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美育:将“美”贯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探索性研究

2023-12-11李雨豪肖建国

关键词:理论课美育政治

李雨豪,肖建国

(1.复旦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 2.江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并提出了对于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至关重要的三个问题[1]。面对“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时代要求,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美”,就是从其内部寻求课程创新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将“美”贯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上就是挖掘课程本身的内在能量,通过直接和隐性的途径、载体和形式最大程度上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美育功能,从而增强课程全方位育人的能力。

1 问题研究的理论前提

将“美”贯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探索性研究的关键是“贯彻”,区别于以往一些学者认为的“融入”和“渗透”,“贯彻”是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一系列情感价值追求的共性统一。“美”是有机存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又是实现大学生美育工作的必要途径,想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必要将“美”贯彻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个环节。笔者认为提出以上观点和立场的原因有三。

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智育、德育、美育相统一的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综合多种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教育科学,其内容体系是对社会意识形态中复杂内容进行筛选、汇总、融合后形成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汲取多种教育科学精华,并将之统一为一体的一门课程。在本研究的问题上,笔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智育、德育、美育相统一的课程。美育这个概念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席勒提出,王国维在其《论教育之宗旨》中将美育引入国内,认为:“要之,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 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2]252-253从王国维的观点可以得到两方面的认识:第一,美育的目的是甄善人的价值情感,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之目的具有一致性; 第二,美育可以作为德育和智育的手段,因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亦能以美育为手段。在王国维之后,严复曾论述过美术对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作用,而蔡元培则在《以美育代宗教说》中认为“盖鉴激刺感情之弊,而专尚陶养感情之术,则莫如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3]。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美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这种美育也通过多种教育手段发展学生的思想观念、知识智力和道德情操。那么,从近代以来美育概念的理解中不难发现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合目的性和合过程性。因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一门在教学目的上重知、重德、重美的课程,即追求真、善、美的课程。

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体系中包含“美”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美”既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也是一种内在尺度,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经指出“美”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社会意识,不同时代的美反映不同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站在全新的历史方位上,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斗,以追求更高质量、更丰富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这其中就包含着时代之美的引领和激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引领学生发现时代之美的义务,使时代之美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道德基础,指导学生未来的生活与劳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既要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又要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与兼容并包。因此,在这个内容体系中的各个环节与部分无不展现“美”这个价值追求和情感态度。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必须实现政治性和生活性的融合,并达成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匹配。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体系中包含“美”实践和理论的双重要求。

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过程本身具有“美”的要求

高校课程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完全取决于课程的内容,授课过程本身也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激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仅仅凭借内容中的“美”是无法满足学生对美的需求的。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教学中用“美”的方式展示“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美”,才能展露内容之美,从而在学生与“美”共情、共鸣的状态下达到预期的育人效果。梅广才等学者在20世纪就已然提出这样的观点,他们认为可以通过情感熏陶法、形象教育法、典型激励法等教育方法去提取思想政治教育中包含的各种美,以创造一种美的教育情境[4]。随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深入发展,张绍平等学者也认识到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能缺失语言、仪态、情境、载体等要素的美感[5-6]。

2 将“美”贯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现模型

将“美”贯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现模型是建立在对高校学生的访谈和观察之上的。研究者通过结构化访谈和课堂观察的形式对目前在校的高校学生进行研究来获得原始资料。访谈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面谈,另一种是通过线上通信。为了保证原始资料获取的真实性和饱满度,本次研究按照性别、年纪、就读阶段、专业对受访者进行区分。本次学生受访者来自5个省份8所不同高校的50余名在校生,平均访谈时间25分钟。研究通过对高校学生的独立访谈,积累相关原始资料,最终对相关文字和语言信息进行转码记录,以形成访谈资料的汇总。接下来研究将运用扎根理论对最终的资料进行编码,以此构建学生视角下将“美”贯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现模型。

