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醒狮采青的缘起、发展及文化特征研究

2023-12-12晁伟伟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3年22期
关键词:武馆舞狮生菜

晁伟伟

(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0)

1、概念释义

1.1、广东醒狮

舞狮分为南狮、北狮两大流派,其中,南狮也称醒狮。南狮以广东醒狮为代表,起源于佛山,流行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是最具影响力的民间狮子舞之一。广东醒狮以富有特色的民间工艺品狮头、狮被、舞者的服饰为主要道具,由舞者的精神意念,构成狮子舞的多种表演套路,表现吉祥、热闹的气氛,满足各种民间风俗活动的需要。其融武术、舞蹈、铜鼓音乐与民俗风情于一体,是人民群众健体强身、文化娱乐和开展民间民俗活动的体育项目。

1.2、醒狮采青

醒狮演练的整个过程均可称为“采青”,是狮子外出觅食的过程。“采青”套路五花八门,但总体就是演绎狮子睡醒出洞、觅食、归洞的过程。“青”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青”指一份彩物,代表狮子所要捕获的食物,通常用生菜扎上红包代替;广义的 “青” 是指狮子表演或需要去破解的套路 (阵式),如蛇青、高青、水青等。这是为考验舞狮者功架、技艺和智力而设置的一种套路(阵式)。

总的来说,舞狮者根据所要表演的青阵(主题),按一定的舞法与路线,结合鼓乐,相互配合,成功采得“青”,完成整个套路式的表演即为醒狮采青。醒狮采青主要包括寻青、见青、惊青、疑青、食青、吐青等过程,在表演中要根据狮子状态,形象演绎狮子的喜、怒、哀、乐、动、静、惊、疑等神态变化。

1.3、青阵

青阵是指醒狮演绎过程中特有的采青阵型与方法,均有其独特的破解原理和舞动路线。青阵(主题)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要求以每个不同套路的不同内容主题,按传统舞法(基本规律、逻辑、程序)进行,借助简易器材,摆设抽象性的山、岭、岩、谷、溪、涧、水、桥、洞、井、塔、车、羊、鱼、虾、蟹、龟、蛇、蝎、蜂、蜘蛛、蜈蚣、鸟、雀等景和物。不同的青阵有着不同的寓意,旧时主家要根据自己的诉求来摆设合适的青阵供狮队破阵。以凳 作桥,借布为河,叠桌成山……这一套简练的道具陈设以及抽象性的意像指代既为醒狮采青提供了丰富饱满的演绎空间,也结合表演内容予以观者独特的艺术感受,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2、醒狮采青的缘起与发展

2.1、醒狮采青的缘起

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万物复苏,新一轮回的开始。在古时人们就会举行各类活动来迎接新春,例如剪春幡、食春盘、贴春贴、啖生菜等。于立春日采摘生菜,取迎新之义的“采青”由来已久,东汉崔寔《四民月令》所记:“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汉以后这种习俗已十分通行。食春盘、啖生菜这种寄托着迎接新意,期盼岁物丰成的美好祝愿在广东各地也自成风俗,同时也衍生出了各类寓意。《南海县志》载:“多诸赛神,礼毕,登凤山小饮,啖生菜,名生菜会,是岁多有梦熊之喜。”此处“梦熊之喜”是指祝福生男孩的喜庆之语,这也意味着彼时借以拜观音、食生菜来慰藉求子添丁心愿的风俗已然形成。也正因为生菜含有求丁之意,在广东地区逐渐盛兴起“采青”之风。《清稗类钞·迷信类》云:“广州元夕,妇女偷摘人家蔬菜,谓可宜男,名曰采青。”妇女为求得一子,元宵之夜外出偷摘生菜,将其雅称为“采青”。 后来,更是衍生出以生菜向石狮祷祝的习俗。《点石斋画报》载:“粤之穗城五仙观门首向有石狮两座,每岁值上元之夕,妇女辈踏月前来……各向石狮前稽首祷祝,祝毕即以利市易生菜水果等物,谓取宜男之兆。”这说明生菜在民间具有特别的祈福意义,并且借狮子的神化形象以生菜祈愿给予民众更大的心理慰藉。在醒狮采青表演中,狮子最终要采得的青,也正是用生菜扎上红包代替的。谢中元也曾在研究中表明:醒狮采青的缘起与粤地民间信奉狮子、生菜有很大关联。而且在佛山有一种称为“官窑生菜会”的特色民俗文化早已成为当地的传统。每年的正月廿六,人们齐聚凤山古庙,拜观音、食生菜,祈福求子,醒狮也沿街采青,接福迎春。

