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彩哲学思辨:以中西古典色彩思想为例

2023-12-12徐捷中国美术学院

流行色 2023年8期
关键词:克勒五色哲学

徐捷/中国美术学院

0 引言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讲,色彩在这个世界上无处不在,同时无疑是最常见和最不可避免的感知。因此,任何试图对色彩现象的解释,都必定以一个世界范畴的观念作为先决条件,而随之产生的色彩哲学性的思考无一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色彩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色彩所引发的形而上学问题,涉及物理现实和思维的本质。另外的问题诸如色彩是否是独立于心灵之外现实的一部分,以及如何对色彩的体验作出解释等,已经成为认识论和语义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哲学家对于色彩的思考和争论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时代。然而随着科学(Scientific tradition)对于色彩的解释,色彩哲学性的思考仿佛停止了。90 年代至今直接将色彩和哲学联系的文献可以查阅到的包括《色彩哲学》[1]《哲学家的色彩》[2]《色彩密码》[3]等三部著作,但是仍不能令人提高对色彩哲学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诸如对于色彩体验的属性、体验中呈现的属性、体验代表对象具有的属性等形而上的问题,都缺乏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思考。在强调科学认识色彩的同时,如果缺乏哲学性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探索,色彩学科研究可能成为无源之水,失去其基础的和根本的推动力。

1 古典色彩哲学起源与流变

色彩哲学的核心之一是色彩本体论的问题。涉及该研究领域的问题诸如,色彩的属性是什么( 物质的物理属性抑或自身的属性)、关于色彩表达及其指代关系、色彩表示及其与本体物体结构之间的关系。对此早在古代中国和希腊都有很大程度的探索,并提出了影响至今的理论。从古代中国早期文献中,就可以追溯到五行和五色的渊源。五行以金、木、水、火、土为基本元素,逐渐形成繁杂的系统涵盖了天文、地理、历法等方面的知识,而反过来,从这些方面又完整地体现了五行哲学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无独有偶,在古希腊文明中,以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为代表的伊奥尼亚学派(Ionian school)也为对于自然世界的认知提供了系统的思索,即四源说。恩培多克勒认为世界的运行基于四种基本元素,即:土、水、空气和火。正是由于其相互作用和反作用,才产生了一个气象万千的视觉世界。

1.1 中国五行与五色理论

中国的五行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黄帝,《大戴礼记·五帝德》中“(黄帝)治五气,设五量,抚万民,度四方。”①但是在信史中,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②而五色的出现见于《尚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③在《管子·五行》中也记载了“昔黄帝以其缓急作五声,以政五钟。令其五声,一曰青钟大音,二曰赤钟重心,三曰黄钟洒光,四曰景钟昧其明,五曰黑钟隐其常。五声既调,然后作立五行以正天时,五官以正人位。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④而景在康熙字典里《博雅》白也。因此明确了五色的定义:青、赤、黄、景(白)、黑。⑤

邓立光较为详细地梳理了五气与色彩的关联有着发展的过程:《管子·轻重》曰:清神生心,心生規,規生矩,矩生方,方生正,正生曆,曆生四時,四時生萬物,聖人因而理之,道徧矣。南方色尚黄,主养。⑥《管子·五行》戊子气居南方,其养亦主养,故南方初配黄色,与五行历戊子气有关。及五材之名配五气,而色尚亦随之改易。⑦东方主春,生长发育,故曰“木”,南方主夏,炎热如火,故曰“火”;西方主秋,万物凋零,金主杀,故曰“金”;北方主冬,甚寒,水最冷,故曰“水”。五色配置,遂成东青、南赤、西白、北黑。南方之戊子气,其色乃由黄易为赤。至于中央之位,则以“土”实之,黄遂居中。所以五行说由五行历时代之五方所向,变化为中央四方,而五色之更动,主要为土行之位由南移至中央,黄色居中,戊子气仍居南方,为火行之位,色尚赤。五气依然,而所配之方位与色尚有变,则外部配置只为五气符号而已。[4]

而方位与色彩的相配始见《礼记·礼运》,周公旦曰:“在我文考,顺明三极,躬是四察,循用五行……五行:一、黑位、水;二、赤位、火;三、苍位、木;四、白位、金;五、黄位、土。”。⑧而《逸周书·作雒解第四十八》中也有详细记载:“[周公]封人社壝,诸侯受命于周,乃建大社与国中,其壝:东、青土;南、赤土;西、白土;北、骊土;中央亹以黄土。将建诸侯,凿取其方,一面之土,焘以黄土,苴以白茅,以为土封。”⑨随后在此基础上发展出间色概念,南朝皇侃《论语义疏》“五方正色,青赤白黑黄。五方间色。绿为青之闲。红为赤之闲。碧为白之闲。紫为黑之闲。缁为黄之闲也。故不用红紫。言是间色也。”⑩

