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事学理论视角下分析美国个人主义
——以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为例

2023-12-09常若楠毕晨慧

海外文摘·艺术 2023年8期
关键词:肖申克的救赎肖申克布鲁克斯

□常若楠 毕晨慧/文

个人主义作为构建美国精神的主体精神和文化核心,是一种被多数美国公民认同的强调自我独立、自我奋斗、自我掌握命运的价值体系。对个人主义的研究是深入了解美国社会和文化的敲门砖,对深入探究美国公民的价值观至关重要。电影在庞大的叙事系统中突出人物、情节和戏剧元素,以角色曲折离奇的故事传达创作者个人的审美特征和价值取向,但又在个性之中表达出共情。本文透过叙事学理论视角,以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的自我救赎为例,来深入探究美国个人主义及美国公民的价值导向。

1 电影概述

《肖申克的救赎》主要讲述银行家安迪因涉嫌枪杀妻子及其情人而被判处终身监禁于“肖申克”这座监狱的故事。安迪初入狱时,并无任何失控的迹象。他或许也曾濒临疯狂边缘,毕竟一瞬间,他一向安逸的生活全然不见,余生都要困在监狱里。然而安迪始终冷静,且一直坚守初心、恪守底线,在鱼龙混杂、罪恶横生、黑白混淆的牢狱中寻找求生之路。正如电影中为人所称道的名句:有些鸟儿是注定无法关在笼子里的,它们的每片羽毛都闪烁着自由的光辉。

2 叙事学理论视角下探究《肖申克的救赎》中的美国个人主义

叙事学是研究叙事作品的科学,叙事学重视的是叙事作品本身的结构和关系而非叙事作品赖以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原因[1]。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从叙事的角度展现出安迪对自由的渴望、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影片中三处情节充分彰显安迪对个人自由的追求:第一处是安迪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狱警那里换得冰啤酒让他的囚犯朋友们享用,而他只在屋顶沐浴着阳光;第二处是安迪在监狱的广播室播放《费加罗的婚礼》,优美的音符伴随着阳光飘向监狱的每个角落,每个人都沉醉在莫扎特谱写的旋律中,神情不由得变得庄严且宁静;第三处是安迪凭借一把小锤子用19年时间凿出了通向生的隧道。在达到出口时,他终于得以张开双臂拥抱梦寐以求的自由。这一刻是安迪的新生,更是安迪自我救赎的完成。影片的主人公安迪是追求独立精神的典型。

2.1 叙事主题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思想,涉及对人生、社会、道德等多方面的反思。本部分选取救赎和体制化两大主题,并围绕安迪的人物形象及行为进行探究,探讨其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救赎自己、重获自由。

2.1.1 救赎带来希望

影片中的“救赎”具有象征意义。安迪的自我救赎并非完成生存环境和生命形式的改变,而是灵魂层面的自我认知。他重新审视这场悲剧的根源,直面自己婚姻的问题。从法律层面而言,他本无罪。但渐渐地,他意识到自己在道德层面是有罪的,自己的行为是促成妻子惨遭谋杀的间接原因。最终,他承认自己有罪,接受自己在这场凶杀案中应当承担的责任。

安迪为实现对狱友的精神救赎,连续6年,每周给州议会写信,最终获得拨款及捐赠的书籍。安迪还帮助众多狱友考取文凭。安迪播放《费加罗的婚礼》,所有犯人驻足聆听这天籁之音,它冲破了监狱中的所有禁锢,让囚犯们感受到了希望。当安迪得知瑞德年轻时喜欢吹口琴,就买了一把送给他,此举更是安迪给瑞德带来的救赎。

2.1.2 体制化带来抵抗

体制化的形成源于人对一种事物的依赖,源自自己的精神思维以及习惯的固化。因而在跳出原有的限制之后,人们本能的反应仍是在新的体制内寻找旧的体制拘束。从痛恨到习惯再到依赖,肖申克监狱就是高度体制化的象征,它不仅禁锢着人的肉体,更囚禁着人的灵魂。穷凶极恶的狱警和伪善的典狱长无疑是体制的缔造者。为了生存,囚犯不得不遵循一种约定俗成的体制,以至于慢慢忘记了自己曾经热爱和向往的自由[2]。