醒狮的采青表演是否因粤地以生菜祈愿之俗而兴起尚无确切的史料记载,但生菜本身所蕴含的生生不息、添丁生财等寓意已然成为粤地广为流传的美好祝愿。

2.2、醒狮采青的发展

(1)传统期。

狮舞在明成化末年已传布于广东的琼州(今海南省)。至清代,广东狮舞已与傩仪相融合。康熙年间的《乳源县志》载:“‘元夕’……禁门驰放,戴纸面狮象舞于官庭,尊乡傩古制”。北狮一经南传,融合、吸收各地区文化特色,几经演变,逐步形成了以醒狮采青为主要内容,以戏剧性演绎为独特风格的广东醒狮,节庆娱乐、接财纳福,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娱生活。关于醒狮采青起源的初始面貌我们尚未可知,但亦能从兴盛演变中一窥其深厚且丰富的文化底蕴与内涵。

1851 年,蔡李佛拳创始人张鸿盛(张炎),在佛山创办鸿盛武馆后,作为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舞狮也迅速在民间兴起。舞狮成为了武馆教学的主要项目之一。在其徒弟陈盛接任馆长之后,大力拓展武馆业务,迅速发展了20 多间武馆,成员超过10000 多人,是历史上最大的武馆。当时其武馆使用的是黑脸谱张飞狮,也使用短须、青面、铁角的武打狮。张鸿盛拿手的采青套路有:凳青、水青、桥青、椰青、龙头青、蜈蚣青、盘青等等。可见当时武馆也以醒狮采青见长,并且采青套路较为丰富。

清末民初,黄飞鸿以武术和狮艺闻名于世,被誉为南派醒狮的一代宗师。他的飞铊采青、攀竹梯采青、蟹青开创了南狮技艺的先河;尤其是它的飞铊采青堪称一绝,他将飞铊绝技与狮艺套路巧妙结合,以飞铊采青百发百中。彭树藻师傅谈到:“飞铊是一种兵器,一般用绳子系着一个圆锥形的铁器。在采青的过程中,主家把青吊得太高了,够不着。用叠罗汉的方式叠太高了也不安全。黄飞鸿就把飞铊用在狮子上,把飞铊扔出去,一圈圈勒住青,就拿下来了”。

舞狮采青在民国之时已极为盛行了。《记新年之狮舞》(1925年)载:“粤人每值旧历岁首,例有舞狮之举……各肆当狮舞至时,多以纸币数页,一元五元不等,及生菜一束缚诸一竹竿上,悬于空际,以备舞狮者取去,名为采青”。彼时不仅仅是节庆才会有醒狮采青,各行各业店铺开张,祝寿嫁娶,有经济条件的人家都会请狮队上门采青。并且由于各行业商家诉求不一,所摆的青阵也是各式各样。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狮队的采青技巧与功架的考验。彭树藻师傅在访谈中回忆道:“在当时那个年代,更多玩的是技术。有的青吊得有3 层楼那么高,有的吊在桥底下。如果吊在桥的正中间,下面用船也拿不到,上面也拿不到,那就考你的功夫,看你怎样拿到它。有老前辈说了,他那个‘利是’是很丰厚的,而且他的‘利是’不是放在桥底,是采到青了才拿给你。狮头内有两根棍子,我们老前辈就用麻绳把棍子绑住,把狮头慢慢放下去,狮尾钳在狮头身上,人就跟荡秋千一样荡过去,一荡过去,就把那个青采到了。有的距离太远,荡下去就打飞铊,用飞铊把它拉过来。还有些采法是用几个狮尾连起来,狮尾盖着麻绳,你都看不到那个麻绳,这都是很高的技术”。可见旧时狮队采青不仅要练好狮艺功架,还要懂得一定的采青技巧,以便应对特殊的青阵。在1966-1976 年“破四旧”时期,醒狮采青这一根植于民间的传统文化也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但在部分村落,依然在保留原有传统的情况下隐性传承。