邓立光认为周室始建,已广用五行,其内容有三:方位上沿用尧、舜以来之中央四正新意;五材名目匹配五行,此亦夏禹以来所已有者;五行比配五行,五色与五材之封应当早于西周,而上限亦到夏禹之时,故五色五行匹配,亦当有承于前代者。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的五行学说中,从建立伊始,就建立了一个庞大繁杂的关联性体系,从五种基本元素到与之相对应的要素,涉及的范围包括色彩、声音、地理以及之后衍生出的味觉等等。

1.2 希腊的四元素与色彩理论

恩培多克勒是最早的将色彩作为形容词与特定事物连接,同时将色彩作为重要的属性来解释经验世界的希腊古典哲学家。很多早期哲学家就注意到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所有观察到的物体都是具有色彩的,恩培多克勒的色彩理论也是基于此而发展的。而公元前五世纪的前苏格拉底时期哲学家巴门尼德(Parmenides),认为色彩之物及色彩变化都不是真实的存在,真正存在的是人们的观念。但是如果事实上的物体色彩不是真实的,那么没有色彩的物体如何存在?基于质问,恩培多克勒试图解释为何色彩物体是存在的和人们如何看到色彩?恩培多克勒最早提出了一个宇宙论的体系,将四种基本元素,即:土、水、空气和火,称作“根源”,而且由两种个人动机“爱”(Love)与“冲突”(Strife) 来推动事物的运动。而他并没有将色彩与所有四种物质做关联,而是只指出白色和黑色分别代表水和火。

如果恩培多克勒没有提供清晰的色彩理论,那么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则尝试通过参考构成色彩的原子特性来解释特定色彩成因。德谟克利特认为最基本的色彩有四种:白、黑、红、绿。其中,白色是最为光滑的,因为没有杂质和光影的影响,使其为耀眼的色彩;黑色因其质地粗燥、不规则而呈与白色相反的特征;红色所涉之物犹如烧炙,使其形为大;绿色由虚实而成。其他所有色彩皆可由此四种基本色彩调制而成。

像德谟克利特一样,柏拉图也认为色彩有自辐射的物质。柏拉图(Plato)的视觉概念与现代有着很大的差异,根据他的解释,色彩中首先有黑白两个基本色,白为人体视线的衍生;而黑则正好相反。他认为色彩的射线与众神摆在人眼中的纯净火焰(射线)相遇并交融。因此,看(或不看)取决于物体发出的光线的大小,强度和速度,而对各种颜色的感知也取决于该过程。

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拒绝了这样的观念,他认为色彩即从眼睛发出火线并从物体反射回来以创造视线 。同样,他也反对物体发出射线的理论,因为当物体紧闭眼睛时,眼睛无法感知它们。他推测在眼睛及其知觉之间存在一种介质,即存在于水,空气和半透明物体中的半透明(透明)物质 。光是显示半透明状态(从明亮到黑暗)的媒介(能量),只要它流入物体,它就不再仅仅是光,而显示出色彩及其实质。物体的色彩反过来使介质本身运动,然后将介质传输到眼睛。因此,色彩像光本身一样,并不重要,它是能量的一种状态或形式,或者说究其本质是运动着的介质。

希腊色彩敏感性凸显了两个特征:色彩是光线或火光,以及色彩反映其所属对象的状态。因此,他们的推测也可谓是物理学的开端。希腊人关于光和色的观念与四元素世界这一更大的科学观念相矛盾。由于没有古代的论文专门分析这一概念,即便科学史学家也对此进行研究,然而针对四元素相互作用的总体含义,特别是与色彩相关的含义研究依然值得我们 “深思熟虑”。

2 古典色彩哲学核心观念辨识

通过比较中国和希腊色彩思想的起源和观念,可以看出两者都将色彩和基本元素进行了联系。虽然在内容上和观念上有所不同,然而在对色彩本质的探究上可谓殊途同归。辨识这些色彩起源的文脉和思考方向的异同,或许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分析:形而上学、认识论、语义学、价值理论。

2.1 形而上学

色彩哲学的基础是对于色彩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而引发的,其中包括了色彩物质性抑或精神性的争论,这无疑是色彩哲学所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从中国五行和希腊四元素的系统理解,色彩具有强烈的表征性,即通过色彩关联事物,从而强化概念,而在关联事物中就包括了实物、概念、情感方面的要素。所以从这个角度,使得早期色彩思想带有形而上学的意义。