影片中的布鲁克斯(昵称“老布”)和瑞德都深受体制化影响。布鲁克斯曾经是监狱里的图书管理员,有文化、有学识、受人尊敬。肖申克监狱早已将老布身上的棱角磨平,垂暮之年的他已然失去了在监狱外生活的勇气和希望。在出狱之后,他选择死亡。布鲁克斯的自杀虽然震撼,但也恰恰预示着监狱里绝大多数人的命运。安迪似是已同瑞德等人一样,沦为监狱体制化管理下的附庸。但事实上,他从未停止追求自由。即使表面上顺应管理,但内心还是难掩对体制化的反抗情绪。在高度体制化的肖申克监狱中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安迪无疑是幸运的,他不仅把许多“自由的幻想”变为现实,更是凭借实际行动证实体制是可以被打破的。

在面对能否获得假释审查时,瑞德多年来的回答几乎毫无变化。而瑞德最后一次的话发人深省,此时他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心智的改变。这种改变源于布鲁克斯的悲剧。习惯了体制化的瑞德,同样无法面对残酷的现实。幸运的是,安迪给他的希望驱使他没选择逃避,并在老布死前刻下的“老布到此一游”旁边也留下了他自己的名字。这一情节设置像是与过去的瑞德告别,也像是在怀念布鲁克斯。瑞德带着安迪留给他的希望,经过重重困难与安迪在海边重逢。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Tocqueville)早在19世纪30年代就发现自立是美国人的一个基本信仰,在其著作《论美国的民主》中,他写道:“他们不欠任何人,也不期待任何人;他们养成了一种独立思考和行为的习惯,他们强烈地希望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3]”面对难以逾越的高墙,是适应它进而依赖它,还是反抗它进而摧毁它,这是监狱以及现实中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问题。布鲁克斯选择了前者,在被假释后无所适从,以自杀了结残生。安迪选择了后者,最终重获自由。而瑞德在安迪的救赎下,完成了从前者到后者的转变,涅槃重生。

2.2 叙事视角

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焦,是指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叙述视角决定了作品的构成方式和接受者的感受方式。无论是在文字叙事还是其他媒介的叙事中,同一个故事,若叙事时观察角度不同,会产生大相径庭的效果。

2.2.1 叙述者——瑞德

影片采用了旁观者的叙事视点,是以第二主人公瑞德作为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瑞德的自白其实代表着监狱里大多数囚犯对待现实生活的看法和态度。作者则巧妙地利用了这一双无形的眼让观众得以近距离观察安迪的命运,随着主人公的遭遇而自然而然地放纵个人情感。这一视角,有力地塑造了安迪细腻严谨、有勇有谋的形象,达到人物塑造、情节推动、主题升华的作用,使整部影片的叙述并没有囿于“全知全能”型视角之中,而是增强了观众与影片的互动性,为观众提供直接和即时的故事呈现,使得叙事更灵活、更具真实感。

2.2.2 加叙者——布鲁克斯

作为加叙者,布鲁克斯主要通过信件叙述,对主叙起加叙作用。这一安排是因为布鲁克斯出狱后的生活已经超出叙述者瑞德视听所能控制的范围,同时在叙事结构上这样设计更具可操作性。

布鲁克斯利用书信将观众从现在带回过去,又通过安迪读信的客观镜头,将受众从过去带回到现在。将布鲁克斯出狱生活的不如意与对未来生活的迷茫、绝望施加在信中,让观众可以直观感受其痛苦与无助。他自杀绝非偶然,而是在监狱体制下长期生活的必然结果。该叙事视角避免了传统意义上的全知性的客观叙事视角,它让电影显得极具独特性,让观众沉浸在感情色彩浓厚的叙事氛围当中。

