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鸡市渭滨区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

2023-12-13高冬红刘高扬

南方农业·上旬 2023年9期
关键词: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

高冬红 刘高扬

摘 要 经济林产业是新兴朝阳产业,是带动“三农”协调发展的新路径,更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在秦岭北麓的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发展经济林产业,可以有效推进区域林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保障渭滨区经济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在对渭滨区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渭滨区经济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如自然条件限制,产业化程度低;经营不科学,品种结构不合理;龙头企业带动不明显,示范效果不显著;投入资金不足,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技术力量薄弱,劳动力流失严重;重视程度不高,作物管理粗放等。针对性提出了总结经验借鉴成果,脱离自然条件限制;龙头企业引领示范,提升质量效益;加大资金投入,完善配套设施;强化指导培训,吸引技术人才;强化地方品牌,拓宽销售市场等对策。

关键词 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对策;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

中图分类号:F326.2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7.066

渭滨区是陕西省宝鸡市主城区,也是宝鸡市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发展渭城区经济林产业对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渭滨区经济林产业发展实际着手,在全面了解渭滨区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影响渭滨区经济林产业发展的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分析提出推进渭滨区经济林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1  现状

1.1  经济林发展现状

渭滨区位于关中西部、秦岭北麓,因地处渭水之滨而得名,是宝鸡市经济、文化中心之一,辖区内有5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区内有1个国有林场。渭滨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6°54′02″~107°16′11″,北纬34°07′15″~34°28′57″。行政区域土地总面积842.12 k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63 105.2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4.94%,森林总面积46 691.1 hm2,森林覆盖率55.44%。

渭滨区统计局2022年统计数据显示,渭滨区经济林面积4 645 hm2,总产量32 726 t,产值35 546.94万元;园林水果面积2 272 hm2,主要有猕猴桃334 hm2、葡萄494 hm2、樱桃839 hm2、桃152 hm2、苹果52 hm2、杏25 hm2、柿37 hm2;干果面积2 373 hm2,其中核桃1 244 hm2、花椒995 hm2、板栗133 hm2。

1.2  因地制宜示范帶动现状

按行政区域划分,渭滨区高家镇主要发展猕猴桃、板栗、核桃、花椒等产业,神农镇主要发展樱桃、核桃等产业,石鼓镇主要发展猕猴桃、核桃、花椒等产业,马营镇主要发展核桃、花椒等产业,八鱼镇主要发展樱桃、葡萄等产业。通过不断发展经济林产业,当地农民的收入有了显著提高。

近几年渭滨区聚力发展产业集群,根据各镇实际情况,发挥各自的优势,高标准打造“渭滨五宝”——龙山玉珠·好葡萄、秦岭瑾瑜·红玫瑰、蒲丰佳禾·蒲公英、坡地旱作·大樱桃、绿泽佰旺·赤松茸等示范品牌,带动全区经济林产业高标准、高质量发展。

1.3  经济林苗木来源和配套设施情况

据调查,渭滨区共有各类苗圃10处,其中50 hm2以上苗圃2处,以白皮松、国槐等绿化用苗为主;15 hm2以上苗圃2处,以白皮松、红豆杉等为主;总产量(在圃)150万株左右,除个别农户育花椒苗供自用外,无其他经济林苗木。全区经济林年用苗量约25万株,主要是从周边地区调运。

受宝鸡市城区发展及地理条件限制,渭滨区经济林果园大部分位于塬区台地和山区坡地,除龙山玉珠葡萄园、秦岭玫瑰园配套修建了滴灌等灌溉设施外,大部分为大田旱作,靠雨水或蓄水池中的水人工浇灌。