2.1 主轴编码

本研究主轴编码将受访者的信息和访谈资料进行统计归类,挖掘其内在联系从而形成主轴编码内的主范畴。表1 为主轴编码中的主范畴共2种,对应范畴共7种。

表1 基于主轴编码的主范畴

2.2 选择性编码

本研究的选择性编码以主轴编码的主范畴为核心,在确定研究内容为“将‘美’贯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上,以推导形式构建将“美”贯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现模型。该模型的实践主体是高校学生,实现该模型的核心中介是高校教师执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对主轴编码的串联,研究发现该模型的现实路径是高校学生在带有由“课程预期”和“美的认识”的“体验前认知”的基础上参与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体验中去,在体验之后形成由“环境反馈” “内容好感” “教师形象” “环节印象”和“成果评价”组成的“体验后认知”。而“体验前认知”和“体验后认知”存在着逻辑和现实中的相互转换,即上一轮体验中“体验后认知”会成为下一轮的“体验前认知”。具体模型如图1 所示。

图1 将“美”贯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现模型

3 “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现状和问题

高校想要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想要将“美”贯穿其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模型在贯彻“美”这个前提下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现实问题。在模型中,学生是带着原有的认知结构和习惯去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在课程中得到认知结构的改变从而影响社会实践活动。那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现实问题的呈现一定在“体验后认知”这个环节。学生得到的认知结果通过对比之前的预设以及社会反馈就能反映出将“美”贯彻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现状和问题。以此思路,研究认为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美”的满意度不足,教师对“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理解度和执行力不够。

3.1 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美”的满意度不足

分析“体验前认知”和“体验后认知”的对应程度,现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存在“美”而又“美”得不够的问题。最显著反映此问题的是课程内容方面。内容的确定性并不是固定性,内容的呈现方式和侧重选择在高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进行编码时,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只有展示出美感的内容才能给自己留下好感和深刻印象。这种美的感受或印象来自于授课中的灵活变通、真情实感的交流和心灵感官上的冲击。模型编码中学生们消极的“体验后认知”针对了课件制作不走心、活动设置不鲜活、举例和情境不动人以及媒体运用不灵活等缺乏“美”的现实问题。在模型研究中还发现,学生所理解的美包含了课堂的环境和老师给人的印象,高校学生的“体验前认知”在预设自己理想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最先考虑的是任课教师与课堂环境。根据学生的反映,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教师缺乏特色导致课堂乏味的现象。并不是教师本身没有特点,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由于长期进行高重复度的教学形式,给学生留下了刻板印象,从而引起学生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审美疲劳”,所以一些个人特色比较突出的教师的课程更能让学生眼前一亮。

3.2 教师对“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理解度和执行力不够

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没有体验到其要求的“美”,透露出的另一个现状就是教师作为这门课程的另一个主体对“美”的理解度和执行力不够。从模型中的“体验后认知”显示,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学生学习成效与自己授课时所展现的“美”有关。抛开学生没有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的可能和其他少数影响因素,造成学生负面评价和低成就感的原因是出在课程的无趣性上。学生需要“美”的刺激和吸引,但教师往往错误归因,将课程效果低的原因归咎于课程之外的干扰上。当一些教师在增加考评难度或设定严格的考勤标准来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时,实则已然忽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美,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禁锢了。也存在一些教师注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当采用多样化资源和手段去彰显其魅力,但其具体实施却没有深入到美的内在意蕴而是停留于美的感官刺激。这种现象一般表现为教学过程中通过“过度包装”“化美为丑”等方式强化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来引起学生兴趣的手段,但这一过程难免会有“哗众取宠”的负面效果,让课程影响停留在暂时的感官刺激而难以深入到持久的体验认知中,甚至干扰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这种现象虽是少数,但其对学生的误导却应当被重视起来。由此可见,当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存在不知道要贯彻“美”的问题,也存在用不好“美”的问题。

4 将“美”贯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现路径

根据上述模型的构建和阐述可知,只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系列体验和认知在课堂活动中被积极营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真正贯彻美。研究依照体验后认知对应的编码范畴提出深挖课程内容美、加强教师主体美和创设课程交互美三个可操作的现实路径。

