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沅陵行随感

2023-12-13陈仲原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23年11期
关键词:沅陵沅江库岸

□陈仲原

借母溪 陈仲原摄

2023 年8 月下旬,我有幸应邀参加了由中国水利文协、《诗刊》社、中共怀化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为期5 天的“幸福河湖·中国文学艺术家巡沅水看沅陵”活动。参与此次活动的人员除了文学艺术家外,还有众多媒体的编辑、记者。这是一次难得的机缘,因我的祖籍就在湘中,并一直从事长江水利工作,能参加这次以故乡山水、人文为对象的巡访活动,其乐何极!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沅陵,不仅有绵延的青山,还有碧绿的河水。有山的雄伟秀丽,还有水的宁静清幽,因沅陵具智、具仁,所以沈从文笔下才有了“沅陵,这个美得让人心痛的地方”这样的妙言绝响。

沅江发源于贵州贵定云雾山,经黔东南和湘西多县市境,于常德德山汇入洞庭,与湘江、资水、澧水一起称为“四水”并入长江的洪流。

洞庭湖的形成远比长江、黄河要早得多,其地质史可以追溯到数亿年前的“武陵运动”时期。古云梦泽就是洞庭“四水”入江处形成的沼泽,今日洞庭盆地构造兴起于距今一亿多年前的“燕山运动”,这场运动塑造了洞庭湖周边的山地。随着气候水文的变化、湖区的沉降和长江荆江河段的发育演变,才形成了洞庭盆地的格局。

这次活动,我原计划利用摄影来记录沅陵的山水与人文,去发现河长制下沅陵的新变化、新发展。然而,组委会将我分到了报告文学组,我便幸运地与中国知名的报告文学作家一起深入了解沅江水利建设与生态保护给沅陵城乡带来的新变化,并用文学艺术的视角去审视、解读沅陵的山水风情。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我衷心感谢组委会的安排。

满满5 天的采风活动非常紧凑,我们不仅领略了沅陵、沅江的风光,更重要的是看到河长制下以生态文明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建设,给山区村民在生活、生产方面带来的良好势头。我们在沅江、酉水,酉溪、五强溪大坝各处及库区巡访,实地了解了河长制治理河道工作的机制,看到了河道治理方面的显著成效,河道两岸处处呈现出一片水清岸绿的秀丽景象。其实,长江委何尝不是长江的河长,中国最大的河长,只不过是其涉及的领域更宏大罢了。

在汉唐文化得以薪火相传的圣地二酉山,巡访人员为其“学富五车,书通二酉”的浓烈文化氛围所感染。在沅陵,不仅有具有千年历史的大唐龙兴讲寺,还有隋文帝时代就被冠以“黔中郡第一胜景”的凤凰山和建于晚清的王家大院以及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旧址。而“生态王国、天然氧吧”借母溪,则是一个动植物种类极其丰富的原始生态圈,森林、山谷、溪水、野生珍稀动植物,应有尽有,令人流连忘返。

被誉为“长江王”的林一山的一则题词说得好:“古代文化,源于河流;现代文化,改造河流。”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人与河流的亲密关系,感受到人居环境、人口聚集、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诸多方面的关联与影响。时至今日,在沅陵五强溪库岸深处,依然能见到少部分的一种紧靠口岸、全木建结构的吊脚楼类临水民居。在现代河流治理开发和库岸建设中,诸如此类的建筑应当尽量加以保护。

在五强溪大坝移民原住区,具备当地民族特点的建筑已不多见。热切盼望此行的诗人、作家和艺术家们,深入沅江,用酣畅的笔墨尽情地描绘沅江山水,歌颂沅陵人民。

金洲溪村的“文房四宝” 陈仲原摄

猜你喜欢

沅陵沅江库岸
沅江怀化段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措施
新疆BEJ山口水库近坝库岸HP1滑坡体稳定性分析
沅江:首本乡土教材出炉
一帆风顺
恰甫其海水库库岸侵蚀坍塌及其防护措施
沅陵“学治”文化价值探析
某水库库岸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和塌岸预算
沅陵传统龙舟竞渡的发展
沅江:俏芦笋撑起大产业
从沈从文作品中的“辰州符”管窥沅陵巫傩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