2  存在的问题

2.1  自然条件限制,产业化程度低

经济林生产对自然条件有一定的依赖性[1]。渭滨区经济林果的丰产受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的限制,集中连片、成规模的地块少,难以形成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格局,山地坡度较大,灌溉、防护等配套设施及管理措施不到位。调查发现,受城区扩建、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政策的影响,渭滨区经济林总体规模难以扩大,如龙山玉珠葡萄因发展受限,已在千阳、麟游等周边县区扩展近200 hm2。目前,渭滨区休闲农业、林下经济等经济林产业发展模式的规模相对较小,很多处于初级建设阶段,周期长、见效慢,造成产业化程度较低。

2.2  经营不科学,品种结构不合理

渭滨区经济林品种单一、经济效益较低,多年来偏重发展猕猴桃、葡萄、樱桃、花椒及核桃等,品种老化,急需更新换代。虽然近些年大力发展甜柿子等新型水果类经济林优质品种,成功打造“渭滨五宝”等品牌,但种植面积小,年产量较低,很难形成大规模经营。例如,高家镇于2018年发展适合本地生长的油用牡丹近135 hm2,但因投资不足、管理不善,未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实际已经发展失败。

2.3  龙头企业带动不明显,示范效果不显著

龙头企业带动性不明显,企业与农户没有形成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难以产生规模效应,经济林建设缺乏典型示范效应。龙头企业和各种专业合作社没有形成标准化生产,市场配套体系建设不健全,没有形成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贮存一体化服务的新格局,多数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可持续发展增收能力较弱。

2.4  投入资金不足,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近年来,渭滨区本地经济林苗木规模较小,发展经济林所需的大多数种苗都依赖外调,周边的眉县槐芽镇、陈仓区香泉镇、西安市周至县等地区已成为渭滨区经济林种苗的主要来源地。经济林发展除苗木购买资金外,配套灌溉、防护围栏等基础设施投入资金需求也很大,但除政府拨付的少部分补贴资金外,农户及合作社等主体的融资很难落实到位,导致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无法应对极端天气。例如,2023年5月樱桃采收时遭遇连续阴雨天气,因缺少足够的防雨设施,造成樱桃大面积裂果,种植户收益大幅降低。

2.5  技术力量薄弱,劳动力流失严重

渭滨区是宝鸡市主城区,受城区务工收入高的影响,区内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发展经济林的村民很少,且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观念相对守旧,相关专业技术培訓较少、村民参加培训的意愿也不高。此外,村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和发展新产业的意识不强,实际生产经营能力弱,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通过经济林增收致富的意愿不高,发展经济林的内生动力不足。渭滨区有关部门对有意愿发展经济林的种植户的技术指导、信息提供不及时、不到位,导致很多种植户需要自己摸索,增加了种植户的投资成本。

2.6  重视程度不高,作物管理粗放

渭滨区很多种植户完全抱着靠天吃饭的态度,只在种植阶段下功夫,不愿投入资金和劳力开展抚育管理,采取粗放式经营,忽视作物后续管理、病虫害防治,不重视提升经济林质量标准,造成经济林结果率低、果品质量不高,收益长期低下,导致经营管理的意愿和积极性进一步降低,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3  对策

3.1  总结经验借鉴成果,突破自然条件限制

虽然渭滨区发展经济林的自然条件处于劣势,但与其他自然条件相似的地区相比,如周边的陈仓区、眉县和西安市的周至县等,仍获得了相对不错的经济林产业发展成效。渭滨区在不能盲目扩大规模的前提条件下,可以通过更新换代、嫁接改造等方式,引进“瑞玉”“翠香”“农大金猕”等猕猴桃新品种和“天地一号”“齐早”“布鲁克斯”等大樱桃新品种,学习眉县相对成熟的栽培技术和营销模式;也可借鉴陇县、凤县等周边地区大力发展鲜食核桃、精品花椒的作物管理技术和经验,重振渭滨区核桃、花椒等经济林产业。

3.2  龙头企业引领示范,提升质量效益

推动渭滨区经济林发展,需进一步加强龙头企业的建设,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发展订单农业,突破原面貌、改变初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同时,坚持以精深加工、采后分级和冷链贮运为重点,培育类型多样、资源节约、产销一体、效益良好的龙头企业,畅通经济林产品的销售渠道[2]。