(2)改革创新期。

改革开放以来,佛山工商业优势基础逐渐显露,经济迅速发展。醒狮采青作为接财纳福,烘托喜庆氛围的优秀民俗文化,自然与经济建设中人民向往发家致富的愿望相契合。各地狮队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在醒狮百花齐放的时代,醒狮采青的内容与形式也在不断地变革。1986 年,在佛山南海县首次增加了醒狮武术赛,醒狮表演的竞技化已有雏形。1990 年远赴马来西亚吉隆坡参赛的南海醒狮团,第一次将马来西亚的高桩狮引入佛山,并逐步在广东地区流行起来。而在此后发展的数十年内,高桩狮迅速发展,而传统醒狮相对式微。1993 年6 月,为进一步提高龙狮舞的技艺,使之沿着规范化、竞技化的方向发展,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在天津市召开了全国体育系统群体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参加的首届舞龙、舞狮技术研讨会。1995 年1 月23 日,“国际龙狮总会”在香港注册成立。1995 年12 月,中国龙狮运动协会正式加入国际龙狮总会。随着醒狮的竞技化、规范化发展全面开启,醒狮采青也有了很大的创新。在比赛中,除了民间盛传的采青套路外,还有许多创新性的采青主题与套路,而由于时间与规则的限制,这些套路往往较民间采青表演更为精简,在内容的取材上也较为相似。

当下醒狮的竞技化、商业化已趋于成熟,在此过程中也涌现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套路,例如水上双狮对打、过铁索桩等等,比赛中更是呈现出醒狮采青的不凡技巧。在商业化表演中,醒狮采青有着更广阔的空间,店铺开张、企业剪彩、文旅表演……几乎所有商业场合都邀请狮队采青助兴。

在民间,一些舞狮师傅却表示了对传统醒狮采青发展的担忧,“其实传统醒狮采青中有很多传统青阵,也有特别好的文化寓意。包括一些武器青、阵法青,只是现在已经很少人玩了。因为比赛中会有很多限制条件,而且更多人都去搞商业采青了嘛,所以传统的东西发展式微也正常。我们要创新,但是怎样保证之前一些好的文化在创新的过程中不失传,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非遗是讲深挖的,竞赛是讲发展的。所以你要用非遗这一块东西在赛场上玩呢,还是用竞技的东西来带回非遗呀,其实现在发展都很矛盾”。竞技化、商业化的发展已促使部分传统狮所用道具、狮形等呈现多样化,加之竞技比赛的要求,许多传统醒狮采青的内容已然简化甚至删减,导致商业表演与比赛中的醒狮采青千篇一律,并且过度商业化的发展致使很少人去学习传统技艺。长期以往,传统醒狮采青的表演是否还能接续尚未可知。总体来说,醒狮的竞技化、商业化本身适应于当代的发展,并且融合了现代各种元素的醒狮表演给予醒狮文化的传播更大助力。我们无需刻意保持或者回归于“老传统”,但对于存续与民俗生活,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传统醒狮采青表演也应留有一定的传承空间。

3、醒狮采青的文化特征

一般醒狮采青套路的竞赛或表演,都有一个确定的主题,也称为青阵。传统青阵种类丰富多样。从空间分布上可分为高青、凳青、地青、水青。不同青阵有不同的寓意,例如采盆青就寓意盆满钵满,高杆青象征着步步高升等等。采青的过程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方法,不可随性而采。例如采蟹青,一般都是从背后攻击,因为狮子很聪明,不会正面攻击。然后用脚踩住蟹脚,再依次攻击眼睛、钳子、脚,有一定规矩。可见根植于民俗生活的醒狮采青,不仅种类繁多、寓意深刻,还有一定的舞法规律,这也反映出了当地人民的聪明智慧与创造力。在数百年的传承中,醒狮采青不断融合、流变,以舞法规律为具体体现,其整体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征也在民众的喝彩声中熠熠生辉。

3.1、寓武于舞

清朝时期由于禁教抑武,醒狮最初也被拳师们作为习练武术的掩护。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醒狮也逐渐融入各门各派的拳馆之中,成为武馆中必不可少的习练项目之一。“武术与醒狮分不开,因为当时教武术挣不了钱,而你还需要维持武馆的生计,要么开医馆,要么有狮队,狮队就可以去采青,去赚钱”。“未学狮,先学拳”,这是诸多前辈师傅对舞狮弟子们的要求。采青过程中,醒狮时而搔首舔毛,时而静驻观察,顷刻间又纵身跃上“高山”,或惊、或喜、或哀、或怒,形神惟妙惟肖。这就需要舞狮者有扎实的基本步法与功架来驾驭各种技巧的展现。长期拳术的训练使得舞狮者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与技巧来完成表演。在种类繁多的青阵中,还有一些武器青。武器青要求醒狮在采青的过程中要通过一些武术表演来破阵采青。例如,传统醒狮采青中有一种青阵为“一字长蛇阵”,在表演的过程中必须要打两套兵器才可以破阵。由此可见,舞狮与武术早已融入同一表演内容之中。不论是因早期政治环境的被迫融入,还是舞狮习练的必然要求,亦或是醒狮表演的传统特色,采青破阵、寓武于狮,武术与舞狮已然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体。

