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影响与改革初探

2023-12-10王晓娣

考试周刊 2023年48期
关键词:新高考模式改革策略高中生物

摘 要:江苏地区作为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2018年高考改革正式启动,2021年开始实施“3+1+2”新高考模式。新高考模式是一次大胆的尝试,高考内容、高考方式、评价方式、录取方式等都发生了改变。在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物学科的课程组织形式、课时安排等发生了变化,这就导致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等也需要做出改变。对此,文章对新高考模式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新高考模式对高中生物教学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从教师、教学、学生这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策略,也从教师、教学、学生这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课堂教学提供新思路,促进教学成效提升,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与个性化的发展。

关键词:新高考模式;高中生物;影响;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48-0108-05

一、 引言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发展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高考改革不管是对学生、教师,还是学校,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科,生物作为基础学科之一,也成为热门学科,很多学生都选择了该学科。生物学科主要是对生命现象与生命生活规律的研究,对学生未来发展有重要作用。为此,在具体教学中,生物教师要在新高考模式的引导下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生物学科的有效发展,落实素质教育。

二、 对新高考模式的分析

(一)新高考模式内涵

新高考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3+3”模式,即除去必须选择的语数外三科,剩下的六科(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三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另一种是“3+1+2”模式,江苏地区实行的是该模式,具体来说,“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选学科;“1”是选择物理和历史两门学科的任意一个,不能同时选择;“2”是指在生物、化学、地理、政治四门学科中任选两门。该模式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权,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学科,消除传统高考模式“一刀切”的弊端,让高考更加合理化、人性化。

(二)新高考模式的特征

“3+1+2”新高考模式作为素质教育发展的产物,其具有明显特征,具体如下:

1. 强调素质教育

所谓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为精神、以促进人个性化发展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发展人的健全人格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素质教育主要包含四方面教育内容,分别是思想道德教育、劳动技能教育、文化学科教学、身体心理教育。新高考模式充分体现且响应了素质教育政策,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分开“合格考”与“选择考”,“合格考”是“选择考”的前提,学生只有“合格考”合格,才能报考“选择考”;另一方面,完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2. 彰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高等学校划分数个专业,每个专业所涉及的内容不同,对学生的专业特征要求也不同。传统的高考模式只有二选一的机会,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与兴趣爱好选择学科,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也影响了高校对人才的选拔。而“3+1+2”新高考模式则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利,他们先通过“合格考”,然后再依据合格考的成绩选择学科,这样既能保证所选学科是学生擅长且喜欢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又为学生未来专业选择提供了保障。

三、 新高考模式對高中生物教学产生的影响

(一)教师层面

新考高模式提出并实施以后,选课制度、走班制度、评价制度都发生了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工作与发展产生了影响。

1. 班级管理工作量加大

在新高考模式下,部分学生需要“走班”,他们要到不同的班级接受学科学习,这就导致传统的行政班管理作用被弱化,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生活的发展情况。生物学科作为研究生命现象与生命生活规律的学科,其对学生生命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选择该学科的学生也渐渐增多,教师需要面对大量的学生,完成授课任务,并且关注他们生物素养的发展情况,这在极大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量。

2. 需要开展职业规划

在新高考模式下,学生所选择的学科直接影响其高校专业选择,与生物学相关的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生物基础,这就需要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生物教师作为引路人,要为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帮助。具体来说,教师自己要先对高考政策和高校生物学相关的专业需求有透彻、全面的了解,然后给学生进行讲解,避免学生盲目选课。

(二)教学层面

1. 学科地位发生改变

新高考模式下的生物不再是必选学科,从表面上看生物学科的地位下降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调查发现,选择生物学科的学生比例越来越多,高达58.2%,仅次于地理。之所以如此,一是受高校录取机制的影响。高校中很多专业都与生物挂钩,特别是比较热门的医学、农学、环境科学等专业,想要选择这些专业,就需要学习生物知识。二是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新高考要求学生的“合格考”全部都合格以后才能参加高考,这样使得喜欢生物、不喜欢生物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生物知识,从而提高了生物学科的地位。三是生物学科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学好生物对我们的生活有积极作用。

2. 学科内容发生改变

新高考模式的推行,带动着学科教学的改变。为了落实新高考模式与素质教育理念,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也发生了改变。

