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2023-12-13李晓艳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9期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作用

李晓艳

摘要 目前,随着生物防治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现已成为我国森林病虫害预防和治理的常用方法。生物防治技术具有较强的环保性,可有效缓解污染程度较高且对环境影响较大病虫害防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同时减少病虫害防治对人体健康安全的威胁。在研究森林病虫害发生特点和原因的基础上,结合生物防治技术的概念和优缺点,重点研究了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和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 生物防治技术;病虫害防治;作用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9–0049-03

在日常森林管护工作中,由于病虫害对森林产生的危害较大,为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显得极其重要。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生物防治技术在控制森林病虫害的同时,还能避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绿色环保特征极为显著。实际上,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包含病虫害天敌、以菌治虫技术、鸟类治虫技术和生物酶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可有效解决森林病虫害问题,进而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引入生物防治技术,在保证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同时,还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优势极为明显。因此,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且随着的时间推移,该技术将不断发展,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更加显著[1]。

1 森林病虫害发生特点和原因

1.1 森林病虫害发生特点

1.1.1 种类繁多 经过持续植树造林、绿化国土,我国森林面积持续增长,质量不断提高,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森林面积达231.0万km2,其中,人工林保存面积达87.6万km2,居世界首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累计造林68万km2,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森林蓄积量达到194亿m3以上,连续30多年保持森林面积、蓄积双增长。因森林面积较广,且种类繁多,会出现不同种类的病虫害,如林场苗圃极易出现立枯病,成熟林容易出现立木腐朽,阔叶林出现烂皮病的概率较高,森林的松类树种极易产生叶斑病、疱锈病等。

1.1.2 发病突然 因森林疾病种类多,发病原因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以苗木立枯病为例,每年4月开始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开始增多,一旦出现突发性的强降水天气,病原菌则会以水流为媒介朝着苗木根茎入侵,进而引发大片根系腐烂,使得部分苗木出现突发倒伏的情况,立枯病发病具有突发性强、病程持续时间短的特征,巡林人员还没来得及发现,染病的苗木就已经死亡[2]。

1.1.3 危害面积大 森林拥有极为丰富的林木资源,发生病虫害的面积也随之扩大,出现交叉感染的概率较高,且在发病初期,一些病菌并不会出现典型症状,不容易被发现,因空气、降水等而蔓延,会造成病菌呈现片状、区域化感染。例如:立木腐朽可借助伤口快速传播,森林中的动物极易将病原体带给损伤的树木,由于不能准确预测其活动轨迹,很容易造成病虫害快速蔓延。

1.1.4 传播速度快 在规划林地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土地资源的多样性和合理化利用,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使得不同地区连续感染同种病虫害的概率大幅度上升。例如:阔叶林极易出现烂皮病,病原菌可越冬,翌年天气回暖时可通过风、雨水大肆传播,再加上大部分林区风能资源丰富,会大幅度提高烂皮病和其他疾病的传播速率[3]。

1.2 森林病虫害产生原因

1.2.1 人工林面积快速增加 自国家提倡植树造林、保护环境以来,各地均扩大了人工林栽植面积,直接造成人工造林面积快速增长,且人工林以纯林模式为主,可确保一定范围内的纯林长势,大幅度提高纯林林木的成活率。由于这类纯林模式的林木结构单一、栽植的树种具有单一化特征,自然防御方面的能力尤其是抗病虫能力偏弱。一旦部分林木发病,纯林树种极易感染病原体,再加上缺乏其他树种的阻断作用,会快速扩大病虫害发病面积,在短时间内会感染整个纯林,增加了后续控制难度。

1.2.2 自然气候变化大 结合自然发生发展规律,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病、虫、鼠、兽等受自然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森林病虫害发生时间和面积。由于林区内的地形条件复杂,海拔高,大部分地面被土层覆盖,在自然降水偏少的情况下极易引发干旱灾害,恶劣天气的出现将推动病虫害的发生。此外,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森林植被也面临着暖冬的威胁,为病原菌的安全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旦天气回暖,将会加剧森林病虫害的发生[4]。

1.2.3 过度依赖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使用简单、应用广泛且效果较好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法。因化学药物具有较强的杀伤力,在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会导致防治区昆虫或其他有益微生物死亡,会造成林木区内生物多样性减弱,后期也会对林木的生长产生影响。在选择化学方法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主要喷洒药剂,为增强药效,工作人员大多会增加农药配比浓度,而长期选用单一藥物会使得病虫害极易出现耐药性,使得后期防治病虫害效果不理想。