4.1 深挖课程内容美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教授的内容是具有一定抽象性和概括性理论,但其作为真理的美感在于其可以在鲜活的社会历史活动中得到检验和发展。教师挖掘课程内容美,实际上就是将课程内容与学生正在经历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与真实的历史故事相结合,实现精神气力和科学理论的有机结合。想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除了要熟悉课程内容,还要用欣赏美的眼光去重新考量所要讲授的内容。站在这个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包含的内容体系可以是一幅描绘世间百态的画卷,也可以是一首歌颂人民大众的诗歌。那么挖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美,既能以一种宏观豪迈的视角把握,也可以在细微之处细细品琢。

从宏观着手挖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美,就像是站在数米开外欣赏巨幅的画作,我们关注的是整个内容体系的精气神。放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体系,最具有感染力的美感要数马克思主义历久弥新的科学性与革命性以及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散发出的民族性和时代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授知识体系的过程也是论证和发展这些属性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懂得用大的历史脉络和情感线索去感染学生的情绪,如同演奏一首《黄河大合唱》一般。如果课程阶段要彰显的核心思想是爱国主义,教师就要去思考什么样的情感色彩与之相呼应的,就要大胆地在课堂中突出重点,将例子和情境往一处用力。就像作画一般,要确定好主题色,在画布上突出视觉中心以达到艺术作品的情感传达。

从微观着手挖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美,就像是拿着放大镜去欣赏作画者的每一个笔触,我们要关注的是整个内容体系的关键部分。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作者往往通过对某一处的细致刻画来达到见微知著的作用或画龙点睛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亦可以在整个内容体系中寻找几个中心点,对其进行艺术加工,通过突出其内涵之美来引领整个课程教学。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大的历史脉络不变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从我国的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的角度精加工授课内容。教师通过讲解我国从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到夺得奥运会首金的艰辛历程,展现我国奥运健儿们顽强拼搏、不断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之美,在折射出我国综合国力不断进步的历史进程的同时,又能使学生达到精神美的共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体系是一座庞大的精神宝库,教师只要肯挖掘其中熠熠生辉的真善美之处,就能点燃思想政治理论课之美。

4.2 加强教师主体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7]教师职业自诞生之初就具有无法替代的示范性意义,当代教师除了技术性的示范,更多的是行为和价值的形象性示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其自身的形象也是教育的一部分。“教师个人形象的建立要求教师既要有知识的形象又要有榜样的形象。”[8]教师只有展示美的形象,向学生做出良性的示范,才能吸引学生探索真和善。根据模型的反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从个人品德、语言风格和教学仪态三个方面形成具有个性魅力的主体美。

先秦教育家孟子认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9]7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就是追求“润物细无声”的课程,为人师表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理念和良好的道德观念,才能将自己的美德发散出去,成为构建学生理论和信仰的基石。在整个高校教师队伍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已然具有较强的个人品德修养,而关键是将优势具体化。根据“镜中我效应”,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很大程度来自于身边人的评价和态度。所以,教师应适当地对学生的行为做出积极评价,在建立学生自我认同感的同时也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好的教师印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时刻把自己当作一面会说话、会说话的“镜子”,要敢于把自己立于学生中间,发现自己的美,也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美。

在模型的构建中,大部分学生都反映教师的语言风格对其学习体验和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语言实际上是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沟通手段,富有美感的语言可以促成师生之间有效沟通,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语言的美感是多样性的,具有激扬形态、优美形态、压抑形态和奇趣形态四种形态。[10]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使语言富有美感,并不是要求学习戏剧性的表演技巧,而是要配合授课要求调动情绪,从而提高语言与内容的契合度。教师的语言风格已然成形,所以语音语调需要以情绪为基调在授课过程中进行调节,以带动学生在情感上达到共鸣。教师的语言还要有逻辑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要求教师的语言在生动热情的同时还要带有逻辑性,语言的前后逻辑要严密、层次要清晰。教师的语言用心用脑,学生的感官才能受到有效的刺激,思维和情绪才能和教师达到统一。