第一,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素质教育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生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近,让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过去的“应对考试”转变为“为解决生活中的生物问题”,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第二,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具有一定关联性。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主要划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必修是“合格考”的内容,侧重于基础知识,为学生奠定生物基础,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命观。选修内容则是必修内容的进阶,在与必修相关联的同时,加强了层次性与完整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生物思维。

3. 教学模式发生改变

高考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了达到该目的,教师需要转变授课模式,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讨论空间,引导学生独立分析、思考与探究。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生活教学法、体验式学习法、任务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生物思维与核心素养的发展。就像在教授“关注人类遗传病”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不可以再按照教材内容一步一步讲解,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要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具体问题如下:(1)人的胖瘦是由基因决定的吗?(2)有人认为“人类所有的病都是基因病”,你能说出这种说法的依据吗,你同意这种观点吗?(3)请同学们简述人类遗传病产生的原因。(4)人类遗传病分为哪几类?(5)人类遗传病都是先天性疾病吗?举例说明。(6)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吗?举例说明。(7)三体综合征患者能生出正常孩子吗?简要分析原因。(8)常见的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类型有哪些?(9)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区别是什么?这些问题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在探究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看到学习生物对社会以及人类发展的积极作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4. 评价标准变得多元化

新高考模式的推行使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方式、评价标准等都需要发生变化。特别是评价标准,传统的评价都是以分数为标准,衡量学生的能力素质,这对学生发展是不公平的。新高考强调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评价标准也变得多元化,除了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方式、身心状态、情感态度等,实现对学生的全方面评价。生物作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科之一,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首先要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在实践活动与探究学习中掌握新知识,学会利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其次,要关注学生的生物学科能力,指导他们能够利用生物知识完成实验,或者在实验中验证生物理论。最后,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学生是否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掌握正确且多样的学习方法,是否形成的良好的生物核心素养。如此,教师可以对学生有更加全面的掌握,评价结果也更加科学、合理。

(三)學生层面

1. 需要提前规划职业

传统高考模式下,学生只需要根据自己擅长的学科选择文理科就行,不需要考虑高校所选择的专业、未来从事的职业等,这样导致学生在高考后选择专业的时候比较迷茫。而新高考模式就需要学生提前进行职业规划,先明确自己未来要学习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行业以后,再根据专业选择相应的学科。

2. 需要合理选择学科

在新高考模式下,学生需要自主选择学科,这非常考验学生的能力。一方面,学生还没有接受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他们对学科选择与报考专业之间的关联缺乏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立场不坚定的学生会“跟风”,如跟着同桌、好友选择生物学科,完全不考虑该学科与未来专业报考、事业发展的联系,影响其后续学习。

3. 需要适应走班制

新高考模式的选课制度出现了多种课程组合,为了适应这一情况,出现了“走班制”,即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的层次固定教室和教师,部分学科教师挂牌上课,学生流动听课。经过与学生的交谈,很多学生难以适应“走班制”,他们感觉上课不在一个固定的班级,身边的同学也不是固定的,进而导致他们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都明显加大。为此,学生需要适应走班制,首先,做好自我的心理调节,积极释放压力。其次,要多与教师沟通,与周围同学交流,感受班级氛围,缓解内心的孤独感和陌生感。

四、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策略

(一)教师层面

1. 深入解读新高考政策

在实施新高考模式以后,高考方式、高考内容、高校招生都发生了变化,想要真正适应该模式,就必须对新高考政策有充分掌握。为此,生物教师要深入解读新高考政策,为学生的合理选课提供帮助。具体来说,教师要结合生物学科研究新高考政策,然后再通过家长会、班会、微信群等方式讲解给家长与学生,让家长更好地了解新高考政策,为孩子的高考做好保障工作;让学生透彻理解新高考政策,进而更科学地选择学科,避免出现盲目跟风的现象。同时,教师也要在新高考政策的指导下开展生物教学活动,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发展。

2. 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高中生物教师在研究新高考政策的时候,要清楚认识到该政策给自身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积极做好教学准备工作,提高综合能力。具体来说,首先,教师要始终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并且加强与其他生物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深化对新高考生物教育的研究,让生物教学满足新高考要求。其次,教师要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微课、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3. 转变教学观念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观念也需要转变。首先,教师要形成个性教育意识,秉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开展课堂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生物学习中,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转变课堂评价观念,除了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结果,还要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生物思维、独立思考能力等。最后,教师要转变自身的学习观念,积极学习最新的教育观念与专业知识,提高职业素养。这样,生物教师才能更好地适应新高考要求,更有效地开展生物课堂教学活动。