2 生物防治技术概述

2.1 生物防治技术的概念

生物技术具有极强的创新性,具有综合性特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不断强化有关学科融合,利用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生产有用物质,或为人们提供某种服务的技术。具体来说,就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做好规划设计等工作,并根据人们需求,不断优化相关流程与环节。这也是微生物与生物体工序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要全面分析生物之间的各种关系和特性,改变森林灭虫和生态环境。从影响上来看,生物体本质变化的过程中会诱发物种的变化,进而影响种群的各个方面。需要准确把握食物链两端和生物体共生关系,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避免有毒物质大量堆积[5]。

2.2 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优缺点

一是优点。生物防治技術主要是利用生物特性与生物间的关系抑制害虫的发生发展,进而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还不会残留毒性物质,环保绿色特征明显。生物防治技术具有较强的安全性,不会损坏生物、森林相关人员的生命健康。应用生物防治技术可维持害虫与天敌之间的平衡,确保森林平稳发展。此外,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引入生物防治技术,害虫不会产生抗药性,应用效果也较好。生物防治技术需要使用较多材料,且这些材料常见,也便于获取,有效提高了生物防治效果[6]。

二是缺点。生物防治技术见效速度缓慢。生物防治可能需要引进外来物种,会增加物种入侵的可能性,还有可能破坏森林生态平衡。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尽量避免有害生物入侵。

3 病虫害防治在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3.1 维护林业生态系统稳定

森林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开展对增强生态环境和林业生态系统建设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林业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特点突出,加上物种类型繁多,一旦出现病虫害,将会抑制森林植被的生长,甚至威胁森林内部生态系统,减弱自身防御能力。在病虫害潜伏期加强应用生物防治技术,在不影响植被种类数量的同时,还能充分发挥出生态作用。

3.2 保护森林树种的多样性

由于林业生态系统包含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系统结构极为复杂,动物对植物资源有较强的依赖性,若不能有效控制森林病虫害,植物生长将会严重威胁到动物的生存环境,而植被资源减少会使其他生物种类锐减。因此,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在加快森林资源生长的同时,还能为其他类型生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进而保证森林物种的多样性,确保生态系统维持平衡。在病虫害防治中可优先选择生物防治技术,做好病虫害防治的同时,有效保护森林树种的多样性。

3.3 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林木的使用范围覆盖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经济价值极为明显。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森林病虫害的危害较大,大多是在无形中蔓延整片树林的。因病虫害具有较强的破坏性,在逐步侵蚀植被的过程中可导致植被因营养不良而死亡,还会大范围传播。因此,森林病虫害防治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极为重要,可保护植被,避免遭受病虫害侵害,为植物营造安全、健康的生态环境。

4 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策略

4.1 病虫害天敌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生物防治技术最便捷、最有效,可以根据大自然生存规律,选择病虫害天敌,这种方法的防治具有良好的效果,且能从根源上解决病虫害对森林侵害的问题。由此可见,在生物防治中,以虫治虫是森林病虫害有效的防治技术,且该技术的优势较为明显,在杀死害虫的同时,还能确保森林安全。

在我国生物防治技术中,以虫治虫的防治技术开展的时间最早,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南方通过引入澳洲瓢虫的方式防治森林病虫害,而北方通过引入日光蜂防治病虫害。应用以虫治虫的技术,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将资料与实地调查等方式结合起来,进而全面了解和掌握森林病虫害的情况,同时根据大自然发生发展规律合理规划食物链,制定出科学、有效的以虫治虫方案。还可以结合最终方案积极引入该森林病虫害的天敌,有效防止病虫害对森林的侵害。例如:在防治松干蚧的过程中引入蒙古光瓢虫,针对粗鞘双条天牛的防治,可引入肿腿蜂。当前,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效果较好,获得了人们的青睐。为确保这种防治效果持久,应积极为病虫害天气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快速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

现阶段,病虫害天敌防治技术可从以下3个方面分析:一是在森林防治中引入病虫害天敌,虽然这种方法可有效防止病虫害对森林的侵害,但会增加森林中的食物链,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较大,还增加了其他生物入侵的可能。因此,在病虫害入侵森林的过程中需慎重选择该方法。