3.2、戏剧性演绎

戏剧是演员装扮角色当众表演故事的艺术形式。从通行的“戏剧”概念来看,醒狮有程式编排、角色设置等,依托狮子的动作形神推进情节,虽不能等同于戏剧,但延续了戏剧因素,具备以角色扮演为特征的戏剧性。据传传统醒狮狮头的色彩和形状是参照戏曲舞台上刘、关、张脸谱和头帽装饰物,采用鲜明的色调和夸张的手法描绘而成。初时反清复明的武生就藏身于戏班,遭到打压后以醒狮为掩护继续习练武术,并以“采青”暗喻反清复明的成功,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醒狮采青与戏剧隐隐有着关联。在醒狮采青的青阵中,有许多结合历史典故的故事情节编排。例如桃园三结义,赵云百万军中救阿斗……根据历史典故创造性地编排剧情,结合各种意向化的道具指代,运用狮子拟人化的表现方式,生动形象地演绎青阵套路,这也完全符合演员通过装扮角色当众表演故事的艺术形式。在醒狮采青的过程中,有些青阵中还会安排大头佛这一角色,其利用诙谐幽默的表演风格,既活跃了醒狮采青表演的喜庆氛围,也加深了采青表演的戏剧性与艺术性。

3.3、鼓乐结合

传统醒狮的采青表演一般所用鼓乐器械有3 种:鼓、钹、锣,其中钹也称为镲。鼓、锣、钹三者之间紧密配合,构成了醒狮采青时的行舞曲。一般来说,单狮采青表演中需要鼓随狮动,根据狮子的状态调整鼓乐节奏与鼓声大小,在群狮(两只或两只以上)表演中,为了保持动作的一致性,需要狮随鼓动。醒狮常见的基本鼓乐有擂鼓、起狮鼓、七声鼓、抛狮鼓、戏水鼓乐等等,每种不同的鼓乐都对应狮子确定的动作神态,例如擂鼓在狮子行礼中敲击,抛狮鼓表示狮子准备去食青或试探动作。佛山兴义堂陈晓东师傅在访谈中提到:“醒狮采青,鼓乐是狮子表演的灵魂,鼓跟狮子的配合最重要,要不断地随着狮子的喜怒哀乐产生变化”。狮舞中,鼓乐变化多端,或急、或缓、时而似清风拂面、时而若狂风骤雨,不仅给予舞狮者振奋感、力量感,也进一步外显了狮子的灵活威猛形象。如果说狮子采青的具体表现是狮子拟人化的肢体语言,那么鼓乐就是一种对醒狮内心世界的真实诉说,两者紧密配合,完美演绎了狮子的破阵采青过程,给予观众一场富含文化艺术特色的视觉盛宴。

4、结论

舞狮起于宫廷,而渐及民间,后经地域文化融合、流变,随政治演变的发展逐步南移,在岭南这片极具人文特色的土地上扎根。采青作为醒狮表演的核心内容,在数百年的传承中,以其独特浓厚的意象色彩和外部形象以及悠远丰富的传统底蕴与文化内涵为人民的文娱生活创造了极大的价值。采青青阵种类繁多,且结合了诸多历史典故与人民的实际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当地社会兴衰演变的整个过程,是当地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寓武于舞,鼓乐结合,借助醒狮运用戏剧性、情节化的内容编排来演绎故事,体现出了我们民俗文化深厚的底蕴以及当地人民的伟大创造力与想象力。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是它永葆生命力的源源动力,而文化的本真亦是它的根。在当下竞技化、商业化的背景下,醒狮采青已然有了新的形式与角色,创新与精简是必然,但除此之外,我们更要深挖其文化内涵,对根植于民俗生活的醒狮采青也给予一定的传承空间,使其在新时代的照耀下继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

猜你喜欢

武馆舞狮生菜
脆嫩爽口的生菜
生菜怎么吃更健康
迷宫弯弯绕
舞龙舞狮进校园
武馆的大事件
武馆过年
武馆寻宝
舞狮
舌尖上的武馆
生菜?你爱吃圆的还是散叶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