希腊早期的色彩思想针对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争辩,始于恩培多克勒,即他提出的色彩是由四个要素的积极原则(最终是神圣力量)组成的。每种颜色具有特定的精神力量,或者说色彩是一种能量状态或形式。而中国的五行和五色的思想,更是成为中国哲学体系重要的基石,色彩具有调和万物和环境的能力。这些基本元素在人和宇宙关系的探索中,色彩所承担的角色更抽象化,其指代的意义帮助完善构建一个成熟的哲学系统,同时色彩成为重要的议题引申出形而上的哲学思辨。

2.2 认识论

色彩认识论在早期的色彩思想中最主要是提出主客观的认识问题。在希腊的早期色彩哲学中,恩培多克勒所提倡的视觉理论是基于“曾经存在过的所有事物的散发性”。基于这种认识希腊哲学家相信色彩是由内而外发散的,而中国的五色理论显然将色彩作为表征和视觉表达形式,因为五色的产生就是通过长期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所得来的。

主观性和客观性的色彩认识论,也引发了之后的所谓内观色和外观色的争论。在中国传统色彩观念就包括了“相由心生”这样的说法。而西方学者,如Christopher Alexander 在其著作《The Nature of Order》中也提出了色彩反映内心的问题。[5]这无疑说明色彩认识论对于色彩艺术、色彩思想和色彩哲学都是基础的学习途径。

2.3 语义学

在中国的色彩语言中,色彩与之关联的词语往往有着相近的含义和情感倾向。在五行的深刻影响下,色彩所代表的元素决定着色彩语言的表述和应用方式。色彩思想所构建的语义学意义则孕育出相应的色彩文化。例如红色代表喜庆。而希腊的色彩思想从一开始就被恩培多克勒带上了强烈的情感的痕迹。他以爱和冲突来调和色彩的互动关系。最常见的色彩关联即红色代表光明,黑色代表黑暗。

许多色彩的含义都是与色彩关联性直接或间接地衍生出来,中国五行和希腊四元素的色彩思想所涉及的关联性含义,丰富了色彩语言的解读,为色彩语义学提供了基础。由此所产生的色彩象征性,也为色彩的符号学理解和与之相关的色彩文化建立了基础。

2.4 价值理论

色彩哲学所引申出关于美学、社会伦理和政治秩序的定义构成了色彩哲学重要的价值理论体系。从中国的五行最重要的是建立了明确的可以依照的规范。这种规范反映出社会可以按照理想的道德伦理有序地发展。在视觉的层面,色彩的规范作用体现在建筑、服饰、器皿等制式上。从而建立一套色彩价值的观念,比如“恶紫之夺朱也”。

而希腊的色彩哲学中,强调色彩体验的精神本质,即理想世界中的色调与我们世界中的色调相同。古典希腊绘画中大量使用了黑色、白色、黄色和红色,纯色所代表的美学成为了当时绘画的主流。现在我们只能尝试根据文献学和艺术史以及古代绘画的实际遗迹来理解这些色彩观念。色彩哲学所关注的研究不仅仅体现在对自然和深奥色彩本质观念,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价值带来的美学、伦理学以及衍生出的政治学意义。

3 结语

基于对色彩哲学研究相对缺乏重视的现状,尤其在色彩哲学亟需明确的研究路径和方法的时刻,通过理解古代哲学思想对待色彩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从古代早期的色彩哲学思想中寻找到细枝末节的线索,为色彩研究提供思想源泉。这为哲学家、语言学家、科学史学家和艺术史学家可以带来直接的色彩命题思考。

本文依据梳理古代中国和西方古典哲学关于色彩的哲思和探索,加深对色彩和哲学两者关系的认识和理解。进而提出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研究框架,包括色彩形而上学、色彩认识论、色彩语义学以及色彩价值理论(包括伦理学、美学、政治哲学等)。此四方面的知识范畴构建了基础的色彩哲学的研究系统,或可为色彩哲学提供明晰的脉络和方向。

注释

①(西汉)戴德:《大戴礼记·五帝德》

②(西汉)伏生:《尚书·洪范》

③(西汉)伏生:《尚书·禹贡》

④⑦(春秋)管仲:《管子·五行》

⑤(清)《康熙字典》

⑥(春秋)管仲:《管子·轻重》

⑧(西汉)戴圣:《礼记·礼运》

⑨(先秦)《逸周书·作雒解第四十八》

⑩(南朝)皇侃:《论语义疏》

猜你喜欢

克勒五色哲学
帕克勒克草原的风
五色为功——孙博文的艺术探索与价值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五色人小组
Greg Kloehn 格雷格·克勒恩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奥运的五色环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