二是有序繁殖森林已有的病虫害天敌,增加病虫害天敌数量,促进森林持续健康生长。

三是积极营造有利于森林病虫害天敌的生存环境,防止因不利因素而导致病虫害天敌数量锐减或死亡,确保森林病虫害防治达到最佳效果。

4.2 以菌治虫技术

与以虫治虫防治技术相比,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以菌治虫技术,该技术主要借助昆虫内的病原微生物防治森林害虫,微生物包含细菌、原核生物、病毒等,且该技术的优势极为独特,微生物分布在昆虫体内,并不会对其他动物产生负面影响,也不会出现毒物残留。森林虫的害虫对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并不具有抗药性。因此,在生物防治技术中,以菌治虫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且使用频率较高。

在借助以菌治虫技术防治森林病虫害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苏云金杆菌微生物防治害虫。作为主要的昆虫病原微生物,苏云金杆菌在害虫新陈代谢中会产生大量毒素,进而对害虫肠道产生麻痹作用,害虫活动能力减弱,加上毒素的作用,害虫将不能正常进食。此外,还有部分昆虫体内的微生物入侵害虫血腔后会大量繁殖,害虫患上败血症后死亡。虽然以菌治虫的防治效果好,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由于部分微生物制剂生产很难形成规模和规格,加上缺乏国家质量检测,并未达到使用标准,因此,很难保证微生物制剂质量。在防治森林病虫害的过程中,该方式的不稳定性特征明显,且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还需要我国质检部门进行检查,只有达到标准,才能投入使用。

4.3 鸟类治虫技术

在我国各种类型的鸟类资源中,益鸟占比较大,生物防治以捕食害虫为主,结合鸟类治虫技术经验,其效果较好。研究数据表明,椋鸟日捕食量为150 g左右,山雀捕食量基本与自身体重相匹配,在森林中投放鸟类后,可使1 000 m2左右的森林免遭病虫害威胁。在鸟类中,1只啄木鸟平均1年捕食的害虫4万条左右,以33 hm2的森林为例,只需要2只啄木鸟就能防治害虫;1只灰喜鹊平均每年捕食松毛虫2万条左右,至少可使6.6 hm2的黑松林免受虫害侵袭。由此看出,鸟类能轻松消灭掉森林中的大量害虫,进而确保植物茁壮成长,这也是生物防治中较为先进的技术。

4.4 生物酶技術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酶技术逐渐成熟,并在林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生物酶技术是加工后形成的环保染整技术,在生物防治技术中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阶段,生物酶技术仍然处于发展中阶段,现已研发出的生物酶制剂包含淀粉酶、果胶酶等,由于生产成本低、防治效果好,该技术的优势极为显著。生物酶借助蛋白酶防治森林中的各种类型树木,我国有关学者通过开展树木生物酶实验,得出了温湿度条件对蛋白酶防治技术具有较大影响的结论。其中,时间因素也极为明显,在选用生物酶技术防治森林病虫害的过程中,可整合温湿度、时间等的方式调整树木蛋白质,从而减少病虫害对森林的侵袭。

5 结束语

我国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要求是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在病虫害防治的同时,要保护好人类生活环境。在防治的过程中,要考虑生物种群动态与环境间的关系,通过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不断提高森林害虫的防治技术、增强灭杀效果。在应用生物技术的过程中,应结合林区遭受虫害情况,优先选用科学有效的灭虫方法,做好国内外先进防治技术的学习和推广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防治水平,有效控制病虫害对森林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艾艳芳.现代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7 (14):47.

[2] 侯真珍.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合理应用[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3(3):61-63.

[3] 阮昌梅.生物防治技术在柞水县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2,25(10):188-190.

[4] 朱晓刚.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21,39(7):90 -91.

[5] 刘响飞,韦秋霞.小议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16):83.

[6] 苏迎光.浅谈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7(4):207.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Biological Control Technology in Forest Disease and Pest Control

Li Xiao-yan (Liupanshan Forestry Bureau, Guyuan City, Guyuan, Ningxia 756000)

Abstract Currently, with the continuous maturity of biological control technology, its application scope in various industries has further expanded, especially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forest pes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t has become a commonly used method in forest pes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China. Due to its strong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biotechnology control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disease and pes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hich was originally heavily polluted and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reduces the threat to human health and safety in pest control. Therefor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forest diseases and pests, combined with the concep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biological control technology,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studying the role and specific applications of biological control technology in forest disease and pest control, for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by peers only.

Key words Biological control technology; Role of disease and pest control; Application

猜你喜欢

病虫害防治作用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