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练导学”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2023-11-28广西平南县教研室537300曾伟强

小学教学参考 2023年26期
关键词:预学练习题自学

广西平南县教研室(537300) 曾伟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逐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就要求课程目标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

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在质量,载体在教材,落脚点在课堂。关于课堂教学改革,许多教育专家提出“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但在平时的课堂中,如何确定教学的起点呢?

针对教学现状,为推动县域教研工作,为解决“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我县提出构建“以练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尝试从学生自学后的数学课堂入手,致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愿望和终身学习能力,研究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一、“以练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数学练习题有着巩固新知识、检测学习效果的功能。“以练导学”就是要充分发挥练习题的导学功能,通过设计有效的练习题引导学生进行自学,然后教师再针对学生所做的练习题开展互动交流,达到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规律、培养学习能力、发展核心素养的目的。练习题是载体,交流是手段,提高自学能力是目标。

1.对“以练导学”的分析

练习题是检验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设计预学练习题,让学生自学完成,这样可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地预习,也可引导学生坚持自学。教师所设计的预学知识点要尽量简单,降低难度和坡度。把一节课中要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看成大台阶,如果学生掌握起来有难度,那么设计的预学练习题就相当于一些小台阶,易于学生攀爬。这样可以解决学生看不懂课本、不会自学的问题,同时可以把学生看不见、靠猜测、以经验判断的学习问题变得具体可见。根据学生的预学练习题完成情况,教师可以了解哪些知识学生掌握得好,哪些知识理解还不到位,明确需要教什么,什么时候教,怎么教。

2.“以练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根据“以练导学”的理念,数学练习题不仅能巩固新知识、检测学习效果,还具有导学的功能——通过设计系列预学练习链,在练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问题链进行导学。“以练导学”还可以使教学的起点“看得见”。其课堂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3.“以练导学”课堂教学基本策略

“以练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以练习为载体,通过“练”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一改以前的“教”“灌”“讲”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1)精心设计预学练习题,发挥预学练习题的导学功能

下面以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例1(如图2)为例,谈谈如何设计预学练习题。

图2

①分析教材,找准知识点

教材意在让学生把白萝卜每2 根为一份圈一圈,进而知道白萝卜有几个2 根,最终知道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这道例题的知识点是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几个几”与“几倍”的联系,最终建立“倍”的概念。

要想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教师要把知识细化,帮助学生理解。一是要通过具体的情境理解以几个为一份,了解如何把具体的数量看成“几个几”。二是在这基础上认识几倍。三是通过圈一圈,理解“几个几”与“几倍”的联系。四是建立“倍”的概念。

②设计预学练习

根据细化目标设计有效的预学练习题(如图3)。

图3

③分析预学练习题的设计意图

第1 题设计了简单的图形☆和○。其中,第(1)题让学生根据信息提问题,初步感知除和、差的角度外,还可从其他角度切入;第(2)题让学生认识2个为一份,☆有1份、○有4份,即○的个数是4个2;第(3)题让学生初步认识以2个为1份划分,○的个数是☆的4 倍。该题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倍”,初步学会找“倍”——把几个看成一份,圈出“几个几”,说出“几倍”。

相较于第1 题,第2 题的难度有所增大,其中,第(1)题是桃子和梨数量的对比。把3 个桃子看成一份,那么梨的数量有这样的4 份,由此直观地看出梨有“4 个3”,因此梨的数量是桃子的4 倍。第(3)题是小狗和小兔只数的对比,把2 只小兔看成一份,小狗每2 只为一份,可以圈出6 份,由此让学生直观看出“6 个2”,因此小狗的只数是小兔的6倍。该题的设计意图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练习题的导学功能,着重根据学生完成预学练习题的情况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本质。

④根据预学练习题组织课堂交流

第1 题的第(1)题,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提出的问题可能有:☆和○一共有多少个?☆比○少几个?○比☆多几个?笔者先引导学生提有关“倍”的问题,并思考什么是“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然后根据第(2)题,让学生说出对“倍”的认识:两个☆圈在一起表示一份,相应的,8 个○就圈出4 份,这样就能直观看出○的个数是☆的4 倍。通过交流、圈一圈,学生初步感知了“倍”。

第2 题的第(1)题,引导学生讨论:把3 个圈为一份,那雪梨可以圈几份?可以直观看出雪梨的个数是桃子的4 倍,从而学会找“倍”的方法,再利用这个方法找“小鸟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