2.3 叙事结构

影片严格遵循好莱坞的三段式叙事结构,采用线性叙事方式,按时间顺序发展故事情节,致力于在庞大的叙事结构中通过突出强调人物、故事情节和戏剧成分,叙述人生命运的复杂曲折,体现审美目的和创作理念,服务于观众的心理和审美情感的需求。

2.3.1 个人主义的萌芽

在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第一个出现在银幕的人物正是中心人物安迪。这符合好莱坞经典电影传统的叙事策略。首先把主人公推出来,从而利用观众对主人公的好奇心和移情作用,也就是对其命运的担忧,把观众逐步带入到整个故事中。整部电影在有了故事主人公的基础上,接下来就是设置戏剧性前提。戏剧性的前提致力于为电影引出剧情方向和目标,主人公所有行动皆围绕此进行。这部影片的戏剧性前提是安迪在司法制度缺陷而蒙冤入狱这一背景下如何实现自我成就。

2.3.2 个人主义的显现

安迪在执行户外公差之时,急中生智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帮助狱警解决税务问题。事后,安迪这一独特能力被监狱管理者们广泛熟知。以此为契机,安迪在监狱内不仅获得了监狱长的保护,更在犯人内享有盛誉。长期骚扰安迪的三人也被狱警制服,他的工作任务从繁重的洗衣房调任至图书馆。安迪的不屈让他保有尊严,执着更是其前进的动力。他在能把握的机会面前,奋力去争取应得的利益,不只为自己,也为了他人。在改善自己状况的同时,实现对狱友们的英雄救赎。犯人汤米的出现使整个故事出现转机。汤米偶然得知案件的真相,能够证明安迪是清白的。然而,监狱长却因个人私欲设局将唯一能证明安迪清白的人残忍杀害。汤米的死使影片情节达到了高潮,促使安迪从起初寄希望于法律为自己洗脱罪名到凭借自我救赎,实现自我成就。

2.3.3 个人的自我成就

影片以安迪重获自由为结局。纵使安迪在监狱里遭受了诸多不公和不义,但他从未放弃对自由和人性的追求。也正是这种精神塑造了他审时度势且隐忍坚韧的救赎者形象,引导观众意识到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对自由的执着和追求。

从隐喻层面讲,影片向人们诉说了一种理念。对于所有人,都有一处在“锡瓦塔内霍的海滩”。终有一刻,终会抵达。该片无疑是一部宣扬美国个人主义的电影,但同时也是一部赞美希望、歌颂自由、崇尚救赎的视听盛宴。影片通过“安迪”这一英雄形象的塑造、英雄伟绩的叙述,传播着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这场英雄叙事和文化的应和彰显着电影同文化交汇的力量。

3 结语

好莱坞经典励志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主人公安迪对希望、自由的向往和对自我及他人的救赎体现出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影片以安迪个人曲折的命运传达出创作者为代表的美国社会的审美特征和价值导向,实现叙事情节与电影创作的交融,引发观众对自由与希望深刻隽永的深思,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这场英雄叙事与文化的应和,不能说是巧合,而是电影与文化的合谋[4]。■

引用

[1] 胡亚敏.叙事学,第二版.[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 何秋颖.解读《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多重主题[J].传播力研究,2018,2(25):63.

[3] 涂嵘.英语成语视角中的美国主体文化特征[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1):121-125.

[4] 吴质洁.美国社会文化中个人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管窥——以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为例[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7):28-29.

猜你喜欢

肖申克的救赎肖申克布鲁克斯
“守株待兔”
比“肖申克”更嚣张的反转
解读《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多重主题
布鲁克斯樱桃在西安灞桥地区的栽培表现及栽培要点
一朝承诺,八年坚守
《肖申克的救赎》后,安迪的自由之路
《肖申克的救赎》:人性与权力交织的现代监狱
揭示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之文学特征与宗教隐喻
肖申克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