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优化扶持发展战略,推进产业化经营,通过实施渭滨区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在确保现有经济林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改造提升建设猕猴桃高标准示范园120 hm2、水蜜桃/油桃高标准示范园100 hm2、大樱桃高标准示范园120 hm2,示范带动全区经济林高标准果园建设,提高经济林产品品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3.3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配套设施

吸取2023年5月大樱桃受雨灾影响裂果的深刻教训,借鉴学习大连市大樱桃产业发展经验,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动员企业、合作社和种植户落实资金和人力投入,完善经济林果园配套设施建设。1)完善果园灌溉设施。修建雨水收集蓄水池,有条件的修建滴灌设施。2)修建果园防护设施或推广果实套袋。对不耐雨水、不耐强光的经济林树种修建防雨防晒棚或对果实进行套袋,降低雨水、强光对果实品质的影响。3)修建果品储存设施。建设能够满足当地经济林果品储存需求的果品恒温贮存库,同时建设鲜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保障后续及时进入市场。

4)优化公共交通条件。落实石鼓现代农业园连接道路、晁峪地区田园综合体道路等交通项目,以适应农业采摘观光园等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

3.4  强化指导培训,吸引技术人才

1)做好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林业基层干部业务素养和农民职业技术水平,采取培训班、专业技术讲座和技术一对一入户等方式,深入经济林种植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努力提高经济林建设质量[3]。及时提供新品种、新技术和极端天气、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预防防治的最新信息,督促农村种植户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提高实际生产经营能力,增强种植户致富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农民增收。2)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振兴是关键,经济林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才[4]。吸引发掘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制定相对有吸引力的政策引导农林人才返乡创业,为农林技术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愿意返乡创业的年轻优秀人才和农林高校大学生提供平台,改变农村种植户年龄偏大、学历较低、观念守旧的现状,为经济林产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3.5  强化地方品牌,拓宽销售市场

要加强市场建设,引导健康消费,积极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经济林产品市场。依托渭滨区位于宝鸡市主城区的优势,建设区域性的产地、集散地批发市场,大力发展冷链贮运、连锁经营、产销对接、电子商务等现代物流业和新型营销方式[5]。继续加强龙山玉珠·好葡萄、秦岭瑾瑜·红玫瑰、蒲丰佳禾·蒲公英、坡地旱作·大樱桃、绿泽佰旺·赤松茸等品牌的宣传,打造新的经济林产品品牌,搭建产业合作、招商引资、经贸洽谈平台。加强市场供求信息服务,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利用互联网和社交电商平台(微信、微博、抖音、快手、淘宝等)、公益广告和科普读物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渭滨区经济林产品,促进宝鸡市居民形成科学健康的水果饮食习惯,并提高对本地水果的认可度。

4  结语

分析了渭滨区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总结了渭滨区经济林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自然条件受限、投入不足、技术和人才短缺、内生动力不足、经济林品种结构不合理、种植户重视程度不高、作物管理粗放等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综合性改善措施,以推动全区经济林产业提高质量、增加效益、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臧春林.呼和浩特市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6(5):70-71.

[2] 倪伟,赵婷,刘涛,等.巴彦淖尔市推进经济林产业发展[J].内蒙古林业,2020(3):28-29.

[3] 牛秀雨.经济林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9(4):167.

[4] 闫晋华.大同地区沙棘经济林栽培技术[J].防护林科技,2018(5):87-88.

[5] 郭学雄.浅析山丹县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探索[J].农家参谋,2022(24):154-156.

(责任编辑:刘宁宁  丁志祥)

收稿日期:2023-06-21

作者简介:高冬红(1977—),女,陕西宝鸡人,本科,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及林业技术推广。

E-mail:461693651@qq.com。

猜你喜欢

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
经济林新资源食品的种类及前景
经济林栽植密度与营造方式
厚朴经济林促发展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浅析经济林中生物灾害的防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