(二)教学层面

1. 创新教学方法

为了满足新高考模式要求,要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探究、发现、掌握生物知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其综合发展。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1)生活教学法

新高考下的高中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有密切关联,并且生物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为生活提供服务。因此,生物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采用生活教学法,为学生营造熟悉的生活情境,借助生活素材讲解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授“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影响环境”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搜集一系列相关的生活素材,如世界人口增长的曲线图与世界资源比例图、环境破坏视频、人们行为与环境的影响视频等,让学生先明确人类行为对环境所造成的不同影响。之后,教师再将各种环境污染的图片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些图片说说自己发现的现象,并从整体上阐述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如此,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规范自己的行为。

(2)探究教学法

新高考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探究教学法就是一个有效渠道。为此,生物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给学生设置探究问题,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掌握生物知识。在教授“人体的免疫应答”这节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靶向药”“针对病灶给药”等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药物识别病变细胞的方法,药物如何发挥自身的作用等问题,在探究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

(3)自主性学习

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更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将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充足的自主思考时间。如在教授“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划分小组,然后让他们阅读教材内容,交流重点内容。接着,各个小组将本组的疑惑点提出来,如:为什么说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之后,让小组学生总结、归纳,展示总结成果。最后,让学生完成课堂检测,并开展自我反思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主动思考,所得出的结论也远比教师的讲解更具说服力,对知识点的记忆也更加深刻。

2. 开展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对学生的选课有直接影响,如果学生不了解生物学科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与生物相关的专业,那么就会出现盲目选课的现象,并且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为此,教师要开展职业规划教育。首先,生物教师要了解清楚大学中与生物学科相关的专业,如:生态学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生物信息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生物科学专业、动植物检疫专业等,并且说明白这些专业的就业前景。其次,教师要在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教育,让学生看到生物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生物知识。

3. 完善评价机制

上述已经说明,新高考模式使得评价标准变得多元化,为此,教师要完善评价机制,注重对学生核心素養的培养。具体来说,教师要在传统纸笔测验的基础上,融入知识问答、实验技能考查等评价活动,检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课堂知识,动手操作能力是否得到提升。另外,生物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开展实验,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通过评价,教师可以有效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综合素质发展情况,并以此为依据优化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学生层面

1. 进行职业规划

学生在选择生物学科以后,除了要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高校有关生物的专业,了解这些专业未来从事的工作,还可以自己了解新高考政策与生物学科,提前进行职业规划,让未来更加清晰。具体来说,学生可以在寒暑假的时候,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切身经历、体会学习生物的重要性;可以观看电视新闻,了解当前我国乃至世界上生物的发展情况,以及生物的具体应用;可以提前做职业测试,确定自己未来要选择的专业以及从事的行业。如此,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更加明确。

2.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新高考模式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而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此,学生在学习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学生要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与其他同学交流、探讨,让生物学习充满乐趣。

其次,学生要借鉴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吸取学习经验,从而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完成生物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学生要主动观察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并对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影响、应对策略进行探究,实现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当学生养成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后,他们可以快速适应新高考模式下的“走班制”,从而实现高效学习。

五、 结论

总而言之,“3+1+2”新高考模式给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极大影响,想要适应新高考模式,让学科教学变得高效,教师必须深入解读新高考政策,在新高考政策的指引下开展职业规划教育,让学生对生物学科、高校专业、社会职业有充分了解,然后指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生物教学。同时,教师还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其生物核心素养,为学生的高考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安莹,井乐刚,张庆岭.高考综合改革对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影响及因应对策[J].绥化学院学报,2017,37(11):132-135.

[2]程文露.新课程高考改革对高中生物教育教学影响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22(8):172-174.

[3]焦敏.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与生涯规划教育融合的实践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1(98):127-129.

[4]梅烨.新模式下再析高考改革对生物课堂教学的反拨作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12):102-103.

[5]王其霞.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学教学分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10):76-78.

[6]邓定权.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改变浅谈[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24):61.

[7]林海深.浅谈高考新制度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方向[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17):35.

[8]田慧.新高考政策背景下激发高中生对生物学习兴趣的路径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18):72.

作者简介:王晓娣(1995~),女,汉族,山东滕州人,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第二中学,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学。

猜你喜欢

新高考模式改革策略高中生物
高职数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及改革探究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专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研究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中学生对历史科目的态度调查
新高考模式下英语分层走班教学
试论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立足教学之本 应对高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