在教师的形象中,教学仪表往往是最直观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仪容仪表、行为举止以及衣着习惯等既展示出个人的职业素养也透露出其精神状态。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学生视觉的中心,被动地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教师的穿着和面容具有职业化的特点,但也要依照高校学生的审美需求做出适当的改变,避免古板和单一。教师作为立体、鲜活的主体,必须保持动态美感,才能避免学生的审美疲劳。教师的面容表情和行为动作要根据教学环节做出合理的变动,手势、眼神、站姿、表情要向学生传递出情感,带动学生情绪。外在的形离不开内在的神,教师的精神状态是维持教学仪表的关键所在,教师只有保持积极热情的情绪,才能流露出真正的美感。

4.3 创设课程交互美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往往采取大班授课和集中考试的方式,这对教师设计教学活动并设置考核内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美化教学互动和教学考核,就是要以一种富有美感的方式来进行,破旧立新的逻辑是营造课程吸引力的必然选择。

在模型样本中,学生所表现的教学印象普遍模糊,仅仅对个别细节有记忆点。而学生积极的环境反馈大多来自于脱离教室的情境教学和不属于旧式课堂的观感体验。研究认为,想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互动的美感,可以采用提升教学氛围感的体验式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特点和需求,将其带入到创设好的情境当中,积极引导学生体验,从而使学生产生知识、情感、意志和情感有机共鸣的教学方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设计适用于本教学阶段的情境,包括历史情境、户外情境和虚构情境等依靠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和教学氛围的情感力场。这些情境目的是尽量带给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以鲜活的体验去架构富有美感的理论体系。教师通过活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将多样化的情境作为教学载体包裹学生,例如新型媒体、云平台、实时交互性APP。教师要适当地在课堂中融入案例分析、经验分享、媒体创作等实操环节,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检验所学并锻炼能力。这些课堂上的实践活动,要关注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在新鲜事物中寻觅最能吸引他们的主题和载体。例如,“手机游戏中传统人物的魔改应当如何看待” “作为编剧你会怎样去改编抗战时期的英雄故事”等主题,搭配实时互动和多样表现的媒体手段便能给予学生一次课堂之上的艺术化实践。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体验情境,从而在自我学习和环境反馈中重新架构知识和价值体系。师生在情境体验中相互表达情感和态度,会自主地创造美、欣赏美、发现美,在自我体验中满足自己关于课程的预期。

参照模型中的编码,学生渴望但却没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所培养的认识和能力应用到实践中,一方面源于课程的考核标准没有相应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因为缺乏锻炼的环境。同样在模型样本中,不少学生反映出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期末考试的反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将考核标准的重心放在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日常生活中,思想道德的内化与外显,更多地体现在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和价值原则上,笔试的结果并不能完全评定一个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师应当给学生自我表达和行动的机会,让人文关怀之美浮现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之上。美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手段,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注重考核标准的美感。例如,教师在题目的设置上少一些机械的背诵和默写,多一些运用思想政治理论来自由评价与分析社会现实和历史问题,将给分原则更多地偏向于灵活应用上。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注重考核形式的美感。例如,教师可以在以往惯用的实践汇报、小组讨论等课程考核模式中更多支持学生使用情景演绎、视频拍摄、绘本创作等创意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表达欲望。总而言之,创设课程交互美是要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力走出课堂,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实践中将所学作为精神指引和理论指导。

5 结 语

作为德育、智育、美育相统一的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体系和教学过程无不体现出其对于“美”的追求。网络自媒体和多元文化正不断对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出挑战,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将“美”贯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现课程创新和发展的应有之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重视课程内容美、教师主体美、课程互动美的有机统一,以实现教学品质的提升。

猜你喜欢

理论课美育政治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