走进酉水河畔,走向志愿服务,从而走向美丽人生。

在采访张显兵、听他讲述“河小青”的故事时,我突然想到一句话:据说喜欢河流的人,内心都很温柔。因为,那些曾经的苦难和欢乐,都败给了岁月静好。时间是往前走的,唯有河流,亘古不变,流淌千年,流过时光,流过每一个人的生命。而每一个热爱自己的家乡、善待自己家乡的人,内心一定有着最美的情感。

“我知道你会来,所以我等。”如此“美得让人心痛”的一条河,是沈从文先生的河流,也是我们的河流,是历史的河流,也是当下的河流。这需要人们永久守护,热爱家乡的山水。

张显兵和他的“河小青”,显然都是热爱家乡的人。

“同饮一江水,同享一片蓝天白云。一座城,一条河,它是生命流动的血液,它是乡人的母亲河!我们有职责去守护、去关爱,还人民一江碧水。”

乡村教师张显兵的理想不仅仅是为祖国培养未来的花朵,他还想影响更多的年轻人,一起爱护生态环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年,乡村教师张显兵收获了众多荣誉,被授予“最美扶贫人物”“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称号;而且,一不小心,还把自己弄成了一个带“长”的官;当上了县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以及一些别的“头衔”,比如“民间河长”等。

生态“河小青”,沅陵水风景 李广彦摄

渝湘交界处酉水河大湾 陈维达摄

因为有了这些头衔,张显兵突然更忙起来。他既是河长制的宣传者,也是河长制的践行者,自从河长制活动开展以来,他始终战斗在第一线,这个“官”当得辛苦,倒也乐哉快哉。那么,什么是“河长制”?顾名思义,河长是辖区内河道的管理人员,这种管理体制称河长制。有水的地方,就有人的生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所以,这个“河长”是重要的岗位。

“清滩、净河活动虽然累,但是我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义,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行动,带动更多的群众积极参与进来,共同努力,让沅江、酉水的河流更加清澈、净美。”对于家乡河流的保护和宣传活动,张显兵总是充满热情。

“生命就是一种回声。你送出什么,就回馈什么,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得到什么。”这就是张显兵的人生格言。

什么是奉献?这是爱心铸造的一道彩虹,五颜六色,清新飘逸,带给人温馨和欢乐,是连接你我他的纽带,汇成心的桥梁;更是帮助困难人群的一双温暖的大手。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理念引领下,这样一名普通的乡村老师,在一河水边,向水述说,依水而居,书写着精神的充实、高尚、富足。

“发挥各自专业特长,为大家带来相关的环保知识和理念,培养孩子们节水爱水、垃圾分类的意识,引导他们从我做起,保护水资源。”在张显兵的倡导下,“河小青”们经常组织开展“守护母亲河”“水源地调研”“候鸟护飞”“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还举办扶老爱幼、扶贫助学、结对帮扶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据说已有500 余场次了。

在酉溪河滩,在沅水河涨洲头,在二酉山脚下,“河小青”们的身影随处可见。见此热闹情景,很多学生家长也加入其中,一起净河护河。不仅如此,一些单位的年轻人也加入其中。青春的力量,青春的召唤,“河小青”的队伍不断壮大。壮大了的“河小青”,还纷纷投身植树造林、保护河流的生态实践,一批有实效、可持续、能复制的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也陆续开展起来。

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每逢这些时间节点,来自各级团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河小青”们就会自发行动起来。他们热情洋溢、创意无限,通过漫画、微型马拉松、骑行、微视频、歌曲等多种方式传播绿色生态理念,动员广大青少年保护生态环境。

“我所有的努力、艰辛、汗水,都是为了还河滩一片洁净,还河流清洁容颜。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张显兵,一直在前行的路上。

如果你加了张显兵的微信,就会发现,他一发朋友圈,一定又是志愿者们巡河净滩的图片:“河”我一起,保护母亲河。你看,闲不住的他带着一群“河小青”又出发了。

青青酉溪,碧水依依。河畔因为有了这样一群可爱的“河小青”,就有了一河青绿的希望,一河梦想的抵达。

猜你喜欢

酉水河畔母亲河
保护母亲河(4)
是你 我亲爱的母亲河
湘西酉水船工号子的传承与传播研究
酉水:奔腾的湘西血脉
绣出里下河畔最美“同心圆”
战“疫”白河畔 人大展担当
酉水:武陵故地 山河故人
“母亲河”到底有多长
河畔的早晨
我爱你母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