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质量、VEGF的影响

2023-12-05李凤霞浙江省嘉善县第二人民医院浙江嘉兴314102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23期
关键词:肢体缺血性下肢

李凤霞(浙江省嘉善县第二人民医院,浙江 嘉兴 314102)

缺血性脑卒中作为脑血管类疾病,中老年人为该病主要患病群体,患病时可见局灶性、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具有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1],近年来,随着临床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有55%-75%的幸存者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有研究[3]指出,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或功能上均具有一定的重组能力,可促进因疾病所致的受损神经元再生,为患者脑组织重建、功能康复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因此,早期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对恢复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产生积极影响。本研究从康复医学角度以缺血性脑卒中恢复理论为基础,制定综合性康复方案,分析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质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以期为临床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以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例,分别以不同方式对患者展开康复治疗,分析综合康复治疗的作用、功效及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21年10月-2022年12月嘉善县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选取老年患者98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42例,其中对照组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65-83岁,平均(74.32±7.49)岁,瘫痪侧:左侧20例,右侧22例;观察组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67-82岁,平均(75.10±7.23)岁,瘫痪侧:左侧27例,右侧29例。纳入标准:≥65岁;经临床专科检查,结合患者病症反应,判定其符合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均为首次发病者。排除标准:人体脏器功能异常、功能不全,不适宜采用常规方式进行疾病治疗干预者;合并其他系统血管性疾病者;严重意识障碍者,合并骨折、截肢等影响肢体功能病史者。医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实施审核,经批准后予以实施。所纳入患者及其家属对于课题研究内容详细知情,个人资料信息完整。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组间统计学计算,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行颅压减压,予以患者具有抗癫痫、抗血小板凝聚、抗感染类药物,进行心脏病防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治疗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即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规范化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仪给予患者三角肌、冈上肌、腕背伸肌群等实施电刺激)、调整患者体位并对健康侧肢体摆放情况进行调整(包括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床上坐位、轮椅良肢位)、转移训练(帮助或指导患者家属为患者完成床上翻身及起坐等)、坐站立行位训练(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完成由坐到行的训练)、上下肢活动训练(指导患者上肢上举或左右摇摆、下肢抬起、屈膝等)、肌力训练(医务人员或家属帮助患者拉伸肌肉或患者进行负重练习)、关节活动(指导患者进行上下肢伸展、屈曲、转动等活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穿衣、进食、洗漱等基础生活自理项)训练等,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根据患者康复情况,在患者耐受范围内为其制定合理的训练量,每天训练1h,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延长训练时间,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后评价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对患者肢体功能进行评估,总分100分(上肢66分,下肢34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肢体功能越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临床生化检测,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上、下肢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下肢FM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下肢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变化情况(±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变化情况(±s,分)

部位/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上肢观察组 56 16.58±4.52 30.45±9.62 -9.765 <0.05对照组 42 16.47±4.63 25.63±7.55 -6.703 <0.05 t 0.118 2.685 P>0.05 <0.05下肢观察组 56 16.86±4.63 23.65±4.51 -7.861 <0.05对照组 42 17.65±4.21 19.63±4.25 -2.145 <0.05 t-0.869 4.475 P>0.05 <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BI评分变化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BI评分变化情况(±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BI评分变化情况(±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 56 31.56±6.37 56.65±8.34 -17.891 <0.05对照组 42 31.75±6.42 39.54±7.12 -5.266 <0.05 t-0.146 10.689 P>0.05 <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EGF水平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EG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EGF水平变化比较(±s,pg/ml)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EGF水平变化比较(±s,pg/ml)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 56 206.54±25.68 247.42±31.49 -7.529 <0.05对照组 42 202.84±25.49 225.63±27.88 -3.910 <0.05 t 0.708 3.558 P>0.05 <0.05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已步入老龄化时代,基于这一现状,临床就诊脑卒中患者数量明显增多,且发病率逐年升高,有调查[4]显示,其已超越肿瘤、心脏病等疾病,成为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疾病。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是因为血栓对脑动脉造成堵塞,致使脑动脉无法对局部脑组织有效供血、供氧,引发局部血流量降低、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等情况,破坏脑组织微循环、损害患处神经组织,在所有新发脑卒中中占60%-80%[5]。近年来,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康复治疗成为康复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予以患者康复治疗能够在有效管控疾病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疗效及其预后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有必要积极开展。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综合康复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并与实施常规康复的对照组进行对比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上、下肢FMA评分及MBI评分均有大幅度提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下肢FMA及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综合康复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脑卒中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神经功能的重塑性改变[6],而综合康复治疗通过早期给予患者肌肉电刺激,有助于调节、干预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经干预,可使本体运动及皮肤感觉冲动传输量增加,从而刺激患者脑部血液循环,实现细胞的自我更新,促进神经元恢复功能,重建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患者肢体功能。此外,综合康复治疗注重患者功能康复的训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患者病情角度出发,规划针对性康复训练措施,也有助于恢复患者肢体功能。患者肢体功能提高之后,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VEGF属特异性促血管生长因子,缺血条件下,低氧的发生能够刺激VEGF/VEGF受体系统,使其得到激活,促进血管再生及侧支循环建立,发挥抵抗脑组织缺血或再灌注损伤作用[7]。有研究[8]指出,血清VEGF浓度越高,其神经保护作用越强。本研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VEGF水平,结果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VEG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康复治疗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VEGF水平,发挥脑组织保护作用,这是由于低氧是促进VEGF表达的主要因素[8],而综合康复治疗中的运动训练,可使患者脑部相应功能区细胞代谢增强,引起耗氧量增加,造成局部低氧状态刺激了VEGF的表达,从而提高VEGF水平。

综上所述,综合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提高VEGF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肢体缺血性下肢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肢体语言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肢体写作漫谈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