第2 题的第(3)题呈现的形式不一样,笔者引导学生讨论:兔子是2 只,但小狗是4 只为一组,怎么找倍数关系呢?让学生在变式中理解“倍”的概念本质。

“练”能发挥“导”的作用,使得“先学后教”的“学”有保证,也使得“以学定教”的“教”落到实处。

(2)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以练导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把教学目标变为预学目标,并采用问题的形式呈现预学目标,引导学生初步阅读课本。在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内容时指导学生“读”每个文字、每张图,并读懂文字、图式。指导学生“想”所有的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划”——划出你认为重要的、关键的句、词。指导学生“疑”,即看不明白的地方要打上问号。初读教材是“练”的基础。

学生独立完成预学练习题,可加深对教材的了解。预学的练习题是新课的知识点,做练习的过程中再次阅读教材,能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初步的梳理。在“练”中加深“学”的认识。

通过课堂交流以及根据学生练的情况,有助于教师掌握学情,确定如何教。

课堂交流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本的内容,想一想是否理解了教材,疑问是否得到及时解决。这是第三次阅读教材。通过三次阅读教材,能加深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理解。

(3)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组织课堂交流

首先,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了解其学习情况,做到“三教”和“三不教”。“三教”:教学生自学时学不懂的;教学生自学中思维遇到的转折点;教学生学习中碰到的盲点。“三不教”:学生自学能学懂的不教;教师和学生都理解不了的不教;放到别处教更好的不教。

其次,创设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把课堂还给学生,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情感体验。

“以练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学,自主完成练习,自主展示交流,从而发展核心素养。

(4)在“练”中拓展思维,提升学习能力

“以练导学”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以练习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创设情境,以练习题的形式提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自学。教师精心设计的预学练习题应是学生在初步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的独立练习。学生完成预学练习题的过程中,能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引导的互动交流环节是学生练的情况的反馈、交流、总结。课堂的“达标检测”更是基于“练”,教师设计有层次、有针对性的练习,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强化。总结阶段安排巩固延伸环节,目的是拓展思维训练,提升能力。拓展性的练习,一方面可以是由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延伸,突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开拓学生视野,领悟数学的外在美;另一方面横纵延伸知识,沟通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内在美。这是促进学生爱数学、学好数学的驱动力。

二、“以练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从2014 年秋季学期开始,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小学数学“以练导学”的课堂实践教学。实践表明,“以练导学”体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理念,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以练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县分别在2015年、2018年、2021年对小学四年级数学学科进行质量检测。检测数据总体表明:我县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业水平总体平稳提高,县域学校间的学业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学生的表现越来越好。具体表现如下。

2021 年,我县四年级学生的数学测试平均分为446 分(满分700 分),比2018 年的平均分高24分,比2015年的平均分高33分(如图4)。

图4

2021 年,我县四年级学生数学学业表现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为73.4%,比2018 年高5.7个百分点,比2015 年高17.2 个百分点。2021 年数学学业表现达到优秀水平的比例为14.1%,比2018年高3.9 个百分点,比2015 年高7.2 个百分点(如图5)。

图5

2021 年,我县校际数学学业水平差异程度为6%,比2018 年低4.3 个百分点,比2015 年低16.5 个百分点(如图6)。

图6

2021 年,我县四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高和兴趣较高的比例之和为98.3%,比2018 年的高7.6个百分点(如图7)。

图7

2021 年,我县四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高和自信心较高的比例之和为92.1%,比2018 年的高18.7 个百分点(如图8)。

图8

2021 年,我县四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焦虑程度低和焦虑程度较低的比例之和为91.6%,比2018年的高24.5 个百分点(如图9)。

图9

我县的这些数据表明:“以练导学”理念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并且这种教学观念的转变使得数学课堂越来越有活力。

让学生先自己学、自己做,教师再适当做点拨与补充,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消除了传统“传递—接受”课堂的机械性。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展开教学,也能有效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由原来的重教师的“教”转变为重学生的“学”,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理念的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以练导学”不同于“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样的多练,也有别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重复,更不是迎接考试的“题海战术”。“以练导学”的“练”是有指向性的,它指向新的知识,指向更高的认知,指向更宽的思维;同时“练”也是有目的的,以预学练习题为载体,通过练达到“学”的目的。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教师构建“以练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也是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归宿。总之,小学数学“以练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值得进一步挖掘和推广的教学设计样式,也是各校提高教育质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新路径。

猜你喜欢

预学练习题自学
精讲精练习题 提升二轮复习效果
明确预学起点 构建教学基点
本期练习题参考答案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本期练习题参考答案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
小学数学有效预学策略探索